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9671000000046

第46章 殊途同归——电视人眼中的报纸媒介

任金州、刘玮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已经存在和发展了400年,而电视走进人们的视野不过80余载。对于报纸而言,电视显然是“后生晚辈”,但其发展之迅猛、普及之迅速,令人咋舌。回顾历史,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每当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诞生的时候,就会引起传播学界的议论和猜想——广播会取代报纸么?电视会取代广播和电影么?互联网诞生后,其他媒介形态还能存活多久?今后谁还将代替谁?事实证明,没有哪种媒介被取代,只是它们相互借鉴、各司其职,在现今的信息传播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罢了。

电视和报纸同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和社会公众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两种媒介和两种形态。电视是视听结合的动态信息传播媒介,具有直观性强、冲击力和感染力大的特征,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同时电视的“一过性”传播特点,决定了信息瞬间传达、观众被动接受、无法停留和重复的缺点。报纸传播具有信息量大、说明性强、选择性大、易保存、可重复的特征,读者能够随时随地了解信息,并对关心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阅读。但由于报纸作为纸质媒介,依赖文字、图片和版面设计,又受限于印刷出版周期,导致信息的生动性、鲜活性较电视差,且时效性弱。

电视与报纸两者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的传播特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它们共同发展的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了更好地传播信息,适应公众不断提升的审美口味和接受习惯,两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比如电视借鉴了报纸和杂志的编辑思路,推出了杂志型栏目;学习了报纸善于挖掘深度和理性思辨能力强的特征,开发了深度报道和时评类节目。而报纸则借鉴了电视画面语言的长处,重视和强化报纸的视觉吸引力,增加了图片的质量和数量,并在版式和标题的设计上越来越灵活多样,力争在视觉效果上能首先吸引读者。

互联网等新媒体兴起之后,社会的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兴媒体日渐成熟,“颠覆”了原有的信息流动格局。信息传播开始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任何接受形式的束缚,更快速、更海量地在媒体与公众、公众与公众之间穿梭。可以说真正的信息爆炸时代到来了。报纸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很多问题。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两者共同的轨迹。

一、“速度时代”催生“速读时代”和“易读时代”

目前的电视,我们很难再现当年的“万人空巷”和家里老老小小端坐电视机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电视的场景了。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里,电视的作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生活化的伴随状态,人们开着电视做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也许在聊天、打电话、上网、读书看报,或者在干家务……人们的注意力只是偶尔被电视中的内容吸引一下而已。信息选择的多元化让公众将电视作为信息接收中的一个寻常渠道,而不是唯一渠道时,对于电视的关注度和专注性就自然降低。于是,人们的注意力只会被最闪光的内容所吸引。所以电视中的“新、奇、特”内容往往最受瞩目。遥控器就成了公众手中“投票”的工具,人们在频繁地拨动手中的遥控器,挑选最能吸引眼球的频道停留下来,如果其节目内容不能在几分钟内有足够的吸引力,继续换台就成为必然。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短,换台速度却在不断加快。可见,社会公众对电视内容的选择已经进入了“速读”或者说“扫读”时代。

当下的报纸,对于“读图”还是“读标题”两者哪个更重要,曾经展开过热烈的讨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也都是“速读”的缩影和外化。人们在拿到报纸时,首先是被报纸的版式设计所左右,根据图片的排版方式和标题的大小,判断事件的重要程度,再根据个人的喜好从最关心的内容开始阅读。所以,报纸的版式设计往往决定了一份报纸在报摊售卖时能否脱颖而出,成为买报人在短暂挑选时间内的首选。而对于报纸的内容,除了公众格外关心的信息之外,报纸中的大部分文字内容都会被掠过。对于不甚关心的信息,人们经常是看看标题就算了。这种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后读报时代”——似乎没有人再逐字逐句地阅读报纸了,报纸的版式设计越来越抢眼,标题也越来越大,充分迎合公众“略读”和“扫看”的读报习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得到信息的渠道也无处不在,直接导致了对媒介的专注度下降,无论是对报纸还是电视,人们都产生了“速读”的现象和趋势,而各路媒体为了迎合公众的阅读习惯,不断调整内容和形式,“将吸引放在首位”、“将易读进行到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电视艺术创作,电视大多是在讲述着真实的或是虚构的关于人和人们的故事。电视的口语化语言、直白的报道和感官体验,充分展现人际交流方式在大众传播中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正是电视魅力的最高境界。电视成为没有任何门槛的开放式媒体,对观众几乎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人们只要能正常地看和听,打开电视机就都能迅速了解信息。也就是说,电视传播已经将信息的解码难度降到最低。而报纸的门槛略高,因为文字是它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它要求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缺乏读写能力的人(包括儿童)都被排除在外。两相比较不难发现,报纸的“易读性”稍逊。不过,我们回顾历史,报纸文章风格从传播教义时代、政论时代、白话文时代到如今的现代文体逐渐地发展演化。同时,语言风格从古文、骈文、政论文、白话文至今也越来越趋同于口语化、生活化,也许是电视的语言风格给了报纸重要的启示。当报纸去掉华丽的辞藻、生涩的词汇、冗余的修辞技巧之后,表面上看似乎是文字的魅力在减退,但实质上是报纸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报纸最首要的功能是快速便捷地传递信息。直白的、感官式的、简明扼要的语言风格,符合现代信息传播快速简捷的要求。面对公众的这种信息诉求,电视先走了一步,而报纸也主动迎合了这种趋势。

