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按兵不动,这是为何?哦,孤明白了,他这是在等待孤遇刺身亡的消息。”
孙权听迷糊了,刺客不是许贡的门客吗?
“刺客虽然自称许贡门客,但是我仔细一想,其实未必,说不定很可能便是曹操所派遣。或许,他正是害怕我有北袭之意,所以来个先下手为强,一旦孤遇刺身故,他便可放心大胆地北上白马,专心致志地对付袁本初了!”
这些话虽然只是孙策的臆想,并无真凭实据,可是他这么一说,却也有模有样、似乎并非纯然虚构。
孙策的计划是:既然如此,索性就来个将计就计,放出他已经遇刺身亡的假消息,令曹营放松警惕,一旦曹操离开官渡向白马进发,我军便渡江进击。
随即宣布了北伐将领的名单:
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行奉业校尉孙权、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
这时的孙策声音洪亮、精神抖擞,若非脸上的伤势依旧,真的让人有一种伯符已经痊愈的错觉。
“大将真的已经痊愈了么?”在场各位都是一般的狐疑,孙权向大哥望去,只见大滴汗珠从他额头滚落,那亢奋的眼神其实空洞无比,孙权忽然明白,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叔弼,把铜镜拿来!身为大将,在出征之前不可以不整理仪容!”
孙翊迟疑了一下,将铜镜递给兄长。孙策动作僵硬地拿镜子照了照,勉强的笑了笑,可是镜子里看不到他的笑容,唯有包扎半边的伤脸而已。
“还真丑,大乔该嫌弃我了!”孙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孙权听了忍不住难过,大哥是江东闻名的美男子,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
这时孙策忽然大吼一声,这吼声突如其来,孙权等人都被吓了一跳,接着便是铜镜落地的声响。孙权低头,只见镜面登时裂成了两半,宛若一张嘲笑的大嘴。
而随着这一声吼,孙策的脸上出现了痛苦的神情,想来是伤口裂开了。孙权想叫医师进来把伤口包好,却被兄长摇手阻止。
“脸成了这个样子,大丈夫还能建功立业吗?”
孙策愤然用手撕开缠在脸上的纱,他的伤口,如蚯蚓般的疤痕盘踞在俊伟的五官上,孙权看了忍不住落泪。
“人,真是奇怪啊!”孙策说,“我还是我,可是这脸却好似不是我的脸。”
又在说胡话了!
到了四月初四这一天,孙权再次被唤到大帐。这时张昭等人都已经在场,和清晨时的亢奋相比,这时的大哥孙策看上去疲惫不堪,一字一句俨然从牙缝中挤出,万般艰难。
“方才已经与张子布说了,孤死之后……”
孙策的声音愈发低沉,跪在面前的是他的两个兄弟,再往后是张昭、程普一班文武。孙策说,中原正值乱世,袁绍与曹操这一场大战,未知谁能胜出。凭借着吴越的人力、三江的险固地形,足以抗拒入侵,坐观中原争霸者的成败!所以,他嘱咐张昭等人,好好地辅佐我的兄弟,守护江东。
“诸位,继承江东之位者为吾弟……”
在这一瞬间,孙权深深地低下头去,他猜想大哥会把军政大权交给弟弟孙翊,最近军中盛传这流言,令身居老二之位的孙仲谋既困惑又尴尬。可是在这一瞬间,大哥的将逝令他深深感到了自己的软弱与无助,他想:如果大哥最终选择了孙翊,那或许是个完全正确的决定,孙仲谋对此毫无怨言!
然而,大哥孙策口中所说的名字,却是——仲谋!
10.卿能保江东!
选择孙权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大概是建安五年最富戏剧性的时刻之一,当孙策宣布这个决定之时,在场之人,莫不大吃一惊!
最失望之人当属年轻气盛的孙翊,也许是受了他人或是流言的影响,这几日以来,孙翊越来越深信大哥会将江东之权位交托给自己,可是如今,他的耳朵里听到的分明是仲谋两个字。
为什么是他?仲谋是老二,年龄最长,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不错,大哥自有他的思量。可是究竟为何故?
这边孙权早已泪眼模糊,心中更为迷惘:为什么是自己,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老二的排行?大哥原来如此信赖于他,可是孙权自己揣摩,我能胜任这江东之主么?
“张长史!”
