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想进行有效沟通,必须避免以自己的职务、地位、身份为基础去进行沟通。“沟通(communication)”一词,与共同(common)、共有(community)、共享(communion)等很相近,你与他人有多少的“共同”、“共有”及“共享”,将决定你与他人沟通的程度。
(2)在沟通过程中,请试着去适应他人的思维架构,并体会他人的看法。换言之,不只是替他人着想,更要能摸清他人的思路,体会他人的世界,感受他人的感觉。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是很有益的。但若能和他人一起思考、一同感受则会有更大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不同意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可是,跳出自我立场而进入他人的心境,目的是要了解他人,并不是要同意他人意见。一旦体会了他人如何去看事实,如何去看他自己以及他如何衡量他和你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坠入“和自己说话”的陷阱。
(3)身为一位管理者,自己的目标是要沟通,而不是要抬杠。有效的沟通不是斗智斗勇,也不是辩论比赛。对接收者而言,沟通中发送者所扮演的角色是仆人,而不是主人。如果说话人发觉听话人心不在焉或不以为然时,他就必须改变他的沟通方式。接收者握有“要不要听”和“要不要谈”的决定权。自己或许可以强制对方的沟通行为,但是却没有办法指挥对方的反应和态度。
(二)管理沟通的类型
管理沟通是组织协调及行为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达到组织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管理沟通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组织沟通是否沿着特定的路线、程序发生划分
根据组织沟通是否沿着特定的路线、程序发生划分,管理沟通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当信息(命令、指示、政策等)沿着组织结构特定的路线、既定的程序和政策而发生垂直线或水平线上信息的传递时,发生的是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管理沟通的主体。而当人们不使用组织结构图中的体系进行沟通时,发生的是非正式沟通,又称为“葡萄藤”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偶发性和随机性,因此不可预知性强,给管理造成许多困难。正因为如此,非正式沟通在管理沟通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沟通所采用的媒介划分
根据沟通所采用的媒介划分,管理沟通可以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两大类。
书面沟通就是通过文字方式传递信息。书面沟通有多种形式(合同文件、计划、备忘录、会议文件、信函、报告)和多种媒介(电子方式、纸介质等)。书面沟通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把信息及时地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可以做到很有条理,它能够减小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
口头沟通是指以口头言语为媒介的沟通,如组织内面对面的交谈、各种会议的讨论、演说、讲演、电话联系等。口头沟通的优点是具有双方沟通的特性,有亲切感,有弹性,效率高,可配合表情及姿势传达意见,应用方便、简单,不受时间限制。
二、管理与沟通的关系
管理与沟通密切相关,良好的沟通会促进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必定要依赖有效的沟通。这里从管理职能与沟通以及管理者的沟通角色两方面来研究管理与沟通的关系,通常,管理职能被划分为四大类: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
计划是企业有效运作的基础,有效的计划不仅指计划本身,而且包括如何使组织成员充分了解计划,明白组织目标,理解行动方案,否则实施计划、实现目标都无从谈起,完美的计划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显然,为了完成计划,实现预设目标,必须依靠有效的管理沟通活动,尤其是与下属的沟通。因此,就计划职能而言,其中所发生的管理沟通基本上包括制订计划之前向下属搜集信息、意见和想法,以及计划订定之后向员工传达,帮助他们认识任务。从现代管理的观点来看,上司必须不断对下属授权,让下属更多参与目标实施的过程和方案的选择。唯有如此,才能增进组织上下级间的相互信任,实现组织目标。这里授权、参与都是从提高沟通效果的角度来增大实现目标的机会。
2.组织
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资源配置、设立一个正式的职权分明的职位结构或职务结构,这是组织的主要职能。换言之,组织工作就是精心策划组织内部的角色结构,并将每一个角色分配给每一位能够胜任的成员。
具体来说,在进行组织工作时,管理者设定职位框架,并从权利、责任和要求等方面描述其中每个角色,同时根据人员特点,进行人员与工作匹配,使人员结成一定的工作关系。因此,组织的过程就是全面调动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过程。好的组织工作可以确保人们在完成工作过程中相互配合并协调一致,能够更有效、更顺利地完成工作。好的组织工作同时也为领导和激励工作设置了一个宽阔的工作平台,扫清了结构上的障碍。组织是一个系统,组织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连带影响。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互动过程本质上就是沟通过程。显然,管理沟通又一次为人员与工作的协调一致提供了“润滑剂”。
3.领导
管理者通过自身的行为活动对员工施加影响,使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这是作为领导者的重要职能。作为管理者既要有权威,更要有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眼光。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感召力,能引导其追随者同步前进,并能正确领悟上级管理者的指令或提出的目标,并千方百计努力完成任务。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建立在职位基础上的权威对追随者行为所施加的影响极为有限,因敬畏而带来的服从是被动的,现代人更愿意追随那些能够满足大家需要、实现共同愿景的领导者。因此,管理者必须借助管理沟通来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知识才华和远见卓识,淡化地位与权威的作用,只有如此,才能赢得追随与支持。许多事实表明,优秀的领导者同时必然是掌握娴熟管理沟通技巧的人。
4.控制
控制是否有效与计划实施的成败密切相关,为了使员工的行为符合计划实施的规范要求,就需对管理加以有效控制,也就是不断地防错、查错与纠错等。从实质上讲,控制就是不断获得反馈,并根据反馈制定对策,确保计划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有赖于管理沟通的正常开展,没有有效沟通提供的准确信息,就无法准确进行监控和采取相应的纠错行动,最终导致不能如期实现预定的目标。
总之,计划提出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组织提供了完成这些目标的结构、人员配备与各自的责任;领导提供了激励员工的氛围,包括员工的自我激励与互动激励;控制根据拟订的计划对实现目标的进程进行精心评估与校正干预。这四项职能的执行都与管理沟通密切相关,同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又是不可割裂的有机的整体,四项职能的相互衔接和相互协调也离不开管理沟通。
从一定意义上讲,沟通就是组织的生命线,它传递着组织的发展方向、期望、过程和目标。
