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办合作社,在创办合作社的过程中需要办理哪些手续,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这些正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
一、因地制宜,选准方向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要避免盲目性,需要先进行前期的调查和准备,明确自然状况、生产条件、传统的特色生产,还有本地、外地的市场需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分析条件,把握市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顾名思义就是要“先有专业生产,后有专业合作”。因此,认清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找准两者的结合点至关重要。
1.在综合分析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理清发展特色农产品的自身优势
众所周知甘肃省自然环境有其特点,第一,自然条件优劣并存,以山地、高原为主,干旱少雨,但是光照足、热量大;第二,各地情况差异明显,地形地貌及气候等方面的差异使省内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的农业特色。比如兰州市适宜种植瓜果、蔬菜和百合,武威市适宜种植玉米和西红柿,陇东、天水适宜种植苹果等水果和粮食,定西适宜种植马铃薯、中药材,陇南山区适宜种植中药材、核桃、油橄榄,河西适合发展制种、葡萄栽培和种植啤酒花、啤酒大麦,甘南适合发展高原畜牧业等。与此相适应,在不同地区还适合发展养鸡、养羊、养牛、养猪等特色养殖业。具体到不同的县、乡、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日照、降水、交通、与城市的距离等条件的差异,也会在很长的时期,形成特有的种植、养殖传统和特色农产品。
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要先找准适合当地条件、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开展生产,以此为核心,通过互助合作的形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做强做大,把这些特色农产品转变成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商品,并逐渐发展为当地的优势产业。
2.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育自身特色农产品,形成竞争优势
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需要选准有开发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还应该了解自己准备生产、经营的某种特色农产品在本地市场的销售情况、供求关系,并且关注同类型农产品在外地市场,甚至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发展前景。只有把握了市场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调整、突出自身特色农产品的优点,做到产销对路。这样,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才会有销路。
例如,张掖市甘州区上源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立之前和初期,不仅对周边市场做了详细的调研,而且还组织骨干到兰州、武汉、南京、成都等地考察高原夏菜经销市场,进一步拓展了蔬菜生产经营的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已与武汉白沙洲大市场、无锡朝阳市场、浙江嘉善市场、成都龙泉市场、广州大朗市场等外地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和上海、南京、杭州的超市配货中心达成供销协议,形成一等菜品出口创汇,二等菜品配发、批发,三等菜品进入本地市场销售和供脱水菜厂加工的运销格局,这就解除了入社农户对于农产品销路的担忧。
3.将自身的产品优势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只选择、确定自身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了解本地和外地市场的需求情况还不够,还必须考虑怎样有效地把这两个方面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突出优势,实现相对稳定、长期的规模发展。
现代农业生产,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参与市场竞争作为我们发展生产的主要导向。这就需要在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自身特色农产品优势的同时,一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一方面合理确定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需求和销售时机,逐步调整自己的农产品结构、品种、成熟和上市时间,让自己的产品能够在最佳时间销往最需要的市场。这样建立起来的专业合作社才能更具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扬长避短,强化优势
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前,还需要客观地分析、面对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尤其是在省内许多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在创办合作社之前就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困难和不足,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难题。例如甘肃不少地方干旱缺水,但光照充足、热量大,种出来的瓜果特别甜。这就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方面的优势,通过引进地膜覆盖等节水保墒技术,发展优质瓜果栽培。
对于那些交通条件落后的地区,在成立合作社之初一定要想办法先修好路,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及时运销出去。对于那些缺乏启动资金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政府对合作社的各种扶持和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好资金问题。对于那些相对封闭、人们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的地方,更要开展耐心细致宣传,通过电视、报纸、宣讲、座谈、组织参观考察、算细账、摆事实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合作社的宣传,打消农民的顾虑,转变农民的观念。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困难和不足,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尽可能找到逐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措施和步骤,才能减少创办合作社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
因此,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又要认清自身的困难和不足。尽可能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弥补不足,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使合作社保持良好的开局,让农民看到希望。
(三)立足主业,突出特色
