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奇境
9908500000001

第1章 别有洞天:认识心理现象(1)

神奇的心理暗示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心理暗示的故事:

片断一:

某人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一年冬天,他到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的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他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他非常苦恼,辗转难眠。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才安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

片断二: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来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车间窗户上系上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由此,工人们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片断三:

一位工人下班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经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有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因此,消极的暗示能扰乱人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而积极的暗示则能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

例如,星期天,你本来约好要和朋友出去玩,可是早晨起来往窗外一看,下雨了。这时候,你怎么想?你也许想:糟糕!下雨天,哪儿也去不成了,闷在家里真没劲……其实你也可以这样想:下雨了,也好,今天在家里好好读读书,听听音乐……

我们多数人的生活境遇,既不是一无所有,一切糟糕;也不是什么都好,事事如意。这种一般的境遇相当于“半杯咖啡”。你面对这半杯咖啡,心里产生什么念头呢?消极的自我暗示是为少了半杯咖啡而不高兴,情绪消沉;而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庆幸自己已经获得了半杯咖啡,那就好好享用,因而情绪振作,行动积极。

【心理启示】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积极地作自我暗示,要情绪振作,行动积极。

独木桥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

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嗞嗞”地吐着信子。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他们,问道:“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学生一上去,就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学生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学生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啪”,弗洛姆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黯淡,他们刚才都没有看出来。弗洛姆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学生们没有作声,“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道。“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学生们心有余悸地反问。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心态对行为当然是有影响的啊!”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倒是那些没有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心理启示】

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我们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镜子效应

下面来看一位心理学家亲身经历的故事:

“形体室的大门是玻璃门,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的一切。大门外,是一排橘红色的沙发。

那真是一排好沙发,在用罢中餐,不停地打哈欠的时候,这橘红色的沙发不停地诱惑着我。

于是,我坐下来,想打一个瞌睡。

当我向沙发背后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体形室里的一面大镜子,我看到了哈欠连天的自己,精神萎靡不振。

我突然觉得不妥,把后仰的身体硬生生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我吸了一口气,端端正正地坐好。

我仍然有睡意,但我却无法就此睡去。

半刻钟后,我有些坐立不安。因为我眼力所及之处,就是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皱眉、挠头……

我觉得这实在是一件令自己很不愉快的事情。我站起来,走到楼下。

半个小时后,我回到楼上。许多人站在体形室旁边,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人像我一样,当看到那排沙发时,会马上去坐,但几分钟后,他们会站起,走到一边,宁肯站着。

在这座大厦的二楼,每天进进出出的人难以计数,但那排橘红色的沙发颜色仍然鲜艳。

这真是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也是关于镜子的。一幢大楼的电梯里经常发生性骚扰事件。后来,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在电梯三面铁壁上,安上了三块大镜子,从此以后,此类事件大为减少。

大概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一个人之所以丧失信念,之所以无所事事过着没有激情的日子,无非是他自己看不到自己有多么的糟糕。”

同理心效应

片断一:住院记

三岁的申栋生病去看医生,从医生开始给他打针、吊上点滴,至医生离去,他一直啼哭不止。

妈妈:“申栋,妈妈拜托你不要哭好不好,医院的人都被你吵得受不了了。”“妈妈抱你,乖,申栋最乖,最听话。等一下我买玩具给你玩喔!”“申栋,你再哭,病就好不了喔!”……

爸爸:“你不哭,我就去买好吃的麦当劳给你,好不好?”“你一直在哭,那么大声,被隔壁的警察叔叔听到了,就麻烦喔!”……

任凭他爸爸妈妈怎么劝说,威迫利诱,这三岁的孩子就是哭个不停,声嘶力竭地哭叫,即使喉咙已经沙哑,仍断断续续的哭着。这时,有一位医生走过去轻声地问孩子,“打针很痛喔!”

孩子竟安静地听起话来,且点点头,一句话竟使得气氛改变。

“你很想不要打针是吗?”“很想把这点滴拿掉是吗?”

孩子开始与医生对起话来。

这是他住院以来,第一次不再哭闹而是用言语表达意见。

医生继续问:“你害怕打针打很久是吗?”“我去看看,护士小姐可不可以不要打针?”

医生离开了病房,孩子安静地小睡起来。医生隔了十分钟再进入病房,孩子立刻睁眼问:“护士说什么?”医生告诉申栋,护士在忙别的病人,等一会儿来看你。之后,孩子安心地睡着了。

片断二:穿衣记

五个家庭带着各自的孩子抽空喝茶聚餐。大人正聊得兴高采烈时,忽然看见一个幼儿脱掉外衣裤,只剩下无袖内衣及小内裤。

母亲们立刻说:“快穿上,会感冒喔!”“不穿衣服,不好看!”“羞羞羞,怎么脱成这样。”“我帮你穿上,好吗?”“再不穿,我叫你爸爸来打喔!”孩子仍坐在地板上,不穿衣服。

这时,其中一位母亲走过去,坐下并抱住这个小小的四岁孩子,轻声地问他:

“衣服怎么了?”

