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新闻报道
9663300000055

第55章 突发事件报道(4)

(3)工作装备,如笔记本电脑、海事卫星电话、铱星电话、数码相机和镜头、数字摄像机、录音机、读卡器、存储卡、读卡器、充电器等。这些器材都要有可能受损时的备用措施。此外,一定要准备一台收音机。如果当地通讯设施遭到破坏,最好携带对讲机。

(4)其他装备。最重要的是现金和人身保险。在凤凰卫视,突发新闻记者保险柜里放着5万美元,因为信用卡在很多地方实际上没办法用。除了常规保险,凤凰卫视还给记者买了SOS保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SOS组织能用最安全的措施包括专机,将记者接回指定地点。还有应急装备,如钢盔、防弹衣、头灯、应急灯、荧光带、指南针、求生哨、防水袋(盒)、万用插座、简单的自救工具等。

这些装备要考虑记者实际使用,便于携带,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即使在无电源条件下也能用;防震抗颠,不易损坏。一般来说,记者背负时不要超过35斤,否则会很累。

(5)采访心理准备。突发事件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记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理智、清醒、敏锐的观察力。如果自己或家人近期遭受过类似灾祸或其他痛苦,就要考虑是否会导致自己反应失常,影响自己的判断。在采访期间,要特别注意自我“减压”、“解压”,尽可能保持健康的心态。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席记者刘素云在耶路撒冷工作4年多。她说,“每天面对爆炸,面对死亡,需要一个人有坚强的心理,坚强的意志。有一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低沉,不想看报纸。打开电视或报纸,映入眼帘的或者是爆炸现场的血腥场面,或者是痛不欲生的面孔,或者是已走入天国的遇难者遗像。”据她了解,同样情况在其他记者身上也有。

此外,还要设想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绝大多数的受灾者或其家属在经历了灾害和失去亲人的不幸之后,都面对着一堵“悲痛之墙”。他们不愿想过去,不愿想未来,他们只愿活在现在并承受着此刻的悲痛。然而,记者却不得不接近他们,冒犯他们忧伤的空间。这时,记者要学会体谅他们,避免在采访中激化对方的情绪。面对可能遭遇的阻碍和武力威胁,要懂得保护自己和同伴,没有任何新闻抵得上记者的生命。

(三)记者、编辑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角色

新闻工作者经常面临人与记者双重角色的困惑和选择。先做人?还是先做事?在新闻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突发事件报道对新闻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最大的风险是新闻媒体历经千辛万苦拿出的成果,被公众指责为“丧失道德”、“没有人性”,彻底否定新闻报道的立场。中外新闻实践中的诸多案例都说明,记者要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天则,做事是职责。这是记者和编辑部必须达成的共识。在这个前提下,记者、编辑部的角色可以这样描述:

1.战士和指挥官

在新闻大战中,现场记者要及时采访有价值的消息并迅速发回编辑部。记者的采写活动是突发事件报道的中心,其他方面的报道只有在现场消息的基础上才能放出光彩。编辑部要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指挥现场记者,提出采访要求。

有一个建议值得探讨。现在的记者大多是信息的反馈者,发现线索后向编辑部报告,接受后方的指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戴瑞尔·莫恩介绍说,美国的主流报纸会对记者进行灾难报道的日常培训,一旦发生灾难后,第一个获悉信息的记者或编辑都可以成为临时指挥官,有经验的从业者可以及早开始分派任务,直至总编辑出现。

2.紧密配合的合作者

在时效的比拼中,现场记者发稿是第一环节,编辑部发稿是第二环节。这两个环节彼此分开又紧密相连,且同等重要,对报道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媒体通常都会派出经验丰富的记者和编辑,分别负责重要新闻的采访、编辑和签发。

3.素材收集者和成果展示者

现场记者发回大量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素材,编辑部通过精心的选择、设计和编辑,才能带给受众醒目甚至是令人震撼的效果。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战争。《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派在总编室工作的李庄三赴朝鲜战场进行采访。每次临行前,范长江都说,“稿子不嫌多,越快越好,你的稿子我来处理,随到随发”。后来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回忆:“他的诺言全部兑现了,稿件处理很及时,都安排在醒目位置。”1951年4月11日一版《朝鲜通讯》发表特约记者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四)突发事件报道注意事项

1.不要盲目猜测事发原因

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不能马上确定,对成因进行分析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最好由权威部门或专家出面说明。记者的职责只是客观全面地报道灾祸事件,事发原因在不明确之前,不要在报道中贸然下结论,因为它总是和相关的责任人联系在一起的。

2.解决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

记者为了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或者增添报道的人情味,采访灾祸事件的当事人,有部分当事人可能会拒绝接受采访,他们认为记者的采访侵犯了个人隐私权或者名誉权。

3.服从警方和救援人员的指挥

如果有保安人员阻止采访,要争取对方的理解和配合,或者联系他的老板、直接上级。避免硬闯硬拍,发生不必要的肢体冲突,更不能故意把与保安的冲突当成新闻报道的焦点。

4.注意记者的心理压力

见证死亡对人的心理会造成累积伤害,有些人的问题可能立即显现,有些人需要经年累月才可能表现出症状。一般情况下,现场记者工作一个星期就要轮班,回来后暂时不要做同类报道。如果出现睡眠不好、噩梦不断、情绪低落、忽然间很容易哭等,要向专业的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二、掌握政策,有所取舍

对于突发事件,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些规定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一些新闻协会和新闻媒体制定了突发事件报道的规范,如中国记协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这些规定对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具有约束力和参考价值。

