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鼓励孩子50招
9915100000014

第14章 别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谈起教育,现代的父母基本上都反对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提起灌输,便会与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痛苦联系起来。很多父母都已经意识到灌输的危害性,并开始采取让孩子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方式。这当然是一种教育的进步。

可是,有时候这种灌输会乔装打扮,它戴上“快乐”的面具,披上“游戏”的外衣,让人轻易不能察觉其灌输的本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孩子不足两岁,看到色彩鲜艳的套塔很有兴趣,便坐在地板上玩起来。孩子妈妈坐在旁边准备指导她,并告诉她先套大的,再套小的。孩子刚刚套上两个圈,当然是没有按照大小次序,妈妈及时阻止:“这样不对,要先套大的”,语气当然也是温和的,并把套错的圈拿下来。然后拿起最大的那个圈给孩子:“你看,这个蓝色的最大,我们先套这个。”孩子接着套下去,只要孩子套得不对,孩子妈妈就会立刻指出错误,并帮助孩子纠正,而孩子套对的时候,妈妈当然也丝毫不吝惜表扬和夸奖。这样,孩子在妈妈的帮助下很快就套好了。当孩子妈妈鼓掌并夸奖她能干的时候,孩子笑了,但他的眼神里好像少了点什么。

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似乎没有怎么不快乐,但这种做法是不是仍然是一种灌输呢?

让我们来一步步揭开灌输的面纱吧。

孩子学会了吗?孩子在妈妈的教导下也许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套塔,但孩子可能不过是记住了套塔的顺序,虽然,孩子的记忆力的确是惊人的,但是这并不是真的有了大小的感觉甚至概念。

孩子快乐吗?游戏中,妈妈好像没有强迫孩子,孩子也笑了,看起来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是来自游戏本身的快乐还是赢得掌声后的快乐呢?实际上,成人通过心理暗示和不恰当的鼓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采用的办法是:套错了就会被纠正,而按大人的方法则能获得夸奖。

孩子感兴趣吗?妈妈只是从大人的效率观出发,想尽快把大小的概念和知识传输给孩子,但却没有给孩子自己摸索和犯错误的机会。孩子的兴趣在这种状况下能持久吗?果然,孩子玩了两分钟,就有点厌倦了。

妈妈的这种方法与灌输在本质上又有何区别呢?

看到孩子已经兴致索然,家长应该这样说:“来,妈妈陪你玩一会儿。”先给她按照正确的顺序套了一遍,而其间妈妈应该有意地先拿错一个,“唉呀,套不下去了,我们换一个试试。”示范过后,妈妈让孩子自己套。当孩子拿错的时候,妈妈不要阻止她,只是说,“好的,试试看……嗯,不错,套上了,好像有点小。”无论她是否愿意换,妈妈都让她继续下去。等全部套完,就说,“不错,这是一种套法。这里还有两个没套上,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套,怎么样?”此时,孩子的兴趣又上来了,自己开始摆弄起来,试试这个再试试那个。见他开始专注和投入了,家长就不要再说话了,同时用眼神示意孩子,但妈妈不要纠正他。而当孩子总是试错的时候,为了避免他出现烦躁情绪,家长可以拿起正确的那一个:“试试这个,怎么样?”对于一个快两岁的孩子,这个游戏其实不难,虽然以前没玩过,但孩子摆弄一会儿很快就找到规律。当孩子成功地套好后,再看看孩子的眼神,那种眼神看起来会很有光彩。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在不恰当的时候告诉孩子答案,实质上就是强制性的灌输,即使是在快乐和游戏中把答案告诉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问到各种各样令人困惑的问题:

“彩虹是什么?”

“小孩子为什么生下来就不能回去了?”

“为什么人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一定要上大学吗?”

家长经常会被这些问题搞得很尴尬,然后立刻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合适的答案。他们给自己的这种压力其实没有必要。通常在孩子提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想答案了。他只是想让成人作为一个回应者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他们的想法。

急于给孩子答案,对他们没有帮助,就像是我们在替他们做脑力劳动。把孩子的问题反问回去,让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才是最有帮助的:

“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是怎么想的?”

我们甚至可以重复他们的问题。

“为什么人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们可以称赞孩子提的问题:

“你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哲学家问了几个世纪的问题。”

不必急于回答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和问题本身一样有价值。当孩子提问题,首先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爱问为什么?例如:孩子会问,妈妈你这衣服是哪儿买的?有的家长会马上告诉他在服装店。现在我们换另一种方式去回复他:“你说呢?妈妈的衣服会是在哪儿买的?”把问题推回给孩子自己去思考。也许孩子会说出几个答案,我们不要马上否认他的答案,因为这样会打击他继续思考的信心,应该鼓励他继续思考,让他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答案,让孩子有成就感。

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望子成龙”,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愿给孩子“智力投资”,却偏偏忽视了既省钱又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帮助孩子思考。

当孩子提问题的时候,帮助他学会自己思考,是最有益的。每一个“为什么”都是孩子对事物的缘由或目的的想象,每一个“怎么样”都是孩子对事物发展过程与机理的思考。孩子问“是什么”时,父母往往可以随口解答,但当孩子进一步探求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提出“为什么?”时,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给予解释,甚至有些问题可以暂时不要回答,而是提出建议,让孩子去观察和动手验证,这样收效会更大。有条件的话,可多给孩子创造些亲身体验的机会,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增长各方面的知识。睡觉前,父母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让他们看一些画册、儿童读物等,并从中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眼界更开阔。

孩子在大人们给他的“标准答案”中汲取知识,却也会在大人们的固有思维中渐渐丧失掉宝贵的想象力。也许你会为孩子的每次回答正确为荣,或者为孩子的标准答案而喜悦,但你很可能培养出的不过是大小相同、规格相同、颜色相同的“机器”。如果孩子在将“1”想象成筷子、伞、笔、梯子或者人时,妈妈能让孩子的想象力自由驰骋,不束缚,不纠正,甚至和他一起“胡思乱想”,别使一个刚刚识字的孩子就掌握所谓的“标准答案”,那么孩子的想象力也许不会早早地消失殆尽。

在更多的空闲时间里,还可以利用游戏这一途径让孩子自己寻求答案。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在游戏中满足求知欲的。当他们热衷于游戏活动时,父母应尽量帮助他们,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在游戏之前,还可以给孩子介绍各种工具、材料的用法,并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他们自己先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发展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