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翔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爷爷、奶奶、小叔、小姑和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栋楼的同层三套房子里。最大的那套里住着爷爷、奶奶和小叔。爷爷是科学家,总是用审视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平时很少说话;奶奶曾是他的学生,对他绝对服从,爷爷的任何意见都由奶奶传达。小叔是硕士,好像与人交流有困难,已经38岁了,还没有女朋友,家里只有他敢和爷爷奶奶顶撞两句……宇翔一家独立居住,爸爸是高级技术人员,本分而严谨;母亲性格开朗,但她却总是在外地,一个月中得有二十多天在外面,回到家晚上也会一直打电话,根本没有和宇翔交流的时间。小姑四十多岁、单身,她的那套房子是绝对不允许别人进去的。
宇翔的家教很严,不许多说,不许乱动,长辈们从不大声斥责他,但惊讶、失望的目光使宇翔发自内心地惧怕,人也变得越来越退缩。爸爸为人处世的态度与爷爷惊人地相似,但爸爸事业不顺利,可能是怀才不遇。他比爷爷更沉默寡言,对宇翔的要求到了细微、苛刻的地步。宇翔觉得自己骨子里像妈妈,也希望能够与人交流。每次妈妈回来他都会找机会让妈妈掏耳朵,头枕在妈妈的腿上特安全,只可惜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平时家里没有人和他交流,只要他申请出去玩肯定会被断然拒绝,现在他形成了一个习惯,所有的要求只说一遍,得不到允许就默默地回去,不再争取。
“我在同龄人中是极内向的,我很少说话,但我不是不想说,只是不知怎样表达才好,有时我说了话,同学们都笑话我,所以我还是不说为好。对于学习我没有任何的兴趣,我们家人都学习好,高级知识分子,但有用吗?连正常人的生活都没有。任课老师说我终日疲疲沓沓,没有上进心。有的老师直接说我有毛病,我也觉得自己有毛病……在我们家没毛病才怪……”
宇翔挺想和妈妈在一起,但他知道妈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终日忙忙碌碌……宇翔不想和爸爸说任何话,不知哪句说得不好就会遭来一通狂轰滥炸。
从宇翔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感到妈妈在婚姻选择上忽略了彼此的性格和生活环境的和谐度。生活在一起的人,如果表达感情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确是件痛苦的事情,当她感觉压抑时,选择了逃避,她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氛围,发展自己的事业,却将儿子留给奶奶一家人,留在她自己都不愿接受的环境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奶奶一家人照顾孙子是没有问题的,但奶奶适应现在的家庭氛围,她意识不到孩子内心的需求。宇翔自幼生活在压抑的氛围之中,因为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他只能沉浸在自我的主观世界里,他渴望走出孤寂却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当他不再感觉压抑时,就会彻底沉默了,他将会复制长辈的人生轨迹。
我在学校舒畅的生活被剥夺
宇翔也有过快乐的时光。高一下学期,和他同在一所高中的两位初中女生招呼他一起玩儿,宇翔真是开心极了。他是她们忠实的听众,他愿意替她们解决一些女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她们说上一句“嗨,你真棒”,宇翔就心满意足了,会为此高兴很多天。但好景不长,这两位女生因为纪律问题冒犯了班主任,班主任告诉宇翔父亲,与这样的女生交往很危险……爸爸痛骂了宇翔,并决定每天放学到学校接他,不给他与女生单独交流的机会……宇翔第一次与人交往就这么夭折了。
宇翔原本在学校很轻松,上课时不听讲,自由地想着自己的心事;下课抱着球到操场,总会有人凑过来玩儿,可这些蹭球的人多是不好好学习的,“他们是否热爱学习与我没关系,与老师可就有关系了。老师经常找我谈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不加辩解地听,他们多好多坏都与我没关系,我就是我,我爸爸曾打算将我培养成科学家,我也没成,谁如果想把我培养成坏人,也难。”
不幸的是,这份轻松后来被打破了。“学校德育处的一个凶神恶煞般矮矮的女老师负责静校,她上岗的第一天就拿我开刀。我当时从教室溜出来,坐在操场上看月亮慢慢升起,正在我出神儿时,突然一声:‘你是哪来的?’那个矮女人像从天而降似的站在我的面前,‘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你知道学校连续被盗吗?你是踩点儿的吧?’这个矮女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的不是人说的话。我慢慢抬起头,冷冷地看她一眼,‘我是这儿的学生,我曾经在您的办公室里看到过您,还喊过您,人家都说贵人多忘事,原来像您这样的人也爱忘事,看来在忘事这个问题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的话将她激怒了,她大声咆哮起来,其间夹杂了许多的市井泼妇打架时的言语。我并不在意她骂了我什么,我觉得被这种人骂不难堪,因为她会骂所有比她强的人……
