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导演基础
9666600000015

第15章 导演与剧作(2)

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之所以能够吸引人,观赏性强,就因为他们不仅善于编故事,而且能让情节出奇制胜。例如吴宇森导演的影片《变脸》(又译《夺面双雄》)就编造了一个非常离奇曲折的故事:联邦密探辛为了摸清恐怖分子内部情况,他通过医生的帮助,将自己的脸皮揭下,与被捕的恐怖分子头目卡斯达的脸皮调换。辛变成了卡斯达打入了恐怖组织,而此时卡斯达则苏醒过来,并趁机逃离了医院。随后,他便将计就计,装扮成辛,而且逐步渗入到辛的工作与家庭中去。这是一个极其荒诞和离奇的故事,由于故事出奇制胜,而使影片成为连续数周的票房冠军。

好莱坞不仅拥有擅长编写故事的编剧,而且也拥有擅长专门编写人物对话的人才。我们常常可以从西方影片中听到非常精彩和幽默的对话,语言写得相当精练而富于机趣。这也和好莱坞电影的编剧模式有关。因为他们各司其职,各有专长,是按工业流程制造剧本的。这种剧本的文学价值并不高,缺少文采和阅读性,所以国外的刊物和出版社很少刊载和出版电影剧本,只有在电影资料馆中可以找到电影剧本,但多是完成片的纪录本,仅供研究人员或查找资料的人借阅。

由于我们编写剧本的模式袭用了作家写小说的创作方式,或者是由作家兼做编剧,多是独立创作,个人统揽,一包到底。从剧本的实际效果来看,有时剧本的情节编得好,但对话写得较差,像一杯白开水,让人感到索然无味;有的剧本对话写得很精彩,但情节却流于一般化,甚至更像话剧。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些编剧并不是全才。

近期有些所谓“贺岁片”的出台,其剧本的形式,据说其中有的就是由几个人“侃”出来的。究竟什么是“贺岁片”?也还没有准备定位。顾名思义,不外乎是应时、应景的作品,逢年过节时的文化快餐。虽不是大菜,但也可以解决一时的文化饥饿。这种影片难以成为电影的经典,因为它忘得快,没嚼头,没想头,没滋味,没回味。快餐么,只要能充饥一时就算完成任务了。快餐与大菜都是需要的。贺岁片也是一个新品种,有时快餐比大菜还红火,因为它经济实惠,更合乎大众胃口。

至于我国将来的电影生产机制如何改革,如何和国际接轨,电影剧本的创作方式如何适应电影工业的生产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讨和试验。不过,我们倒是可以从西方的编剧模式中引为借鉴,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当然,也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可以根据国情和编剧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能够编写出好的剧本来。

二、选择剧本

关于选择剧本的问题,国内外的做法有所不同。在国外,选择剧本多由制片人决策。他们的着眼点主要在经济效益上。当然,制片人也不会忽视剧本的艺术因素,因为他们深知剧本的艺术质量差,就不会吸引观众,票房价值就会低落。当制片人收购到他认为满意的剧本后,再由他挑选合适的导演去拍摄影片。所以多数导演没有选择剧本的主动权。

不过,也有身兼制片人的导演或制片人身兼导演的情况。这样,他们就有了选择剧本的主动权。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导演去单独挑选自己喜欢的剧本,如果他确实选中自己认为满意的剧本,也可以自筹资金,作为独立制片人去投拍,不过这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种做法已被不少导演尝试过,而且取得过成效。常见的这类独立制片方式,多是低成本制作。

我国的情况则不同。过去多为国营电影制片厂的文学部或编辑部通过组稿和外稿来审定剧本,然后提交厂领导或艺委会决策,剧本通过后再指派导演投拍。不管导演对这个剧本是否感兴趣,都要接受领导分配的任务,并要按期完成。这种做法类似于“包办婚姻”。现在这种情况已基本改变。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运行,国内电影界也在尝试独立制片的做法。现在逐渐转变为由制片人决策选择剧本,聘请导演;另外,导演如果选到自己满意的剧本,也可以自筹资金、自担风险,通过制片厂或自搭班子投入拍摄。这样一来,导演不仅更加重视剧本的质量,而且又增添了一层风险意识。

那么导演该如何选择剧本呢?不妨先听听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电影制片厂都有哪些说法和想法。