(一)正确引导舆论,化解因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

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传播特点是,公众信息需求急速膨胀,各类小道消息满天飞,极易扩散。国外有一句名言:“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天下。”权威、准确信息的缺失,会导致人心惶惶和社会秩序混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应急处置措施失灵。

最典型的是2002年发生的“非典”事件。由于中国媒体没有对首发病例及时报道,社会上开始出现肺炎流行、鼠疫爆发、生物性武器攻击、打个照面就死人、某某医院被部队戒严等谣言,部分地区出现白醋、板蓝根、口罩等物品的抢购和短缺现象,导致物价暴涨,社会恐慌。

汶川地震发生后,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区市都有震感,有些地区震感非常强烈。北京盛传当晚将会有2~6级地震,上海谣传沪浙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重庆网上传言晚上会有余震。由于国家地震局通过新华社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信息,使公众很快了解了事件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

这就说明,强震固然可怕,但震后造成的举国恐慌更可怕。社会恐慌的真正根源来自于信息的不确定和不平衡。汶川地震中虽然伤亡惨重,但社会上没有多少谣言传播,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抗震救灾,其中新闻传播收到了良好效果。

正确引导舆论,一要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报道,能反应多快就要多快,不迟到、不瞒报、不掩饰、不夸大,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要加强对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监测,对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及时进行细致的新闻调查,获取准确情况,掌握舆论动向,积极解疑释惑,防止谣传、误传引发不稳定因素;三要重视媒体联动,特别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通过议题设置、交叉传播和整合互动,形成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网络舆论的引导合力。

(二)注重人文关怀,减少灾难伤害和损失高于新闻报道

对突发事件报道必须以降低事件对社会和公众的危害为第一准则。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尤其高于记者从事的新闻报道本身。人的安危、人的情感、人的尊严,比收集新闻更重要。

要采取克制性采访态度,避免过度采访。首先是选择采访的时机。对方明确拒绝时不要进行采访。如果可能影响救援工作,或给对方造成不适甚至伤害,记者应主动停止采访。其次,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再次,要注意报道的文字描述、图片画面等。

菲律宾人质事件发生后,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救援服务总统筹刘家祖医生说,许多灾难事件的经历人事后都会对我们心理学家说,当时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被媒体追问。

香港精神健康促进会主席陈仲谋说,当年“9·11”新闻中看到的是楼塌,这次看到的是乱枪扫射和伤亡者的血淋淋场面,在港人的心理上会造成重大灾难创伤,严重程度会超过“9·11”。

通过电视直播,无数港人直接成为事件的目击者,也是间接受害人,他们所受到的震撼是无法想象的。许多人无比悲愤,为死难者泪流满面,甚至连续几晚都睡不好觉,一闭上眼睛,脑中就会回放事件发生的电视画面。

通过新闻传播,受影响的学生范围非常广。有些孩子对于事件难以理解,不愿意上学;有些认识当事人的孩子,由于伤心,开始变得沉默,不愿与人接触;年纪小些的孩子由于受了惊吓,甚至会行为倒退,出现尿床和过度依赖的现象……

在新闻实践中,那些缺乏人文关怀的报道,确实对公众造成了“二次伤害”。不论是采访还是报道,都要恪守最小伤害原则。如对于灾难、罪案现场,对于现场的死伤情况、罪犯的残忍程度,最好是概述、模糊而不宜描写、特写。文字、图片的表现都应当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这既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准则,也是新闻从业者人文精神的体现。

(三)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伦理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的职业追求和新闻伦理之间最容易发生矛盾和碰撞。每个记者都希望自己站在第一线,都希望获取独家新闻,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都没错。可是,记者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明确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伦理的五点建议:

1.不用违背新闻伦理的方法和渠道进行采访报道

丹麦报道摄影师马可·韦尔纳斯基受到普利策中心危机报道项目赞助,拍摄《乌干达献祭儿童》专题,获得荷赛一等奖,结果在网络上饱受质疑。其中一张,为了拍照的需要将已经下葬的女孩重新挖出来,之后付给孩子家人70美元。最终普利策中心相关负责人道歉,并撤下了有争议的两张照片。

2.不违背提供重要线索和信息者的意愿,向外界透露其有关秘密

例如,《华盛顿邮报》曝光“水门事件”后,一直拒绝透露被称为“深喉”的匿名消息源,直到2005年他主动现身,人们才知道他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当然,对于这类匿名信息要格外注意核实。

3.不传播虚假、不实的信息

如果是非权威或非可靠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在无法核实时,不要用“据说”、“可能”等不确定性词语进行报道。

4.不传播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的新闻信息

获得第4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的《印度妇女哀悼海啸中死难的亲属》,画面描述的是2004年12月28日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的一个场景,一位妇女在为海啸中遇难的亲人哀悼。摄影者阿尔科·达塔只把悼念者和死者的一只胳膊摄入了镜头,以一种含蓄、深沉、神圣的方式,让人们在震惊中感受到海啸的危害和人类的无奈。

5.不干扰和影响正常的救援、医疗工作,尽量减少记者造成的负担

在汶川地震现场采访的成都电视台记者柏翮发现,不少记者轻装上阵,占用灾民的救援物资,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甚至专门成立了“记者救助站”。有记者明知灾区电力紧张,还争着用指挥部的卫星电话。有记者要挟现场指挥的战士让自己先上救援灾民的船只。采访中问及伤亡情况,对方答曰:有被震死的,有被砸死的,有被饿死的,有被渴死的,还有被记者问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