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9672600000052

第52章 流言作为畸形的舆论传播(3)

三、流言传播的条件

如果说奥尔波持、波斯特曼、科罗斯三人是从心理学角度向我们解释了流言传播的主要条件,那么希布塔尼在1966年的研究中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流言传播的四个条件。

希布塔尼在《即席制造的新闻》一书中将流言看做是一种集体的交际行为,看做是人们对新环境的群集性再适应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流言是“被一群卷入暧昧状况的人们,试图调动他们的全部聪明才智,对那个环境状况的意义作出再解释”。因此,流言内容的变形不是一种病理性现象,而是一种人们致力于对新状况进行解释的共同传播行为的产物。这样在流言流布的过程中,人们对某一事件的消息内容进行添加或删减,不算歪曲,而是为使流言内容更“恰当”而进行的重新组合。这种重新组合具有优胜劣汰的性质,即最“恰当”的流言会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当一个集团力求统一意见时,人们会首先排除理由最不充分、可能性最小的流言。因此,流言的传播是发挥集体性批判能力以解决问题的交际行为。它是适应情绪变化的一种应急手段;在现有环境秩序得不到维持时,它将促使社会实行控制,采取行动。

那么,流言作为一种集体性的交际行为,其产生和散布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根据希布塔尼的观点引申出四个条件:

第一,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就是说,当人们的信息需求大于体制性渠道的信息供给,或者当人们对适应环境必不可少的参考信息无法及时得到时,亦即人们的信息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时,有关流言就会随之出现,并极易扩散开去。然而,一旦信息供求恢复平衡,不存在信息供需矛盾时,流言也就销声匿迹了。在信息社会里,只要大众传播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时,即不能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时,流言便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

第二,公众遭受刺激的强度。假如流言的内容同公众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并且涉及的人数愈多,波及的地域愈大,流言扩散的速度就愈快,传播的范围就愈广。相反,流言内容若对大多数人不构成威胁,形成不了强刺激,那么流言散布的速度、范围亦会随之减弱或变小。比如关于自然灾害、各种流行病和物价等流言,就容易对大多数人构成威胁,有较强的刺激性,故极易传播开来。

第三,流言同人们共有感情的投合程度。流言不仅表现一个人的心理状况,也反映群体的心理特征。因此,流言在投合其共有的感情或共同目的的网络体系中容易传播。流言是通过与其内容性质在认识和感情上相投合的公众传播开来的。关于种族的暴力的流言就是由对种族问题既感到恐惧、不安又感到憎恨的人们传播的。如果某则流言与大多数人共有的感情倾向相左,或者不符合其共有的道德规范或文化心理,那这则流言通常注定是短命的。

第四,流言对群体的有用程度。同样是在状况模糊的场合,人们倾向于编造、传播、利用对群体有用的流言,而回避、拒绝那些对群体无用的尤其是有害的流言。在二次大战中,美国政府通过被日军俘虏的飞行员之口,预先传出美国将向日本投放威力无比的原子弹的假消息,就是因为这则假消息有利于促使日本早日投降。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及盟国的官员和新闻媒介利用和编造了许多关于伊拉克总统和军队已经倒霉的谣言,其原因亦在于这谣言对本群体有用,但对敌方有害。

此外,在不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中,在具有同一期望感或同一厌恶感的团体中,特别是当团体成员的士气下降、人心涣散、充满不安、焦虑、恐慌的情绪时,流言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并容易传播开去。

