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报人成舍我研究
9650800000024

第24章 成舍我与抗战宣传工作(1)

作为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一代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投身新闻事业长达77年,堪称国人从事此行年限最长之人;是现代中国创办和参与创办新闻媒体最多之人,是旧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的创办之人;也是为了办报屡屡遭遇挫折,甚至险些丧生于反动军阀屠刀之下之人;同时,成舍我先生还是中国历史上培养学生最多的新闻专业教育机构的创始人。实际上,成舍我先生最为世人称道与敬仰的根本源于“成舍我的一生是爱国者的一生”。“在他从事新闻工作的一生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爱国的主线”。终生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祖国强大、民族繁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尤为突出。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成舍我先生在他主办的北平《世界日报》上以“百忧”笔名撰写社论,强烈谴责“狰狞凶恶之日本军阀,于皇姑屯,济南惨案以后,最近在朝鲜杀我数千毫无抵抗之侨胞,犹若未足,乃藉所谓中村事件,向我挑衅”。“不顾一切,毅然于昨晨冒世界之大不讳,陷我沈阳,虏我官吏,屠我人民”。社论对国民政府提出的“不抵抗”政策极为不满,直言责问:“今幸而日军仅陷沈阳,若再陷榆关,北平,南京,我又如何?不自度量,而轻举妄动固不可,若始终毫无一最后自卫与国存之决心与准备,则此种民族,终难幸存。”社论指斥“国人于‘不抵抗’方略下,应有一最后之防线,否则不抵抗三字,直可为民族崩溃之别解”。并大声疾呼国内各方“苟尚不愿中国从此灭亡(者),则立止内争,协力御侮,实为今日最重要最急迫之唯一要务”。

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沪会战打响,成舍我先生“在他所办的《世界日报》上大量刊登了赞颂19路军抗日胜利以及与社会各界对19路军祝捷声援的新闻。同时还刊出《谁谓我革命军人不堪一战》的社论,指出:‘暴日不足畏,国军不可侮,最后之胜利必属于我’。伪‘满洲国’成立后,成舍我和他所办的《世界日报》坚决反对,拒不承认,并极力反对平沈通车。曾因此被勒令停刊三天”。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成舍我先生的上海《立报》和北平《世界日报》刊发了大量有关时局的新闻与评论,当即提出“必须准备持久战”的口号[上海《立报》,1937年8月29日社论:《勿存速胜的侥幸心理》,并倡议“对日经济绝交”[上海《立报》,1937年8月20日社论:《请速宣布对日绝交》、1937年10月2日社论:《对日经济绝交还能再缓吗?》、1937年10月5日社论:《买卖仇货应有国法制裁》。特别是《立报》针对侵华日军进犯华北的严峻局势,率先大声呼吁政府应该放手发动民众,实行全民抗战。由成舍我先生委任的《立报》社论主持人恽逸群还撰写了多篇社论,提出了发动群众,采用游击战术,加强军队政治工作,释放政治犯,动员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实行统制经济集中财力物力抗战,形成空前热烈的舆论气氛,成为抗日战争中军民莫大的精神动力等措施。这种借助报刊促成全国性抗战主流舆论的形成,对于中国的全民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全国抗战期间,“成舍我通过他所办的北平《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和先后在上海、香港两地出版的《立报》,积极支持抗战。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他多次毁家纾难,始终坚持抗日宣传不动摇,直到抗日胜利”。

在北平、上海、香港等地先后被日寇占领之时,成舍我先生大义凛然,不惧威胁与诱惑,坚决不与敌伪合作,立志与国民政府和抗战军民同进同退。成舍我先生艰辛创办的北平《世界日报》、《世界晚报》、《世界画报》以及上海、香港两地出版的《立报》和“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等所有资产都先后陷入敌手;而在桂林为流亡学生们创办的“桂林新专”学校亦因日军的大举进犯而被迫解散。整个抗战期间,成舍我先生的一生基业几乎毁灭殆尽,但他抗战到底,坚决不做亡国之奴之志始终不渝。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成舍我先生回到北平接收自己的报馆时自豪地声称:“在中国,因抗日而牺牲的报纸,知有多少?当敌人没收我们资产时,岂不志得意满?利用我们资产,出版了多少伪报?曾几何时,我们终于旧地重来,物归故主。”

抗战时期,成舍我先生发表有多篇文章,其中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就是连载于1938年5月13日、14日、15日、18日汉口《大公报》上的《“纸弹”亦可歼敌》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成舍我先生不仅提出了“纸弹”这一宣传主旨,还详细论述了“抗战宣传应与军事并重”,“动员民众应先使报纸到乡村去”等战时办报的理念。

《“纸弹”亦可歼敌》开篇伊始,成舍我先生道出了写作该文的紧迫性,表达出对于抗战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汉奸多,征兵困难,一到距离战区稍远的县、市、乡镇,大多数老百姓即浑浑噩噩,不但看不见抗战的准备,连抗战气氛,都无处寻觅。一切的一切,这是什么缘故?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得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由过去以至现在,忽略了孙先生一个很宝贵的遗训,把宣传太看轻了,宣传没有和军事配合,军事进展,而宣传落后,所以造成眼前种种不良的现象。”[成舍我:《“纸弹”亦可歼敌》,汉口《大公报》,1938年5月13日、14日、15日、18日连载。

