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更需要一种人文理性精神。如果离开了一种文化理性的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就会走向非理性化,不仅不会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但是它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却在于其短期性,这样,便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妨害。“市场的缺点就是目光短浅。在市场中,日常决策并不考虑到长期远景”,“市场的力量能够破坏渔业、森林、草原和耕地”,“它不能把同各种经济活动有关的外部代价考虑进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面临新的生存与发展模式的完善,就要确立和构建起“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经济”、“人与环境”等诸多新型关系。在诸种关系中,人地关系是永恒的基础关系。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实践主体一人与自然交往中面临的诸多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的基础是人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在开发利用自然、与自然交往过程中,人与自身、人与外界发展关系的紊乱。从人与自身发展看,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各种掠夺式地利用自然方式,生态资源大量损耗,带釆少数的富足与多数人的穷困,并造成全球污染。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片面以物为中心的增长方式哲学理念的蔓延,否定了发展的人的中心地位。由于片面强调财富的增长,单一的经济增长为主线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长期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消耗,严重地破坏了未来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全球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资源被破坏、地球温室效应,严重地危及到人类的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系统矛盾。作为实践,推进可持续发展调整人类面临的各种发展关系,应该联系人的实践本质,研究目前的具体情况,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生产劳动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性
实践主体的生产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实践。生产活动中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的整个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从各方面对环境产生了有利和不利的各种影响,因此,人的生产实践能力可持续性表现为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及人口发展的协调性、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性、生产要素利用与资源利用的永续性等等。我们只有将可持续发展过程作为主体实践过程去理解,紧紧抓住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并协调生产、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才抓住了实践的本质。
2.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人类永续发展
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是人的文化价值系统。人的根本特点是社会属性,作为社会属性的人,是文化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的文化、经济活动和生产实践,从来就不是纯经济或纯自然的过程。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是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的结果和人的价值取向的失误。如果考察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中种种不合理的情况,不难发展浪费资源的粗放型的经济行为与传统的生态文化观直接关联。这种文化观表现为漠视自然生态规律、掠夺性地利用自然,并形成相应的传统、制度、习惯。我们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时,必须对人们在经济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正是不合理的生态文化观,掠夺自然的发展观和由此导致的实践活动,加剧了生态恶化,危及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只有生态与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上分析实践活动,才能看到文化价值观对环境的影响,发现文化系统中,造成环境破坏的深层次根源。
3.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的生产实践,经济文化活动是在环境制约下进行的,环境为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要素,提供了劳动实践的对象一资源,通过生产劳动开发利用自然,人创造了人的对象世界,创造了经济文化成果,从而在创造的对象世界的经济文化成果中反映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同时环境也提供了人类存在的空间场所,形成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经济文化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过程,表现在经济文化活动中就是控制人口,改善资源利用方式,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新的生态环境。而这些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往,从劳动对象、生产要素、生存环境、劳动成果及劳动者质量和数量等方面为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一个可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时间界限的生态文明,意指生态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区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标志和尺度;作为总体状态的生态文明,是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称,表现为人类在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
1.生态文明体现对“经济人”假设的反思
在古代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其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严格约束。此时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是使其活动与自然变化相协调,对自然的破坏性影响尚不能打破系统的平衡。而当商品经济产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社会经济运行,人们以利己为根本出发点追求物质享受,依赖工业革命时代知识进步、技术创新竞相无度地开发生态资源。此时人的存在形态,突出地表现为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当其在经济活动中面临不同选择机会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因此,出于资本逐利的本性,理性的经济人活动总是从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的角度考虑,对能源资源肆意采伐,对生态环境随意污染,不进行治理或补偿,只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利益,只重当前个体利益而忽视长远社会利益。这种行为模式的驱使固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的推动力,但也导致了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进入当代,人类开始逐步反思传统“经济人”理性和利益观,摈弃“经济人”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开始用理性的思维和包容的态度回归自然,从整体的、开放的和共生的角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融双赢。
2. 生态文明体现了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
纵观历史,人类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纵向升华是统一的。文明的起源和进步依赖于经济基础,不同的文明发展阶段下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以小农作坊、手工劳动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经济总量的扩张依赖于同类型生产单位数量的增加;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体现为经济总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持续的提高、以及技术的创新变革,经济发展方式从农业社会的外延粗放式转化为内涵集约式;生态文明视域下人们在达到经济发展目的的同时,还注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追求经济质量、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是一种节约型、循环式的经济发展方式。
3.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和超越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新阶段,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延续和扬弃。离开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和产业积累,生态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将无从谈起。生态文明抛弃的是将人与自然分离对立起来的传统工业文明价值理念,以及在这种发展理念驱使下物质文明至高无上、重经济不顾生态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但它并不是对工业文明的绝对否定:生态文明肯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分配,但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物质享乐主义;它提倡对自然的适度索取,而不是赤裸裸的掠夺;它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更高层次的发展空间,并不因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忽略经济增长。
4. 生态文明是人地和谐关系的核心体现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代表的现代人地观作为指导人的行为的一种新的理念,并非仅仅源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更是源于人类反省自身生存和永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根本特点就是人—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观念,不仅强调人类自身诸多行为活动的平衡和全面发展,更意识到在地球表层内的人类活动时刻受到环境、资源的制约,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必须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最基本的要求具备充分主观能动性的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价值的确定和生态平衡将人们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下解放出来转向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的生态文明方式 为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1. 对国情的准确把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了解和把握国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住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需要科技文明的推动和市场经济文化产生的平等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我国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的事实,承接工业化、信息化带来的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发展观的演进,而不仅仅在对现实的感叹和对传统的文化中某些天才思想的缅怀中停滞不前。
从横向来看,当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体现在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人均生产力仍居世界后列等各方面。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实际,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而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我国幅员辽阔,并非每个地区都已经享受到了工业文明的成果,一些老少边贫地区还处于农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交替的不发达状态,一些地区甚至才刚步入工业文明的边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后发展地区,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及政策措施,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现实来制定,以区别于沿海或内陆发达地区。
2.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总体概括。具体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生态人”的塑造和成长。要由利己的“经济人”,转变为善于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群 体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生态人”。生态人以包括生态效益在内的整个系统效益最大化为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依据,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二是生态经济的培育和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取代“增长 发展”的传统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经济的增长要体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的发展不能牺牲子孙后代的生态。从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转变,从只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重转变。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尤其要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由主要消耗物质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是生态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在全社会推广文明、节约、适度、合理、循环型的生存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普遍道德并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生态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健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生态保障体系,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3.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转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但它并不是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单纯割裂开来。文化是文明的核心,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无所不入的渗透性和持久性,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珍重自然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伦理意识。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采取了与自然世界相疏离的态度,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危机的解决,不仅要求环保技术的发展,更应该“改变或改善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视角,回归到合乎生态的世界观念与实践方式上来”,在这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