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9671000000065

第65章 浅议灾难报道的伦理规范

王军

2008年我国经受了南方特大雪灾、胶济铁路撞车、山西溃坝,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恰逢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不久,全社会看到了党和政府在对地震烈度、伤亡人数、救灾进度等灾难信息的披露上前所未有的公开与透明,看到了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

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凝聚人心、抚慰伤痛、筹集善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5月12日15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四川发生地震的新闻,随后开始直播报道。十几分钟后,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正式启动24小时直播,打破原有的节目板块,形成全天候播出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到5月16日,参与地震专题报道的全国卫星频道就已经达到14个。四川卫视全天播出“四川汶川报道”和“汶川地震特别报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表现手段,关注营救进程。这不仅提升了媒介公信力,也为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了更加良好的形象。有学者说:“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必将载入国史!”之所以受到高度评价,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次灾难报道最集中、最全面、最生动、最充分地体现了危机传播的开放性原则,从而开启了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或危机传播的新纪元。

然而在灾难报道中,也存在个别媒体和记者缺乏新闻专业精神、违背新闻界共同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原则等现象,不仅给受害者家属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还有损于记者的形象、媒体公信力,因此,研究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伦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再度伤害

再度伤害是指灾难性事件中,各路媒体记者不顾及受灾者失去亲人、丧失家园的切肤之痛,在采访中让幸存者及其家属不断地回忆其痛苦的经历,述说自己失去亲人的感受,并予以直播或报道,致使他们的精神、心理受到多次的伤害。无论是文字的叙述、照片的展现、视频的演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于受害人的不尊重和对幸存者的再度伤害。“敬礼娃娃”郎铮的照片和视频播出后,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他顿时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记者纷至沓来,反复让他讲述敬礼的原因,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使这个本来乐观的孩子在医院治疗期间出现心理障碍,总会想起房子垮塌的情景,不喜欢说话,很恐惧,不愿离开母亲,不愿接触陌生人。

(二)不当披露隐私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将肢残的身体(即便已经死去)过度暴露在公众视线中,忽视死难者的身体尊严;用特写镜头记录死难者亲属极度悲伤的情绪表情,漠视死难者亲属的精神尊严;随意披露灾难中个人医疗记录和财务数据,不当披露个人信息资料;公布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三)侵扰悲痛

记者在意外及不幸事故发生后,侵扰一些因该意外、事故而悲伤的亲友丧亡者,这种行为在西方被称为“侵扰悲痛”。如在采访中不顾一切地拍摄受害者家属极度悲伤的表情,并使用特写镜头。5月17日凌晨三点多钟,已经连续5天很少休息的蒋敏还在某灾民临时安置点值勤,她俯身照看帐篷里一位熟睡的孩子。跟在一边采访的某电视台记者,这时问了一句非常不得体的话:“看到被你照顾的灾区的孩子时,会不会想起自己的孩子?”蒋敏的神情已经非常恍惚,听到这个问题后,她身体摇晃了一下走出帐篷即晕倒在地。

(四)漠视生命价值

在灾害性新闻报道中,为了抢新闻,不顾及伤者的伤势,要求摆拍施救细节;絮絮叨叨地采访极度虚弱的伤者;以强光拍摄刚刚获救的幸存者;干扰救援人员的施救过程;闯入手术室采访;拍摄残缺尸体等都是漠视生命价值的表现。这既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很可能因为播出这样的画面对儿童或普通公众的心理造成伤害。5月17日晚,当俄罗斯救援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时,记者摄像机的强光灯对准了幸存者的眼睛,一名救援队员对着镜头怒吼了一声,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幸存者失明。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不满地说:“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儿吗?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

(五)心态冷漠

有的媒体采取彻底“客观”的拍摄手法,用近乎冷漠的笔调报道灾难新闻;有的报道则片面追求现场的惨烈效果,给遇难者家属带来痛苦,给受众造成心理不适;有的媒体用娱乐化的方式报道灾难新闻;有的报道采用毫无人性的词句来描写新闻事实,这不能不让人们感到鄙视。某节目主持人称救灾活动是一场“大戏”。在新闻报道中,类似“活埋”、“丧命”等冷漠字眼也时有出现。

(六)缺乏人文关怀

不少新闻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不是拿伤亡者的人生故事煽情,就是用悲剧镜头做卖点赚人眼泪,甚至将其低俗化、娱乐化;一些媒体在显著位置刊发学校废墟中孩子们惨不忍睹的尸骸照片;水泥板下奄奄一息者绝望、痛苦的表情……媒体经常刊登死难者的数字,但很少对冰冷的伤亡数字进行剖析,这些都是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

灾难报道因灾难来临的突发性、报道对象的特殊性、相关事件的残酷性、报道影响的广泛性而广受世人关注。如果一味满足受众,把握不好“度”,就会陷入一种误区,因此,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体和记者要审慎地报道灾难新闻。

二、如何报道灾难新闻

(一)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地报道灾难新闻

真实披露灾难事件带来的死难、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关注广大受灾者的真实心声、生存状态;重视灾后重建、灾区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这就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如“4·28”事故,2008年4月28日12∶58,新华网发出了题为《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已致43人死亡》的快讯。该新闻是第一条对“4·28”事故有具体伤亡数字及事故具体发生的地点、原因,并配以大量现场图片的报道。虽然该快讯的伤亡人员数字后来被修改,但在第一时间尊重了受众的知情权。