四、流言传播的过程

1.流言的传播是虚假不实信息的自发波动过程

流言的传播是自发的,而不是靠外力推动的;是以连锁式的线路呈波动型或放射型横向传达到相关接受者的,而不是垂直地、平均地、广泛地传给社会上每个人的。流言传播的最初阶段,即在发源地酝酿、扩散期间,速度是缓慢的,人数也不多,但流言经过多次传播,范围开始不断扩大,传播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于是,流言传播达到鼎盛期,接受并再传流言的人数剧增,从而使流言散布接近饱和状态。经过鼎盛期,流言的重要性和新奇感开始减退,传播速度逐渐变慢,人们的兴趣下降,已经感到厌倦了。最后,流言开始沉静、消失。但是,流言在适当的时机,有时又会死灰复燃,重复原先那种由慢而快、由快到慢,此消彼长的传播过程。当然,有些流言不一定要经过这些阶段,而在中途就消失了。因为这些流言遇到了人们固有的信念、知识和经验抵制,或者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已使真相大白。此外,有些流言甚至永远也不会消失。尽管有事实证明了这则流言内容是虚假的,但接受者仍会对流言深信不疑,甚至使其构成民间传说或信念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难怪托马斯·卡利尔把历史比着“流言的蒸馏”。

2.流言的传播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组合、歪曲的过程

出于人们总想使事物符合自己的预存立场、情绪,有使事物简单化和条理化的倾向,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流言中出现歪曲、脱离事实的情况大多是由于削平、磨尖、同化的结果。所谓削平,指流言在被传播、利用、加工过程中逐渐变短、变简洁、变通俗的倾向。通常,流言内容中不符合传播者预存立场、心理需求的部分会被首先删削,其次一些不易引起人注意和兴趣的细节也会被简化或避而不谈。与削平正好相反,磨尖则是从很多意思中选择有限的几个要素进行接受、记忆、报告,亦即从流言的全部内容中只提取一部分内容或细节予以加工和强调,使其带有尖锐性。削平是通过对信息的过滤,使流言的主要内容简单化;磨尖是通过对部分信息的强调,使流言的精华部分凸现。所谓同化,是指流言朝听者感兴趣、期待的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它包含了削平和磨尖这样一些过程。习惯、兴趣以及情感能够有力地将流言推向特定的方向,并促使流言的加工和歪曲作出不同的尝试:或者将尚未结束的故事最后完成,或者将两件似乎是相关的事情联系成一件事,或者对事件的意义或主题予以同化性的解释,或者将几种现象归纳、压缩成一个现象,等等。可见,同化的本质,就是将多种刺激还原、归纳到一个具有相同方向的单纯而有意义的结构之中。此外,在流言传播、加工、歪曲的过程中,当人们碰到了令人不快的消息时,会出现“保持沉默”的倾向;当事件的重要性和状况暧昧性取决于报告人的讲话,而他们又不能明言,这时又会出现“闪烁其词”、“用语含糊”的情形。

3.流言的传播过程再现了传播者记忆痕迹不断变化的过程

沙莲香说:“流言的内部机制是记忆,传播流言的人,都是凭自己的记忆把听来的消息传给别人的;记忆中关于某件事件的印象并不是原型,印象是凭借记忆力把模仿的复制品存放于大脑;印象与原型之间可以无限接近,却不可能等同。”记忆内容每再现一次都会与原型产生一定的不同,经过多人多次识记、保持、再认、再现的过程后,原型可以变得面目全非。这说明,流言传播记忆痕迹的不断变化,不仅反映了他用言语再现原型的不确切性,也反映了流言由始及终不断变型、重复的复杂过程。英国心理学者巴利特在有关记忆的研究中,曾经发现记忆内容在经过几个人再生再现之后,竟可以变得与原型截然不同。这个试验表明:传播者记忆本身造成的误差和接受者知觉的误差是流言内容在传播中发生畸变、扭曲的主要原因。流言传播的次数越多,记忆造成的误差越大,内容发生的变化也就越大。因此,流言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变形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节流言的危害与防范

鲁迅曾说过,造谣是一件杀人不见血的武器。对于流言,指向谁,谁就心惊胆战、惊恐万分。流言的危害极大,犹如社会生活中的“电脑病毒”,人类的智慧虽然尚未创造出防范它的“流言专杀工具”,但也并非束手无策。

