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职场上获得成功,就少不了别人的支持。这其中,老板的支持无疑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总能赢得老板的青睐和重用,你的职场之路必定会走得比别人都顺畅,你的前途必定会更加美好。
要想赢得老板的鼎力支持,你就一定要知道老板心里真正要的是什么。怎么才能了解老板的核心需求呢?换位思考,读懂老板!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就已经达到了职业同理心的第一重境界。
具体怎么来做呢?下面是从无数职场成功人士身上总结出来的几条宝贵的心得,你不妨学习学习,实践实践:
了解老板的需求,做其得力助手;
学会相信和追随老板;
学习和欣赏你的老板;
善于和老板交流,让沟通事半功倍;
学会提意见和建议,但主意让老板来拿;
不批评公司,不抱怨老板;
不顶撞老板,与老板相互尊重。
了解老板的需求,做其得力助手
要了解老板的真正需求并不难,诀窍就是拥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与老板互换角色,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分析问题时,就会豁然开朗:“哦,原来老板是这样想的啊!”
毫无疑问,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那种能“吃透”自己的要求,并且做事麻利的人,而不希望身边的人像“牙膏兵”一样,挤一挤,动一动。
如果要问老板在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时,会考虑哪一个,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几乎每个老板都会选择前者,因为前者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很懂得用同理心考虑问题,能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欲去做,关键时刻还能为自己排忧解难。
由此不难看出,老板对于员工是有着自身需求的。关于这一点,美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奎尔曾在他的著作中总结了“老板需求”的含义:老板的需求包括两个层次。
从客观上来说,老板作为一家之“长”,他要考虑对员工的不同需求。比如,处在逆境中的部门,老板需要的是能应付外界强大的竞争压力的员工,因而比较注重人才的专业素养;力求平稳发展的部门,老板可能最需要的是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不希望有破坏性的因素渗入。
从微观上说,老板在个人喜好、利益需求上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择人标准的不同。例如,有的老板会找一个互补型的助手,有的老板会选择一个同类型的下属作为“知己”,等等。
前不久,袁玲敏因为一些苦恼的事,一时疏解不开,特意找到一位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原来,令她苦恼的是,公司年中考评的时候,老板把她叫到了办公室,表示要了解一下她上半年工作的具体情况。袁玲敏如实相告,强调自己工作态度很认真,而且总能及时地完成任务,应该具备优秀员工的条件。可是,老板听了之后,却皱了皱眉头,然后给她评了一个“良”。
听着袁玲敏略带委屈的倾诉,咨询师同情地说:“你是不是觉得老板很不公平,觉得你应该是得‘优’的那一个?”袁玲敏点了点头。
心理咨询师继续询问道:“你在工作过程中,是先考虑工作呢,还是先考虑老板的意图?”
袁玲敏回答说:“当然先是考虑工作了,有时候老板考虑得未必全都正确嘛!如果仅仅考虑老板的想法,工作不就容易有疏漏了?”
听到袁玲敏这么一说,咨询师微微地笑了笑。他告诉袁玲敏:“在职场上,很多时候是需要考虑老板意图的,如果你只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把老板的话当作耳旁风,老板就会觉得你不尊重他,因此在工作中就很可能会给你找麻烦。再者说,老板毕竟是老板,他们的想法肯定更有大局意识,还是多参考一下为好。”
看见袁玲敏认真地听着自己的话,咨询师继续说道:“假设你就是老板,你的员工虽说也会主动承担一些工作,但他总是不听指挥,老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是不是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而另一种情况是,你的员工能够完全了解你的需求,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按照你的需求和要求去做。两相对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袁玲敏说:“当然是后面这种了。”
“这就对了。所以说,工作本身是一种能力,而了解老板的意图同样是工作的一种能力。希望你能够从今天的聊天中有所领悟哦。”咨询师语重心长地说。
袁玲敏听了后,不由得点了点头,然后满意地离开了咨询室。
上述故事中的袁玲敏虽然很敬业,但是由于不了解老板的需求,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所以总是在做无用功,最终必然也难以换来自己想要的结局。
事实上,职场中不乏类似袁玲敏这样的员工,尤其是一些大学毕业不久、年少轻狂的职场菜鸟。他们无法摸透老板的需求,常常偏离老板的指示,向相反的方向跑去,结果就与老板越离越远。
其实,要了解老板的真正需求并不难,诀窍就是拥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与老板互换角色,站在老板的立场上思考、分析问题时,就会豁然开朗:“哦,原来老板是这样想的啊!”