可以说“速读时代”的到来,正是“速度时代”的必然结果。对于未来信息社会而言这种趋势只能是更为明显,“速读”将在未来电视和报纸中更为凸显。而如何将“易读”进行到底,可能会是电视和报纸共同面临的课题。

二、媒体融合——未来发展方式上的殊途同归

回顾媒体发展的历史,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必然会对既有存在传统媒体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事实证明它们并没有形成你死我活的关系。广播没有取代报纸,电视没有取代广播,互联网也没有取代电视,这些媒介的先天差异化使彼此在调整适应中存活了下来,谁也没有取代谁。可是未来发展会如何?是继续现在的多足鼎立?还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媒体大融合?

互联网出现后,因为它兼有传统媒体的全部优点,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欣赏图片、听广播、看视频;同时,它又有着互动性的独特优势,公众的主动选择意识强了,来自公众的信息反馈也更直接了。面对这种“强大”的媒介形态,很多传统媒体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在这场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博弈中,很多传统媒体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存状态——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报纸、手机报、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等等;广义的“媒体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可以说,“媒体融合”是在信息传输多元化前提下,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重新建构信息内容平台与传输平台,资源共享。

面对新媒体的强大冲击,电视台纷纷建立网站。如央视国际网站充分利用自身庞大的视频内容资源,迅速抢占优质视频网站地位。央视国际有意识地对自身视频资源进行重新编排和分类,供公众随时点击观看。随时停止、随时选择,克服了看电视只能被动接受的缺陷。于是电视内容的传输就不再是一过式、不可停留、不可重复的传播方式了。此外,提供视频资源仅仅成为其中一项职能,在其他方面,央视国际积极学习几大门户网站的模式,力图使自身变成集网站多种功能于一身、又拥有庞大视频资源这一技之长的重要网站。电视与网络的结合,不仅使电视的前景更乐观,也使得网络变得更精彩。

报纸媒体也陆续建立网络平台(人民网等),完成了从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的跨越。以人民网为例,它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站之一。内容不再受制于报纸印刷周期和版面设计的局限,时效性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而且常常配以音视频资料,提高了内容的鲜活性。

除了与互联网的“联姻”之外,电视和报纸与手机的结合也声势浩大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手机报,以手机这种高普及随身携带的设备为载体,通过彩信或WAP网站的形式直接将新闻传送到客户终端。这种媒介融合的产物,在信息世界中,巧妙地寻找到了立足之地。它使读者不需要光顾报摊、翻看报纸,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最新鲜的信息。手机电视是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传输电视内容的一项技术或应用。虽然这项技术在中国还未成主流,但伴随技术的日渐成熟,其方便灵活的属性必然决定着未来的美好前景。

随着媒介领域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形式在不断涌现、不断异化,传媒领域信息传播的业态发展与格局嬗变正方兴未艾,电视与报纸谁也回避不了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形态变化的冲击和影响,谋求生存的本能需要使它们目前都殊途同归地选择了数字化。

从未来发展来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相互整合,决不会仅仅停留在跨媒介的扩张层面。媒介融合不仅仅是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的多元化,重要的是媒体间的融合。无论何种媒体无外乎收集信息和发布信息两大职能。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传播渠道不同。现在很多报纸都对记者提出了同步拍摄素材、收集音像资料的要求。可见,报纸记者在向电视记者靠拢。当报纸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站等新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相同,几种媒体内容的制作方式和传输途径相似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媒体之间的界限将彻底消失?如此推理下去,不同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技术领域迈进,共同选择了与新媒体融合,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殊途同归,这是不是未来媒体大融合的一种前兆?这也许是电视和报纸将要面对的更大课题。

〔任金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玮:北京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