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9935800000007

第7章 帮孩子把潜力发挥出来(2)

一位老师带着三十多名小学生到郊区搞夏令营。一天吃早饭,她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盯着一个煮鸡蛋发呆,就过去问:“你不爱吃鸡蛋吗?”

“爱吃。”女孩小声说。

“那你为什么不吃呢?”

“这个鸡蛋和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女孩面带难色。

“说说看,你们家的鸡蛋长得什么样?”教育专家好奇地问。

“我们家的鸡蛋是白的,软软的,好咬。这个鸡蛋太硬,咬不动。”

老师仔细一问,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在家从来没看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半,放到她面前。难怪她不会剥。

老师问女孩旁边的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从哪儿来的吗?”

“知道,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多么可笑而可悲啊!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指望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呢?

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避免孩子只追求分数、忽视实践的倾向;要求孩子不仅要有获得书本知识的能力,还要善于从实践中得到“活”的知识,以及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这方面,国外的学校似乎做得更好。在国外,许多学校里都设有选修的实用性课程。比如,在奥地利有劳动技能课——烹饪、缝纫等,孩子们可以学习做菜,缝补衣物等;在澳大利亚的中学,可以选修木工课、手工课、电工课、媒体课等。

而在我国的教育中,到大学里才有选修课,并且大多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枯燥无味。现在学校里的课程表上虽写着劳动课,可是大多只是单纯的大扫除,或完成一些劳动材料。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老师要搞一些活动,比如去外面野炊,总是害怕出意外、承担责任,考虑再三,最后放弃。

实践证明,积极参加多种多样实践活动的孩子,往往在学校里的生活自理能力强,也有较强的责任心,学习、品德也相当优秀。

因为孩子在实践中,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能够学会理解人、尊重人、珍惜他人劳动,热爱生活,从而激发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而那种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很少参加实践活动的孩子,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还容易使头脑由于处于一定程度的感觉剥夺状态,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反过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是不利的。实际上,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应该是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

历史上的不少发明家,小时候就有爱动脑、爱动手的良好习惯,并且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作为父母,要懂得实践活动的重要。比如,平时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收拾床铺、洗衣、摘菜、洗碗、扫地等;当孩子需要搜集一些信息、资料时,父母要密切配合;

父母还可以培养孩子做一些需要动脑筋的实践活动,如自制玩具、学习剪纸等,孩子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高兴而更乐意去做。

心理知识:

人的感官每天都在从外界获得各种刺激和信息。这种活动就是感觉。感觉虽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却十分重要,它使人们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保证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可以说,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那么,感官如果停止或者过少从外界获得信息,会怎么样呢?

心理学家发现,这不仅会使人减少信息的摄入量,而且会使人的身心变得不正常。

美国心理学家黑伯(D.O.Hebb)发明了一种“感觉剥夺”实验。在实验中,他让被试者在小房间里,躺在床上,除了吃饭睡觉不许起来:他们的眼睛戴着护目镜,手上戴着厚手套,耳朵戴上了耳塞,看不到、听不到也摸不到外部的世界。这样隔离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后,再让被试者接受算术、字谜游戏及组词等测试,结果是隔离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越差,严重的甚至出现难以集中精力、易激动、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思维迟钝、出现错觉、幻觉。

这个实验证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14.专注是效率的前提——注意稳定性

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不受打扰的环境,并帮助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家教启示:

要想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执著、专一、忘我的精神,也就是把注意力稳定在注意对象或所从事的活动上。就像凸透镜把光线聚在一点上,能产生巨大的热量,甚至引起燃烧;没有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几乎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得很好。

孟子的《弈秋》中曾讲过一个故事:有甲乙两人向下棋名手弈秋学棋,其中甲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而乙则心不在焉,只想着怎样弯弓搭箭去射下飞来的天鹅。结果最后甲成了下棋高手,而乙却一事无成。这说明了精力集中的重要性。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集中注意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可是有许多孩子做功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一会儿玩一会儿,身体左摇右晃,眼睛东张西望,本来只需20分钟完成的作业,却拖拖拉拉用了一小时。这让父母很苦恼。那么,父母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充足的睡眠,精力就充沛,反之,做功课容易精神涣散,打瞌睡。因此要保证孩子每天9小时的睡眠。

2.避免干扰。孩子做功课时,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孩子的自制力没有大人强,容易受外界干扰。音乐、谈话、电视、玩具、游戏机、漫画、电脑等“引诱”,常能把他们吸引住,使他们眼睛虽望着书本,心却飞到了九霄云外。父母吵架也容易使孩子恐慌不安,受情绪困扰而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都是需要避免的。

3.要有固定的环境和学习时间。环境变化是影响孩子集中精力的一个障碍,如经常搬家,转换环境,进食不定,接送上学的入经常变换等。孩子对不规律及不安定的生活,总是需要时间适应,年纪越小的孩子适应时间越长。父母尽量不要变换孩子周围环境中的这些因素。父母还可以给孩子一张固定的属于自己的书桌,把课本集中在一起放在书桌上,让孩子每次坐到桌前,便容易收拾心情,集中精力。

父母还可以与孩子一同编排学习时间表。学习的时间应有一定的规律,如每天晚上七点半开始做作业。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到学习时间大脑便容易进入最佳状态,开始学习。

4.学习要有调剂。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要他们长时间做功课很难。而且根据注意稳定性原理,注意稳定性具有时间的限制。那么,父母可以让孩子定期休息以放松大脑。研究证明,小学一年级至二年级的学生每次做功课20分钟左右,三年级至六年级30分钟至40分钟后,注意的稳定性就开始下降,这时就一定要进行休息和玩耍的调剂,然后再来做功课,效率才高。

