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
9984200000009

第9章 姚宏业:我之死,为中国公学也(4)

我性偏急,我诚不忍坐待我中国公学破坏,致列强以中国人为绝无血性之国民,因而剖分我土地,澌灭我同胞,而亲见此惨状也,故蹈江而死,以谢我无才无识无学无勇不能扶持公学之罪。夫我生既无所补,即我死亦不足惜,我愿我死之后,君等勿复念我,而但念我中国公学,我愿我诸同学皆曰“无才无学无勇无识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竭力求学以备中国前途之用,我愿我诸同事皆曰“无才无学无勇无识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振起精神,尽心扩张,无轻灰心,无争意见,于各事件不完善者补之,不良者改之,务扶我中国公学为中国第一等学堂,为世界第一等学堂而后已。我愿我四万万同胞之官之绅之兵之士之农之工之商皆曰“无学无识无才无勇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贵者施其权、富者施其财,智者施其学问,筹划以共,维持扶助我中国公学。即向来之仇视我公学,诽谤我公学,破坏我公学者,我亦愿其哀我临死之言,翻然改悔,将仇视、诽谤、破坏我公学之心尽移于我既死之一伤心人之身,则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

嗟嗟!碧海无边, 未尽苌弘之血;白人入室,难瞑伍胥之眸。我死后如有知也,愿此一点灵魂与我中国公学共不朽!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遗书累累千言,每一句说的都是中国公学和中国的前途。一字一句,皆是血泪。赤子丹心,苍天可鉴。

这一年,姚宏业年仅25岁。

不葬岳麓,不足以惊国人

姚宏业蹈江自尽,震惊海内外。

远在日本的宋教仁,一直关注着姚宏业和中国公学。1906年2月2日,宋教仁收到上海易本羲的来信,“言上海兴学事(中国公学)有成也”。2月18日,接到姚宏业来信,“言上海归国学生倡立中国公学事”。4月13日,宋教仁再次收到姚宏业托人转交的信件,“拆视乃言上海近日时事也”。而到了4月22日,宋教仁从一位刚从上海到东京的朋友处 “闻知姚剑生在上海蹈江而死”,“余大哀之泫然者良久”。这一天下午,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李肇甫往访宋教仁,出示前一天上海同人所寄报告姚宏业死讯的信件,并告知当天上海同人将开一追悼会,希望宋教仁能作一公启。宋教仁满口答应。25

在寂静而沉沦的国内社会,姚宏业的死更像夜空中投下的一枚燃烧弹,虽是惊鸿一瞥,却留下了永恒的灿烂和震动。对于姚宏业一再牵挂的中国公学,各界纷纷起而援之:上海市商绅界终于同意给予扶助;大清银行答应借助10万元;湖南、四川、广东等省积极认捐,承诺每年支持数千元。海外华侨听闻姚宏业的感人事迹后,亦陆续捐款不少。这些实际意义上的经费支持,一改中国公学濒临破产的厄运。如此种种,不能不说是姚宏业用生命和气节换来的回报。

姚宏业的壮烈之举,传到家乡湖南后,学界人士莫不悲痛。长(沙)善(化)学生与革命党人多次秘密集会,认为姚宏业与陈天华 “两人宗旨及死状,同为数百年来所未有,宜合葬于麓山名地,以留中外人士观感”26。

同盟会湖南支部会长禹之谟,字稽亭,湖南湘乡县人,1904年参加华兴会,1905年曾积极参与粤汉铁路争权运动,后加入同盟会,成为长沙颇有影响力的革命领导者。他早年便与姚宏业相熟,曾发动湖南籍人士,分东、西、南三路募集基金一万元,用于支持姚宏业创办中国公学。此番听闻噩耗,禹之谟深感悲痛,遂与革命党人宁调元、覃振、谭心休等人商议,极力主张将两位烈士遗骨移回湖南,公葬于岳麓山上。

得到与会人员的纷纷支持后,禹之谟动情地说:“国家孱弱,两位烈士悲愤而死,不葬于岳麓山不足以惊国人。”随后,公推游学预备专科学校职员苏鹏前往东京、上海迎接二烈士灵柩回湘。

