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9657400000019

第19章 时间(3)

三、叙述的错时现象

保罗·利科说过:“故事中事件的时间特点与叙事中的相应的特点并不协调,在时序方面,这些不协调可以笼统地称作时间倒错。”动画电影尽管从大多数来讲具备顺时的性质,在某些特定影片中也不乏出现错时现象,即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偏离或矛盾现象。以叙述者正在讲述的“此时”为参照系,从一条时间轴上能分出两种主要的错时关系,或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差异,通常称为倒叙和预叙。“倒叙”指在“此时”讲述先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或在事件发生之后回顾那件往事;“预叙”则相反,是在“此时”讲述尚未发生之事,或对未来的某件事进行预先叙述。

先来看一部日本动画影片《再见萤火虫》中的倒叙:“昭和20年9月21日,我死了。”这是开头的台词。接下来,通过人物回忆的思绪,画面回到了过去:母亲在空袭中死亡,逃出家门的14岁的清太和妹妹节子,在战火中相依为命。之所以把这部影片作为倒叙来分析,是因为开头处就交代了最后的结局,而叙述者哥哥的灵魂“此时”正在回忆的兄妹往事,都是“过去时态”里发生的故事。

这里还需要解释两个与错时相关的概念,首先是第一叙述层和第二叙述层,当错时即倒叙或预叙出现时,相对于错时而言的叙述层次,也就是倒叙或预叙的上下文,属于第一叙述层。而存在于第一叙述层之中的倒叙或预叙文字则构成第二叙述层。在上述《再见萤火虫》的故事开始时,对哥哥躺在草坪上,灵魂慢慢升空的描绘属于第一叙述层,他所回忆的兄妹往事是第二叙述层。此处,第二叙述层占据主导位置,担任了主要的叙事任务。而第一叙述层的存在却成为叙事的一种修辞技巧,使影片在开场时就笼罩了一层沉重悲凉的薄雾。

一般来说,预叙不但要提前讲述将会发生的事件,而且要求事件尚未实际发生就对其进行充分的叙述,就此意义而言,预叙现象似乎并不多见于动画影片之中。但将预叙的指涉意引申的话就会发现,在有些影片里,故事中的人物有发布对未来事件的警告的情节或行动,像《木偶奇遇记》中蓝仙女帮助匹诺曹实现“成为真正的人”的愿望时发出的警示:匹诺曹必须学会诚实、勇敢、不自私自利。而且同时作为惩罚,每当匹诺曹说谎时,他的鼻子便会不断地变长。随后,在匹诺曹身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印证了仙女的话。这里,仙女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了预叙的含义。

再比如《睡美人》中,在睡美人出生时,国王请来了七位仙女当公主的教母。仙女们赐予睡美人美丽、智慧等各种美德和优良品质。但一位受冷落的老仙女为了发泄怨愤,诅咒“公主会被一枚纱锭刺破手指而丧命”。好在一位仙女挽救了悲剧,说公主并不会死去而只是沉睡一百年,然后会有王子把她唤醒。在故事中,睡美人的所有品质都是仙女赋予的,随着情节的推进,她的命运只是遵循或者说演绎了仙女的预设,严格按照仙女的愿望进行着,本质上丝毫没有发展与改变。老仙女的诅咒随着情节的推进一一得以应验,睡美人的人生历程基本上是在演绎仙女的预言。尽管国王曾试图对仙女的诅咒进行挽救与抗争,比如发布禁止用纱锭纺线、不许私藏纱锭的诏书等,但这些努力对扭转睡美人的命运毫无作用。终于到了预言注定实现的那一天,公主极为好奇地看到了纱锭并试着动手纺线,于是手指被刺破了,便倒下昏迷不醒。

主宰公主命运的仍是仙女的意志,公主只能身不由己地被操纵着。时间过去一百年后,那位注定要唤醒公主的王子出现,成为预言中的拯救者。可见,故事中最基本的情节都被这些预言掌控和主宰着,这里的预叙具有宿命论色彩:一切都已经预先确定,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这种情况如巴尔所说,它使叙述中的紧张气氛,至少是些许的紧张气氛丧失了。也就是说,由“它如何结束”这一问题所产生的紧张感消失了,因为结尾已经预示出来。而另一种形式的紧张感可能取而代之,产生诸如“它怎样会这样发生”这类问题及诸如此类的变种,如“主人公为什么会这样愚蠢?”以及“社会为什么会容许这样一件事情发生?”等等。预叙的这种形式,不仅使不同的时间“相互镶嵌”,而且时间上的预叙使得动画时间呈现出复杂的叙事形态,使作品在结构上显得格外紧凑与结实。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发现,动画电影中的“错时”现象通常是在那些具有魔幻或神话色彩的故事中表现出来,这些故事中通常都会有一位神仙或者法师出现,他们承担了情节预示的任务和功能。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是为故事的展开做铺垫;二是具有解释和说明的作用,扩充信息量;三是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设置了悬念;四是具备了修辞功能,比如隐喻、象征等,这一点在后文中会详细探讨,此处不多赘述。

