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128

第128章 仁在于心灵,文可致伪(2)

第六十一章仁在于心灵,文可致伪(2)

是啊!能有多少人去认真体会石的良苦用心呢?扯淡而已矣!当然了,这属于善于肯定,正位立新,人们不觉得新而不过瘾。其实它暗藏两重大改革。第一、纠正唯道德论的小人概念,改成素质论的小人概念。我们宁愿将小人看成少年、青年等不成熟而素质不够健全的人,甚至是有素质缺陷的人。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只有易经有数据分析、定量概念。其它如道德经、论语等等均属于定性分析。但现代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定量分析。钻进故纸堆的人要特别注意了,你再怎么博学,但你的学问唯经典是从,就会落下残疾——缺失定量分析!你的分析总结把属于上层的定量分析都遗失了,恐怕你没有收集数据,就有了遗忘数据或轻视数据的主观失误和未进行数据收集工作的工作过失。

对这一章如果不把“文学式汇报”纳入,则仍然属于唯道德论的分析,毫无新意可言,但名称起得可能不大严谨,意会吧。

道德在于事先规范,数据用于事后说明。——让数字说话,大家都听懂这句话。

由于文化如此,所以在历史上夸夸其谈,善于吹大牛的儒家多得是。一旦具体数据定量而论则呆若木鸡。要问空谈在本质上是如何来的?答:文化缺失定量分析素质来的!要问咬文嚼字打嘴仗是如何来的?答:文化不喜欢定义来的!词就一个,但义有千万,不误会才怪呢!我们发现会计中少有吹牛者出现,就是这个道理。

危言耸听,——缺失定量分析文化素质,腐败的根源,使文化成为酱缸文化。量的概念就是多与少,呵呵。反正贪污蛮多了,以后始终都是多。什么叫工作浮在表面?一、没有切身体会。二、没有真实具体的数字!

盛东风:形象生动,但属于摆事实讲道理。步石回礼:属于质疑,事物以类知之。理性的逻辑分析才可以揭示道而令人信服。逻辑分析:“过”在本质上属于失度。失度则不能定量,意味不能定量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时不但不注意即时地加以纠正,反而把它“文”起来,这就好比一个美女变成了黄脸婆,就用增白粉恢复自己雪白的肌肤,但问题被掩盖,衰老在继续甚至因此加快了步伐!那么对于一个人“过也必文”成为习惯,意味丧失定量概念,失去定量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素质素养。个个人如此,那就是形成文化的定量概念丧失,定量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素质素养的丧失。

文化决定思维,思维存在缺陷,那就是分析问题处于定性分析的低级层次,看事物永远模糊而幼稚。定性:好与坏。定量:多与少。往往造成无限上纲上线,鸡毛当令箭的可笑场面。

佛祖睡姿昭示世人,始终把握度而永远拥有度意识,便可度一切,一切度,无限量,无量佛。失度,再粉饰掩盖,腐败开始了。文化如此,全民腐败。清廉而有生机的文化必须养成定量分析素质。

这一章因为决定性影响个人和文化的思维品位而受到我的最大重视,可构成“个人如此——文化如此——个人如此”循环。

既然谈说到清廉而生机的社会,那就顺便说一说“稳定而生机”的社会。

稳定而生机的社会就是给予草根均等机遇的社会。

历史无数次证明这个,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即“刘项原来不读书”,但都青史留名,而草根刘邦建立起稳定强盛的汉朝,唐朝虽然是贵族集团领导建立,但照顾到草根精英的发展,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建立,更是给草根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上升机遇提供了制度保障。

提一点现实,听说有“拼爹”现象,但爹已经不等而有爹不等,爹不等不要影响机会均等啊!

度自觉即佛!

大家看见,在这里还有人在用小人一词辱人,而论语广为流传、小人一词出现频繁,意味小人一词不可避免,釜底抽薪,惟有将其由唯道德论的改变成素质论的概念,以使市场理解发生本质的转变。老夫为此尽点义务而已。至于效果,道法自然。Pinganjia网友回复:现在提倡法治思维了。

在法治面前,一个人仅有有罪无罪的区别,罪的有无取决于那个人的行为。古代人在“礼”面前把人分为“君子”“小人”,是一种预设,倾向于不管本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不改变这个预设。

然而,当今已经不是古代社会了,却重犯这古代的错误。这种预设思维从法治角度、人的认知/行为科学角度来讲都讲不通。罪犯不是预设的,“君子”“小人”是预设的。确定犯罪要经过客观证据和程序,疑罪从无;“君子”“小人”定性不需要客观证据,可以乱说。

步石回复pinganjia的帖子:说得太好了,总结出特点了。你与他理论,他乱说;你与他理论,他引用“小人”与你乱说;你在雄辩滔滔,他什么理也不说,突然向你脸上贴一“小人”标签,并以此为起点,漫骂开始了。哪里还有理论呢?争论也没有了,有的只是吵嘴和辱人。

论语是谈人与社会的,谈的都是定性的事物,只好是定性的,但它也给定量意识定性了,是给予高度的肯定,比如将“过也必文”的人归于小人,比如称赞中庸是至德等。我们充分肯定定性概念、定性分析,同时我们让定量概念、定量分析成长,这才是思维方面的继承的发展。这样才符合时代要求。

一味的定性分析可以造成“可以乱说”,真是一语中的啊!

可以乱说是根源,有市场也是原因,所以要澄清它,以使它成为不可以乱说乱用的概念。呵呵,并不是说这些人不会理论,而是说这是一种辩论的伎俩。在辩论场上,他以“可以乱说”的东西为立足点、为起点向你发起无伦次的攻击,目的是使你丧失思维能力!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他还有次目的,那就是让你跑题,呵呵。如果他天天如此,那么他的目的很可能是砸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