“没想到转天她告到年级,又把我叫到年级办公室,年级主任又是一通苦口婆心加威逼利诱,非得让我交代在那儿待着是为了等女生,说如果这样的话问题就简单了,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个人不会平白无故地在那儿傻待着,肯定会有别的事。最近学校的治安很成问题,是不是里应外合?老师仿佛是为了让我避重就轻,但我真的只是为了找一份安静,就是不愿回家,可他们就是不相信。于是我就不再说什么了,愿怎样就怎样吧,后来让我写了检查。我写了半天连自己都没有看明白,但在纸上堆上了近千字,交给老师后,也就没有再为难我。
“我目前的处境越发艰难了,不愿上课,不愿回家,学校又不能待,可我不愿到社会上漂。每到快放学时,我就开始紧张,不知未来的两三个小时哪里能够让自己轻松地容身……”
我真的为宇翔的无处躲无处藏而感到心痛。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无法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支持。
我得强迫症了
最令宇翔感到恐惧的是他发现自己添了一个十分严重的毛病。爸爸严格要求他拿东西要从哪儿拿来放回哪儿去。他每次回家都是把书包放在写字台上。可最近却常常担心放得是否妥当,总是拿起来再看一看,然后再放下,再拿起来看看,再放下……几次下来,爸爸在一旁大喊:“怎么又添新毛病了?”可宇翔越想控制这种重复性动作,就越担心没放好,遭到训斥,反复性动作越来越多,并且这种举动的范围逐渐扩大……
宇翔到新华书店心理学类的书架去查,他发现自己的特征挺像强迫症,他更加害怕回家。在学校时这种症状少,但自打那个德育女老师找麻烦以后,在学校做事也有些担忧了,也开始有重复性动作了……
家与学校对于孩子来讲的确都具有教育的功能,但它们之间还有很大的区别,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在那里的每一个时间段都在接受着教育;而家更应是每个家庭成员心灵的港湾,尤其是青少年,他们面对着许多的困惑和不安,于是在家庭中找寻到安静和放松是他们的最迫切的需要。但宇翔在家里更加紧张,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是无时无刻的,宇翔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会有人给予纠正。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的,但如果方法不对,则会给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甚至给孩子的身心和谐带来威胁。幸好,宇翔具有很强的自我觉察能力,并积极寻求解决,不然这种行为固着了,就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我也想和青少年朋友说句心里话,对于家庭氛围我们不仅是它的承接者,我们同时又是家庭心理氛围的缔造者,年轻一代应该是好的新的家庭氛围的营造者。在营造家庭良好气氛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还要有易于让成年人接受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个人信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父母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已经长大;其次是能够感受父母的内心感受,选择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建立多人改善联盟
我建议宇翔下一步就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为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作出一名家庭成员应有的贡献。所有的改善都是由易到难,先和性格比较开朗的母亲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和压力说出来,如果觉得自己与母亲面对面的交流无法将自己的意思全面、顺畅地表达出来,也可以写信或者录音。
母亲认真聆听了宇翔的录音后,泪流满面地来到我的咨询室。“丽珊老师,我早就觉得孩子的状态特别不对,但不知道如何与他沟通,当我听到他给我的录音时,我的心一下子踏实了……他能得到您的帮助真是幸运呀,您不仅帮助他,更是帮助我们全家呀。”