第三节动画电影叙述的时间形态

一、单线的时间形态

在早期的动画电影中,大部分故事依循的是线性的时间序列,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都极为清晰。人物的活动及其所构成的事件循序渐进,一目了然,在结构上体现为历险、寻宝、奇遇等模式。故事中的一切情节都以主人公的活动铺展和贯穿,主人公走到哪里,故事就发展到哪里。而且,往往在影片开始的场景中借助一些偶然因素设置危机,并让现实中善恶分明的两极进行搏斗。在此过程中,双方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各自的活动或行为,并以此推动情节发展,最终合二为一,促成故事的结果,导出“因果报应”、“扬善惩恶”的幸福结局。

例如《白雪公主》,故事情节按照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自然时间顺序逐一呈现。故事开头就是白雪公主的亲生母亲去世,国王娶了一位漂亮的新王后。新王后骄傲又自负,容不得任何人比她更美丽。因此,天生丽质的白雪公主不可避免地会与嫉妒成性的王后构成尖锐的冲突,王后试图杀死白雪公主而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故事的展开部分描述白雪公主逃脱王后的迫害途中的历险。七个小矮人的收留,乔装改扮的王后一次又一次地迫害,小矮人一次又一次地救助,直到白雪公主吞下剧毒的苹果而“死去”。可见,在单线的时间形态下,动画的时间是不可逆的,事件本身的头、身、尾也就是叙事事件的头、身、尾,环环相扣,直奔结局。

二、双线的时间形态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很多现代动画影片在叙事中有两种时间形态;一是虚幻时间(超自然时间),二是能用日历、钟表等测量的现实时间(自然时间、人类史时间)。而这两种时间形态根据不同的组合方式,又形成两类时间轨迹,即双线平行和双线叠印。

1.双线平行

双线结构本身指的是作品在总体构架上的特点,着重于作品的整体结构,而非细部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的叠印起到了对事件补充说明或者解释缘由的作用。许多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动画影片都采用了这种时间结构,如《海底总动员》、《企鹅闹剧》、《僵尸新娘》、《鲨鱼黑帮》、《魔比斯环》等等。

以《海底总动员》为例,影片以小丑鱼儿子尼莫被捉,父亲开始寻子,就从两条线索对应地表现寻找历险与逃亡历险两个环节。所以,影片在叙事时间上采用的是双线平行的叙述方式,一条时间线索是马林与多丽一起沿着线索克服困难寻找尼莫,另一条是尼莫在鱼缸中的奋斗过程。最后,两条时间线索的交汇融合通过两个段落完成:一是,尼莫在鱼缸里用团结和友谊的力量逃脱了渔网,但是遇到“害鱼凶手”的小女孩的到来,尼莫装死,恰逢千里迢迢而来的马林看到死去的尼莫万念俱灰;二是,尼莫与马林终于相遇,但紧接着捕鱼船的渔网又把多丽罩住了,尼莫用鱼缸里面的方法解救了所有的鱼。马林看着躺在海底的尼莫以为他死了,在伤心时刻,尼莫苏醒过来。

2.双线叠印

在“双线叠印”的时间轨迹里主要让现实中的人物成为主动者,通过梦境、想象、魔力等不同手段或因素,使现实与虚幻的意境交替出现:或者幻想为主线,现实作虚线;或者现实为主线,幻想作虚线,两者分别起引导、穿插作用。像《崂山道士》、《怪物公司》、《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猫的报恩》、《龙猫》等等影片都包含这样的时间轨迹。

以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动画影片《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为例,10岁的亚瑟是个淘气的男孩,外婆家就是他的乐园,这里不但有美丽的房子和花园,还有4年前神秘失踪的外公留给他的各种奇妙宝藏。但好景不长,邪恶的房地产商要霸占外婆的房子,而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找到外公藏在花园的红宝石。亚瑟解开外公留下的谜题,打开了月光之门,进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迷你王国。随后,亚瑟在迷你王国开始了一段奇妙而惊险的旅行。通过在迷你王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幻想世界的人物走进了亚瑟的生活。也就是说,让“这个世界之外”的本来具有魔力的非现实世界的人物和东西“背井离乡”,移入到了人类的现实世界当中,将幻想和现实的时间交织在一起,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共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丹尼尔·布尔斯在《发现者们》中写道:“人类第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就是时间这道人类历史的风景线……时间的大家庭将带来知识的大家庭,使我们可以共享人类的发现,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动画是运动的艺术,“动”代表着“变”,而“时间就是变的第一种形式”,动画电影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为人们充分开掘了时间本身所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