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湖南官方当局、当地士绅的极力反对。据当时定居长沙的晚清学者皮锡瑞日记记载:“葬陈事,以绅士致渠帅有‘天华何如人,岳麓何如地’之言,渠帅要办人,有‘已捕三人’语,且已电禀。学生亦发电,又在天心阁议,前日学堂人不往者,要逐其监督。”27渠帅即湖南巡抚庞鸿书,字渠庵,又字劬盦。

反对者中,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的态度最为坚决。俞诰庆,字敕华,湖南善化人,1902年曾留学日本,1905年担任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以“整顿学风”为名,严控进步学生活动。

在听说学界要迎回陈天华、姚宏业二烈士遗骨公葬的消息后,俞诰庆当即前往各学堂训示:“革命即是造反,造反即是大逆不道。”他声称已奉湖南巡抚谕示,决不允许二烈士葬于岳麓山。

作为公葬的积极支持者,禹之谟自然成了官绅的“眼中钉”,被传到官府讯问。禹之谟怒不可遏,厉声质问:“今台湾、胶州、广州(湾)、大连等地皆为外人所占领不惜,独以中国人葬中国一抔土,反不能容乎?”

官府的无理野蛮态度,反倒坚定了学界和革命界的决心。湖南高等学堂学生曹跃才趁着师生吃饭之际,跳上食堂的饭桌,大声疾呼:“陈、姚是为国事牺牲的,应该安葬于岳麓山,以告慰二烈士于九泉之下。”28当时,学界和革命界商定,“不葬岳麓,誓不罢休”!

1906年5月20日(阴历四月廿七),两位烈士的灵柩运抵长沙,近千人在左文襄公祠举行陈、姚追悼大会,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若有人阻止公葬,必坚持不让!”

三天后,农历闰四月初一,是为出殡之日。皮锡瑞日记写道:“早饭过河,见学生列队迎接,知为迎陈天华柩,今日必不上课。”八千余人身着素衣加入送葬队伍,手擎白旗,高举祭幛,浩浩荡荡,向岳麓山进发。队伍长达十余里,从长沙城望去,全山为之缟素。

送葬人群分成两队。一队出南门,在朱张渡过河,禹之谟带着十几位教职员一起,抬着陈天华的灵柩。另一队,在小西门渡河,宁调元带着十几位职员,抬着姚宏业的灵柩。两边是清政府派出的军警,却只敢在路旁观望,不敢上前干涉阻止。

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悬挂着禹之谟亲笔书写的挽联:“杀同胞是湖南,救同胞又是湖南;倘中原起义,应是湖南;烈士竟捐生,两棺得赎湖南罪。兼夷狄成汉族,奴夷狄不成汉族;痛建虏入关,已亡汉族;国民不畏死,一举能张汉族威。”寥寥数语,道尽义愤之情。

公葬开始后,禹之谟、宁调元二人先后演讲,讲述二烈士生平事迹以及蹈江自尽的价值与意义。美国长江圣公会主教吴德施、会长孟良佐,日本立达女学校长宗家小林彦五郎等也先后登山演说,“比为西乡隆盛之铸像上野,大久保墓前之有公围,备极一时哀荣”29。

然后,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据1906年6月8日(闰四月十七)《申报》第4版《湘省巨绅阻葬烈士之风潮》报道:

新化陈天华、益阳姚洪[宏]业两烈士灵柩现已载运回里,湘省各学堂学生遂于上月二十七日在左文襄祠举行追悼大会,本月初一日合葬于岳麓山前,送殡者约有数千人。葬后有湘省巨绅多人迭次谒见抚院,面陈岳麓山向例不准安葬坟茔,往年有岳麓书院山长罗慎斋前辈暨湘乡曾文正公曾经奏请入葬,均为本省士绅阻止。现在陈姚两留学生竟敢公然入葬,并未知照地方绅董,殊属藐玩谬妄,应请从严究惩、勒令迁葬云云。惟学界中人于开会追悼时已当众宣告,谓如有人出而阻葬,则必持坚不让。故一闻众绅禀请饬迁之信,各学堂即连日至天心阁等处开会集议。劬帅左右为难,不得不一面电达军机处及学部请示办法,并另电商同乡瞿大军机、张管学大臣,一面饬学务处派人往各学堂解散。闻各学堂近日意见亦颇纷歧,且有因此而别生枝节者,未知如何了结也。30