随后,成舍我先生以一战期间同盟国与协约国宣传战的案例,提出了“纸弹”这一重要概念,并认为“纸弹”亦可歼敌——甚至有时比真正的“铁弹”的效果还要重要。成舍我先生对于一战中德国著名军事家卢登道夫总结同盟国失败的某些原因持赞同观点,他在文章中写道:“卢登道夫于欧战结束后,曾痛切申论欧战失败的原因,说同盟国不是败于协约方面的铁弹,而是败于北岩爵士等的‘纸弹’。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也说,欧战胜败,实由于双方宣传技(机)构的巧拙。协约方面,把宣传当作无上武器,而同盟方面则不过视为可有可无,他最感痛而有力的几句话:‘我辈视宣传为失意政客谋生的末路,为无名英雄栖身的微职,所以宣传成效,全等于零。’固然,欧战结果,是有各种必然的原因,但同盟失败最主要的三件事,捷克独立,美国参战,德国革命,无疑的,大部份由于协约方面巧妙宣传所促成。”

事实上,成舍我先生对英国现代著名报业大王哈姆斯沃斯(北岩勋爵)十分敬仰和推崇。南京《民生报》,上海、香港的《立报》都是他在细心揣摩体会哈姆斯沃斯的“小型报纸”观念基础上而创立的。成舍我先生尤其看重一战期间哈姆斯沃斯出任英国官方宣传部门的主管,致力于战时国家宣传的丰功伟绩。因此,在进行全国抗日战争总体动员宣传工作时,成舍我首先想到一战期间英国战时宣传总体战略与方式,并进而提出积极进行抗战宣传,铸造中国抗战的“纸弹”的观点,实属正常。

抗战伊始,成舍我就敏锐地看到了抗战工作中军事与宣传并重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抗战宣传的三个不同对象、三个不同体系。他在《“纸弹”亦可歼敌》中写道:“宣传和军事,看来是两个东西,实际只是一个。飞机大炮,固是制敌的武器,精神的宣传战争,根本上,却更足致敌人的死命。不仅动员民众,宣传是最主要工具,而宣传对象,实际上,是包括对敌,对友邦,和对自己民众的三种。”[成舍我:《“纸弹”亦可歼敌》,汉口《大公报》,1938年5月13日、14日、15日、18日连载。

在这三种战时宣传体系中,成舍我最为看重对自己民众的宣传动员工作。这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又国势孱弱的具体国情,认为抗战迄至当时仍未取得伟大成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能通过有效的动员,将全国千百万的普通老百姓团结起来进行共同的抗战工作。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国立国的基础,也就是我们这次抗战最可靠的本钱,第一是,我们拥有巨额的人口,第二,我们还拥有无限资源。拿中国与欧洲任何强国比,人口土地,相差十倍,何以中国的国势,反不如人?这究因不但天然资源,迄今还多半埋藏在几千万年的地层下面,没有开发,即最大多数的人力,也是同样被埋藏着。人家每一个国民,几乎都能了解本身和国家的关系,国家的荣辱存亡,就是自己的荣辱存亡。所以一千万人口的国家,就有一千万人,去以身家财产,拥护国家的生存。我们呢,则除国防军队和极少数所谓知识阶级外,其余几乎将国家和自己,认为风马牛不相及。数字上虽然极大,实际则拥护国家生存的,是极少数,——连国防军队也不过几百万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弱不如人自然理有必至,事所固然。

造成这种畸形的现象,一方面是教育没有普及,另一方面就是宣传的不足,和过去宣传方法的错误,宣传工具中最主要的一种——报纸,没有深入民间,尤其是造成这种畸形现象的主要原因。”

怎样去掉这种“畸形现象”呢?成舍我先生认为,“我们要想纠正抗战时期民众方面的畸形现象,我们就必须从宣传方面,积极努力,而第一步工作,就应设法,如何使宣传的主要工具——报纸——像水银泻地似的,钻入每一个乡村,每一个识字民众的神经中枢。换一句话说,就是‘如何使抗战宣传到民间去!’”

为了更具体地做好抗战的宣传工作,成舍我在《“纸弹”亦可歼敌》中提出了抗战宣传的三个原则——统一原则、集中原则和普及原则。

所谓统一、集中、普及三项原则是指,“第一:宣传机关,尽管因事实和历史的关系,有种种主管不同的存在,但宣传的最高决策,和宣传的主要材料,则必须绝对统一。第二:宣传目标,应集中在最重要,最简单,最明白,人人应知,人人必做的几桩大事件上。琐碎,复杂,艰深,都应该绝对避免。第三:统一了,集中了,最后的原则,就是普及。我们要将已经集中的宣传目标,普及到全国大众。使全国的每一角度,每一国民,不论他识字不识,都受到宣传的影响。上面的三个原则,互相关联,缺一不可。如果都能做到,则我们的宣传工作,即可有十分美满的把握。”[成舍我:《“纸弹”亦可歼敌》,汉口《大公报》,1938年5月13日、14日、15日、18日连载。

成舍我先生不仅提出了抗战宣传的三个原则,还殚精竭虑,不厌其烦地详细论证说明了具体的做法。他的实施方法的中心理念是在统一、集中和普及的三项原则指导下,创办一份深入民众之中,发行量1000万份左右,能供5000万人阅读的全国性统一抗战宣传报纸。他这样写道:“在技术方面,我建议应该以特殊方法,创办一个足供五千万人阅读的报纸。”“依普通公开张贴,及辗转传观的情形,每报一份,平均可供五人阅读,如此则五千万人阅读的报纸,至少每天须出报一千万份。但全世界现尚无日销一千万份之报,(世界销行最多之日报,现亦不过三百万份左右)我欲办此大规模宣传机关即在平时,印刷工具,纸张来源,发行方法,在在已不易解决”。“解决方法,即广设分社,由总社将所有报纸内容,以短波无线电报播送,各分社接到后,再用吉士得速印机印刷,该项印机,不需铅字排版,非常简便,如此,则全国二千五百个分社,即可同时出版内容完全相同之报纸一千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