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9671000000094

第94章 党报理论的三次突破(2)

从“扩大报道范围”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对报刊角色定位的转变。在这里,读者是具有不同需要的有差别的个体。同时,重视读者需求也不再是口号式的空喊,而是被落实到了具体行动中。《人民日报》改版前,报社曾采用专人访问、小型座谈会、写信和发表公开信等方式,广泛征求读者意见和建议。在4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近两个月中,报社共收到读者来信357件。这样全国范围的大规模读者征求意见,在新中国新闻事业史上还是头一次。[14]

“开展自由讨论”则体现了党报对读者言论自由的尊重。1956年8月1日,中共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批转了《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呈送的报告,“认为《人民日报》改进工作的办法是可行的”。文件指出:“为了便于今后在报纸上展开各种意见的讨论,《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我们党的各种报纸,都是人民群众的报纸,它们应该发表党的指示,同时尽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片面强调它是党的机关报,反而容易在宣传上处于被动地位。”[15]

这一文件“体现了党尊重新闻规律的科学态度,表现了党报政策与宪法关于言论、出版自由规定的一致性,标志着党报理论的重大发展”[16]。

从过去“一字一句都必须代表中央”,要求“报上发表的言论都必须完全正确,连读者来信也必须完全正确”[17]的“党性”思想,到党报“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允许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18],这里也包含了党对新的历史时期报纸功能的重新认识:报纸不再仅仅是党的宣传、组织工具,而应更多地作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公共平台。这表明,党报开始探索报纸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所应履行的社会职能,侧重点已从作为党的机关报而履行的党的组织、宣传功能转变到作为新闻传播媒介而履行的满足读者的社会需求。

遗憾的是,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这场党报改革很快被政治淹没,成为政治斗争的“陪葬品”。“文革”时期,党报的“党性”被“阶级性”所置换,“群众”(人民)则被“无产阶级”所替代。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具体化和对象化的同时,党报的“党性原则”成了其必须无条件为党权机构(或个人)服务的有力借口和合法包装。人民的声音和要求已无法通过党报党刊传达出来。

三、1978年至今的新闻改革,目的是通过理念与制度的创新,力争使党报党刊“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在新闻界,以“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对报刊党性与人民性问题的争论为起点,党报理论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同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1979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有新闻界人士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基于前几十年“党性原则”被一再滥用的事实,主张把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区分开来,并提出了“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这一观点甫一提出,即在新闻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为此,党中央几次下发通知并召开会议,统一认识,彻底否定了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看法,并多次强调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回头看,这一论争的起因,显然不是理论意义上的“党性”与“人民性”孰是孰非、孰高孰低的问题,而是报业实践中一再发生的一个冷酷事实:当报纸被某些以党的名义掌握权力的个人或小集团掌控,人民大众失去了任何监督和约束的权力时,党报又该如何去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可见,作为一党喉舌的报刊要想健康发展,树立科学的传播理念固然重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确保其贯彻实施才是更为切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党报党刊不被少数人以党的名义任意操控,沦为服膺和服务于某些小利益集团而不是人民大众的工具。

改革开放前,除了1949—1956年的短暂时期,党报机关是纯事业单位,经费由国家拨付。报社不必考虑经营创收,也就不必关心一般读者(广义上的人民)的阅读兴趣和信息需求。这样,服务和满足于政治层面的要求就成为报业的第一法则,而处于政治笼罩下的读者/大众的需求、声音和意愿则是报刊相对漠视的一个领域。

改革开放后“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制度设计显然对上述“唯上不唯下”、“唯官不唯民”的体制性弊端具有一定的纠偏作用。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改善报界的经营状况,但客观上却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党报“走市场”这一与其前截然不同的理论课题的持续关注。

党报“走市场”,意味着其将作为市场上“自由买卖的商品”,每日面对亿万读者(人民)的品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的政治宣传功能不能改变;但身处市场的党报还需遵循市场规律,对其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做出调整。从受众需求出发,要求党报完成从“宣传纸”到“新闻纸”和“实用纸”的转变,不仅要实现政治功能,还要实现服务和信息传递功能。

对于上述种种变化,三十年来社会各界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上自中央领导,下至一般理论工作者和普通百姓,都对如何提高党报质量,增强其舆论引导能力建言献策。党报领导层和政策制定者则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报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决策机制。报界、读者、理论界和领导层的良好互动,是三十年来党报理论建设的一大亮点。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新闻宣传“第一,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还进一步明确要求《人民日报》,要“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这一讲话,“既是党的新闻宣传理论创新的典范,又是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的指南”。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新闻宣传的重要思想,把我们党对新闻传播规律、舆论引导规律、媒体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不难看出,党报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实质上都是改革那些滞后于时代、阻碍党报发展的旧观念,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理念的结果。三次新闻改革的事实也表明:党报理论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身才能不断完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艾红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宋丽琼:中国传媒大学2008级硕士生〕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1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98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53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34页。

[1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33-237页。

[1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页。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111页。

[14]方汉奇、陈业劭:《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1988)》,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83-84页。

[15]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483页。

[16]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页。

[17]《中共中央批转〈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向中央的报告》,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18]《中共中央转批〈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向中央的报告》,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