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档案
出品:中国中央电视台
年代:1983年
片长:共25集,每集20分钟
总撰稿:陈汉元
作者简介
陈汉元,浙江乐清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任编辑。1970年始,在中央电视台先后担任新闻部地方组副组长、专题部副主任、社教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台长助理、副总编辑、副台长以及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1985年至1997年,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1985年被评为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策划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苍天在上》,纪录片《收租院》、《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是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内容简介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话说长江》采用了明晰、明快、明确的空间结构线索,从长江源头说到入海口,从自然地理说到人文风情。既介绍了长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前景,又介绍了它的万千气象以及两岸的物产宝藏、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其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巨变的肯定。全片以浓笔重彩、翰墨华章的风格,以一泻千里、磅礴非凡的气势,书写了一曲祖国山河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它循着“大江东去”的主线,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思想。《话说长江》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优美激越的解说词,高昂抒情的音乐,成为当时的电视代表作品,尤其突出的是该片的解说词和主题歌《长江之歌》,都成了当时有轰动效应的文化现象。
影片分析
一、时代背景
十年“文革”的结束是新中国春天的到来。文学艺术界展开了对其文化破坏和人性摧残的控诉、反思,然后进一步把这种反思深入到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方向上。在这方面,电视纪录片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凭借电视媒介再现场景的优势和解说词的煽情力量,电视人将镜头对准中华民族大地上包括黄河、长江、长城在内的民族表征物逐个拍遍,制作出一批文化纪录片,突破了新闻纪录片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些片子大部分都是10集(3小时)以上的鸿篇巨制,能够造成连续性的规模较大的传播效应,《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唐蕃古道》、《望长城》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作品。
二、作品影响
《话说长江》是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佐田雅志企划社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电视纪录片。该片于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开始面向中国观众播放,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该片解说人陈铎以一头白发和幽默自然的风格著称,虹云以其亲切自然的解说风格成为当时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主持人。主题曲《长江之歌》也因为该片的播放而广泛传唱。该片在1983年度全国电视专栏节目评选中获特别奖。
《话说长江》在中国引起的反响是空前的,新华社在报道该片引起的“长江热”时,曾经以《中国的<话说长江>热》为题,向国外播发了英文电讯稿,说“每到星期天的晚上,数百万中国人便坐到电视机前,收看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
该片的播出引起巨大反响的另一个侧面是先后收到观众一万多封评论、批评建议的信,还有人寄来自己专门创作的以长江为题的绘画、书法和歌曲。当时有人盛赞该片是中国“激动人心的爱国画卷”,“知识的百科全书”。
三、“连续”概念的引入
因为考虑不到电视进入家庭的条件以及电视伴随的播出方式,所以在《丝绸之路》以前的纪实节目都是单本出现,没有超过一小时的。在有了连续的概念之后,《丝绸之路》在表现形式上,在进入家庭伴随的形式上,给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者们很大的启发。中央电视台随即组织一个班底,来拍一个连续的节目,能够对观众有一定伴随的状态,而且后来证实了这种让观众体验,让观众参与的形式。这就是1982年出现的《话说长江》。首先,既然过程应该介入观众的体验,那么解说词就不再只是诉诸听觉,还要让解说员跟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有电视应有的亲切感。再有,把当时已经有的技术条件,如抠像、叠画等加入到节目中去,加强屏幕视觉的信息量。
四、画说
《话说长江》对视觉语言是高度重视的,剪辑时精选优美画面,使画面编辑入情入理,富有变化。让那些足以反映长江外部形象和性格特征的画面本身去“画说”长江。片子的音乐也是配合画面,充分体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奔腾节奏,以中华民族的阳刚之气,催人奋发向上。
五、话说
《话说长江》的解说是这部作品的重要元素。在片中,解说词很好地完成了向观众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的基本任务,重叙述,少议论,坚持“引而不发”,让观众自己去思索,自己去品尝。陈汉元先生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对整个解说进行了架构,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欢迎。如:
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
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从长江的入海处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长江就是从这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但是它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它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那么,长江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究竟如何呢?
我们准备从长江的源头开始,顺流而下,逐段介绍长江的千姿百态以及长江流域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在这第一回 里,我们打算对长江的总体形象和长江的身世做一个粗略的介绍,使大家对长江有一个大概印象。
好的解说词需要由解说员来更好地表达出来,即所谓的二次创作。当时对这项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要播颂什么,要与观众促膝谈心;既要叙事,又要抒情;要生动活泼,亲切自然。担当解说员(那时还不叫节目主持人)的是当年家喻户晓的两位播音员虹云和陈铎,他们绘声绘色、幽默自然的解说,随着节目的播出不断深入人心。
六、纪实意识的萌芽
因为那时候还不知道对现场的重视,《话说长江》没有让解说员(节目主持人或出镜记者)到拍摄现场出镜解说,而只拍摄了画面,但是在编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它的不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制作技术还很不发达,只有一些简单的特效技术。于是就使用抠像把解说员贴在画面上,这样让解说员跟观众面对面。虽然这种交流还带着很大的官腔,带有很大的播音腔和居高临下的气势,但是毕竟已经把主持人推到观众的面前了。
25集片子中,其中有两集做了“答观众问”环节,一下使纪实节目跟观众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产生了观众对这个节目的认同。这引起了第一次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给了中央电视台非常大的鼓舞。
节目的原班人马在片子一播完就进入了《话说运河》的制作。制作者们知道了跟观众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日常的关系,即使他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十分充分。《话说运河》是1984年开拍的。从1986年3月到1987年1月,进行了九个月的播出。这次播出产生了又一次的轰动效应,使纪实手法、纪实节目在观众中深入人心。由《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带来的语言的蕴藉,以及伴随产生的新鲜感,征服了全国纪实节目的创作者。观众对纪录片的欢迎以及认同和纪实工作者的自觉结合起来,纪实由此慢慢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