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9651200000013

第13章 报道特点(1)

《环球时报》在新闻报道上追求及时、准确,在分析评论上追求权威、独到,在叙事风格上追求客观、公正。通过对现实社会深刻理性的认识和解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立体、丰富、生动的世界,促使“舆论合流、众声和鸣”。

第一节提高新闻时效

所有新闻媒体都追求报道的时效性。特别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新闻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与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报纸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占优势,改为日报前的《环球时报》,时效性更受到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在这方面无所作为,《环球时报》在发挥平面媒体既有优势的基础上,以强烈的时效意识报道新闻,同样赢得了读者青睐。

一、抢发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

《环球时报》注重以最快的速度报道重大国际突发事件,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的报道即是典型的一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使馆的袭击,发生在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6时左右,人民日报驻南联盟记者吕岩松打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环球时报》时任副总编胡锡进。北约3月24日轰炸南联盟以来,吕岩松一直为《环球时报》一版撰写独家报道,许多读者就是通过吕岩松的视角密切地关注着南联盟的局势。吕岩松是住在使馆的4名中国记者中唯一的幸存者,也是把这个惊人的噩耗传入国内的第一人。

胡锡进接到吕岩松的电话,迅速向有关领导以及《环球时报》总编辑何崇元等进行了通报。住在报社的编辑记者得到消息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接通了国际互联网,关注事态的发展。另外一些同志则马上赶到美国大使馆附近,观察那里的动向。大家互相保持联系,随时通报消息,并询问报社领导的最新指示。何崇元等报社领导紧急商量后,立即请示人民日报和新闻出版署,要求让《环球时报》出一期特刊。得到批准后,一小时之内,接到通知的编辑及发行人员迅速赶到报社,进行具体策划,确定这一期特刊出8个版,对版面内容和人员分工进行了细致安排。下午3时左右,大家分头行动,采访的采访、收集资料的收集资料、与前方记者联络的联络,各司其职,全力以赴。

记者们分别去了新华社、光明日报,采访遇难记者的事迹;去了北京大学和美国大使馆,采访了学生的示威活动;采访了国际法专家和中美关系专家,请他们谈对此事件的看法;采访了原驻南斯拉夫使馆的工作人员,了解使馆情况,等等。傍晚6时,出去采访的同志,以及负责与驻外记者联系、收集各国反应的人员陆续返回编辑部,接着,马不停蹄地投入撰稿编辑工作中。

晚上7时左右,吕岩松给编辑部传来8张大使馆被炸的现场照片,并口述了照片说明。大约从晚上9点钟开始,吕岩松哭着在电话里给编辑部的同事讲了近两个小时,详细描述了他刚刚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篇5000多字的文章《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就此诞生。

所有稿件整理完毕已经是5月9日凌晨3时。6时30分正式付印。与此同时,《环球时报》发行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全力以赴落实发行工作。

5月9日上午8时30分,《环球时报》特刊印出来了。上市后,两三个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多处报摊出现脱销,发行部接到要求加印的电话不断。为了满足市场突然增大的需求,到第二天为止,共加印了6次。《环球时报》独家发表的吕岩松亲历使馆被炸的详细报道,几天之内被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纷纷转载。这次对中国使馆被炸事件及时全面的报道,使《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在读者心目中得到了进一步确立。这是《环球时报》创刊6年来的第一份特刊,一炮打响,圆满成功。

这期特刊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性——举世震惊。特别是与中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关注。其次是在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环球时报》的领导层果断决策,抢抓机遇,为大新闻搭建了大平台——出版特刊。报社全体同志努力奋战,抢时间、争速度,在短短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环球时报》以第一手的材料,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新闻战中打了一场可以载入中国新闻史册的漂亮仗。