“湿了。”孩子有点委屈。

“湿在哪里,我们来找找看。”孩子找不到湿掉的地方。“穿上比较好找,先穿上再找好吗?”

“好。”

上衣穿上,孩子终于在左边袖子中间找到一小块湿湿的地方。

这位母亲说:“湿衣服不想穿,我把它变干好吗?”

“好!”孩子乖巧地说。

她请孩子闭上眼,边用卫生纸吸去水分,口中边念着“变变变,衣服快变干”,而后请孩子张开眼睛,孩子再摸摸袖子,觉得不湿了,便满意地站起来。

她又继续追问:“这长裤是谁的?”孩子说:“我的。”

“摆在这里是要送人还是要穿上?”“要穿上。”孩子说。

孩子自动拿起长裤让她为他穿上,满意地跑去玩了。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意见,他们对大人的意见也是会选择的,不一定会照单全收。与幼儿对话不能一味的来用威迫利诱的要求改变他的行为,而是要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而成人之间往往亦是如此。

神奇的蔡加尼克效应

很多电视剧的忠实粉丝对节目中插播的广告甚为反感,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完。因为广告插进来时剧情正发展到紧要处,实在不舍得换台,生怕错过了关键部分,于是只能忍着,一条,两条……直到看完第N条后长叹一口气:“还没完呀?”

不得不承认,这广告的插播时间选得着实精妙。其实说穿了,都是广告商摸透了观众的心理,让你欲罢不能。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让你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呢?

这要归结于一种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的心态。

1927年,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做了一系列有关记忆的实验。他给参加实验的每个人布置了15—22种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比如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线串起来,完成拼板,演算数学题等等。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是大致相等的。其中一半的任务是顺利地完成,而另一半任务在进行的中途会被打断,要求被试者停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要求他们每个人回忆所做过的事情。结果十分有趣,在被回忆出来的任务中,有68%是被中止而未完成的任务,而已完成的任务只占32%。这种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的现象,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在心里产生一个张力系统,这个系统往往使我们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

当工作没有完成就被中断的时候,这种紧张状态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使得这个未完成的任务一直重重地压在心头。而一旦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么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得以松弛,原来做了的事情就容易被忘记了。

在现实生活中,蔡加尼克效应经常会出现。比如,我们经常会在备忘录上记下重要的会议,但是到最后还是忘记了。因为我们以为记下来了就万事大吉,张力系统松弛下来,最后连备忘录都忘了看。还有,在打电话之前,我们能清楚地记得想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然而打完之后却总也想不起来刚才拨过的号码了,这也是蔡加尼克效应在起作用。

巧妙地利用蔡加尼克效应,恰当地控制好你的张力系统,将有助于你顺利地完成任务。

视网膜效应

也许你会发现:当你决定买一部绿色的中型轿车时,不论是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小巷子里,甚至是你住的大楼的停车场中,都有许多与你的车子同型同色的轿车。

你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之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你把自己这种突然发现和周围同事分享。有一位正好怀孕的女同事,听你讲完后就抢着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色的轿车,不过我发现,现在孕妇很多。上星期,我去逛百货大楼,短短两个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而她说的这种现象,你和其他同事却都没有发现,心想,她这一发现大概是凑巧吧!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了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很久前,卡耐基先生就提出一个论点,即每个人的特质中有80%是长处,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知道发觉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有欣赏自己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人际关系良好的必备条件。

旁观者效应

当你想通过电子邮件征询某种答案时,你最好逐件分发,这样会更加有效,而以邮件组的形式同时发给许多人,则效果不大。因为当他们收到信时,发现你将这封信同时发给了许多人,他们就会想其他人会给你答复的,从而忽视了这封信。这是以色列心理学家格雷格·巴荣发现的“旁观者效应”。

巴荣曾向特克尼恩技术学院的240个人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该学院有没有生物系。向其中的一半人是单独发的,向另一半人则是以邮件组的形式发送的。结果发现,前一半人中有64%的人回信了,其中有1/3的人给出了详尽的回答;而后一半人中只有50%的人回信,其中只有16%的人给出了详尽的回答。

巴荣认为,这是一种责任扩散现象。他将这种效应与许多犯罪现场的旁观者联系了起来,当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人们进行干预的责任感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