曾任英特尔总裁的安迪·葛洛夫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只是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一样。”这句话旨在告诫人们,要做主动性强的员工,要做主人翁意识重的员工。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只有拥有同理心,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员工。
走出校门后,李玉凡找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终于被一家医药公司录用,担任公司的经理助理一职。深知工作来之不易,李玉凡非常珍惜这份工作。
在平日的工作中,她仔细观察老板为人处世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在接待那些大客户时,李玉凡更是倍加留心,她努力学习老板的说辞、表情、动作,也格外注意每次老板请客的饭店、菜样、花费等细节。空闲的时候,她还会回忆一下这些细节,以便将来自己独立做工作时可以完美一点。
半年过后,李玉凡已经可以单独接待客户了,客户的级别也由小到大一步一步上升。对于一开始接待的那些客户,李玉凡的表现令老板很满意,于是老板就给了她一次接待大客户的机会。
带客户去用餐前,老板特意将李玉凡叫到办公室嘱咐了一番。老板告诉她,这次要带客户去档次高一点的饭店,而且要保证饭菜的质量,等等。
李玉凡表示明白,让老板放心。于是,她带着客户去了老板常用来宴请大客户的一家饭店,甚至连菜品也是老板常点的那些。
回公司报账的时候,李玉凡原以为自己这次的表现会得到老板的嘉奖。万万没有想到,老板看过请客清单后,立刻火冒三丈:“李玉凡,你胆子够大的,第一次让你接待大客户,你就自作主张,带他们去这么高档的地方吃饭,你经过我的同意了吗?”
见老板如此反应,李玉凡感到委屈极了。她小声地抱怨道:“我记得您每次接待大客户都是去这种档次的地方,临走之前您让我去高档点的地方,我是按照您的意思来办的啊!”
没想到,老板听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情绪越发地激动,眼珠子都恨不得瞪出来了。此事过去后不久,李玉凡就在一次裁员风潮中被公司辞退了。
看故事的开头,我们必须承认,李玉凡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女孩。可是,本应赢得老板赏识的她,为何却被炒了呢?正是因为她不懂得运用同理心来考虑问题,没能读懂老板的心,没有了解到老板真正的需求。
不难想象,老板招待客户去高档饭店,那是因为老板的职位在那里摆着。但当老板派李玉凡单独接待时,虽然口中叮嘱李玉凡不能怠慢客户,但他心里知道,普通员工请客户吃饭,即便饭菜简单一点,客户也不会挑出什么毛病,所以,他希望李玉凡能节省一些费用,而李玉凡却错解了老板的心思,做了老板认为极不恰当的事情,从而落得了被解雇的下场。
因此,要想让自己的职业旅途更加顺畅,更加辉煌,我们就要努力做老板的“辅佐之臣”,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老板的心理需求,成为其得力助手,为自身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同理心思考题
1.请谈谈你对“老板需求”的理解。
2.袁玲敏的故事,能给你什么启发?
3.你怎么看待李玉凡的遭遇?
