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9926100000008

第8章 凭幽默获得普遍的好人缘(3)

一些攻击性比较强烈的幽默,可以称之为戏谑性幽默,这种幽默的亲切感也更强些。越是亲近,越可戏谑与揶揄;越是疏远,越要客客气气。民间就流传着不少关系亲密的文人雅士互相戏谑的故事。佛印和尚与苏东坡是莫逆之交,一天,苏东坡去找好友佛印和尚下棋,刚走进寺庙,东坡先生就高喊一声:“秃驴何在?”只听见佛印和尚应声回答:“东坡吃草。”旁边的人都一愣,他们两个人却哈哈大笑起来。东坡是笑话佛印的秃头,所以喊:秃驴何在?佛印回他:东坡吃草,既借了东坡之名,又可以理解成在“东坡吃草”呢,作为“秃驴何在”的回复,一语双关。双方都无恶意,只是朋友之间的调侃罢了。两人经常一道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而且均不乏幽默机智,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佛印虽然做了和尚,但是仍然非常洒脱,常与东坡一块儿饮酒吃肉,无所禁忌,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

苏东坡喜欢吃烧猪,他任杭州太守时,佛印和尚住金山寺,常常做好烧猪等待东坡来吃。一天,佛印一早就派人买了几斤上等好肉,烧得红酥酥的,还打了几瓶琼花露名酒,等东坡前来,好痛痛快快地美餐一顿。

谁知等东坡应邀来到时,烧好的猪肉竟不翼而飞。佛印甚感不快,抱歉地说:“烧肉真的吃不成了。”苏东坡当即便作了一首游戏诗,安慰佛印: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两个好朋友之间的玩笑和戏谑让人感动,这种幽默是建立在深厚的感情基础之上的,所以才会洒脱、坦荡,乃至肆无忌惮。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大才女,但高高的突出的额头不好看。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也从不示弱,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鬃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苏小妹想了想,觉得只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自己没有占到便宜,便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是一副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滋滋地再作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这种幽默更像是一种调侃和戏谑,虽然看似有攻击性,但却没有丝毫的恶意,完全是为了调节气氛而为。戏谑与揶揄一般都是无伤大雅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揭对方短的意味,对此,一定要掌握好分寸,过与不及都可能令幽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社交场合就有这样一种规律,越是生疏的人,越是彬彬有礼;而越是关系亲密,越是可以开一些过头甚至荒谬的玩笑。你不妨也牛刀小试,和朋友开开玩笑,既能展现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又增进了彼此的关系。

批评最好幽默化

在生活中,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加以批评指责。批评需要幽默,幽默能使批评传达出我们的善意。生活中,当双方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的时候,如果有理的一方能撇开严肃的态度,以幽默的语言对无理一方施加掩藏锋芒的暗示性责备,那就既能正确无误地表达出责备之意,又能达到不伤害别人的目的。因为,对方在受到批评的时候不仅仅会感受到批评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批评的形式有时候是更重要的因素,采用幽默的方式将批评之意传达给对方,能给对方一种相对较好的感觉,使对方更容易面对错误,接受批评。刚刚加入合唱团的学生常常犯只看谱不看指挥的毛病,这让一些指挥很是头疼,不疼不痒地指出起不到重视的作用,而批评太严厉了又怕影响了大家的情绪。

著名音乐家李抱枕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他有一次非常幽默地对同学们说:“好的合唱团把谱记在脑袋里面,不好的合唱团员把脑袋埋在谱里。我恳求各位在唱的时候,多‘赏’我几眼,别老是‘埋头苦干’,因为在实际演出时,我们不能说话,只能彼此‘眉来眼去’。”李抱枕一席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从此改变了唱歌时眼睛不看指挥的毛病。一般说来,在面对批评时,特别是上级批评下级、长辈批评晚辈时,被批评者的心理常处于紧张、严肃的状态,严重时还会伴有焦虑、恐惧、对立、泄气等情绪,它们是双方建立感情的阻碍,多少会影响到批评的效果。如果批评能运用幽默的手段,批评者含笑地讲道理,被批评者在笑声中微微脸红,内心深处接收到的是触动而非刺激,心情愉快接受指教,就更容易接受批评了。成绩单发下来了,小明因考试时惦记着足球赛,考了倒数第一,忐忑不安的小明把成绩单给父亲,父亲表现出吃惊的样子:“儿子,你能不能答应我,以后不要每次看到你的名次,就知道你们班上有几个人,好吗?”与这位父亲一样,另一位父亲也深谙幽默批评之妙。父亲:“儿子,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啊?”

儿子:“数学48分,语文52分。”

父亲:“这样一来,总计就是100分,‘总计’这门课考得好,不错。但是以后在数学、语文上可还要多下工夫啊!”两位父亲没有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式,相信理亏的儿子能感到父亲的用心良苦,以后必会有所改观。

在一些平级的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寓教育、批评于幽默之中,使批评之辞具有易为人所接受的感化作用。在同级、朋友之间表达批评时,要掌握几个要点:不可太直接,以防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不可用词太重,点到为止,否则对方容易恼羞成怒;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否则对方会产生抵触情绪。有一家住户,水管漏得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半天才见到他的身影。他懒洋洋地问住户:“太太,现在情况怎么样啦?”

女主人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学会游泳了。”“学会游泳”的说法虽然过于夸张,但却巧妙地表达了对修理工不能第一时间赶到的气愤。这则笑语中运用幽默语言进行的善意批评,达到了批评的目的,既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又避免双方矛盾的尖锐化。

不难看出,用幽默影射的方式来批评别人,对方很容易就能领悟到你的用心,从而乐于听你的话,接受你的观点。鲁迅先生也曾使用过此方法批评过一些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某些作家的主观主义毛病很厉害。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一开始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说了两个颇有意思的小故事:

(1)金扁担

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想起,平常皇帝用什么挑水吃的呢?自己又接着回答:“一定用金扁担。”

(2)吃柿饼

有个农妇,一天清晨醒来,觉得饿,她想,皇后娘娘是怎么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叫:“大姐,拿一个柿饼来吃吃。”两个小故事恰如其分地指出了那些作家的主观主义问题,深入浅出,同时又引人发笑,让人印象深刻。

以上的例子,都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有了幽默、洒脱的态度,所以矛盾被巧妙地化解掉了。在运用幽默式批评时,要与人为善,要旁敲侧击,谨记要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表现,先打破僵局,再转入实质问题,即使对方不能一下子接受,也不至于伤了和气,不会让对方难堪、丢脸。但要注意的是,批评虽有幽默成分,但绝不能油嘴滑舌,否则就让人觉得没有说服力,影响批评的效果。

事实就是这样,不论是赞扬,还是指责,幽默都能使你的话语传达善意。如果在双方发生分歧的情况下,其中之一的当事人撇开严肃的态度,以幽默来暗示责备,那么即使调侃式的、半宽容的幽默语言也能正确无误地表达出责备,而不至于伤害人。其原因在于,幽默传达给对方,对对方产生作用的不完全是在于这是些什么话,有很大因素在于你的幽默给了对方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显然,真诚、善意的幽默即使传达出责备的信息,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引起反感或恶感的。而一本正经的批评指责,则会引起分歧增大,甚至感情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