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经济学的科学性的问题?】
为什么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说过:“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说“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意思是经济学家们总是模棱两可。“经济学家是这样一种专家,他明天就会知道,为什么他昨天预言的事情在今天没有发生。”无论是国家宏观还是私人微观,为什么经济上的难题按照经济学的知识方法,虽然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但很明显,答案通常总是错误的?并且当我们看到错误时,我们了解了我们错在何处,却无法改变我们下次继续错误的现实?
人类的科学体系中有三大门类: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大科学门类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就其研究对象而言,自然科学是研究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存在的事物,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人文科学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规律为目的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自然科学主要研究所有存在“物”的特性,研究人时侧重的也是人的生物属性;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个体的“人”的特性,侧重人性;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群体性的“人”的特性。
就科学自身的定义“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而言,现实地看,自然科学的科学性最高,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远不如自然科学。因为科学,其最大的特征就是认知规律的可重复性,就是满足已知一定的条件,结果必然重现,例如标准条件下水加热到100度就变成水蒸气,例如一加一永远等于二。对于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内容而言,其认知规律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相对较低,甚至会出现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运用时,输入条件完全一致,但结果却南辕北辙、截然相反的事实,这一现象在艺术、管理、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存在,比如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就曾说过:“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因为经济学家们总是模棱两可。所以无数人在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这些领域发出了“不是科学、而是艺术”的感叹,所以有人说:“人类无法创造历史,而只能顺应历史潮流。”
这一现象的背后,并非是说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的研究,而是恰恰相反,在现代化的当代,我们对于我们作为人自身的了解和研究,远远没有达到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它研究问题的本质最后都会落实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上,换言之,决定人类社会很多规律的最终秘密就是人的本身!而在人类已经可以登月的今天,人对于无论是个体的“人”性还是群体的“人性”规律的掌握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偶有惊才绝艳的大师,从中妙手偶得一些真正科学性的规律,便重新使得“艺术”变成了“科学”。
严格地说,政治经济学更像是一种经济哲学,它其实是经济学上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用于指导对宏观经济问题的认识,我们用它来探索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它偏重的是对社会经济运行本质层次的分析,主要针对的是财富分配的规则分析;现代西方经济学偏重的是对经济实际运行层次的分析,及对微观与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就微观经济学而言,它针对不同的对象,例如生产者或者消费者,都有具体的理论模型用于指导决策个体进行具体的选择,正因为如此,所以经济学在现实中十分实用。
但是,关于现代经济学的科学性,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早在1898年指出,经济学还不是科学。一百年过去了,萨缪尔森等人将经济学数学化,使之变得相当精致,具有了科学的外观,但其知识架构的核心与凡勃伦的时候相差无几。现代经济学现在差不多都广泛地运用较为复杂的数学来论证和表述较为简单的经济现象。初学者往往被这种数学形式所迷惑,误以为经过数学证明和表述的经济理论必定是科学的理论,而必定是有用的理论。因为凡是我们普通人看不懂的东西,通常都应该是有些道理的。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大道至简,最复杂的道理可以用最简单的话进行表达,如果表达复杂到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程度,那通常说明表达者自己也不懂。西方经济学家常常借助于没有现实意义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并由此引出政策建议。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构建的建筑物,看起来富丽堂皇,实际上是无法供人居住的空中楼阁。在这种逻辑世界中进行演绎推理,无异于进行智力游戏。由智力游戏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很难成为可以付诸实施并且行之有效的政策。因此美国经济学艾克纳在批评经济学时指出,这种演绎推理“使经济学成了一种假科学的智力游戏”、“这样就导致了政策建议基本上是无效的和无结果的”。
作为科学规律的一种,经济规律揭示的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经济规律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相应的经济主体的思想和所采取的行为与经济结果之间本质的和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了解经济主体的细胞:人的个体和群体性行为特征,对经济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仅关注的经济主体的人的个体和群体性特征的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性: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所有经济个体人的行为,究其本质,其社会性必然有两个主要表现方面:首先,每个人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都面临很多经济上的选择问题,生活也就是由大大小小无数个选择而构成。没有人是生存在真空里,当个体在做出一些选择的时候,通常需要考虑社会其他相关决策个体的选择的情况,比如说,无数人同时选择一家餐馆就餐,结果就会耽误就餐或者排队浪费时间。作为一家企业你选择降价,别的厂商可能一起降,结果就是价格战。这就是经济决策的互动性问题,这使得经济的决策和选择问题变得复杂。其次,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的规则之下,人的社会关系是其社会性的重要方面,忽视了对于生产关系等基本社会规则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其研究基础是不牢靠的,这也就是现代经济学被称为所谓“空中楼阁”的缘由。现代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也是唯一最好的生产方式。在现代经济学看来,人类历史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原始人使用的石块和木棒就是资本。而且,人类的历史将永远是资本主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认为分蛋糕的规则——生产关系没有问题的前提下,研究如何作大蛋糕——资源配置的问题;现代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宣传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在充分竞争环境下,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合理性。但问题是,以上所说的这些真的是永恒的真理么?