这期特刊的成功说明,报纸的“抢新闻”,已不再是记者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的意识和集体的行动。领导、编辑、制作和发行等诸环节,需要形成一种共识:新闻需要抢,并在工作机制上给予有力的保证。强烈的时效意识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机制,使《环球时报》在日后的新闻报道中频频表现出快速反应能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和华盛顿遭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座大厦被劫持的客机撞毁。何崇元从电视上看到报道后,马上决定提前出版当期的《环球时报》(按照正常的出版流程,报纸应该在第二天晚上付印出版)。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编辑等全体人员迅速赶到报社,从策划选题到组织稿件、拼版、付印、联系印刷、发行,忙了整整一个通宵。报纸提前上市,五个版的详细报道及时送到了读者手中,头版《美国遭遇恐怖袭击》,醒目的标题和大幅照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10月7日夜,美国突然对阿富汗发动大规模空袭,《环球时报》紧急撤回已经印刷完毕的报纸,连夜对已经成型的报纸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使读者第二天一早就看到了这条最新消息。

2005年7月7日下午5点半左右,伦敦地铁突然发生连环爆炸,《环球时报》从发现新闻,决定做头版,组织稿件,到最后付印,仅用了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晚上9点钟,一篇4000多字的文章《伦敦突遭恐怖袭击》在头版亮相。文章第二天与读者一见面,得到普遍好评。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抢发新闻,不仅增加了报纸的发行量,更重要的是极大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

二、及时报道热点和焦点事件

当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急于了解的热点事件发生时,《环球时报》的相关报道总是在第一时间见诸报端,迅速准确地向读者传递。

1997年8月31日,英国王妃戴安娜遭遇车祸身亡。《环球时报》是当时国内反应最快的报纸之一,迅速做了包括头版在内的两个版面,详细报道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戴安娜王妃的相关情况。1998年,对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及当时缠绕其身的绯闻进行了大量报道。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环球时报》连续10期在头版头条推出科索沃局势的长篇报道。

2003年,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神五”(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台海危机、朝核问题等国际重大事件相继发生,《环球时报》及时进行了报道。

2005年,从印度洋海啸,到日本争常(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从《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到连战、宋楚瑜来访;从二战胜利60周年,到伦敦街头大爆炸;从“神六”(神舟六号飞船)升空,到布什访华……。《环球时报》的报道第一时间满足了读者的获知需求。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拉萨事件、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际金融风暴……,《环球时报》紧密跟踪读者的关注,精彩不断。

三、日常报道善于盯新闻、抢新闻

2006年《环球时报》改为日报后,在提高新闻时效性上,有了更好的条件。报社对日常报道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盯”新闻,成为日报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每天,《环球时报》编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盯住当天各主要媒体的新闻,尤其是能上头版的新闻,力争成为第一批知情者。

盯新闻的主要手段是广撒网。大千世界,每天发生的事情何止万千,即便是世界媒体和新闻网站,也是数以千计。有限的人手,要把握一天的大事、动态、珍闻,只能依靠分工协作,“一网打尽”加“重点盯防”。编辑们盯住电视,各大新闻频道整天不落;盯住网站,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BBC(英国广播公司)、YAHOO(雅虎网站)等,盯防的更新频率甚至超过网站本身的及时刷新;还安排专人负责重点盯住来自媒体以外的最新动态。此外,还与驻外记者随时保持联系,要求及时报选题,牢牢盯住驻在国的新闻网站。

每天下午4点和晚上8点,编辑记者要再碰头,及时沟通信息。即使文章编好,版式也排好,如果有新的重要新闻发生,也要及时调整、补充,力求使《环球时报》的时效性在同类媒体中保持最强。

改为日报后,抢新闻的状态不断在变化。第一年,每天下午4点召开选题会时,才可能确定头版内容;后来,抢头版的时间从下午4点变成晚上6点、8点甚至9点半。再后来,“新闻背景”版的抢新闻成了一种常态。每一次的抢新闻,都是对常规的打破,都是对办报人意志和能力的挑战。环球时报人在这“盯”和“抢”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从周报人到日报人的嬗变。

