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西视界融合中的电影审美时空
9652700000031

第31章 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构造(5)

在强调视听愉悦的大众电影艺术盛行的时代,电影声音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参数,电影院中优良的音响设备制造了高纯净度、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大众艺术电影的叙事性降低,主题日趋平庸,但是画面和声音效果却得到重视。

在“视觉凸现美学”(王一川语)时代电影声音成为视听奇观的重要部分。强行制造的电影声音逐渐脱离现实的真实性,营造出悦耳的电影声音织体,构建声音审美四维空间。香港电影《伤城》中配乐从电影的开始到结束居然很少停顿,密集的音乐配合情节安排让观众的听觉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听觉愉悦构成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第四节电影审美场:作者—观众

所谓审美场是审美主体以审美客体为对象构建的审美时空结构。在审美场的构建中,审美主体是建构完成的主体,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客体时在精神上进入审美境界,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国内有专家提出审美场概念,主要指的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建构的四维空间状态。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建立的审美关系中形成,审美主体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这是微观的审美场论,还有一种宏观的审美场论,指的是一定社会时代的审美气氛,潜在影响处于其中的审美主体的审美方式、审美理念和审美体验。

审美场与审美四维空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审美四维空间强调审美主体的想象,即使审美主体没有面对审美客体,还是可以凭借想象进入审美四维空间。审美四维空间可以是虚拟的想象时空。而审美场强调的是处于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建立的审美状态之中的场域。场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力对物体的作用范畴。比如说,地球是重力场,整个地球都是重力的作用范畴。场对处于其中的物体都会施加作用力。在电磁场中,磁场力超越视听感官之外又无处不在地施加作用力,这一点与审美场中电影作者、潜在叙事者和潜在接受者对电影作者和电影观众的精神作用力相似。审美主体必须面对审美客体。其次,面对自然的审美和面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精神生活,审美场是主体与客体建立的关系场域,而审美四维空间可以超越现实时空,进入精神时空和真理时空之中,审美四维空间有三个层面,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从现实时空向精神时空、真理时空超越的过程。最后,审美场论者对其内部结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审美场的内部结构与审美四维空间相似,人物、形象、话语、动作、色彩、形状、线条、声音、光影等构建审美场。审美场产生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但是审美体验的获得还会使审美客体在时空上产生超越,从二维或三维空间向四维空间升华,具有生命的形象特征和精神气质。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其艺术特征建基于其物质特征之上。《拉奥孔》抓住的是悲剧的高潮瞬间,但是欣赏《拉奥孔》还需要了解“木马屠城”的典故,这就是说要在时间上由悲剧高潮一瞬间还原历史的四维空间。这样才会理解《拉奥孔》的悲剧意义。审美场的内部结构在一定意义上类似电影构筑的审美四维空间。

电影接受过程中,观众与其审美对象之间建立了审美场。电影的特殊性是审美时不需要想象的四维时空还原,电影本身提供的审美四维空间丰富而充实,现代的数字电影提供的画面、音响往往超过观众的想象力。观众在无意识之中精神上与电影同一,目光在场,直接获得审美体验。电影语言展现了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电影声画效果也制造了电影审美场,观众在审美场中获得视听经验和审美体验。电影院是一座审美场,而银幕上展现的是审美四维空间。而电影审美场笔者认为不应该仅限于电影院或其他场合,范围还应该拓宽。电影作者、电影作品和电影观众共同建构了电影审美场。所以,在这里电影审美场的概念和之前的审美场概念相比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观众接受电影视像的过程中,电影作者不在场,但是电影视像是电影作者塑造的结果,并因此构建了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电影作者的影响在电影作品中无所不在。电影作者是电影审美场不在的在场者。电影作品是联系电影作者和观众的媒介。电影作者通过作品对观众施加作用,观众的体验和理解都会受到电影作者的预设安排,电影作者是施动者,而观众是受动者,两者通过电影作品建立审美场。同时,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建构过程受到电影作者和电影观众两方面的直接影响。电影审美四维空间一方面是电影作者创作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是观众直觉的结果,同一部电影作品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理解,也就意味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四维空间。

赵毅衡先生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认为,小说的叙述者背后还有潜在的叙述者,即是一定社会时代的文化元素潜在地控制了叙述者的叙事行为,文化元素成为潜文本,而叙述者反而成为文本。在这里同样可以引进赵毅衡先生的观点,在电影作品摄制中同样也有“潜在叙述者”,文化、审美趣味、社会无意识、精神心理等会成为无所不在的在场者影响到电影作者的创作意识和无意识。同样,观众的文化、审美趣味、社会无意识、精神心理等也会形成电影接受意识和无意识,在观众接受的背后也有“潜在接受者”在场。于是,电影审美场形成了微观和宏观的双层结构。电影作者通过电影作品和电影观众建立具体的审美场,在具体的审美场之外还建立了宏观的社会时代宏大的审美场,对具体情境之中的电影作者/观众施加影响,控制审美四维空间的建构和审美体验与理解的形成。电影审美场理论需要阐释潜在叙述者、潜在接受者、电影作者、电影作品、观众在电影审美场中的表现特征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

