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9658700000024

第24章 责任与角色(7)

文献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内容生产体系中的特质、地位与价值

自2005年以来,中国电视屏幕上相继出现了《故宫》、《新丝绸之路》、《再说长江》、《大国崛起》、《香港十年》等诸多优秀大型纪录片作品,在社会上不断掀起收视热潮,引起学界、业界与大众的热烈讨论,并在中国电视内容生产中构成了娱乐节目之外的另一个亮点。这是中国纪录片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创作热潮之后,又一轮新的创作高峰。仔细分析两次高潮的特点会发现,区别于过去反映百姓生活的原生态纪录片,新近出现的这次高潮以大型文献纪录片为主要特征。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在学术上明确文献纪录片的特殊价值,对文献纪录片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认清文献纪录片在当今中国电视内容生产体系中的特质、地位与价值。其目的在于为今后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乃至为整个电视内容生产的走向提供理论参考。

一、文献纪录片是纪录片价值功能的本质体现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记录手段经历了结绳记事这样的符号和形体、口耳相传的说话和语言、文字印刷、电子图像等不同阶段。每一种手段与介质的根本目的在于记录当下、为历史留存文献档案。虽然在影像诞生之初,人们把摄影机拍摄下的影像视作类似杂耍之类的游戏,但此后不久人们便发现,在记录人类活动方面,影像具有超乎文字与图片的强大优势。因此,记录人类的活动,为人类的历史留存影像档案便成为影像的主要功能,这也正是纪录片最主要的功能。

历经百年发展,在纪录片这个概念下,历史上虽然有多种理论观点、众多学术流派和不同创作倾向,但是纪录片的这一主要功能始终不变,它确定于影像诞生之初。这一功能也是纪录片历经百年发展与变迁,在影视节目各种新形式、新形态、新样式层出不穷的态势下仍能保持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而文献纪录片,其核心要素在于它的文献价值,所以,它应当是纪录片这一群系中最能凸显其功能的一种类型,由此可以推知无论是对电视这种传播媒介以及对纪录片整体创作而言,还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而言,文献纪录片都具有特殊的地位。

二、文献纪录片在当今中国电视内容生产体系中的特质、地位与价值

1.文献纪录片的特质——宏大

在内容题材上表现为主题宏大。文献纪录片具备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质,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意图,暗合国家意志,许多选题被纳入重大题材规划,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显现。相对于对日常生活细腻描摹的边缘与琐碎,文献纪录片的内容和主题更倾向对社会大趋势的关注,关注社会情绪、关注时代脉搏、关注民族精神,而非个人思想观点的表达。

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宏大叙事。从叙事策略看,文献纪录片创作者往往从党和国家、民族、时代的高度把握主题,采用宏大叙事的视角;风格上追求大气磅礴、恢宏豪迈,个人风格的体现较为弱化;从结构看,时空跨越较大,线索交织,人物繁多。

在创作生产上也体现为规模宏大。文献纪录作品往往是大篇幅,多部/集;创作方式采取兵团式作战,具有集体制作的色彩,制作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对人、财、物的要求较高,非独立制作所能为。

2.文献纪录片的地位——特殊

文献纪录片在影视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为时代立传,为后世写史,是文献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目的。其独有的文献价值决定了它可以传之后世,具有留存价值。

文献纪录片在内容生产中具有特殊的现实地位。由于文献纪录片“客观真实”的本质属性和留存历史的价值功能,以及对历史的深度挖掘和细微表现,它逐渐成为纪念性节目中最具优势的类型样式,因此每到特殊时期,都会安排创作相应题材的文献纪录片。

文献纪录片在传播体系中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大部分文献纪录片属于重大题材,独立立项、单独制作,并专门开辟时段播出。另外,为了扩大社会反响,增强传播效果,文献纪录片往往注重前期策划宣传和后续延伸开发,其引发的社会反响也会持续。

