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9671000000004

第4章 党报的时代使命

张虎生

在全党全国人民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到达高潮之际,“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的举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继续和深化;是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报新闻宣传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共同研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报建设新局面的深入交流和有力动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不仅要坚持正确导向,而且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还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以舆论引导为贯穿全篇的关键词,从指明各个媒体要恪守党性原则,着力提高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到整合各类媒体形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和舆论传播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条件,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极具针对性、纲领性的指导意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新闻宣传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党报又居于主流舆论的主体地位。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重点加强党报建设,以党报为中坚力量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是党和人民赋予党报的义不容辞的新的庄严职责,也是党报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必须履行好的时代使命。

党报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资源,是我国主流舆论的核心成分。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变化的特点和趋势,是党报致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依据,也是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舆论引导能力推动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重要前提。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在相应变革,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良好,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要清醒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舆论引导的难度日益增大。还要清醒看到,“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各种敌对势力正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而且组织越来越周密,方式越来越多样。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上述变化,进一步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善于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导多样化社会意识,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差异中谋共识,形成正面舆论引导强势,进而整合各种媒体形态,打“组合拳”,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以更加强大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主动权挤压各种负面信息言论、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传播空间,不断提升影响国际舆论的能力和成效,就成为党报建设的重中之重。

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舆论传播方式和舆论传播格局的历史性变化,也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互联网、移动通讯的日益广泛应用,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正在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而且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强大引擎。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亿人可以使用新兴媒体进行交流、对话,正在催生着跨媒介、跨产业传播新格局。顺应各类媒体将在数字时代融合的可以预见的趋势,按照党和政府“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方针,将建设新兴媒体进一步纳入重要议程,引导其更好地凸显传播优势、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社会功能,自觉地、主动地促进弘扬主旋律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形成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以党报为中坚力量的主流媒体肩上。

如何履行好党报的时代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全面、精辟地指明了正确途径。作为一名党报工作者,学习中体会最深的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新闻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抓紧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一、党报姓“党”,办好党报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是做好党报新闻宣传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要求。在新闻宣传中要更好地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提高舆论能力结合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整合起来,形成舆论引导主导力量。在新闻报道中下力找准党心和民意的“共鸣点”、兴奋点,在同群众平等交流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引导,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切实做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相统一,推动有关地方、部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报工作者要转变角色、放下架子,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笔头、镜头更多对准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变良师为益友,变硬性灌输为“巧指路”,变套话“官腔”为鲜活的群众语言,润物无声,循循善诱。要进一步践行“三贴近”原则,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到群众性实践的第一线去“捉活鱼”,只有让群众喜闻乐见,才能充分发挥党报主导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二、党报的新闻报道必须遵循新闻规律

一是充分认识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并贯穿于新闻宣传实践中。在信息化时代,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是提升新闻公信度、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唯一选项。今年新闻宣传中,党报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最显著的进步就是在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方面有了实质性突破。这表明按新闻规律及时准确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既是新闻的制胜之道,更是国家大步迈向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二是充分认识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并贯穿于新闻宣传实践中。传播力即媒体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媒体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传播力的竞争。党报的品牌和权威性决定了它的品质,但要实现传播力制胜,就要更多推出事关大局大势、传达党的声音、体现人文关怀、视角新颖独特的新闻、通讯和言论,克服时下党报内容趋同化、写作公式化、多报一面的现象,在追求有效传播效果上下工夫;就要整合党报集团各种媒体形态,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专注于打造无可取代的传播力优势。三是充分认识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并贯穿于新闻宣传实践中。话语权实质上是对舆论的引导力和控制力,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取得了主动权。“3·14”西藏事件前期报道的失语被动,同汶川大地震报道全程用好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实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报的话语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通过报道和评价新近发生的事实,在打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在营造健康向上、真实生动的主流舆论,在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在主动设置议题、主动发出声音,妥善引导社会热点、善于因势利导上下工夫。同时要改变新闻传媒的作用仅表现在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被动报道的传统观念,树立现代信息社会传媒应筹划说什么、怎么说、何时说的新观念,由旁观者、报道者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

三、党报要勇于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新闻战线的永恒主题。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中,党报事业短期内困于这样那样的矛盾,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正视并逐步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正确途径就是改革创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工作,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党报要改革创新,首先要求重视实践中形成的观念创新新经验。观念创新,既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巩固的前提下创造;又要坚持科学性原创,重视已有新观念的总结提炼,而不是盲目地标新立异;还要坚持统筹性原则,真正做到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内宣外宣两个工作格局的统筹中发挥整体作用。继续解决“不贴近”问题,真正转向为人民服务;改变报道“模式化”问题,鼓励生动活泼的形式创新;要学会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的报道方法;还要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用漂亮的“自选发挥”完成重大的“规定动作”。

四、党报要抓紧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党报拥有政策资源、人才资源、新闻资源、技术资源等优势,已经创办了大量都市类报刊、重点新闻网站和手机报,应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统一组织协调,率先催生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表现手段更多样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主管部门也应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以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为战略重点,整合都市报类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宣传资源,积极抢占新媒体阵地制高点。奥运因素和3G加速,已把中国推向全球网络信息发展的最前沿,党报只有适应新媒体的挑战才能赢得主动,引领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全球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张虎生: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