孙策轻声呼唤张昭,老成持重的张昭因为完全事出意外,居然没有听见孙策的呼唤。直到身边的程普提醒,老张才恍然大悟,取出朝廷颁发的吴侯印信绶带,佩戴到孙权的身上。
“仲谋!”孙策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他有话要说,这话是对着孙权说的,可是也是说给众人听的,“不错,如果是统领江东之众,角逐天下,在沙场之上决胜负,这是我的长处,卿不如我。可是换而言之,任用贤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这便是你的长处,我不如卿。”
或许是因为一下子说了太多的话,孙策闭上眼睛、额上汗水涔涔,孙权为他轻轻拭汗,周遭一阵寂静,许久,孙策再也没有说话,只见嘴唇微微颤动,孙权附耳倾听。
“昨晚我梦见了老爹,是老爹让我把位子传给你的!”
孙权惊愕:“是老爹么?”
孙策微笑,不过他的笑容已经无法在脸面上表现出来,孙权所见,只是嘴角动了一下而已!
“是啊,老爹说,同样的错误决不能再重演,只有仲谋可以做到这一点!”
原来如此。因为勇猛而轻躁,孙坚在荆州与刘表的战事中陷入埋伏,身死岘山;同样因为勇猛而轻躁,孙策在这样微妙的局势之下,带着几个人出营游猎,单人一马,终于陷入刺客的包围——一个先锋不顾生死、冲锋陷阵,人们称赞他英勇无敌、猛如虎狮,但是一军之主帅这么做,只能送给对手一击成功的机会;同样,一个统帅不知维护个人的安危,凭借着自己的武勇,将自己送入冒险的境地,更是愚蠢的行径,只能为刺客列传多一个案例而已。
在战场上,孙策可以大战太史慈,可以一霎时挟死于糜、喝死樊能,这是一将之勇;在战场上,孙策也可以转战江山,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这是一军之威!可是在狭窄的丛林中,距离不过一二十米,一张弓对三张弓,成败与生死只在瞬间而已!
孙坚与孙策的悲剧,都与他们的个性相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大抵如此!孙策想到,几个兄弟之中,孙匡年纪还小,孙翊的个性,几乎与孙坚、孙策如出一辙,如果将大业托付给孙翊,恐怕悲剧又将重演。
至于孙策自己的儿子孙绍,年龄固然幼小,能否由孙权、周瑜、张昭辅佐(如后来孔明辅佐刘禅)?这个想法,孙策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现实是这样的乱世,一个幼主驾驭一个尚未稳固的江东,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太大!况且幼主长大之后,与强大的辅臣一旦不能融洽相处,必然产生主派与辅派的内讧,导致江东的毁灭!
唯有孙权,个性上的沉稳加上年龄的优势,成为驾驭江东的最佳人选!
但是,孙权也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武略上的不足!本来,孙策拿下江东之后,他的目标是进取中原,但是掌舵人换成孙权之后,这个积极的进取攻略便不得不转化成了消极的保守策略。因为孙权缺乏父兄横扫中原的勇气与战略能力,所以孙策对孙权说了这样的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后来的史实也证明,孙权亲自指挥的军事行动,多以失败告终;东吴企图越过江淮,染指中原的尝试,也基本失败。孙策一言中的,可见他对这个弟弟实在太了解了!
然而对于“保江东”的意思不妨有另一层意思的理解,在孙策的心中,难道不希望把自己一手打下的江东基业传给自己的儿孙么?他说孙权是“保江东”的最佳人选,莫非是将孙权设想成了一个“保管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暂时保管江东,等到将来孙绍长大,再把江东还给他。
可是孙策并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个意思,也许是他认为,即便说出来,如果将来孙权不遵守,也没有任何办法。反而会造成孙绍与孙权叔侄之间的隔阂,乃至仇恨残杀……
孙策以往在战场再威风,如今也只是将死之人,对于未来,他有心无力。他的妻——大乔、他的儿孙绍以及三个女儿的命运都是未知数!
可悲的人生,就连孙伯符这样的旋风儿都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捉弄!
11.张昭的担当
建安五年的四月初四,大概是许多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孙权在这一天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地成为了江东之主,而身为江东首席文臣的张昭作为这一日的见证人,更有千般滋味在心头。
本来,他一直以为孙策会把权位交给三弟孙翊继承,这兄弟两无论是外貌、性格都很相似。然而事实却是孙策偏偏选择了孙权,这的确令张昭很是惊讶。
张昭想:孙策选择孙权是不是因为钦差刘琬的预言。听说刘琬曾对人言: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莫非孙策是因为这句话改变了对孙权的看法?
