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9672600000026

第26章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舆论传播研究的状况(5)

舆论监督是舆论的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通过自下而上的传播方式实现的。舆论是抑扬社会效能因素的杠杆,它控制社会效能因素是通过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而发生的。通过对坏人坏事的心灵制裁,舆论能够形成“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舆论监督是现代大众传播事业的一个重要职责,即由新闻传播媒介反映公众对政府或组织行为的批评或建议,促使政府和社会管理机构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使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和人们的利益取向一致。舆论监督包括宏观社会控制和微观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政策监督、工作监督、道德风尚监督、法制监督等等。

作为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学者提出舆论监督对社会公众的价值指导作用将超过其对现实生活的批评作用。“舆论监督不仅意味着批评,同时也包含着对事物的正确评价和建设性意见。”“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运用舆论的力量制衡权力的越界、纠正社会偏差使之沿着法制的符合社会共同准则的方向亦即社会正义的方向运行,舆论监督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追求社会正义,即一种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性的和谐境界”。研究者将舆论监督置于社会价值体系的构成部分加以考察,提出社会正义是舆论监督的价值向度,而舆论监督则是正义共识的途径。

目前舆论监督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现实中经常出现压制舆论的情况。有研究者在法学的视域内研究舆论监督权,从社会政治体系构成和权利的高度对舆论监督权进行观察分析,提出舆论监督权的宪政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理论、权力制约理论和言论自由理论。虽然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舆论监督权,但我国宪法中相关规定实际已经包含了舆论监督权的内容,认为人民主权、言论和出版自由、批评和建议权是舆论监督权的宪法渊源;并提出知情权、保障信息传播自由和正确理解舆论监督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是舆论监督权实现的基础。舆论的监督权也不是无限的,必须要对其进行限制,对舆论监督权的限制应该遵循公共利益原则、明显与即刻的危险原则、各种利益的特别权衡原则、最小限制手段原则、时间和地点限制原则。

对舆论的公共关系功能,研究者认为,“舆论在一定意义上调节着公众关系”,因为舆论不但声张了公众的意愿,使组织者能得知民意,调整自己的公共关系政策,而且扩大了组织者的知名度,使公众与组织者发生“认知关系”。在公共关系中,舆论是组织了解民意、经常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促使组织形象不断完善、知名度不断提高的有效工具。在公共关系中,组织实施影响于公众以后,需要公众接受组织的意愿,并反馈给组织,从而有效地调节组织与公众的关系。舆论借助价值观念相融、心理相融、社会活动相融三种因素促成公共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相融。另外,接近性和类似性促使产生知觉的一致,舆论主体的友谊成为人们为共同意见而奋斗不息的动力。

同时,舆论的负功能也引起了舆论研究界的普遍关注。一些团体、组织内部讽刺、打击先进人物的落后舆论也并不少见,这是因为一切落后的舆论总是把正确的说成是错误的,把美的说成是丑的,把善的说成是恶的,从而对社会和个人形成一种错误导向,阻碍社会进步。它们对社会所起的消极、腐蚀作用是为一切正直的人们所痛心的。 舆论宣传部门还担负着发现、纠正和克服舆论消极作用的功能,注意舆论负功能主要的方面:(1)敌对的或落后的舆论,会产生破坏安定团结、涣散意志、动摇民心、腐蚀群众的不良影响。(2)舆论宣传工作中如果偏离正确的方向,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味大轰大嗡,也会产生消极错误的影响或严重后果。(3)即使是正确的、积极的舆论,有时也会带来某些消极的、不利的影响。

六、对网络舆论的研究

网络已经成为第四大媒体,网络舆论的研究是新世纪学界讨论的主题之一。网络舆论正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挑战着党的执政方式与执政理念,挑战着新时期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加强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研究者认为,网络舆论引导的主体可分为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参与主体三个层次。执政党及其政府是决策主体,是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导力量。网络媒体管理层是网络舆论引导的执行主体,是舆论引导的关键环节。权威网民是网络舆论引导的参与主体。而在网络舆论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网络牢骚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研究者认为网络牢骚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网民抑郁不平的情感在网络空间中的表达,是不满情绪在网络中的宣泄。网络牢骚分为政治牢骚、经济牢骚、社会牢骚、文化牢骚和生活牢骚五类。有些网络牢骚经过宣泄后可平稳消失,一些指向性强、易引起网民共鸣的网络牢骚很容易催生网络舆论,而强度重、指向性强的网络牢骚,不仅会催生网络舆论,还可能走向背逆式宣泄和暴力宣泄,直接延伸到网络或现实社会中的破坏行为。

七、舆论社会控制的研究

舆论的社会控制研究是十分重要和现实的课题。舆论的控制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进行:首先是宏观上调控舆论传播,要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并形成一个畅通的舆论反馈系统;其次在中观层次上通过社会组织协调意见,把组织层面上的舆论分歧通过舆论控制的组织手段高效地消除;最后是通过控制舆论领袖,在微观层次上具体地控制舆论传播。舆论控制体现发动公众造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风气和谴责那些不合社会规范要求的现象使之改正等两个方面。当前,舆论宣传中对社会控制中的议题设置、沉默螺旋理论研究是十分关注的。

