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043

第43章 28—31术

第九章28—31术

4—3—28盛东风问第二十八术燃燥****(相应)

《摩篇》曰:“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

步石答:说,物以类聚,你看抱薪趋火,干燥的先燃烧;平地注水,潮湿的地方先沾湿。这便是物以类聚的相应律。

解说,事物之间有反应的现象也有相应的现象。反应、相应。不是说要“见类”、“知类”吗?相应即合作。

相似相溶,容易联合而合作。如需要鼓励则帮助创造沟通条件以增加共识等或奖励代表。如须打压,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杀一儆百、杀鸡吓猴。

这一术既可以拿来了解别人,也可以拿来了解自己,通过回忆与反思自己的交往聚会哪些是出于理性与无奈,哪些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了解自己的性格、品性等。自己的性格、爱好、道德水准都可能被他人了解掌握,自己更应该了解把握。否则可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明高于智。所到之处,都能与绝大多数人和睦相处,往往最安全。

4—3—29盛东风问第二十九术众口烁金

《权篇》曰:“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忌讳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步石答:说,古人老早就说过,嘴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讲话的。什么意思?因为讲话是有忌讳的,说话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触犯忌讳而引火烧身或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务必要慎言!俗话说众人之口可以冶炼金属。有深奥的道理啊!

解说,谋略:处世——慎言。治理——把握舆论的主导权。讲谋略,就是要越来越不具体,即越来越具体,就是你越听越笨。制约——舆论治人或捧人。有时叫炒作。每个人应该十分在意自己的名声。名声是自己的名片,将制约自己的社会行为。所以,在炒作之前,务必要谋划好。效果,利益大小,更为重要的是,不要炒作了半天是为别人炒的。要敬畏众口!即人言可畏。还有墙倒众人推什么的,儒家也讲慎言,属于道德论。法家的慎言属于利益论。真实地道出言论对于自己或他人或大家的利益有损益的可能作用。注意,道德与利益在现实社会是有关联的。众口烁金,利用好可套得利益,不闻不问,恐将损失利益。

不要道听途说,不要迷信舆论,掌握舆论,利用舆论,营造舆论,

4—3—30盛东风问第三十术取长补短

《权篇》曰:“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步石答:说,用人是门技术活。原则是,相对聪明的也不用他的短处;而相对愚笨的也有长处可用,不用聪明之人所不擅长有拙劣的地方,而对于愚笨的人可以用他力所能及之处。这样每个人都不感到困难。人都有用而不应该有废人。(被认为是废人,是对人的尊严的最大侵犯)

解说,孔子讲“德不孤,必有邻”,德者把众人聚集起来,做什么?孔子没有讲。法家回答了,那就是做事而成事。于是不再讲德而是讲智。事物是相对的,智慧同样如此啊!智愚相对而言,长短相对而言,灵巧与笨拙相对而言。“相对而言”有总体而言和相对于某一具体方面而言。总体而言有智愚、具体而言各有长短。智者所短可能不如愚者所长,智愚之词实为理论方便而已。察人之时莫为所蒙,用人之时莫为所累。平常相遇,实属缘分,互相揣测而不失道德,可以评估才能作为记忆,切不可坐失阅人而丰富自己阅历的良机。而说不定哪天要成事为用呢!宁可信,无意而见见真才!人才不在其位最憋屈。过高过低都是累。各就其位最舒畅,此番情景不易得。所以,看人用人是一门学问,有人说,我不是领导,不存在这个问题,这样的观点十分错误,每个人都有用人与被用的问题,人家怎么用你取决于人家对你的认识,而人家的这个认识是可以被你改变的。社会是三个人的社会:一个善谋;一个善工;一个善无为。各可独当一面,因而人格平等。

4—3—31盛东风问第三十一术多变不变

《权篇》曰:“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

步石答:说,说话的时候会在不同的话题之间跳动,而做事的时候会遭遇诸多的变故。所以,可以整天说话,但莫要偏离主题,也就不会因为言语而乱事。终日变化发展,但莫要偏离主旨、既定方针。所以所谓智慧贵在不妄言妄为。

解说,不忠主即妄。有主,说话不跑题,行动有指针、做事有主旨。注意:法家讲占据道义而后成事,前面讲要认识“众口烁金”而慎言,在这里讲在现实当中你不得不讲很多话,做很多事情,怎么办?那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说话主题、办事主旨,暂时的和长期的,

在[中经]中,能言善辩的人是受到重视的人,即如果他品德淳厚可被重用或被施德如被解救,如果他品德差则可利用当枪使而给你冲锋陷阵,他的死活你可以不管,给他钱就可以占据道义。

由于必须慎言而又必须很多言,所以“言”可以成为一项事业,有三项言的技能不需要多少学识、智慧,只学要一点狡猾和厚黑学,第一、知识分子的转环退却术——“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用它可以从容地走下讲台。第二、模棱两可的边缘效应术——充分利用边缘地带,进可攻而退可守,第三、一口咬定的莫须有堆积术——一口咬住,然后迅速任意胡乱罗织堆积,使对方失去逻辑推理的反应能力和生气乱神。要说明是自私的人学了这三术则会沦落为知痞、地痞和泼痞。到那时,人也就沦落为又臭又硬的茅缸里的石头了。强调分清主题、主旨,不是要你忍让、是要捍卫,灵活地处理。

痞即对于正常的事物的折磨性病态否定。

捍卫在于喝退,一般情况下犯不着投入大量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