人的目的性:当我们研究经济规律时,通过对所有的经济主体的共性进行抽象。得到了经济学说最重要的经济主体的目的性也是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之一:理性经济人。较早和较完善提出经济人假设是亚当·斯密。这一假设的要点:第一、每人天然地是他自己利益的判断者。如果不受干扰,他的行为可使他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二、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某种方式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时,“一只无形的手”会将他们的对私利的追求引导到能够为公共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途径上去—这只“无形的手”,就是分工基础上的市场与竞争。人性论是斯密认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人的本性包括两个方面:在伦理道德领域人们都具有“同情心”;在经济活动领域人们都具有“利己心”。斯密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都受“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自然地会给全社会带来普遍的利益。这一思想成为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依据。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个“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有利于生产发展,会自然而然地达到社会共同利益。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相当矛盾,他首先反对理性经济人模型,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有不同的选择,但是他又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活动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对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简单地说就是:人都是理性的,会追求自己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以及所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经济学也就不存在了。问题在于:这个前提合理吗?人类行为真的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吗?有几个理由可以证明这个假设是比较可靠的:
第一原因: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往往能比其他假设更好也更切合实际的预期人的行为;生物学家已经从基因复制的过程证明:人的本性是利己。从利己出发,人可以做出善事—历史进步是利己心推动的;也可以做出恶事—罪恶都来自利己;人性短期需用制度引导,长期依靠教育;第二原因:有人总是会反对,说就是有不理性的人,或者说我就是这样只求利他的人,但是即便现实中会有非理性的人随机出现,但当对市场和群体进行预期时,重要的不是单个个体的行为而是总体的行为合力,我们需要观察的是总体行为的共性和效果;第三原因:决定市场方向和未来的人,通常情况下都是一些理性的人,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这些理性人的选择,因为尽管不理性的人会随机出现,但因其不理性,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可以假设人都是理性的。
因此,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是现实而坚实的。当然,这不等于说由此得出的人类行为预测,就是百分之百正确。但是,理性的利益最大化假设可以说是一种当前最适合的预测和解释经济体行为的方法。我们可以基于可测量的规律性,对未来事件进行错误概率较小的预测。
所以站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生活中一切无非是利益。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经济学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与其他学科比较而言,最大的特点和差异就是首先想到的是利益二字。比如说腐败问题、道德问题、潜规则问题等等,从理性经济人来说,这些都完全是一种利益前提下的理性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用经济学的观点解释爱情与家庭,写了一本《家庭论》,获得了巨大成功,贝克尔认为,子女是家庭耐用产品,选择生几个孩子,在孩子身上投入多少,取决于预期将来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取多少回报。贝克尔更为古怪的理论是坏孩子原理(Rotten Kid Theorem):理性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踢他的姐姐有利,什么时候不利。贝克尔还认为:你选择这个人结婚而不是那个人结婚,本质上是因为选择这个人比选择那个人比较收益要高。什么爱情,那是藉口,即便有,那也是你要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精神愉悦与心理满足。这些问题是不是很无聊?很庸俗?事实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就是这样庸俗,所以有人把经济学叫做庸俗经济学。
当代社会,各种社会现象繁杂,用一些现代经济学理论,钻到纯经济研究里,你很难转出迷宫,而站在人性的角度,站在人的阶级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的角度,问题或许便会一目了然。所以,决定很多社会问题的最终的秘密就在于人性二字。我们关于人性的学习以及智慧的培养,可以借用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是在时间上,我们要在历史长河中学习,因为历史虽然不可重现,但人性几乎亘古不变;一个是在空间上去现实参照、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然后便有可能达到阅人无数,通晓豁达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