我国文化主管部门对电影创作有一个原则要求,就是“提倡主旋律,题材多样化”。这是一个大的原则,在选择剧本时要作考虑。

各个电影制片厂除了要遵循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之外,还有各自的规范和要求。

例如,西安电影制片厂曾因出品《野山》、《老井》、《红高粱》、《黑炮事件》、《双旗镇刀客》等影片,在国内外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声名鹊起后,该厂在总结经验时,曾就如何物色和选择剧本方面谈到,除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之外,主要应考虑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看剧本的社会价值是否反映了生活,并能对生活起到认识和推动作用。

第二,看容量如何。要有三五个有血有肉、有作为的人物和一组好的人物关系。

第三,看有无可供导演等组成摄制组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余地。文艺片要看人物有无发展,娱乐片要看有无“绝招”和兴奋点。

第四,看能否使观众感兴趣。观众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政治兴趣。

如国外兴起的政治电影《Z》、《警察局长的自白》等,我国的电视剧《苍天在上》、《黑脸》,电影《生死抉择》等反腐倡廉的题材以及《周恩来》、《重庆谈判》、《南京大屠杀》等,都是能够引起人们政治兴趣的电影和电视剧。

(2)感情满足。

(3)好奇心。

(4)艺术享受。

反映政治题材的剧本要抓得快,感情题材要抓得细,满足好奇心的娱乐片要“绝”,艺术片要“雅”。四个方面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剧本就可能成立。

第五,要考虑是否有对路的导演,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题材再好,也宁可放弃。

第六,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变。

以上仅是过去个别厂家的经验之谈,只可作参考。关于市场调查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电影厂家的重视。因为电影已经纳入市场的竞争机制,厂家和投资者不得不考虑投资的回报问题。

尽管经济是投拍电影或电视剧的基础,但影视作品毕竟是精神产品,作为导演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决不可单纯地追逐经济效益,而忽视作品的社会效应。一部传世佳作,还是要靠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来实现的。

现在有些电影人过于急功近利,太看重电影的价钱,而忽视电影的价值。价钱的取向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来自赤裸裸的金钱的诱惑。为了赚钱,可以见利忘义,用糖衣包裹鸦片,用华丽的外壳包装垃圾,兜售给观众。电影让一些被称为电影玩家或电影混混的人抱着摄影机在那儿疯狂操练。有人说,“现在的商业包装术太厉害了,把虚弱说成是对后现代的‘削平深度模式’,把庸俗说成是‘颠覆崇高的叙事’,难免让人上当。”有些电影玩家们虽然也能讲些好玩的故事,但故事背后空空荡荡,毫无价值。

价钱和价值是有界限的。价值的取向是对社会的贡献,是对人文和审美高层次的追求。这对于导演的人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海明威曾经说过:“我们有许多方法可以挣钱,可是作家去挣钱是危险的事。”海因里希·伯里也说:“如果谁以为,一本书发行量大,就可以给它特殊荣誉,一本书发行量小,就可以把它‘列入另册’,那他就犯了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的错误。”

一时热销的影片并不一定是好作品,价钱虽然上去了,可是价值却下来了。当然,好作品可以热销,但也可能受到冷遇。问题是导演不能只看重影片的卖点和价钱,假如你要做一位真正的电影艺术家,就应更看重影片的价值。对于选择剧本来说,也应当这样。不能只讲价钱,不讲价值。

第58届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主席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你如何看待今天的商业影片的制作?”他回答说:“我很遗憾地说,今天这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正处于危机之中。金钱可以统治一切,对于好莱坞那些‘白痴’而言,票房已经成了他们的圣经。而此时独立电影却依然没有形成。幸运的是,还有像戛纳、威尼斯、柏林这样的电影节向坚持艺术、坚持理想的电影人敞开大门。”由此可见,有识之士还是看重艺术质量上乘的影片的。这类影片也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

对于导演个人来说,如何选择剧本,并无一定成规和限制。有的不拘一格,只凭自己的喜好和感觉,只要能触动自己,自己喜欢,有缘分就行。有的导演对如何选择剧本,则事先就有打算和设计,有个大致的范围和目标。

电影剧本从题材的划分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时间划分:可分为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