此外,孩子学习的时候,如果长时间地学习一个科目,容易引起情绪厌倦从而降低效率。因为注意单调的活动会降低人的注意力,活动多样化而且不同的活动交替进行,就容易增加注意稳定的时间。

因此,学一个科目厌倦时,就换一个科目来学习,可以使头脑重新恢复活跃。微软前副总裁李开复在中学时,就经常使用这个学习方法。

5.父母要训练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孩子每次做功课都有父母陪同,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父母一旦离开,便无心继续学习。因此,父母要训练孩子独立完成功课。如果孩子一开始不能适应,父母可以在开始时陪同,但中途退场,并逐渐减少陪同的时间,最后让孩子完全独立学习。

6.从玩游戏中锻炼。有趣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下棋、画画、看书、练书法等。这些游戏不但可以给孩子带来乐趣,还可以使孩子领略到“越专心做,越有趣味,越能成功”的感受。

心理知识: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如上课时专心听讲,注意就会稳定在老师的讲课上。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就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分心”、“走神”现象。

注意的稳定性,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非常重要。但是严格说来,任何人都无法使自己的注意长期稳定在某个对象上,也就是说注意的稳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讲,单调的活动会降低人的注意力,而活动多样化、不同活动交替进行或不断出现新内容,就容易使人较长时间保持注意稳定性,从而提高效率。

15.兴趣是学习的发动机——兴趣心理

兴趣是做事的巨大动力。父母要根据孩子在不同兴趣阶段的特点,鼓励和帮助孩子形成有益的兴趣。

家教启示:

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就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事物。由于兴趣的这个特点,它对一个人的事业具有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

比如,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发生兴趣,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蒸汽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动力,非常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当诺贝尔在实验中发现了炸药的配方时,他的十指和脸被炸得血肉模糊,他却兴奋地叫道:“我找到了!”

兴趣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非常重要。兴趣的性质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向和今后的职业选择。

孩子的兴趣发展一般分为三个水平。

1.有趣。如孩子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韵律的音乐、奇异的玩具产生的兴趣。当他们知觉这些物体时,马上会觉得有趣,喜欢拿起来摆弄,爱不释手。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兴趣,源于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

2.乐趣。孩子这时的兴趣已不仅停留在对事物觉得有趣、好玩上,而是想深入探讨事物发生、发展的起因、结果,想要琢磨出为什么。这时的孩子疑问最多,喜欢刨根问底。这种乐趣具有稳定性、丰富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3.志趣。它表现在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讨上。这时候的孩子已在广泛兴趣的背景上,形成以自己个性特征为中心的兴趣。这种兴趣有更加稳定和深刻的特点。

孩子天生具有强烈好奇心,这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发生浓厚兴趣,甚至达到狂热,但是却不容易保持稳定、持久,容易见异思迁。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并达到稳定持久。

父母应该在不同兴趣阶段进行适时的指导,使孩子的兴趣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有趣阶段是孩子兴趣的萌芽阶段,是探索事物的开始,柏拉图称之为“知识之门”。这个时候父母要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这时的兴趣还局限于直观笼统的状态,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嫌麻烦、泼冷水,甚至粗暴呵斥,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扼杀或自行消失。父母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来扶持孩子稚嫩的兴趣萌芽。

在乐趣阶段,父母应引导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不要停留在个别事物的表面,而应去探索事物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孔子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乐趣比有趣有更大的动力。有了乐趣,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地克服遇到的困难。

要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志趣的水平,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把孩子的兴趣强行纳入自己主观臆想的轨道中,“牛不喝水强按头”是行不通的。其次,要了解孩子兴趣的特色,分析孩子兴趣的积极因素,并向积极的方向循循诱导。

另一方面,对那些有碍孩子完成现阶段学校功课的爱好和兴趣,父母要注意予以减弱和消除。如打游戏机,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父母还要告诫孩子,恰当处理兴趣和学习间的关系,不要因为兴趣而荒废功课。

心理知识:

在美国,有一位读侦探小说入迷的妇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与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丈夫离婚。原因是她的丈夫对她过于“残忍”——这“残忍”的事实就是,她的丈夫抢先看了她的侦探小说,并把“真凶”的名字写在书的首页上。

这事看起来荒唐可笑,却体现了兴趣对人的心理的巨大影响。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人对事物的真正关心,而不是表面的关心。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动力。

人们的兴趣倾向与情绪状态有直接的联系。兴趣使人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会成为精神上的快乐。

兴趣的发展一般有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有趣是初级的兴趣,是引人入门的第一步;乐趣是中级的兴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活动过程;志趣则是高级的兴趣,是联系着事业的志向、目标。

16.够得着的目标才有吸引力——篮球架效应

如果孩子不容易实现一个目标,父母可以把这个目标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实现。

家教启示:

有一个初中生,平时考试成绩在班上总是名落榜尾。有一次他考试成绩有进步,名次跃居班里中等以下,父母知道后兴奋不已,对儿子说:“这次进步很大,中考时一定要考个全班第一!”

儿子听了父母激励的话语,不但没有半点喜悦,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整天唉声叹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是不吃不睡,使出全身解数,也考不了全班第一名。

这件事说明一个问题:父母为激励子女所设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就像篮球架的科学设计那样,如果太容易达到,就不容易形成动力;如果太难达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合适的目标才对孩子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