3.文献纪特录片的价值——载体

第一,文献纪录片是电视媒体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载体,改变电视内容生产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视文化的生态环境。最近几年来,随着电视内容竞争的不断加剧,能够拉动收视率、拉动观众参与的电视娱乐节目占据了中国电视的大部分空间。但电视媒体不仅仅具有娱乐功能,更应该担当社会责任,文献纪录片就是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主要载体。《故宫》、《再说长江》等优秀作品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观众对当今电视媒体的认知和评价,引领了观众的观赏旨趣和审美取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被娱乐之风裹挟的生态格局,为电视媒体自身的良性循环和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文献纪录片是电视艺术创作引领探索与创新的载体,为中国电视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产品标本和有意义的探索。事实证明,当今许多电视节目样式中的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都开始于文献纪录片。《望长城》最早引进纪实拍摄的理念,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回归本体的历史;而真实再现也最早出现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至于电脑动画制作、航拍技术等手段,也都最早运用于文献纪录片。凡此种种成功的探索或者失败的尝试,一定会对常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三,文献纪录片是提升电视综合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载体,对树立品牌的影响力产生推动作用。《故宫》、《再说长江》的播出,不但为央视一套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同时也为央视树立了国家媒体、大台风范的形象。这种成功的例子不唯央视所独有,《郑和下西洋》、《百年昆曲》、《梅兰芳》让我们知道了江苏卫视,《解读皇粮国税》让我们知道了天津电视台,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河南的《河之南》都为当地的卫视频道乃至整个省份赢得了声誉,树立了形象。

三、强化文献纪录片在电视内容生产中的位置,提升电视品牌影响力的几点建议

1.把握大的时代脉搏,结合电视自身的结构调整,适时推出重量级的大制作

从时代发展的大环境看,电视媒体跟时代发展不可分离,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巨大、丰厚、新鲜的土壤,让纪录片从中获取无数的资源和滋养,机遇和挑战、发展和变迁都前所未有。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普遍提高,历史文化受到空前重视。这是国家的幸运,也是纪录片的福祉,以这种时代的大发展为背景,创作相应主题宏大、内容丰厚的文献纪录片,应该是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必然之道。《再说长江》、《香港十年》、《大国崛起》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

从电视自身的发展看,中国电视这几年完成了从节目到栏目,再到频道为核心的改革发展过程,此前栏目化趋势遏制了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空间。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之后,电视台各频道设置逐步到位,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媒体形象和品牌建设受到重视。在塑造频道品牌的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过程中,利用文献纪录片创作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大国崛起》是经济频道在栏目基础上推出的力作,它为经济频道树立了超出经济生活概念之上的对国家、民族、经济发展之路进行思考的大气、厚重的良好的声誉。很快经济频道又将推出另一部文献纪录片《复兴之路》,相信这是他们树立频道品牌形象的又一举措。

2.在整体策划上,大型文献纪录片要注重五个“时”的概念

电视作为传媒手段,与生俱来地拥有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伴生物的独特传媒性质,因此,任何电视内容,都无法脱离“即时性”或“时效性”的电视传媒本质,换言之,电视内容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一个“时”字上,所谓“五时”包括时代、时尚、时下、时机和时段。

具体到文献纪录片的策划,也应该注意这五个因素。

首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时代是电视内容所发生的最宏大的背景,如果电视内容能够体现足够的时代感和时代特色,以及这个时代最富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心理状态、情感状态,它就会为人们所关注和记忆。《再说长江》、《大国崛起》都很好地把握了、暗合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关注社会时尚,关注一个时期比较前沿、比较新锐的一种潮流和取向。是否具有时尚特质,往往意味着是否能吸引大众的关注。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奥运会成为中国百姓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已经有很多电视媒体策划奥运题材的纪录片,如《奥运传奇》、《我的奥林匹克》、《同一个世界》等大型文献纪录片会相继出现,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再次,从电视文献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和内容的叙事层面来看,关注时下、关注当下,从现在进行时的问题、现象和状态切入是可行的选择。天津电视台的《解读皇粮国税》,注意到国家取消农业税这一重大历史变革,及时加以反映,形成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要把握播出时机。电视内容传播效果如何,恰当的播出时机的选择常常是关键性因素,比如2005年推出的一系列反映抗战的文献纪录片《抗战》、《八路军》、《新儿女英雄传》、《一个时代的侧影》、《为了胜利》、《鏖战大西洋》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电影诞生100周年,唐山大地震30年等特殊历史时期的纪念日,也有很多媒体及时把握时机,提前策划相关题材的文献纪录片,适时播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时段播出也大有讲究。