一、流言的危害

流言传播既是一种不确切信息的散布,也是一种不正常精神状态的传染;既是对社会环境、外部事物的变形反映,也是传播者内在世界的曲折表露。因此,流言的传播不仅会对个体及公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流言的传播也有一定的正功能。其一,当新闻媒介和组织渠道提供的信息量不足,或者这种传播缺乏可信性和可靠性,或者不关注公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那么此时的流言可以起到拾遗补缺、丰富信息传播的作用。其二,流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些人的心理需要,尤其当一些人处于不安、惊恐、惧怕、嫉妒、空想、烦躁等一系列心理状态时,流言可以对这些心理状态起到抚摸、安慰、消解、转移的作用。其三,流言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加强团体力量,达到组织目的的功用。例如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就常利用流言激起群众愤怒情绪,使群众齐心协力,奋起抗争。古代欧洲十字军东征时,往往就依靠流言将异教徒的“残暴行为”散布到各地,致使各地的教徒自动聚集起来,从而维持了长时间的远征。但是,流言的正功能与其破坏性的负功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论是从流言的本身性质来看,还是从它对社会乃至对个人的危害看,流言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加以揭露和防范。

流言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个人、对群体和对社会三个方面的危害。

指向个人的流言能杀人。中国有句古话:“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就是说流言可以杀人。流言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俗话说,人言可畏,舌头根子压死人。特别是针对名人的流言已成为小报争相报道的“新闻”。从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电影演员阮玲玉写下“人言可畏”后喝毒自杀,到香港八卦杂志《东周刊》刊登刘嘉玲遭强拍的半裸照片事件,再到社会中的普通个体,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流言中伤而备受困扰。电影演员斯琴高娃因成功地塑造了电影《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一角色,荣膺金鸡奖和百花奖之后,遭到了流言的围攻,人格受到莫大侮辱。斯琴高娃曾愤然写道:“总有些谣言在耳边回荡,你不解释,人们会说:‘哦,显然是确有其事,要不她怎么会默认了。’你解释,那么只好把你的工作全停下。有时,我真想赌气地说再拍一部电影就退出电影界。去干什么?我有时想回到草原去牧羊,或者到工厂去当一名工人。但我实在下不了决心……要放弃我的电影事业,我宁愿自杀”(见《影星的世界》)。可见,这类无孔不入,无时不在的流言有多大的危害。

对于针对群体的流言,危害也是很大的。首先,它会使群体的声誉、威信受到损害。美国亚利桑那州某地进步派和传统派进行权力斗争时,都运用流言这种武器:传统派散布对方是“共产主义者团体”的流言,进步派却反击说,传统派是向统治者卖身求荣的患得患失的吹鼓手集团。双方通过相互攻击来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 其次,流言会减弱群体内部的凝聚力、阻碍群体功能的发挥,影响群体目标的实现,甚至使群体解散。最后,流言会使群体成员陷于极度恐慌并带来灾难性后果。1743年,巴伐雷军团在无力攻击奥地利炮台的情况下连夜撤退,途中忽听队伍背后一声巨响,流言说奥地利军队追过来了,且后卫部队已被击败,此时又有人喊叫“奥地利军队已经包围了我们的右翼部队。”大家仓皇逃命。到第二天集合时,1万多人的军队只剩下少数的军官和骑兵和大约200名步兵。可见,流言对群体的危害程度之大。

针对社会的流言,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对社会环境、秩序和生活的破坏程度都是很高的。1938年10月30日,万圣节的前一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英国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星际战争》改编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在电台播出引起美国社会大恐慌。在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言泛滥成灾,导致人人自危,正常的社会秩序陷入瘫痪。“非典”时期,由于误传,广州以及周边地区的白醋、板蓝根等抗病毒的药品被炒卖到10倍以上的价格,并且出现脱销的情形。这些流言使社会机能失效,社会秩序大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