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十年(1999-2008)“两会”报道创新评述
孙瑞祥、王明伟
年年开“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两会”年年报。议程消息、各种文件、发言、代表访谈、发言摘登和花絮已经成为一些报纸“两会”报道多年以来的固定模式。[1]“两会”报道如何出新,成了各大媒体所关注的问题。当然,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的过程。正是基于此,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十年(1999—2008)间的“两会”报道,对其报道创新做一番评述。
一、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取抽样统计的办法,选取1999—2008年每年3月7日的《人民日报》为样本,共计10份。“两会”报道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既有报道本身的创新,也有传播方式的创新。本文试图从报道版面和栏目设计、新闻源主体、新闻体裁、报道数量等微观层面进行一番描述。当然,因为该报历年“两会”报道每天都有少许调整、变化,统计结果同整体情况有一定差异。
(一)报道编排
报道栏目的设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出该报的报道、编辑思想。
十年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栏目数量呈增长态势,栏目名称上也有一些创新,这反映出其报道形式的多样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2001年和2006年:2001年开始,该报设置“两会”特刊,栏目设置开始多样化;2006年,网络言论受到“两会”报道重视,新闻性得到加强。
透过历年“两会”报道栏目的变化,可以感受到“两会”报道的创新。“两会”报道的指导性更强了,“注目西部”、“经济纵横·代表委员畅谈‘又好又快’”等栏目紧扣政府工作中心。“两会”报道变得实际了,“热点话题”、“会内会外”、“情系民生”等栏目的推出,让“两会”走入寻常百姓家。“两会”报道的新闻性更强了,“两会速写”、“心语快递”、“两会进行时”等栏目,将“两会”报道当做新闻来做。“两会”报道的可读性更强了,“采访札记”、“两会随笔”、“妙语连珠”、“数字解读”、“心情故事”等吸引着读者。
(二)报道体裁
内容靠形式去呈现,新闻报道中的形式就是报道体裁。
消息在减少,特写、图片、评论、深度报道增多,极大地增强了“两会”报道的可读性和版面的活泼性。有的报道还将不同的体裁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报道元素。当然,报道新闻信息是报纸的首要任务,谨防报道“八卦化”,须知光靠特写是不能胜任“两会”报道的。就2008年“两会”报道而言,虽然出现了一批现场感强、文风鲜活的稿件,但是仍是以话题性的报道为主,缺少新闻性的东西。像《北京奥运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是怎么产生的》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同其新闻性有关。同时,时评和深度报道也应得到加强,加强思想性是一个创新方向。
(三)内容选择
“两会”报道的目的在于传播相关信息,报道篇幅和新闻源主体选择决定着报道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
十年间,《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呈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因为报道篇幅缩短。据统计,2004年其“两会”报道的稿件90%以上不超过千字,即使是开幕闭幕式侧记也控制在千字左右,大多数刊登代表委员意见专栏的稿件在300字左右。[2]
报道质量也在加强,如2004年《人民日报》“两会”的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比2003年减少了40%的版面,但在质量上却有很大提高。[3]实质性内容得到突出,这同“两会”报道新闻源主体选择变化有很大关系。由统计可看出,新闻源主体中官员的比例在下降,由占绝大部分降低到占50%左右,基层代表和群众的声音得到重视。随着网络加入“两会”报道,重视程度将会提高。如从2006年开始,网络调查所得出的议题影响着媒体的“两会”报道议程设置。
二、结论
创新不是目的,如何通过报道将“两会”议题变成公众议题才是目的。“两会”报道创新受到社会环境、记者主观能动性、传播技术等因素影响,本文限于篇幅,仅从记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报道的创新,但这是报道成功的主要因素。正如一位《光明日报》老报人所言:“一张报纸要想赢得读者喜爱,必须有创造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4]
“两会”报道的创新,记者首先应该在报道思想上有所创新。不难发现,那些可读性强的报道,一般体现着“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理念。他们从民生的视角出发,选择百姓话题;注重新闻解读,引导社会热点、难点;加大监督力度,促进问题解决。对于旧的报道形式,记者也应不断创新。
具体而言,记者要加强信息加工的能力。当前是信息泛滥的时代,要想吸引受众,有效传播信息,必须加强信息再加工。十年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鲜明地体现了信息加工也是创新,如传统上在报道代表委员发言、观点时,往往一股脑地排满整个版面,也不进行分类,容易造成读者的厌烦和视觉疲劳。2008年的“两会”报道,《人民日报》在要闻一版新开设的一个栏目“代表委员议国是”,将代表委员的观点以每期一个主题,用简短的文字,配上图片、速写等。该专栏形式非常新颖,内容鲜活,收到良好的效果,受到了中宣部、新闻阅评各个方面的好评。
〔孙瑞祥: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王明伟: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硕士生〕
[1]吴晓晶:《全国“两会”报道:回顾、发展与前瞻》,《新闻三昧》2006年第3期。
[2]陈国权:《近年“两会”报道创新》,《中国记者》2006年第3期。
[3]陈国权:《近年“两会”报道创新》,《中国记者》2006年第3期。
[4]《光明日报四十年》编辑小组:《光明日报四十年》,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