3.在叙事策略上,文献纪录片要注重“史、诗、思、情”

总结近几年一些电视纪录大片成功的经验,在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叙事策略上要注意四个字,那就是“史、诗、思、情”。

所谓“史”是指作品要有历史的张力。作为文献纪录片,反映历史题材的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历史时间跨越,比如《百年中国》、《抗战》等;而反映当代的文献纪录片,也要注意放到历史的坐标中去考量,《再说长江》从三星堆时代延伸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当代,几千年的跨度使它形成一种历史的张力,从而成就作品的高度与深度。

所谓“诗”是指作品要有审美的张力。文献纪录片创作切忌史料考据和文献的堆砌,艺术创作要追求美的品质,包括强有力的视听冲击和影像的审美惊奇,要追求强大的审美的张力。

所谓“思”是指作品要有思想的张力,也就是要具备思想的魅力。好的文献纪录片在记录历史和当下的基础上,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让人在历史中重新认识现实,产生思考现实、考量当下的冲动。

所谓“情”是指作品要有情感的张力。文献纪录片不但要使观众获得知识和信息,还要让观众感动,跟着情感的牵引起起伏伏,产生情感的一种冲击。

这四个特点,应该是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大片的基本内涵。同样,具备了这样的气质和气度,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文献纪录片。

4.在具体创作手段上,文献纪录片要注重四种表达方式

电视内容的生产经历了从“宣传品”、“作品”时代进入“产品”时代的过程,而文献纪录片大多要具备“三品”的特质,既要承载电视主流媒体传达国家意志的责任,在艺术创作上又要追求美的品质,同时还要兼顾收视效果和市场效益。结合纪录文献片三种品质兼备的特质,当今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在表达手段上要注重四种表达方式——国家话语的民间表达、历史话语的当下表达、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以及民族话语的世界表达。

第一,国家话语的民间表达。文献纪录片中的国家立场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是与民众百姓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应切忌灌输式的、自上而下的生硬的表达方式,而应该选择平视的视角和民间的话语方式。《毛泽东》、《邓小平》的创作者刘效礼将军曾说过一句话,“要站着拍,不要跪着拍”,对领袖人物采取了平视的视角,改变国家语态和话语方式,采用民间语态和话语方式。《再说长江》也是这方面成功的例子。

第二,历史话语的当下表达。纪录片的文献意义不仅在于它保存和重现了历史,更重要的在于文献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价值,因此拍今天其实就是在拍历史,而拍过去也是在拍今天。自从人们认识到历史话语的本质是诗性的,对纪录片的文献价值的理解,就包含两个层次,既要有对历史的客观的表述,也要有对历史的当代解读。

第三,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文献纪录片中的政治立场不应该是生硬的、灌输的,而应该是温和的、人性的、人文的,因此,要注意政治话语的文化表达。《香港十年》是对“一国两制”成功实施的电视阐释。而《东方之光》、《三个代表》等作品也承担着对政治理论和思想的阐释任务,这些作品没有肤浅贫乏地叙述事例,来证明主题定义,也没豪言壮语式的表态,它们更多地采用纪实手段,纪录生活变迁和价值观念的变迁,把时代的进程放到历史文化体系之中。

第四,民族话语的世界表达。历史既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同时也属于整个人类的历史,因此文献纪录片应站在人类的视角、全球的角度对历史进行把握和叙述。比如《圆明园》,没有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着眼于整个人类,既有对八国联军焚烧掠夺中国皇家园林的客观描述,同时也冷静思考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愚昧腐败,把圆明园的建设、破坏放到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角度考量,成就了作品的大气。

文献纪录片为整个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留存记忆,凸显着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功能,最根本地完成了纪录片的责任,具有其他题材所不能替代的地位。它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探索、创新和发展。

(本文发表于《纪录》200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