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现实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和谐”与“中庸”等观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和深邃的思想源泉,这无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即是对现实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成果。当人们从教训中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时候,现代科学文化奖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文明的推动和市场经济文化所产生的平等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的整体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产生是人类发展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一种在古代智慧和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巨大飞跃。因此,在中国,研究可持续发展应立足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现实,重视科技教育发展和人们发展观念进步,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感叹和对传统的文化中某些天才思想的缅怀。当然,在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不能离开文化国情的历史基础,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好的观念以及因素,并加以现代化的转换,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但是,继承决不是“复古”,而是从经济现实和社会进步出发的一种创新。
3.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经济文化建设,要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法制制度建设,而且还必须建构一种推动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人文理性精神,使市场主体形成经济伦理意识和生态伦理意识,使之“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应用技术的存在,而且更主要的是一种献身于道德评价的,即有责任心的存在”。由经济人变成伦理人,从而使之从单纯的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原则向市场调节与道德调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则并重的轨道发展,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中国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由于资金、技术、工艺的短缺,由于经济、社会需求的无限膨胀,这样,节约能源、维护生态环境运作起来显得十分困难。
在这个意义上看,仅仅在保护生态资源,限定发展速度的层面来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于事无补的。“在当代生活的前提下,现存的高能量的基础上的节约措施不过是一种缓冲剂而已”。2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的同时推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从而使经济的发展由过去的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的物质资本依托型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的文化依托型增长方式上来。正如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舒尔茨所说:“如果一个国家只能获得在非再生资源上增加投入所产生的递减效益,那么,它的经济前景实际上是暗淡的”本分配到(1)提高作为生产者的人的质量和(2)增加与生产技术的进步有关的投入量。”不仅如此,通过社会文化的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不但可以保证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还可以发明创造,开拓出新生能源,“如果我们现在就深思熟虑地、有条不紊地,而不是今后才惊恐万状地完成从现存能源基础到新能源基础的过渡,我们就能把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能源和生态危机对我们的困扰,进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秩序。
4.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推进可持续发展,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观念,并加以现代转化
在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策略,立足于市场经济现实,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同时也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珍重自然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伦理意识。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土壤上的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生态伦理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即是,以天人关系为坐标来探索宇宙及人间万象。中国哲学、宗教、艺术无不如此。“天人合一”的观念代表了儒家那种既遵循自然规律,又自强不息,进而达到天人谐调境界的天人观。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比儒家更崇尚自然,强调入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是老子的“绵绵若存,用之不用之勤”,“无为无不为”,还是庄子的“天地大美”、“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都表现出道家对大自然,对自然之道的赞赏和天人和谐,物我同根境界的追求。而生于天竺长于中国的佛教禅学,则更表现出一种近乎于泛神论的人与自然庇护适合一体的生命哲学。“禅所具有的只是爱我宇宙、亲我自然”,在禅那里,大自然本身,人与自然,“没有空间的分别,没有时间的切割,没有因果的干涉,自然与我,我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凝成永恒的存在。正如人们穿衣吃饭二样,大自然水流花开,鸟飞鱼游,冬雪春雨,明月星辰,多么自然、多么浑浊,而又多么充满生机,不要去破坏它”。“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灿灿黄花,无非般若”,禅的般若实相的关照,把大自然的山水花鸟都变成了禅理禅趣,亦因此形成了禅家物我不二的心态。中国古代艺术,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衷情与爱恋。充满灵气的山水田园一直是中国古代诗画词曲所吟咏和表现的主题,并成为人们“常处、常乐、常适、常亲”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玲珑巧妙的心灵载体。在这山水意境面前,人们得到的是一种“境与人谐”的感受。“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因此,在中国古代艺术中, “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总之,对自然的亲近,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只要我们认真发掘整理并加以现代性转换,可以成为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新的中国文化基础。
(三)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
1.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牢固树立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形成新的生育文化、生态文化观
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基本的战略。计划生育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基础的核心;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污染和改善生态)则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应当继续大力提倡树立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形成新的生育文化、生态文化观。基本国策所规定的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民族的觉悟和共同的努力奋斗。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建立适合国情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实行全面节约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把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人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实行清洁生产,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文化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这就需要加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文化建设,以科学文化为核心,推动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带动传统生态文化观、资源利用观的转变。并通过现代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协调机制构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
4.充分发挥中国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
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文化发展的推动,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国力的强弱也主要体现在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上。这种新形势为中国通过可持续发展道路,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提供了可能。中国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相当的优势。几十年来,中国人民依靠自己和勤劳和智慧,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高新技术。在2l世纪,这是中国主要的可依赖的优势条件,促进科技进步,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执行科教兴国战略,改革科技体制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发展上走内涵提高的道路,重视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智力的发挥,提高科技投资的效益。
5.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世界经济正在日益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格局,全球性环境问题将整个人类的命运连在一起。在这新形势下,加强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间的广泛的合作。世界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己为中国开展国际合作,汲取先进科技文化,发挥自己的优势,迅速赶上世界水平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F·莫非《文化与人类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2.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3.克拉克《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C·A·皮尔森《文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6.张炜《现代经济文化导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7.A·迈里克·弗里曼《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张炜《可持续发展推进与实施途径,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香港),2003年3期
9.《世界经济文化年鉴》(1996—2002各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0.张炜《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研究》载《经济文化协同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