(二)侵扰伤痛时奉行最小伤害原则

在西方新闻界,“采访悲伤的人,特别是在事故中失去了配偶、儿女或父母的人”常常被记者们认为是最害怕的侵扰伤痛采访任务。对于这一特殊任务,西方新闻界以“最小伤害”为准则。“记者应当同情那些因新闻报道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的人,特别是儿童及没有接受采访经验的人;采访和使用那些陷于悲痛中的人的照片时,要格外谨慎;要明白采访报道可能伤害他人或使其不安。”要避免侵扰悲痛:(1)采访前要征得被访者的同意,如提问:你现在可否告诉我有关灾祸的情况?(2)采访中注意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如受访者变得激动,可建议到较私密的地方进行采访。(3)注意把控采访场合的情况。如果其他记者也想采访该受害者,而你认为情况可能失控,你可让受访者选择是否终止采访,以减轻可能对他造成的伤害。(4)注意采访语气和肢体语言,及时安抚受访者,注意不侵扰悲痛。(5)谨慎使用陷于悲痛和失去理智的人的照片,要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心理感受,使伤害减小到最小化。

(三)体现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灾难事件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体,关注老人、妇女、儿童等,展示他们的悲痛和恐惧,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关注,进而打动读者;弘扬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批判人性中的丑恶残酷和冷漠;及时报道社会和政府的行动计划,提供人性化的救助信息、服务信息。

(四)理性、冷静处理当事人及其亲属的隐私信息

在灾难现场目睹一幕幕悲惨画面,记者也会动容、动情,甚至情绪失控,这都是正常反应。但作为记者,职业要求你保持冷静、理性:未经许可不能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资料,如公开伤者的病历记录、相关个人档案等;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要作处理,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会阴部损伤、女性乳房损伤等;对未成年人的脸部和眼部画面要作马赛克处理;不能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画面等。同时记者不要放弃质疑精神。采访中会遭遇太多悲情,包括受害者讲述遭遇时可能会添加感情因素,记者依然要保持清醒头脑,尽量接近多种信息源,达到三角平衡,以保证事实准确、抵达真相。[1]

(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奉行生命至上原则

新闻专业主义是指新闻工作者受过专门训练,以特殊技能服务大众,并在工作中遵守一些共同价值规范和道德原则。传媒要以社会利益为大前提,尊重个人隐私,采访手段正当。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内涵多元化,包括追求公平正义、人道主义、问责原则、利他精神、道德与法律基础,沟通技巧、专业知识等规范。[2]记者抢新闻是本能,但首先得把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面对灾难,对受难者给予同情和怜悯,采取诸如救死扶伤、出手相助之类的利他行为可以说是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和义务。记者应该明确,人的安危、人的情感、人的名誉,比采集新闻更重要。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尤其重于记者从事的新闻报道本身。

三、国外灾难报道的伦理规范

很多国家的新闻伦理规范都对灾难报道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这对于规范我国记者的采访报道行为,提高记者的专业主义精神有所借鉴和启示:

美国在1996年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修订的《新闻职业伦理规范》中,“最小伤害”被列为与“追寻真相”、“独立行动”同等重要的地位,内容阐释为:(1)同情那些因新闻报道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的人。特别是儿童及没有接受采访经验的人。(2)采访和使用那些陷于悲痛中的人的照片时,要格外谨慎。(3)要认识到采集和报道信息会引起伤害和不适,报道新闻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傲慢自大。(4)要明白普通百姓比公众人物有更多的隐私权。(5)公众人物、官员是刻意追求权力、影响和公众关注,而普通百姓的个人隐私权应受保护,若对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才能例外。另外,美国德特中心《灾难与新闻工作者——更具影响力的报道指南》中强调“永远怀着尊严和尊敬对待受害者——正如你想被别人对待的方式一样。新闻记者总在尝试接近生还者,但应该心怀体恤谨慎行事,知道何时停止?怎样停止?”

英国在英国,媒体申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s Commission,PCC)规定:(1)媒体应避免使用偏见或不敬语气,报道当事人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性别取向或其他身体及心智疾病或残障。(2)采访悲恸或惊恐事件,决定及刊登相关消息时要注意敏感性。

澳大利亚《先驱与时代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如何采访哀伤和感情受创伤的人》,包括:(1)应该体恤所有哀伤和感情受创伤的人,并很有礼貌地对待他们。(2)如欲征求一位受伤害的当事人访问或拍照,尽可能通过中间人(如他的家人、朋友)等做初步接触,万不得已才直接接触。(3)当事人拒绝不要坚持(可以留下联络方式,等当事人压力舒缓后再考虑采访)。(4)在表明身份后,未取得当事人或其监护者明确允许,不得进入医院、殡仪馆、福利机构等属于公众人士不宜进入的地方。(5)受害人必须提前被告知有权随时终止拍照或访问。(6)进行访问时必须明白访问过程可能对受访者造成困扰,亦须明白发表受访者在灾害中透露的资料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因此要审慎处理。[3]

挪威新闻行业有关“侵扰悲痛”的规范,均将对受访者的尊重和保护置于首位,指明采访前应先征得许可,采访时必须小心谨慎、富有同情心等。

韩国《新闻伦理实践纲要》明确指出:“记者在采访灾害或事故时不得损害人的尊严,或妨害受害者的治疗,对受害者、牺牲者及其家属应保持适当的利益。”在采访医院等场所时,须表明身份,“未经许可不得对病人进行采访或拍照,也不得对病人造成障碍”。

〔王军: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1]张志安:《因为悲情,才更需要理性——由汶川大地震谈灾难报道的理念与实践》,《南方传媒研究(13)》,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2]苏钥机、陈惜姿、翁爱明:《四川地震——香港记者反思录》,香港新闻教育基金会2008年版。

[3]陈昌凤、王雪冬:《灾难报道请恪守“最小伤害”原则》,《青年记者》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