(2)以行业划分:可分为工业、农业、军事、商业、校园等题材。

(3)以样式划分: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多种样式。

(4)以类型划分:可分为言情、惊险、悬念、推理、枪战、功夫、科幻等片种。

(5)以品位(种)划分:可分为商业(娱乐)片、艺术片等。

有的导演一生可能只热衷于一种样式,如卓别林只拍喜剧,故有“喜剧大师”之称。有的导演可能一生只拍一种类型影片,如希区柯克只拍悬念片,故有“悬念大师”之称。也有的导演则经常变换选材的范围,或尝试自己尚未触及过的题材。如张艺谋拍过《红高粱》等多部农村题材影片后,则尝试拍摄城市题材影片《有话好好说》和贺岁片《幸福时光》等。总之,如何选择剧本,要因人而异,不必设定条条框框。

导演在选择剧本时,一般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具有胆识。所谓“胆”,就是要有胆量。不要怕担风险,只追求保险系数。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那是选不到好剧本的。要敢于碰那些有独创精神、有独特构思、有个性的剧本。不要听到一点议论就缩手缩脚,打退堂鼓,要敢于开顶风船。比如有的影片在开拍前就听到对剧本议论纷纷,有的甚至几上几下,结果拍出来后,不仅没有惹出乱子,而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但是,导演光有胆量,胆大妄为,没有远见卓识也是不行的。所谓胆识,就是既要有胆量,又要有远见卓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否则有胆无识,就会产生盲目性,因盲动而导致选错剧本。

导演的远见卓识,既来自本身的修养,也来自自身的文化根底和艺术素质,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不具备这些,就难以辨别剧本内容的是非曲直,难以体察它的思想深度和哲理内涵,难以判断它的审美价值以及预见未来影片的社会效应与市场效应。即使千里马就在眼前,如果没有伯乐的慧眼,不识货,也会让它从眼前溜走的。这种事情,在现实中也曾经出现过。

第二,要有自知之明。要考虑自身的条件,权衡一下自己能否驾驭这类题材的剧本。有时剧本虽好,由于导演自身条件的局限,驾驭不了,或者题材不对自己的路,也只能割爱。否则勉强上马,反而会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那就不好处理了。

导演能否驾驭剧本,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题材特殊、重大,自己把握不住,或者风格样式和自己的艺术趣味不投合、不对路,或者剧本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距离太远、太生疏,难以沟通,等等,都需慎重考虑和斟酌,以便决定取舍。

这类情况对于任何导演来说都可能遇到,导演需要有自知之明。导演张艺谋在新浪网与网友对话聊天时,有位网友问他:“有机会的话,你会去好莱坞拍片吗?”张艺谋回答说:“我不会去好莱坞拍电影,这不是我擅长的事情,我很明白我的能力,我还是要在中国拍我熟悉的东西。”由此可见,即使像张艺谋这样著名的导演,也是需要有自知之明的。能有自知之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过,真正能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弱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总之,导演从选择剧本开始,就必须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选好剧本,以便给未来的影片打下牢固的基础。否则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剧本出现问题而搁浅,整个摄制组停下来修改剧本,那就会给摄制组的工作造成损失并带来许多困难。所以在开拍之前一定要把剧本搞扎实。剧本中没有的,想到拍摄现场找回来,那是难以做到的,所以一定要事先把好剧本关。

三、分析剧本

导演如何分析剧本,并无一定的规则或套路,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或陷于僵化。但是导演分析剧本与评论家剖析剧本,其目的是不同的。导演分析剧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其体现在银幕或屏幕上,是为了实践的需要,而不是理论的需要。

导演在接受剧本时,要特别珍视初读剧本时的直感和印象。第一次的直感和印象对导演来说特别重要,犹如男女初次会面,有的一见钟情,迅即进入热恋;有的则因印象不佳,便各自东西,不再谋面。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它能给人带来一种特有的新鲜感。

值得注意的是,初次印象并不一定准确可靠,也许初次印象甚好,但经过反复了解之后,可能会发现初次见面时没有发现的问题而否定初次留下的好印象。再经过多次研读,或许还可能出现否定之否定。在研读剧本时出现的反复现象,是正常的,不足为奇。但是,初读剧本时的新鲜感应该加以珍视,并及时记录下来以备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