一、潜在叙述者

潜在叙述者是电影叙事中控制电影作者创作电影作品的存在于一定社会时代中的意识形态。作为文化个人的电影作者在一定社会时代之中生成,会接受存在于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文化个人成为实践意识形态的个体。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于社会文化产品如报纸、书籍、电影、电视、网络等之中,个人阅读在体验和理解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受它。电影作者的经验、理念、审美趣味、艺术观念是一定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代言,最后转化成为一种艺术语言控制电影作品的创作。电影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构成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这是电影的一级符号。电影一级符号形成能指,作者的意识形态成为电影作品的所指,这是电影的二级符号。电影二级符号形成能指,社会意识形态成为其所指,这构成了电影的三级符号。在电影作品生成的过程中,社会和作者的意识形态逐渐具体化,结合艺术形象及其生存境况建构审美四维空间,展示人物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在作品生成过程中,意识形态获得感性的形式,获得生命之气的灌注,从而产生有生命活力的艺术感染力强大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建构,从而创构审美四维空间。如果换用黑格尔的著名论断,我们可以说,电影是意识形态的感性显现。感性显现是指审美四维空间中具体的形象、光影、色彩、形状、运动、声音等,而意识形态是需要阐释才能解读的理念。

潜在叙述者由此成为电影审美场宏大叙事中的意义生产者,是电影意蕴的最后所在,潜在叙述者的艺术意识形态成为潜在的场力对处于其中的人物(包括作者、观众、演员、角色等)施加作用,产生接受或拒斥的反应,并成为人物理念、命运和形象的最后解释者。场力的作用结果是符号的生产和文本的形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表达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西方的普世价值:自由、平等、博爱。法国国旗三色旗的颜色就是:蓝、白、红,颜色具有国家理念象征意义。在电影作品并没有出现直接的口号式理念宣传,颜色成为电影作品的主色调,与人物的心境吻合,与自由、平等、博爱的感性色彩相吻合,于是,抽象的理念获得了具体的感性存在,在电影的叙事中完成理念的无意识宣教。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作品产生后获得自身的独立性,电影审美四维空间作为虚拟存在形成类似存在的客观性,作者意识形态固然在电影作品生产中拥有内在的控制力,但是,电影作品面世后会获得作品的阐释史,观众对电影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可能与作者大相径庭,这都是合理的。潜在控制观众的体验和理解的潜在接受者与潜在叙述者并不一致。当然,如果两者一致,就会获得相同的体验和理解。观众视角无限,所以获得的体验和理解会有差别。合理的差别是合理的“误读”的结果。

二、电影作者

电影作者是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的直接塑造者,由于电影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工程,电影审美四维空间物质基础的建构是由电影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工、数字技术等部门合作完成。电影编剧与文学作者相似,在想象中完成审美四维空间的塑造,然后用文字进行固化。编剧在剧本中展现作者意识形态,同时也会间接展现其所处的社会时代的集体意识形态。编剧主要完成电影情节的编排、人物形象的塑造、台词的设计和艺术修辞手段的初步安排。编剧提供创意,是电影作品的艺术形态的意念源泉。中国电影创作曾经以编剧为核心,著名的导演往往也是著名的编剧,编导合一。电影情节是人物在审美四维空间中的运动,不同的时空条件意味着人物不同的生存境况、身体表现和精神状况。人与他人、环境(包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种种关系,从而形成不同的时空状态,人物的身体和精神在其中会有种种自然的反应,电影情节展示人物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产生矛盾冲突时的言语、行动、表情。人物形象主要在摄制影片阶段完成,编剧在剧本中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表情、塑造人物的内在性格、情感、理念和意志,外在形象最后在演员中具体化,编剧主要塑造内在的人物形象,当然也会涉及人物的服饰。人物形象仍处于想象之中,尚未最后完型。

台词的设计是编剧一项重要的任务,海德格尔认为言谈是此在的存在方式之一,台词无疑是人物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物形象、情节与台词有密切的关系,《日落之前》全部情节在男女主角的不断地对白之中完成。《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全片也是男主角在喋喋不休地劝说女主角,最后与女主角联袂而去,由此可见台词的功用。台词是在电影中出现的文字符号和声音符号,是直接意义上的符号,是人物的存在重要内容。符号是社会/个人意识形态的直接表象,凝聚了丰富的个人精神信息和社会文化信息,可以揭示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符号是精神的直接现实,言谈的意义在于能够揭示精神、情感和思想。精巧的台词能够表现角色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同时也能融进编剧的艺术理念、艺术修养和意识形态。社会、作者、角色的意识形态在台词之中都可以得到展现。编剧中会初步设计一些电影语言修辞,为电影导演、表演和摄影作粗线条的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