当初宇翔妈妈看上宇翔爸爸一家是知识分子,他本人老实本分,有一技之长。结婚之后生性开朗的她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她本来希望通过努力不断给这个冷漠的环境注入活力,但几年过去了,除了她越来越感觉到压抑之外,家庭氛围没有丝毫变化。宇翔4岁时她选择了逃离,开始从事营销,终日出差……
母亲考虑改变工作性质和方式,以便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同时她肩负起为儿子和父亲搭建心灵之桥的工作。
李嵋柔老师是改善联盟中的重要成员。她每天中午让宇翔在办公室帮她做一些工作。在宇翔的印象中,班主任只会给信任的学生安排工作,宇翔非常珍惜这种工作的机会。考试结束后,嵋柔让宇翔组织同学一起帮她统计分数,她只是将原则告诉宇翔,具体如何操作完全由宇翔决定。宇翔第一次体会到组织者、管理者的滋味……宇翔终于找到了自我价值,他忙碌着,快乐着……“李老师之所以看重我,就是因为我尽心竭力地将她布置给我的工作完成。我为什么不能在平时做得让我父亲也能信任我呢?如果那样他可能就不会这样对我了,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而改变……”
宇翔自幼生活在压抑的氛围之中,所以没有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修复人格的过程中,我建议其父母和老师遵循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原则。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如果助人者能够真诚、无条件地接纳和关怀来访者,并且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同理心,这样就能帮助来访者减少心理上的自我防御,更加开放自己的心理世界。这样助人者就能掌握来访者内心的参考架构,双方将焦点放在来访者对自己及其周遭世界的知觉上,帮助来访者聆听自己的心声,接受助人者的指导。
班主任的态度给宇翔一个明确的心理暗示:“我接纳你,无论你处于何种状态中,只要你是你,我就接纳你。”这无疑给宇翔极大的鼓舞。
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是恪守这个理论。在我与宇翔的交流中,没有指导者,只有倾听者,以平等的身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和他的情感。每次面谈,宇翔都会滔滔不绝、很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交流中,我只需要简单地说几句话,激励他继续说下去。宇翔的脸上逐渐有了光泽,眼神开始放光,他逐步从阴郁中走出来。
第四次交流时,我第一次见到宇翔的父亲,因为母亲的努力,父亲已经开始用新的标准来衡量宇翔,并表示他也会努力学习,改善自己。宇翔告诉我,父亲已经温和许多,父子俩可以平等地聊天了。因为不再担心父亲对他的训斥,宇翔反复机械的动作明显减少,他不再拒绝回家了。
宇翔的社会化功能提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他缺乏起码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受伤,幸好跟进式心理辅导成为他的加油站,有效地鼓舞他,避免中途放弃。现在的宇翔已经成为一家商业银行的中层管理者,他始终和我保持着联系。
【丽珊女性幸福心理学】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逃避一个问题,极易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宇翔母亲的经历定然会给许多为人父母者以启示。
父母的爱让我窒息
父母的不信任已经到了赤裸裸的地步,这不仅剥夺了孩子的成长自由,而且已经影响到孩子在同学中的形象,当孩子回避父母的一切时,父母则会陷入新的无助。
From:崔子强(高一男生)
我是一个在很多人的眼里多才多艺的学生,我在音乐方面有天赋,精通多种乐器,在音乐中我体会到美,也体悟到许多哲理。学习音乐不仅没有耽误我的学习,而且使我总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成绩非常优秀,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进全省重点高中。
别人会觉得我的生活既充实又浪漫,但我自己却觉得有无尽的苦恼。我的父母对我的管理太严格了,常为一些小事揍我。就在我17岁生日那天父亲还打了我,起因是我为了听一场室内音乐会而逃了三节课。父母一直希望我把音乐当成业余爱好,而不想让音乐成为我逃避艰苦学习的借口或者是捷径。参加中考前,班主任曾建议父母给我办一下特长生证明,以便在成绩上享受优惠,但他们拒绝了,他们要看我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