近年来,一个地区往往不仅注意发展一种农业产业,而是两三种,甚至更多。但是其中总有一种产业在农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更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发展潜力,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农业的发展有更强的带动作用,这就是该地区最有希望的农业主导产业。由于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当地特定的资源、条件、历史传统、发展水平、政策、制度和经济发展规划等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农业的主导产业往往也是相互区别、各有侧重的。同时,确立了合理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也往往更受政府和各方面的关注,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更容易得到所需的资源配置、资金、人才、技术和政策等支持,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因此,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关注本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及其发展,并适当考虑把自身发展的主业,与当地的主导产业联系起来。这样,往往更容易通过“借势”而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当然了,任何地方的主导产业虽然只有一个,但却可以同时有其他的一些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因素,而且也融入该地区特有文化、技术、市场等传统的社会因素。特色产业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市场价值和竞争优势,所以在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营业务时,也应注意兼顾本地区的特色产业。
立足主导产业,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选准最适合自己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集中力量打造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是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应该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骨干牵头,农民自愿
(一)“能人”发起 众人响应
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明确了成立合作社具体要干什么、怎么做以后,下一步就应该尽快着手来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创办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能人”的牵头、带动是必不可少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能人”就是指农村中那些有经营经验、管理能力,熟悉市场、办事公道的人才,譬如在乡镇办过企业或公司的经营者、成绩显著的专业户、以往专业协会的负责人、长期闯市场的成功经商者、复转军人、曾经外出务工者,还有学农、学中药学、学管理等回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国家干部、乡村干部等等。虽然这些人的年龄、经历各异,但他们都是在改革开放中从农村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和致富能手,具有远远超出一般农民的良好素质、市场意识、拼搏精神和管理经验、创业才干,在资本、关系和见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总之,在这些人身上,集中了现代企业家的精神、素质和能力。
在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农户、乡村干部应该善于发现和寻找这些怀着浓厚乡土情结,愿意帮助、带领乡亲们致富的能人。他们本身的威望和影响力,所起的牵头、带动和骨干作用,不仅为顺利创办合作社减少了阻力,也为合作社建立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当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不能仅仅依靠某个能人来办。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成立专业合作社不仅需要以能人为核心来筹划建社、搭建台子,同时也需要他们劝说、发动、团结、联合其他农户和乡亲,争取大家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带领村民集体致富。一开始,愿意参加合作社,跟着“能人”一起干的农户虽然数量不会太多,但合作社办起来之后的发展、为农户提供的服务、政府的优惠政策、让农户得到的实惠,这些都是最有说服力的。农民最重实际,看到了这些,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户自愿地加入合作社。
作为“能人”本身,在筹建合作社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了解它的性质、特点,学习、掌握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注意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农民建社、入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民主管理,正确处理与农户的关系,尊重农户的民主权利。“能人”们还需要通过召开社员大会和民主选举程序,得到大多数入社农户的认可、选举、授权,才能成为合作社合法的负责人、管理者。以往的大量事实证明,发起、推动成立专业合作社的“能人”们,往往因为其自身良好的素质、威望,以及在筹建合作社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得到大家的信任,通常都会被入社农户们推选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所以,建社前由“能人”为主形成的一些骨干,大多会成为合作社建立后的组织管理机构——理事会的雏形。
在合作社开始运行后,这些合作社的负责人还必须严格按照大家讨论通过的“合作社章程”办事,自觉接受合作社社员、社员代表大会和董事会的监督。同时,要有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办事要公道,尤其是在处理利益问题时,一定要先人后己,注意维护合作社的共同利益和入社农户的普遍利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入社农户的拥护,保持自己在合作社中的核心、决策地位,形成自身作为领导者、管理者的威信,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才能集中协调各种优势资源,高效地开展各种工作。这样的合作社才有凝聚力和发展前途,才能带领、组织大伙齐心协力干大事、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宣传动员,积极引导
在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有了以能人为核心的少数人推动,接下来还要通过宣传动员,让更多的农户了解、接受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民进行积极的劝说、引导和宣传、动员工作,为建立合作社做好充分的组织动员和舆论准备。
1.以能人为核心的发起人、组织者先要系统地学习、掌握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和相关政策,深刻了解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如何创办专业合作社、怎样让合作社办得更好、国家对合作社的法律保护、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及各种优惠措施等等。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他们才能更加准确、深入地向农民朋友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动员时才更有底气和说服力。
2.经过专门的学习、培训后,这些发起者还需要进一步与村里的农户广泛联系;到众多农户家中走访,和农民进行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系统、全面地介绍专业合作社的知识,尤其是要说明如今的专业合作社与以前的合作社有什么根本区别,现在为什么要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会有什么好处。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让农民朋友们逐渐消除对合作社的误解和抵触,从心底里接受专业合作社。同时,村委会、党支部和参加“双联”行动的干部,也可以采取编写、发放小册子,办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组织一些骨干和农户,到农村合作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好的地方、乡镇进行实地考察,邀请成功的合作社负责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的宣传动员,都必须站在农民朋友的立场上,关注农民的切实利益,注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关系、能够为他们带来的好处,以耐心细致、平易亲切的态度,让农民真正了解、认识和接受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