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
9671800000023

第23章 独创的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英文版

方廷钰 贾德贤 嵇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中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

本馆旨在利用IT技术构筑集中医药数字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数字化、多功能平台,让世人了解、认识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探寻中国医药学发展脉络和规律,展示中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本馆的服务对象是海外中医药业内专业人士、广大中医药学爱好者。

英语翻译为本馆的一大特点,各馆的中医术语的英文翻译基本统一,风格一致,语句简短、流畅,语法规范,拼写正确。可以断言,当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其他英文版的中医药数字博物馆,本馆系世界独创。

关键词:中医药中医药英语数字博物馆IT技术

中医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显著的疗效,几千年来它为中国人民的繁衍生息、防治疾病、养生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医药独特的治疗作用正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逐渐被世界所认知。目前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并有相应的网站出现。为了中医药在国际范围的广泛普及,并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作为中医药发源地以及目前一直站在中医药研究前沿的中国,应该率先建立自己的网上中医药英文数字博物馆,向世界人民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为世界各阶层人群提供更全面、更快捷、更方便、更准确的中医药知识,并使他们在感观上能享受到网上中医药博物馆带来的愉悦。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语言,因此开设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英语版,是中医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也是对外宣传中医的捷径。世界各国人民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了解灿烂的中医知识和文化、中医独特的疗法和养生之道,便于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推广。

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英文版的设计与开发,旨在利用IT技术构筑集中医药数字收藏、展示、科普、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数字化、多功能平台,以五千年中医药发展史为基本脉络,突出北京的特点,以互联网为媒介,系统搜集、保护、全面展示北京中医药的产生及发展的精彩内容,让世人了解、认识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探寻中国医药学发展脉络和规律,展示中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英文版的建设,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和创新,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海外中医药业内专业人士、广大中医药学爱好者、渴望利用中医药为自己服务的患者以及想学习中医英语的人群。同时想通过较为规范的翻译,为国内外中医药著作的翻译提供借鉴。

为了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使世界人民了解和使用中医药,使其成为国际著名的英文版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国际著名的中医药信息展示中心,广受国际欢迎的中医药英文咨询服务平台和中医英语翻译标准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建设英文版中医药数字博物馆时,我们着重解决了两大问题:内容构建和表现手法设计。

数字博物馆必须突出“博”和“物”两个中心。即内容要广泛,展项要丰富,没有图片展项的,可以动画和漫画形式,达到生动、形象地反映比较抽象的中医药概念、病症和理念,吸引读者的眼球,并引导其走近中医。

在内容方面,我们共设计了12个分馆,即中医文化与历史馆、医疗馆、中药馆、针灸馆、医学气功馆、养生馆、美容馆、推拿馆、宫廷医学馆、教育馆、科技馆、国际交流馆,分别从不同侧面,勾画出华夏五千年中医药发展历史的主体脉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医药知识,展示了北京地区中医药发展现状。如“中医文化和历史馆”表现了在历史长河中,中医治疗经验和理论不断丰富的历程;中医运用源自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形象地说明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认识、诊治、预防疾病的手段,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独树一帜。这里介绍了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同时也介绍了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一大批旷世名医。

中药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100种常用的中草药和60种膏、丹、丸、散中成药物,中药故事,名药辨认和中药百年老店。医疗馆则展陈了中医认知疾病的理念,强调了人和自然是和谐的整体,阴阳平衡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介绍了中医诊断疾病“望、闻、问、切”方法的运用和治未病预防医学的思想。为了外国朋友就医方便,本馆还介绍了一些北京地区的中医医疗机构。针灸馆和推拿馆以针灸、推拿的历史发展、治疗方法和治疗疾病内容为主线,介绍了疗效好,安全简便和费用低廉的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馆内展示了多种多样针灸、推拿、拔罐用具;历代针灸大家的学术思想及其著作;闻名遐迩的针灸铜人,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以及十余种常见的推拿手法及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运动损伤的手法等。宫廷医学馆介绍了宫廷内的太医院,以及它们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对执业者的管理方面的成就,在这里也能见到帝王们的医疗、养生记录。

养生馆展示了中医养生崇尚规律的生活、体育运动、调节情绪、调整饮食、适当食用保健中草药等知识。美容馆展呈了用天然药物、食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补益气血、平衡阴阳,帮助人们实现美化容颜、调整身心的美好愿望。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一些皇家贵族采用的养生、美容方法。医学气功馆展示了气功发展的历史,如出土的采纹陶盆、行气玉佩铭和导引图,展示了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带领读者进入气功养生的神秘殿堂。科技馆介绍了各个朝代的中医科技发展成就,包括炼丹术、古代解剖学、人痘接种术和20世纪以来北京中医科技的成就。教育馆展示了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体系、经典教材、医学传承方式和近现代中医教育的体系和特点。国际交流馆以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重大事件展示了古代的中医药国际交流,以及近代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和事件,重要的对外交流组织和国际会议等,由此可以了解当前中医药所处的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

在文字脚本创作过程中,考虑到受众主要是不了解中医药的外国人士,在理解中国文化上存在困难,最后确定了本项目的主导思想,即“以科普为主,逐渐深入”,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不光在文字表述和翻译上注重以“小词”为主,而且在效果设计上尽量做到以图说文,每文必图,以求受众能直观而形象地理解较为深奥的中医术语和理念。

在“物”的方面,为了更严谨、更准确、更形象、更灵活地表现和展现中医药知识与北京的文化底蕴,我们紧紧抓住“博物馆”的立意,确立了“以图带文”的创作理念,坚持用大量的图片、动漫、漫画、视频等形式来展现和介绍中医。本馆展示图片近1000张、动漫60个、漫画280个、视频40个。读者不仅可以浏览大量文物图片、故事漫画,还能点击动画,直观经络巡行路线,在视频上看到活动的针灸、气功、推拿手法。我们也运用IT的链接功能,方便读者进入想要浏览的内容。要完成这样的工作,文字组和IT组之间的密切配合、频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英文版主要面向国外读者,因此英语翻译是本馆的一大特点。根据目前国内国际有关中医术语翻译较公认的翻译方法,又结合我们本身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中医术语翻译标准以及行文体例,把各馆的中医术语的英文翻译统一起来,风格一致,使读者在浏览过程中,不会被五花八门的翻译所困惑。同时还规定了几本国内比较权威的汉英中医词典,2005年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外国中医专家出版、发行量大的中医药著作作为参考书。翻译的语句要求简短流畅、语法规范、拼写正确无误。初译的文稿要经过6次中外专家审稿后才能定稿。在中外专家审定会上,专家们认为这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中医药英文翻译版本。他们相信外国读者会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能够达到普及中医药的目的。同时通过规范正确的翻译,也为国内外中医药翻译界提供了一个学习中医翻译的平台。

根据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于2007年年底出具的查新报告显示,“尚未检出与本查新课题的创新点相同的国内和国外文献”。据我们网上查找,最近发现网上有一个“越南传统医学英文版数字博物馆”,但是它只有三个页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当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其他英文版的中医药数字博物馆,本馆系世界独创。

北京中医药英文版数字博物馆第一期9个分馆于2007年8月上网运行。在一年多的运行过程中,受到国内外关心中医药发展、使用中医药人们的关注。本馆已为雅虎、谷歌等国际网站收录,可在世界各地上网浏览本馆内容,起到了在国际上宣传推广中医药的效果。中医院校、中医科学院和中医医院等机构的研究生、医生也通过本馆的英文展示,学习到中医药翻译的方法,并帮助中医药向国际推广。二期的各分馆将于2009年4月完成。

北京中医药英文版数字博物馆已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科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