学会相信和追随老板
老板的决策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员工们的命运。作为员工,我们要学会用同理心思考问题,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公司发展壮大了,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相反则会唇亡齿寒。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是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那么负责掌舵的“船长”,自然是企业老板。员工呢,是负责划桨的“船员”。换言之,老板负责战略决策,员工负责战术和执行。
也许船员身强力壮,但由于资历、眼界、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船员不一定能判断好局势,把握好方向。如果船员不听从船长这个“舵手”的指挥,很可能会多走弯路,甚至找不到出路,遭遇触礁的危险。
要想规避风险,就必须遵守一个原则——“相信船长,追随船长”。当船长发出指令时,大家要做的,就是相信他,然后齐心协力地向着他所指的方向前进。只有大家的目标一致、方向一致时,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没有船桨,哪怕遇到狂风暴雨,这艘船也能继续前行,直至成功地到达目的地。
同理,我们选择了一家公司,就相当于选择了一位老板。既然上了公司这条“船”,就应该把老板作为核心领导、“船长”,相信他、服从他、追随他。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齐心协力,做到“人心齐,泰山移”。
刘丽是一家小公司会务部的员工。她性格开朗,为人热情,很讨大家喜欢。
公司刚起步不久,承办的又大多是外地的一些业务,所以老板经常出差。刘丽和老板接触得并不多,但在一次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之后,老板对她的印象大好,并开始关注她。
那是某地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刘丽是活动的执行者之一。因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单位都是给自己送钱的“财神爷”,所以老板对他们格外重视,分外细心,生怕出什么纰漏。
由于压力太大,老板变得越来越烦躁。在会场里,人多事多,经常会出现几名员工因意见不一而争执的情况。大家的情绪都极度焦躁,老板更是如此,始终眉头紧蹙,还不时地大吼几声。甚至有几次,老板都烦躁地说,明年不再承办这个活动了。
刘丽知道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很不容易,对于他们这家员工不到10个人的公司来说,就更不容易。老板生气是因为员工们意见不一致,加上某些环节没有做好,因此担心会影响到活动的顺利进行。刘丽也清楚,虽然老板口头上说明年不办了,但这不过是一时的气话,谁能把挣钱的业务随手丢掉呢!她还想到,应该想一想办法,让老板平静一下情绪,这样才更有利于大家工作的顺利展开。
想到这里,她便温和地对老板说:“杨总,工作没能完全做到位,是我们的失职,不过好在还有挽回的余地。所以,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把工作完成好的。我们也会永远支持您的决定,并跟随着您一起打好我们公司这片江山的!”
老板听了刘丽的话,长舒了一口气,嘴角瞬间漾起了笑意。刘丽在闲暇时看过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已经让老板感受到了支持的力量,其情绪已经平静了许多。
在布置会场时,刘丽还见缝插针地对老板说:“我觉得这次文化节一定能大获成功。您看,您想出来的这个游戏多有意思,客户们肯定喜欢玩。您设计的领导桌牌真别致,比一般的桌牌有创意多了,客户们看见了,一定会觉得很惊喜。”
这些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饱含赞美之意的话,仿佛给老板注入了兴奋剂,使他的脸多云转睛,原本紧张的气氛也变得轻松愉悦了起来。同事们也都开始着手忙碌自己负责的事。可喜的是,之前的争吵如今都变成了心平气和的商议。
最终,这次文化艺术节取得了圆满成功。也正是通过这件事,老板开始对刘丽刮目相看,对自己及自己的团队更加充满信心。从此以后,看到自己身边有这样的好兵,有这么多追随自己的年轻人,老板的笑容就会情不自禁地荡漾在脸上。
作为老板,最需要的是员工们的大力支持。当他们能更放心地把任务交给员工时,他们才会更有精力和信心投入到壮大公司发展的事情上去。
案例中的刘丽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在适当的时机,说出了温暖人心的话,让老板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信任与追随,也让大家平静了浮躁的内心。正因如此,老板才会感激、赏识和重视她。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老板的决策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员工们的命运。作为员工,我们要学会用同理心思考问题,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公司发展壮大了,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相反则会唇亡齿寒。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老板的决定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员工和老板是站在完全不同角度的人,大家的视野、高度、注意度、着眼点都不一样。老板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考虑的是公司整体的利益。他作出正确决策的概率是要比他的下属高的。这是因为老板更了解全局,知道哪些是重中之重,哪些是细枝末节,而且相对来说经验也更加丰富,看问题也更透彻。
如果我们能站在老板的角度,就会发现:老板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承担着绝对的风险,所以他对待决策是最认真的,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次“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