三、管理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在组织进行管理沟通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造成信息丢失或曲解,使沟通受到阻碍。管理沟通还有其特殊的影响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是指管理沟通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管理沟通的环境和反馈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
(一)管理沟通的影响因素
西方学者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受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自身因素,二是社会环境因素。人际沟通是影响个人才能发挥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有专家统计分析认为,“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而另75%则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也可以说成是管理者的主观能力因素。其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讲演能力、书面沟通能力、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身体语言”能力等。一个善于沟通的人还需要具备洞察力与判断力。灵敏、准确地分析、判断、认识事物的本质,判断被沟通者的目的、期望,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实现有效沟通。在涉及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方面的沟通时,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对于理解高水平沟通者的期望,从而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特别是对探索性沟通有重要作用。
2.社会环境因素
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主要包括合理设定沟通目标、选择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运用影像视听媒介和信息传播技巧、净化沟通环境,减少噪音干扰、了解文化差异,熟悉沟通者的传统、习惯、提高语言水平,准确理解沟通者的语言表意等。当今世界有3000多种语言,增强相互间的理解交流能力利于有效沟通。此外,还应注重建设健康、生动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企业而言也称为企业文化)影响着员工的思维及其行为方式,关系到与外部的联系。管理者应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制定良好的道德规范、行为难则,让员工参与管理,为有效沟通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管理沟通的对策
为了实现有效的沟通,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沟通主体和客体,在此基础上选择传输渠道和方式。因此,有效的管理沟通首先要求沟通者站在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沟通的策略。其次还必须基于管理沟通的构成要素来全面系统地考虑管理沟通的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
沟通主体,又称为沟通者或发送者,是管理沟通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沟通者首先必须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沟通主体策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做好自我分析、自我定位、自我沟通,通过积极的倾听和自我控制取得有效的沟通结果。
2.沟通客体策略
沟通客体又称为沟通对象或接受者。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策略的第二个重要的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的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沟通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有效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沟通主体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己”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与“激发”的问题。“知彼”就是要求沟通者在每次沟通之前都必须做好客体分析,即我的客体是谁?他们已了解了什么?他们还需要了解什么?他们的感觉如何?“激发”是要在客体分析的基础上找到能打动他们的方案。无论是“知彼”,还是“激发”,都必须建立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
资料卡
怎样与不同品性的人打交道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不同形态的人物交往,要用不同的交际之道。
(1)对内方外方的人要诚实委婉。同这种形态的人物交往,一要诚实。内方外方的人不会口蜜腹剑,不会阳奉阴违,是值得信赖、值得尊重的人,所以要待之以诚,关心爱护。二要委婉。内方外方的人做事不灵活,言辞不变通,往往会使一些人陷入难堪境地,所以和他们交往,要注意委婉。
(2)对内方外圆的人要有礼有节。同这种形态的人物交往,一要有礼有理。如果想缩短同这类人的心理距离,就必须表现出你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交往心态。耻于见人、低三下四的言行举止,尽量在这些人面前少出现,如此,才能得到这类人的认同。二要有节有度。同他们交往,要讲究分寸,把握适度,不要因为他的脸上挂着微笑,就得寸进尺,忘乎所以。
(3)对内圆外圆的人要有板有眼。同这种形态的人交往,要有板有眼。由于他们内心深处并无什么必须遵守的做人规则,可能干出表面华丽亮堂、实则损人利己的伎俩。对他们的不当做法,应该明确指正,不要因为太爱面子,便不好意思将实情说出口,使自己受委屈。
(4)对内圆外方的人要灵活变通。同这种形态的人交往,要灵活变通。由于他们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和他们打交道,既不能不听他们说的,又不能完全相信他们说的。与这类人交往,首要的任务是根据各个方面的信息,分析出他的真实内心,然后再对症下药,巧妙引导。切不可被他们的“精彩论述”迷住了双眼,进入了死胡同。
3.信息策略
制定信息策略是沟通策略的重要环节,一个成功的沟通者在注重沟通主体策略与沟通客体策略构筑的同时,还应非常重视信息策略的构筑。信息策略主要是解决两个关键的问题,即怎样强调信息以引发客体的注意和兴趣,如何组织策略性信息以保证客体兴趣的保持。
4.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是指对沟通话动中信息传递的媒介选择,即通过自我沟通和换位思考,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实现沟通的目标。在管理与商务沟通活动中可供选择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文字沟通和语言沟通。当所传递的信息属于严格、严肃或需要保存、记录或正式沟通时,一般应选择文字沟通;否则,就应选择口头沟通。
(2)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当所传递的信息属于法律问题的谈判或关键要点和事实表达,强调逻辑、概括、要点时,应选择正式渠道;否则,就应选择非正式渠道。
(3)个体与群体沟通渠道。当所传递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机密,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时应选择个体渠道;当所传递的信息属于可告之的、公布的,目的在于构建团体形象和公共关系时,应选择群体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