细一想张昭又觉得不太可能,孙策不是一个信命数的人,倔强的个性注定他对所谓天命论的反感。张昭又想到第二个可能,那就是孙策对天下大势的判断。诚然孙策曾经有与曹操争夺天下之心,可是意外遇刺之后,他自知时日无多,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豪气万丈。
“如果是孙翊继承,一旦曹氏南下,血气方刚的孙翊必然会凭着一腔热血与曹兵来个鱼死网破、玉石俱焚,则孙氏必将难逃族灭的厄运!至于老四孙匡。依仗他与曹氏的关系,想来又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归曹。唯有孙权继承,个性较为柔软的他能够依据时势而妥当地处理与曹氏的关系,既不会鸡蛋碰石头,也不会毫无原则的投降,这或许就是孔夫子所推崇的中庸之道,而孙权正是三兄弟中最为中庸之人。”
张昭苦思冥想,终于想出这么一个理由:孙权乃中庸之人,故孙策选择他作为江东基业的守护者。张昭还想到,可能孙策认为孙权宅心仁厚,相对而言会更爱护侄儿孙绍,甚至在孙绍长大之后,将权位还给孙绍。
“我不过是为大哥的儿子保管江东而已,如今孙绍已然成长为成熟的男子汉,是归还大权的时候了!”
张昭为自己的想象而激动不已,甚至热泪盈眶。
就在张昭胡思乱想不已之时,弥留之际的孙策却召他进帐,说了最后的遗言: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第一句话就很骇人,要是孙权撑不住江东的局面,你就自己来做江东的老大。这是什么话哉?张昭一听汗就下来了,难道孙策在怀疑自己有二心不成!
第二句话就更可怕了,如果形势发展不妙,就放弃江东,缓步西归?归何处?张昭是徐州人,孙策的意思是如果你张昭不想当江东的老大,孙权又控制不住江东的形势,那张昭你也犯不着在一棵树上吊死,回徐州,投奔曹操,大好前程有的是。真要那样,我孙策泉下有知,也不会怪你。
孙策到底是不是这意思,张昭心里还真没谱。他又不能问,在这种情况之下,张昭明白: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流眼泪、表忠心。
“将军无需担忧,孝廉必能不负所托,张昭唯有尽忠效死而后已!”
至于别的,张昭没想过,也不敢想。这是大实话,自从秦末以来,没有书生打天下当皇帝的,最大的奢望只是能封侯拜相如此而已,张昭也不例外。
孙策听了张昭的表白,没有再说什么。是夜,这位史上罕见的少年英雄、曹操甚为忌惮的猘儿、江东人心目中的孙郎就此魂归尘土,享年只有二十六岁。北方的曹操可以安心了,他的背后不再有一把可能会随时袭击自己的利刃。这一年四月,曹操终于北上白马,救援被困的刘延,曹、袁主力正式交火,栖身于曹操军中的关羽,就在这一战中杀了河北名将颜良。此时的孙策,大概在冥国的沙场上驰骋厮杀吧!
张昭心想:孙策撒手人寰、接班人孙权又完全懵懂,江东的重担实际上是落在了自己肩上。这么一想,张昭便觉自己责任重大,心中又是自豪又是煎熬。自豪的是如今能安定江东者舍我其谁?煎熬的是万般头绪从何理起?
大营里的孙权,沉浸在丧兄之痛而不能自拔、依旧悲伤流泪不止,张昭皱眉又皱眉,这种时候孙权该哭,因为如同父亲一样扶持整个家族的大哥死了,做兄弟应该悲伤、应该痛苦。可是作为一个大将、江东六郡的新主人,现在不是你痛苦流泪的时候!流泪的事,不妨就交给女人去做,男人有男人的事要做!
可是这样的话谁会去说,这是会得罪人的!年轻的孙权能不能接受,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冒犯?
张昭自觉责无旁贷,于是流泪不止的孙权遭到张夫子毫不客气的当头棒喝:
“孝廉,此宁哭时邪!”
孙仲谋,这哪里是痛苦流泪的时候啊?
话虽刺耳,却是良苦用心的大实话。可是看上去孙权还没有听懂,眼中除了泪花之外,更闪现愤怒的眼神。
大哥死了,哭哭都不行么!
张昭解释说:“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这话孙权听懂了,既然大哥把位子传给了你孙仲谋,你就应该担起担子来,如今天下沸腾、战乱遍野,你孙孝廉怎么能不顾周边的危局,躲在房间里流眼泪呢?
所以,孙权当下所要做之事,就是换上官服,骑上骏马,巡行军营,告诉将士们,我便是你们的新将军、江东的新主人,虽然兄长已死,但是无需惊慌,我足以担当一切。
张昭不容置疑地喝令侍从给孙权换上官服,十九岁的孙仲谋稚气难脱,可是到了这个地步,不容你推辞逃脱。张昭将孙权扶上马,警告他:“孝廉,不要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