第二节追求独家报道

独家报道的核心就是人无我有。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报道是指由特定媒体独家发现,独家采访和独家披露的新闻。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由于信息获取和传播技术的发达,不同媒体组成的信息网纵横交错,充塞了所有可能发生新闻的时空。任何一个媒体都难以控制信息源,独享信息。新闻一旦发生,立即会成为多家媒体追逐的目标,特别是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更是很难被某一媒体在第一时间独家占有。因此,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相同新闻主题的报道,在报道角度、报道重点、报道手法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媒体的做法,亦成为独家报道的特点。

抓独家报道是《环球时报》的不懈追求。《环球时报》具有众多常驻国外的特派、特约记者的优势,并持续发展驻外记者和国内记者。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编辑部也不断派记者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实地采访。《环球时报》拥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其撰稿,为形成独家报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稿前对选题的精心策划,也是形成独家报道的重要因素。《环球时报》的独家报道,很多是率先披露的、内幕性的深度报道,发表后引起良好反响,不少还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和鼓励。《环球时报》独家报道的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历式:来自新闻现场的报道亲历式的独家报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记者置身新闻发生的现场,亲身经历事态发生、发展的过程,具备只有“这一个”记者在场的唯一性特点,通常是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突发性事件,如前文所述的《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二是记者亲临新闻现场,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入采访,记录事态的发展、变化,以及记者的亲身经历。比如,2007年5月28日的头版文章《飞抵战乱中的巴格达》,就是由报社派出的两名记者采写的亲历式独家报道。

记者飞抵战乱中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冒了很大生命危险。因为那里“混乱”、“血腥”、“戒备森严”,记者只能绕道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在当地机场耐心等候多时,才乘坐上伊拉克航空公司的二手老旧飞机抵达巴格达。而此时机场的安全形势非常令人担心,一位懂飞行的乘客告诉记者,“巴格达机场的降落和其他机场不一样,因为机场周围地区存在着很多的袭击隐患,美军只能保证机场周围五公里范围内的安全,所以降落在这里的飞机都是在5000米的高度就到了机场上空,然后以半径小于五公里的小圆一圈一圈地盘旋下降”。在机场海关办理入境手续时,伊拉克安检人员和警察不允许拍照,记者“只能自己亲手把在巴格达上空和在机场里拍摄的珍贵照片一张张删除”。

记者描述路上的见闻,“我们碰上了一支美军车队,3辆军用悍马、1辆轻型装甲车。我们的司机立刻减速,指着美军车辆上一个红色牌子对我们说,美国人在伊拉克被袭击怕了,现在要求只要美军一出来,所有车辆、行人至少要跟他们保持100米的距离,这样可以让他们感觉安全一些,红牌子上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着这样的警告:保持100米远,靠近会开火”。记者发现,“不管美军车队,还是其他车辆,都行使在马路的最中间。司机说这完全是为了躲开路边炸弹,在伊拉克,路边炸弹是最大的杀手”。

在巴格达,从下飞机到进饭店,记者感到“似乎到处都是带枪的人”,当地人告诉记者,“就算是清缴枪支,每家每户也可以留一条枪。他们说,这是一个失去了秩序的首都,美军、政府军和警察连自己的安全都很难保证,更谈不上保护普通居民了”。周六早上,记者正在饭店的阳台上远眺,“突然一阵巨大的隆隆声扑面而来”,记者还没来得及躲进屋里,“4架阿帕奇几乎就从眼前轰鸣掠过,而到了周日白天,枪声爆炸声立刻变得频繁起来”。安全没保障,让巴格达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记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让读者感知动荡不安的巴格达局势。这样的亲历式报道,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非洲,环球时报的记者夜宿苏丹达尔富尔,体会当地的战乱与贫穷;在摩加迪沙,他们走访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感受战争带来的创伤与灾难……

《环球时报》的记者奔走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线,近距离观察、体验和探访,一篇又一篇独家的亲历式报道从他们手中诞生:《本报记者到了台海中线》、《走进伦敦“人弹”家乡》、《本报记者进入黎巴嫩》、《本报记者眼中的西沙》、《在南疆探访围捕“东突”》、《探访中朝图们江边境》……,连缀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