此后多日,不断传来迁葬与反迁葬的消息。

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甚至指使军警逮捕了几名参与公葬的学生。禹之谟立即以学界代表的名义,与俞诰庆当面交涉,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以失败告终。

所谓恶有恶报,6月19日,俞诰庆以学务处灯笼为前导,往樊西巷****,被学生逮个正着,立即押往濂溪祠召开大会。俞诰庆被迫承诺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这一次公葬,以学界和革命界的胜利暂时告一段落,成为近代湖南学运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事件发生后,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的革命刊物《洞庭波》《民报》等,连续发表评论,称颂禹之谟为“湖湘伟人”,赞誉学生行动“轰轰烈烈,惊骇海内”。十三年后,******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题为《本会总记》的大事述评,称赞湖南学生界、革命界公葬之举是“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并说“湖南的士气,在这时候,几乎中狂发癫,激昂到了极点”31。

当然,学界、革命界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906年8月10日,官府罗织罪名逮捕禹之谟,将之秘密杀害。1907年2月7日,陈天华、姚宏业合葬墓遭清政府勒令迁葬,直到民国元年重新回葬岳麓山。

其实,身葬何处,对于姚宏业来说并无太大意义。在他看来,能够以一身之殉,唤醒四万万人的迷茫,力挽中国公学行将崩溃的局面,才是最有价值、最可骄傲的事情。

幸运的是,他做到了。

1 《姚洪业传》,《革命先烈先进传》,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5年11月第1版,50页。

2 陈天华:《绝命辞》,《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234—235页。

3 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2页。

4 《读卖新闻》,1905年12月15日,转引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321页。

5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24页。

6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20页。

7 李宗棠:《维持留学界同志会报告》,转引自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取缔规则”风潮个案初探》,《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二辑,135—136页。

8 永井算己:《所谓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事件の性格》,《信州大学纪要》第二号,27页。

9 郭延礼:《秋瑾研究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196页。

10 杨天石:《晚清史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264页。

11 黄尊三:《三十年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年版,38页。

12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上海书店1989年第1版,1272页。

13 李宗棠:《劝导留学日记》,清光绪年刻本,转引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98—399页。

14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商务印书馆1907年代印,1—3页。

15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40页。

16 《姚烈士宏业遗书》,《中国公学民十九年度冬季毕业纪念刊》,6页。

17 胡适:《中国公学校史》,《胡适全集》,第二十卷,146页。

18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7—8页。

19 张承槱:《中国公学创办的回忆》,见《私立中国公学》,152—153页。

20 《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1版,1032页。

21 胡适:《姚烈士传》,《胡适全集》,第十九卷,591页。

22 胡适:《姚烈士传》,《胡适全集》,第十九卷,592页。

23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2页。

24 《姚烈士传》,《中国公学民十九年度冬季毕业纪念刊》,5页。

25 陈希亮:《姚宏业投江日期考订》,《安徽史学》2003年第一期,105、109页。

26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3页。

27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转引自陈希亮《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日期补正》,《近代中国》第20辑,375页。

28 《湖南大学校史(976—1949)》,湖南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1996年9月印行,187页。

29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3页。

30 《湘省巨绅阻葬烈士之风潮》,转引自陈希亮《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日期补正》,《近代中国》第20辑,377—378页。

31 刘泱泱:《关于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时间的订正》,《辛亥革命史丛》第五辑,98页。

图为烈士姚宏业与陈天华合葬之墓

图为丙午年(1906)春中国公学发起人合影

图为1907年印行的《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在这本书中,归国筹划办学的主事者们阐述了他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