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医刮痧养生治病一本通
9522500000028

第28章 五官科常见疾病刮痧疗法(2)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对某些过敏源敏感性增高,进而引起的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由于肺气虚,卫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所致。可辨证分为肺气虚弱型:症状有怕风、面色苍白、气短声低;肺脾两虚型:症状表现为倦怠,舌淡有齿痕等;肺肾两型:症状为腰膝酸软,夜尿多,脉沉细。

方法1 风池、迎香、合谷穴等

用刮痧与点揉相配合的手法治疗。先刮头后部的风池穴,再刮肺俞、脾俞、肾俞、命门穴,每个穴位各刮拭30次。接着点揉面部的印堂、迎香穴,下腹部的气海穴。最后按顺序刮拭合谷、太渊、阴陵泉、足三里、复溜穴,每个穴位也刮拭30次。每日刮1次,一个疗程为5次。

方法2 上星、百会、足三里穴等

用直接刮法,可祛风通窍。第一步将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先刮拭头面部的百会、上星、迎香、禾穴。第二步刮背部的肺俞、肾俞、脾俞、膏肓、身柱、命门穴,如果肺脾两重的患者,要重刮肺俞、脾俞、膏肓。如果是肺肾两虚的患者,要重刮肺俞、肾俞、身柱、命门穴。如果仅是肺气虚弱的患者,重刮肺俞、膏肓。第三步刮腹部的中脘、气海,最后刮下肢穴位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刮拭每个穴位时,要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准,重点穴位要反复刮,直至出现痧痕为止。

温馨提示

减少室内外的温差,最好调节室温,不要让室内外温差过大。冬天最合适的室内温度是18℃。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来加强免疫能力,最好不要吃油炸的快餐食品。春暖花开时,最好等到花粉少了之后再出去玩。每周坚持做3次左右有氧运动可以排出体内毒素,增强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免疫力。最好用生理盐水清洁鼻孔。生理盐水可以事先加热到跟体温差不多的温度。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做效果更好。平素加强身体锻炼,以提高机体抗过敏能力,避免感冒。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鼻痒,连续打喷嚏,鼻塞流涕,分泌物增多,咽喉干燥,嗅觉减退等,并常伴见头痛、头晕等症状。并且为昼轻夜重,夏轻冬重。中医认为本病是因为肺气不利,外感寒热之邪,而致鼻窍拥塞。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型、肺热蕴积型、气滞血淤型。

方法1 迎香、百会、合谷穴等

用刮痧法。刮拭时,将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先刮拭头面部的迎香、印堂、攒竹、上星、通天、百会、风池,再接着刮拭背部的肺俞、膈俞、脾俞,最后刮拭上肢部的合谷、曲池穴。刮拭力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准,对选择的刮拭部位反复刮拭,直至刮出痧痕为止。并注意随证重点刮拭,如鼻子不通时,重点刺激迎香穴;对肺热蕴积的患者,重刮曲池;对气滞血淤型的,要重刮膈俞;对肺脾气虚的患者,重刮肺俞、脾俞。刮拭介质都可以用正红花油。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一般需治疗3~4个疗程。

方法2 风池、风门、膈俞穴等

用刮痧法。先百会、风池、风门、膈俞穴,每个穴位各刮拭30次;然后点揉上星、印堂、攒竹、迎香穴,每个穴位都要点揉至出现痧痕为止;接着刮拭曲池、手三里、太渊穴,每个穴位各刮拭30次;最后刮拭下肢的足三里、阴陵泉穴,也各刮拭30次。每日1次,1个疗程为7~10次。

温馨提示

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避免粉尘等长期刺激,如果感冒鼻塞加重,不可用手抠鼻,以免引发鼻腔感染。戒烟酒,少食辛辣、肥腻食物。积极、有效治疗急性鼻炎,防止发展为慢性鼻炎。避免长期使用麻黄碱类溶液滴鼻,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后果。平时应注意让心情开朗,常做面部保健按摩。

耳鸣

耳鸣是听觉异常的一个临床症状,患者自觉一侧或两侧耳朵听到一种声响,或如蝉鸣,或如水涨潮声等,声时大时小或不变,有碍正常听力。中医学认为,虚者多是由于肾阴不足,虚火上扰,并常伴有头晕、目眩、腰痛等症状;实者多因暴怒伤肝,肝胆之火上逆,以致耳中暴鸣如同钟鼓之声。

方法1 肝俞、肾俞、耳门穴等

对实证耳鸣的患者,先刮拭面部的耳门、听宫、听会,之后刮头部的翳风、风池,接着刮拭前臂,从曲池一直刮到外关,最后刮手部的合谷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为治疗耳病要穴,可疏通经络,调和耳窍气血、聪耳;刮外关、风池有疏风解表之功;刮曲池、合谷有疏风解表,并有清热止痛的功效。对虚证耳鸣的患者,先刮头部的耳门、听宫、听会,这几个穴位为治疗耳病的要穴,可疏调耳部经络的气血。接着从背部的肝俞一直刮到肾俞,有补益肝肾的功效,最后刮三阴交、足少阴经原穴太溪穴,可调补三阴不足。

方法2 角孙、耳门、少海穴等

用刮痧与点揉相结合的方法。先点揉头部的角孙、耳门、听宫、听会、瘈脉、翳风穴,每个穴位点揉20次,直到患者感觉胀麻为止。再刮拭少海、太溪穴,要刮到出现痧痕。2天刮拭1次,一个疗程为7次。

