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9672600000023

第23章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舆论传播研究的状况(2)

10.《20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卷》

邵培仁主编、张健康等撰写的《20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卷》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该书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对中国宣传学和舆论学史上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科学聚集、合理精选和系统整理;对宣传学和舆论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及其名家名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辟的结论和观点,为建立当代宣传学和舆论学提供了真实的史料、鲜活的信息和可靠的路径。在舆论学部分,作者用十一章篇幅,从纵向论述了中国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发展脉络,从横向分析了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坐标、方位和特点;既描述了学术研究的现状,也展望了舆论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既重点分析了舆论研究历史上的名家名作,也在面上扫描了不同时期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舆论学研究方面的繁荣场面。正如评论所言,这是一部无法回避、不可替代的首创性著作。

11.《公共舆论学》

2003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程世寿的《公共舆论学》,它是国内第一本“公共舆论”研究的专著。该书认为公共舆论学是基础舆论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基础舆论学是一脉相承的。公共舆论学把注意力严格地限定在现代舆论上,即主要依托大众传播媒介而形成的舆论。该书在理论层面上提出公共舆论学除了评价学、政治学、传播学三种理论视角外,尤其应注重公共哲学视角,这是此书的一个亮点。

12.《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2005年2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梅芳的《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它是一本新闻学与哲学、政治学进行交叉研究的著作。该书将新闻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舆论监督纳入到价值传播系统,从伦理学、哲学和政治学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该书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作者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以及对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该书力图结合中国舆论监督的现实和社会观念的现实来谈论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前景,并且从哲学、政治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努力赋予舆论监督文化的内涵,视野开阔,背景宏大,又具有强烈的现实责任意识,是一部理论的创新性和实践的先导性并重的著作。

13.《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2005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韩运荣和喻国明合著的《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此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十五时期中国社会舆情的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之一。该书分三部分,“原理”部分主要讲述舆论的要素、功能、形成与指标、引导与控制;“方法”部分主要讲舆论的测量及其特点与功能;“应用”部分主要讲舆论课题的确定原理与概念的操作化、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及调查报告的撰写。该书既强调宏观视野,又注重微观操作。在整体上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不同的部分又有各自的特点:“原理”部分,在提示舆论领域的知识范畴、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时,注重理论的简洁性,突出理论的现实性,在解析具体的舆论原理时,往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舆论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析理;“方法”部分,在对民意测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时,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分别考察,针对不同方法的特点予以案例佐证;“应用”部分,展示民意测验调查课题的整个程序,从课题如何确定、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到调查报告的撰写,同时对各个环节的不同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14.《舆论监督权论》

2006年1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甲禄的《舆论监督权论》,该书以舆论监督权为研究对象,剖析了舆论监督权的权利属性,舆论监督权在宪政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公民和新闻媒介如何正确行使这项权利等。该书从社会政治体系构成和权利的高度对舆论监督进行了分析,并将舆论监督纳入法学界的视野,属于新闻学与法学的两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对促进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的法律规范,强化舆论监督权在现代宪政制度中的作用意义重大。

15.《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

2008年8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天易的《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本书的核心理论有三大块:一是网络舆论的研究;二是网络牢骚和“网络恶搞”的研究;三是和谐中文网络论坛的研究。该书以“网络牢骚”为切入点,导入构建和谐中文网络论坛这一核心命题。解读了网络舆论(尤其是网络牢骚、恶搞) 的特征及存在的种种问题,明晰网络舆论引导的目标、原则及方法,探究了和谐中文网络论坛的理论构架和现实路径。对如何引导建立理性交流的网络公共话语空间,营造一种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一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网络舆论阵地有指导性意义。

二、舆论研究著作的总体评价

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舆论研究著作,一般都着意于构建一个完备而合理的理论框架,力图完整、逻辑性地容纳学科繁复多样的内容,如对舆论本体、舆论过程、舆论测量及调控的研究。这样的框架建构具备较严密的内在逻辑,布局严谨,体例完备,有利于全面揭示舆论领域整个知识范畴、所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因此,这个时期舆论学著作的成就主要在于构建了我国舆论研究的大体框架,对许多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应该说,这些著述都是创造性的,也都是基础性的。

创造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研究舆论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是舆论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毕竟是一个平地起高楼的工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第二,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过程中,我们的舆论研究者对一些舆论概念和理论框架没有照搬照抄西方的东西,而是立足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大量的中外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加以改造利用,把它升华到新的理论高度,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基础性主要表现在:第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不可能一开始就对舆论学的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究;即使在舆论学基础性问题上也只能循序渐进地走向成熟。第二,著作中一些概念的提出,较多的是紧密联系客观实际,表述通俗、浅显,可谓学术性和普及性并重。舆论研究者都是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对舆论学加以探究,如杨张乔从社会学角度对舆论加以探究,张学洪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舆论进行观照,而孟小平则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对舆论进行研究等等。这些著作通俗地阐明了舆论的本质、形成和功能、探讨了舆论与民主政治、舆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为后人研究舆论初步规划了学术范畴。

