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研究
9633000000053

第53章 主要参考文献(2)

[117]湛垦华,沈小峰,普列高津与耗散结构论[M].西安:西安科学出版社,1982.

[118]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19]A·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0]安东尼·B·阿特金森,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121]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122]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3]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124]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里茨论文精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5]乔根·W.威布尔,演化博弈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27]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28]陈学彬,博弈学习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29]卢现祥,寻租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30]陆丁,看到见的手——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31]孙蓉,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132]孙蓉,杨立旺著,农业保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133]孙蓉,彭雪梅,胡秋明等,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战略研究——基于金融混业经营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34]孙蓉、朱梁,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4,(5):108-112.

[135]林义,社会保险制度分析引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36]魏愿杰,吴申元,中国保险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37]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保险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138]唐金成主编,世界保险趣论[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139]陈文昭,保险史话[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140]郭晓航主编,农业保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

[141]刘京生,中国农业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42]庹国柱,李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143]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44]任素梅主编,农业保险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45]李军,段志煌主编,农业风险管理和政府的作用——中美农业保险交流与考察[C].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46]王国敏,中国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建设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147]蒋丽君,农业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7.

[148]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49]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马克·格兰诺维特论文精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5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51]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52]罗荣渠等,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53]丁弘建,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4]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55]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56]刘锋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57]王贵宸,中国农村现代化与农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58]郭晓鸣,农民与土地:历史·现实·未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59]张红宇,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60]陈文辉等,农民与工业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61]王宽让等,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62]陈文科等,中国农民问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63]王琢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164]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165]关税捷主编,中国农村改革二十年[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66]汤安中,读不懂农民,读不懂中国[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167]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8]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169]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70]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71]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172]王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全史(第1-12卷)[M].北京:中国经济文献出版社,2006.

[173]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74]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纪念刊)[M].南京:银行学会,1948.

[175]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6]史仲文,胡晓林,徐迺翔,张占国,中国全史第19卷中国民国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7]郭飞平,中国民国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01.

[178]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79]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A].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和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80]马宏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J].经济评论,2003,(l):35.

[18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82]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3]张伟民,制度变迁中的需求引致与供给滞后[J].学习与探索,1997,(2):21-24.

[184]庄垂生,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短缺现象[J].探索,1999,(4):46-49.

[185]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A].科斯、阿尔钦、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86]黄有光,福利经济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

[187]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88]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89]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蒂,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

[190]李晓,东亚奇迹与“强政府”——东亚模式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91]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92]杨德才,三农迷局:路在何方——从梁漱溟到舒尔茨的思考及其启示[J],江海学刊,2009,(2)。

[193]曹雪琴,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印度实践评析与借鉴[J].上海保险,2008,(8):53-58.

[194]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北京:中央译文出版社,1996.

[195]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判与生存[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196]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97]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98]王凯,非正式保险制度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99]刘刚,企业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演化经济学解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0]牟成文,中国农民意识形态的变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201]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0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03]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

[204]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0,(3)。

[205]杨瑞龙,中国改革五年展望——兼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学术月刊,1995,(1)。

[206]卢现祥,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绩效量度及制度竞争问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3)。

[207]王晓曦,关于在我国发展合作制农业保险的思考[J].中国发展,2005,(4)。

[208]李勇杰,论新兴科技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策略[J].经济问题,2008,(6)。

[209]奥斯特洛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10]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9,(1)。

[211]黄少安,制度经济学中六个基本理论问题新解[J].学术月刊,2007,(1)。

[212]W.F.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13]钟甫宁,宁满秀,邢鹂,我国政策姓种植业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14]张跃华,需求、福利与制度选择——中国农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15]张跃华,史清华,顾海英,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研究实证介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

[216]张跃华,史清华,顾海英,农业保险对农民、国家的福利影响及实证研究——来自上海农业保险的证据[A].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第12辑[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17]姚海明,梁坚,江苏省农业保险三模式调查分析[J].农业经济,2008,(2)。

[218]樊刚,两种改革成木与两种改革公式[M].经济研究,1993,(1)。

[219]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20]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22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1.

[222]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4.

[223]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