1.议题设置

议题设置是大众新闻传播媒介进行社会控制的方法之一,是指大众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社会问题,使这些问题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并形成媒介所预期的舆论或社会情绪。设置社会议题是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功能。议题设置中的“议题”是指社会议题——供人们议论的共同话题。社会议题对于新闻舆论导向十分重要,因为“报纸是所在地议事日程安排的最主要提议者,它在决定大多数人将要谈论什么,以及大多数人对问题的看法和想法”。新闻媒介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是它可以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它实际上是把人们的关注点朝什么地方引,实际上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议论的中心目标。新闻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议题设置的正确与否。新闻舆论导向的议题设置最重要的是对社会议题的功利性的准确判断,尤其要注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选择,要着眼全局,科学分析,因势利导,入情入理。

议题设置的基本观点表现为:(1)在当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即媒介的传播活动,影响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媒介参与社会现实的构建的过程,是由媒介通过选择新闻事实形成媒介议题或媒介议事日程起始的。研究者认为,在当代社会,人们接触的大都是通过媒介报道的“第二手现实”,对于重大社会事件而言,人们尤其主要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来了解这些社会事件的始末与背景。媒介报道新闻的活动,是与它们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对信息的把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2)媒介议题使某些事实从无数客观事实中凸现出来,显得格外重要,从而影响到公众把那些社会问题视为重要。(3)事实或论题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赖以判断事实或论题重要与否的主要依据。

议题设置是有条件的,即议题必须是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为公众所关切的,而且,意见倾向必须符合公众的需要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媒介只有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者出现的时候,才可能设置议题。公众关心什么是不为媒介所左右的,如果新闻媒介议题设置脱离群众,就得不到群众的认同。舆论研究认为,社会议题具有功利性、新异性两个显著特征。功利性、新异性越强,越容易形成社会舆论。因而,议题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涉及“普遍利益”的,只有这样,媒介才能通过对某事的报道,引起社会的普遍注意和同情,从而形成舆论。

议题设置论的贡献在于:它吸收了舆论学、大众传播学中的守门人理论等领域中的一系列观念,既充实和丰富了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又为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并且为研究大众传播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联系,提供了一种框架。但议题设置理论中还存在着许多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2.沉默螺旋理论

沉默螺旋理论在社会控制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理论建立在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上。诺依曼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舆论形成的研究,以人害怕在社会中孤立的心理为主要依据,认为一般人为了防止孤立和受到社会制裁,在表明自己观点之际首先要感觉一下“意见气候”,如果自己的意见与现有的多数人意见相同或相近,便会较为大胆、积极地发表,如果发觉自己处于少数,便会迫于无形的舆论压力而趋向于保持沉默。于是舆论的形成,便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诺依曼在其沉默螺旋中提到的舆论环境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被舆论环境包围着,表达的观念和具体行为是与舆论环境高度相关的。特别在公开发表意见的时候,人们会很自然地观察舆论环境,瞬间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权衡之后,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业已存在的舆论环境对于形成新的舆论,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社会控制力量。由于大众媒介本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它们所提示的和强调的意见很容易被视为是主流意见,或者是未来有发展前途的意见,这些意见可以从容表达而不会受到孤立。于是,“沉默的螺旋”现象最大量地出现于公众接受大众媒介意见之时,这种认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或对安全感的需求,使得多数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念,并产生判断和行为上的连锁反应。于是,大众媒介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这种机制引导舆论向某一方向发展,实际上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控制舆论的方法。诺依曼写道:“作为社会控制的舆论,它的任务是促进社会一体化,保障基本行为和观念达到足够的一致水平。”她所说的“舆论”,实际上最初是媒介所提示和强调的意见,后来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可能转变为实际的舆论。在这个意义上,她所论述的其实是媒介对舆论实行社会控制的结果。我们所强调的媒介的正面报道,运用的便是大众媒介对舆论的这种社会功能,迫使负面的舆论越来越沉默下去,难于发表,正面的舆论得到弘扬,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沉默螺旋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1)过分强调了人们对孤立的恐惧这个动因:其实意见表达后面利益的期待这一动因,超过了对孤立的惧怕;(2)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也是人们决定是否公开表态的重要因素;(3)忽略了公众所在社团、群体在调解更大社会影响中的角色。媒介对于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既是强大的,也是有限的。我们对舆论进行引导的目的,是希望舆论朝着符合社会规范和一般道德准则的方向发展。“沉默的螺旋”无形中揭示了媒介控制舆论和发生的公众意见内外两张皮的现象,即公开发表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真正意见可能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许表面上舆论相当一致,也显得颇为平稳,但潜藏着社会意识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某种危机,并不利于社会的长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