这些舆论学著作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舆论研究角度过于单调,如《基础舆论学》、《现代舆论学》、《当代舆论学》等著作都走不出从民主政治的角度,从宣传的角度对舆论进行研究,框架的构建总体显得单调。与西方众多的舆论学派及其理论相比,角度的刻板更是显而易见,这也使得研究不能全面、深入,有时给人一种政治性过强而理论性缺乏的印象。第二,舆论学著作中存在着许多雷同现象,存在着观点抄袭现象,使得一些舆论学著作缺乏独创性和个性。同时,这些舆论学著作有的没有囊括舆论知识的各种元素,学科的布局缺乏严谨的结构,在知识体系与知识元素之间的联结形式与内在构成方面也没有取得相对的稳定。第三,舆论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著作的专业学术性不强,如《声张自我的艺术——舆论社会学》更像舆论学的普及型读物,《舆论传播学》对传播学理论论述较为深入,却对有关舆论学的内容论述过于浅显,同时传播学与舆论学知识的融合也有待增强,有的地方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

新世纪之初出版的舆论学著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表现在:第一,学术理论性不断增强的同时注重对策研究,把宏观理论与微观的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研究舆论总体战略。第二,舆论研究更加细化,交叉学科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在舆论监督方面,研究者分别从新闻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第三,舆论研究处与动态、立体的状态,新兴媒体的舆论研究纳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总之,从舆论学著作来看,舆论学具有创立、发展阶段的特征,我们还需要对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进一步整合,深入研究;对“拿来”的理论,也需进一步消化吸收。同时,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对众多社会科学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吸收,为真正创立具有中国特色、完善、发达的舆论学而努力。

第二节舆论学著作主题研究回顾

一、舆论的定义探讨

对于舆论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状况,是因为研究者对舆论现象的理解是基于不同的角度和不完全相同的事实。

狭义的舆论定义是从某一种舆论的演变进行定义,广义的舆论定义则往往从多种舆论的总体趋向入手。对舆论的研究,大都是在狭义的前提下运用这一概念的。要认识舆论的本质与特点,只能从一种舆论的演变过程入手,但当研究舆论的总体趋向时,又必须涉及舆论的广义概念。我国的舆论学者对舆论进行狭义或广义两种定义,下面列举一些在我国较为有影响的舆论定义: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

舆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国家意识相对应的,人民在政治、经济、物质文化生活等诸方面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趋势。

——吴顺长《民意学》

舆论是公众对社会事务所持有相近意见的显性传播。

——邵培仁《新闻传播学》

舆论是公众对所关心的任务、事件、问题所持大体一致的社会态度在公开言论中的表现。

——张学洪《舆论传播学》

社会舆论就是大众对某一事物某些人或问题的议论、评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教程》

舆论是一定阶级对一定的社会问题所发表的意见,或是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志的反映。

——康荫《新闻概论》

舆论指国家、集团或个人对某一事端或社会意识倾向所出现的议论旋涡,是意识思潮的一致性与分歧性的反映。它有着对政治、道德、经济、社会、意识的潜在权威性与评价性。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知识词典》

舆论是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近的看法。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

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

——储玉坤《现代新闻学概论》

总结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舆论的定义要素包括:

第一,舆论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反映的总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意志,是团体里所有成员共同的基本志趣,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第二,舆论是一种社会的浮动意识,是一种涵盖社会动态过程的持续阶段,所表达的内容是公众在这些阶段中,为迎合变迁的需要,试图调整社会的、道德的和经济的结构所表达出来的。它时刻处在时间的纵向流动和空间的横向流动之中,在社会改革和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对全社会产生普遍影响和作用。

第三,舆论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是复杂的。舆论的构成是多方面、多成分和多层次的,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互相斗争、互相依存,形成了舆论内部的复杂矛盾运动。当我们探寻舆论时,就会发现,舆论是一种多面可见却又像幻影的存在,一种同时是无力的却又相当有力的存在,它就像海神普罗修斯,能够展现不同的变化,而且当我们认为抓住它时,它总是从我们手中滑走。

第四,作为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们的意志的舆论,它对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是非强制性的。与国家意志的强制性不同,违背舆论不会遭到国家暴力机关的制裁。舆论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即当大多数人不见得分享它的时候,人们也已经觉得它的存在,并基于信念而不是恐惧而接受它。

第五,舆论是有关影响社会事项的整体意见,是不同见解、信仰、想象、成见与渴望的综合体。舆论是全社会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概括与综合,其趋势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基本一致的,因而舆论是不可违的,否则就会违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以上五点定义要素中,最能概括舆论本质的是集合意识、社会整体知觉、多数人共同意见这三个要点。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大量公众性事务和各种共同体,人们从切身利害出发对公共事务随时做出判断,以强烈的意向表达赞同或反对的态度。当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态度经过交流、互补,就逐渐凝聚成若干集合意识与整体知觉,表现为内部成员消除私见差异的共同意识指向,这就是真正的舆论。舆论意识的整体性,是以社会共同体多数人的一致同意为标志的。舆论通常是指公众意见或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是社会集合意识和社会知觉的外化。舆论的本质是多数人通过自愿的思想交融凝聚成的集合意识和整体知觉。这种共同意见是自发的,它不可抗拒地扩散,形成巨大的社会声势,以其权威性影响社会生活以至制约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