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
9920300000004

第4章 别掉进他设的陷阱——会影响到你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1)

通常我们对所有我们见过的人都会有个第一印象,你可不要小瞧了这个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它也极受重视,通常会被称为首因效应。那么究竟什么是首因效应呢?

首因效应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有专家就专门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这个就要牵涉到后面会讲到的近因效应了)。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在生活节奏如同飞快奔驰的列车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证实一个留给他不美好第一印象的人。

第一印象既然有如此大的威力,那么我们在读懂一个人的时候,对于它的使用就要很好地把握了。首先我们要很好地把握我们对于对方的第一印象;其次我们要警惕这种第一印象渐变成一种“刻板印象”的可能;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小心一种叫“光环效应”的衍生品。好了,未免把大家绕晕,我们继续来说首因效应。

一般来说,“首因效应”主要体现在衣着穿戴方面,其次才是言谈举止。有些人对这些不太上心,觉得一个了解他的人会了解他的内心。但事实上,除了朋友会看见你的内心,不在乎你的形象,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外貌来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文明程度以及专业与否这样的问题作出判断的,所以,对于外表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即使你习惯于不修边幅,但最起码应该让自己看起来清爽、舒服。不要觉得这是不值一提的事情,在这上面栽跟头的,自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可不止一个人。

《三国演义》中同诸葛孔明齐名的“凤雏”庞统准备效力东吴,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于是不顾他的才华和自己爱士的名声将之拒于门外。

无巧不成书。美国总统林肯也曾拒绝了一位朋友推荐的相貌不佳的人才,朋友责怪林肯说:“任何人都无法为天生的脸孔负责”,林肯却反驳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分析这两个故事,也许你会觉得孙权和林肯作为用人者未免太吹毛求疵,但事实上林肯的话为大家在分析一个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时,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脚。那就是一个聪明的、想赢得他人尊重的人,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修养和阅历为自己的外貌加分,倘若他真的有才华又已年过四十的话。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就叫识大体。你可以不拘小节,但关键是,你得识大体。

晕轮效应

所以当你在解读一个人时,尤其是对他只有第一印象时,你要小心分辨:他的表里是否如一?你的第一印象是否可靠?尤其是当你对一个人由第一印象开始出现“光环效应”或是以“刻板印象”来对他进行归类的话,你就得小心了。因为这时候你已经偏离客观的轨道很远了,你需要及时回头。

下面这个实验也许有助于映射你在对一个人有了第一印象后的心理。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他们被要求看同一张照片。心理学家对甲组被试者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被试者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以后,他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被试者普遍认为:这个人深陷的眼睛里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被试者则认为: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刻,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式,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也就是上面我们提到过的光环效应)。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式,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这也算得上是光环效应的逆用)。而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推断,可以说,刻板印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也许有些读者又会疑惑了:什么是光环效应,什么又是刻板印象呢?其实很简单,顾名思义,你就能猜出个大概。不过,为了更准确地读人,还是要细致地了解一下。

所谓“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就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它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所以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代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做“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其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于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如此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一见钟情”就是由于对象的某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从而对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都视而不见,觉得对象是“带有光环的天仙”,样样都尽如人意。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一个人印象欠佳而忽视其优点的事,举不胜举。

二是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满面,未必面和心慈。简单地把这些不同品质联系起来,得出的整体印象必然是表面的。

三是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韩非子?说难篇》中讲过一个故事。卫灵公非常宠幸弥子瑕。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了,他得知后就连夜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去。按照卫国的法律,偷乘国君的车子是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的,但卫灵公却夸奖弥子瑕孝顺母亲。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桃园,他摘了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把咬过的桃子献给卫灵公尝,卫灵公又夸他有爱君之心。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宠幸了。卫灵公由不喜爱他的外貌而不喜爱他的其他品质了,甚至以前被他夸奖过的两件事,也成了弥子瑕的“欺君之罪”。

所以当我们因为第一印象而对一个人出现了晕轮效应的时候,我们应该迎头给自己一闷棍,问上一句:你晕了吗?然后冷静地去审视:究竟这个人他哪里和别人不一样,以至于让我的感情只向一边倾斜?为什么我只能一味看到他好或坏的地方,而对其他的地方视而不见?当你能这样想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有望摆脱光环效应,清楚地在第一时间读懂他了。

刻板印象

在前面关于看照片判断性格的分析中我们提到了“刻板印象”会对我们基于第一印象对一个人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这里要好好研究一下,究竟刻板印象是如何为我们提供佐证、引导,有时候是误导我们去认识一个人的了。

刻板印象或成见(也称印刻作用),是一个社会学名词,专指人们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这种看法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类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个个体给旁人的观感。通常,刻板印象大多数是负面而先入为主的,并不能代表每个属于这个类型的人、事、物都拥有这样的特质。

上面提到,受试者因为被告知照片中的人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因此对他的评价都以负面为主,这就是刻板印象的缘故。我们大多数人觉得罪犯就是穷凶极恶的,如果他死不悔改,那么他深陷的眼睛无疑藏着的都是算计的险恶,高耸的额头实在是顽固到底的明证。当我们想到强奸犯,无疑我们会觉得他应该形容猥琐、身量矮小、面目带一点欲求不满的青白色,而且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很结实,这样他才有可能制伏一个挣扎的女人。事实是怎样呢?不尽如此。

刻板印象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电影中,当一个留着长发,蓄着胡子,戴着墨镜的人物一出现,你就会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人,肯定是一个坏蛋;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仪表堂堂、潇洒的人盗窃和杀人时,你会感到吃惊,或一个你认为十分老实的人突然干了坏事,进了班房,你往往难以接受这一现实;卖水果的朋友,也许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人们爱买黄橘子而不乐意买青橘子,尽管这两种橘子一样甜,一样好吃。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青橘子是未成熟的和酸的。

由于刻板印象往往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不是以事实材料为基础,而只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形成。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关于刻板印象的特征,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它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它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有的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