温馨提示

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到不大喜大悲,不暴怒忧郁,始终保持心情愉快、舒畅。做到劳逸结合,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节制房事。另外,要加强营养,因为,正确的饮食调理,也可以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多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蔬菜、干果,可改善末梢血流量,对内耳起保护作用。如新鲜绿叶蔬菜中含维生素C多,黑芝麻、植物油、核桃、花生等含维生素E较多。老年性耳聋者都有血钙偏低症状,而血钙偏低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含维生素D较多。

鼻出血

鼻出血可由鼻外伤如挖鼻过重、剧烈喷嚏、鼻腔手术等引起,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药物中毒等,有的女性在月经期容易出血,称为“倒经” ,是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还有些是因气温高或空气干燥而使鼻出血。鼻出血在中医学属“鼻衄”范畴。多因肺有伏热,复感风热;或阴虚火旺,气逆于肝,导致热灼肺络,血随鼻出;或饮酒过度,多食辛辣、肥厚、炙之品。轻度鼻出血时,病人可有鼻涕中带血或一侧鼻孔流血;重度鼻出血时,可因单侧或双侧鼻腔大量、反复出血甚至从口中吐出而产生头晕、眼花、身体虚弱、出冷汗。

方法1 少商、内庭、太溪穴等

对胃火引起的鼻出血,要先刮拭面部的上星、巨穴,然后刮拭腹部的天枢穴,接着刮拭手部的二间穴,最后刮拭内庭穴。用泻法。

对肺热引起的鼻出血,要先从头后部的大椎,接着按顺序刮拭迎香、孔最、手部的合谷,最后在少商穴处用放痧法。用泻法。

对阴虚火旺引起的鼻出血,应按顺序刮拭面部的素、前臂的神门、下肢的三阴交、太溪,最后刮拭足部的太冲穴。用补法。

方法2 大椎、上星、迎香穴等

刮拭时,分别以背部的大椎、头部的上星、面部的影像、上肢的少商穴为重点。先刮大椎、上星穴,每个穴位刮拭30次,再点揉迎香、合谷、少商穴。可每日刮拭1次,至病好为止。

温馨提示

鼻出血时,应稳定情绪,保持镇静,若精神紧张会加重出血。鼻出血后,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找出病因,治疗原发病灶。平时不可挖鼻。血压高时应设法降压,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这样,外伤、鼻中隔弯曲、高热性疾病等原发疾病治愈后便不会再发。如经常反复单侧鼻孔出血,必须引起警惕,需做详细检查,年老者应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淋巴组织及黏液腺的弥漫性炎症性疾病。症状有咽部不适,发痒、发干、微痛、灼热、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本病常反复发作,长久不愈。本病在中医学属“喉痹”等病症范畴。多因热邪犯肺,胃火上蒸,煎炼成痰,肾阴亏耗,虚火上炎等而致病。

方法1 大椎、风门、肺俞穴等

用刮痧、点揉相结合治疗法。先刮拭背部大椎、风门、肺俞、胃俞、肾俞穴,用补法,每个穴位各刮拭30次;然后点揉人迎、天突穴;接着刮拭曲池、尺泽、合谷、鱼际、少商穴,每个穴位各刮拭25~30次;最后刮拭下肢的足三里、丰隆、太溪穴。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每个穴位都要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应长期坚持治疗才能取效。

方法2 廉泉、天突、扶突穴等

用刮痧法。刮拭前先涂抹刮痧活血剂,刮拭时,将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顺序刮拭各部位。先刮拭颈部的廉泉、天突、扶突;接着刮拭背部的肺俞、肾俞;然后刮拭上肢的太渊、尺泽;最后刮拭下肢的三阴交、太溪、照海。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每个穴位都要刮至出现痧痕为止。10次为1疗程,治疗时间根据疾病缓急、病程长短而决定。刮治期间少发声,少用嗓,不要用声过度。

温馨提示

首先应增强机体抵抗力。特别在秋冬季节,应早睡早起,加强锻炼,提高呼吸道耐寒能力。要去除致病因素,如治疗鼻咽部慢性疾患,避免或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戒除吸烟、饮酒不良嗜好,少食辛辣及煎、炸食物,饮食宜清淡而富含营养。努力改变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工作或生活环境,多饮水及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气干燥时可采用空气加湿器,或在卧室里放上一盆净水,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眼睑下垂

通常指的是上眼睑下垂,即上睑下垂,表现为上眼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抬起,致上眼睑下缘遮盖角膜上缘过多,从而使病眼的眼裂显得较正常眼裂小。轻者半掩眼睛;重者上睑无力展开,遮住整个角膜,上眼睑麻木,呈弛缓状态,开张失去自主性。本病在中医学属“上胞下垂” 、 “睑废”等病症范畴。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肌腠疏开,邪风客于胞睑而引发,也有因外伤所致者。

方法1 脾俞、中脘、气海穴等

用刮痧加灸法同步治疗。先刮拭脾俞、中脘、气海、足三里,直到出现痧痕为止,注意刮拭时用补法,刮完之后,还要温灸这几个穴位。最后,用梅花针扣刺太阳穴与眉棱骨线。每日做1次, 5次为一个疗程。

方法2 风池、大椎、膏肓穴等

用刮痧、点揉相结合的手法治疗。先刮拭风池、大椎、膏肓、神堂穴;接着点揉面部攒竹、阳白、鱼腰穴,各点揉3~5分钟;最后刮拭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每个穴位各刮拭30次,要刮至出现痧痕为止。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温馨提示

保持生活起居有规律,不疲劳过度,注意适当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进食富含营养而易消化食物,忌食辛辣、肥腻的食物。治疗的同时,也可在局部及前额部给予湿热敷。热敷时,可用手指在眉毛上部往上推揉,每次10分钟,每日2次。也可艾灸攒竹、丝竹空、阳白穴,每个穴位艾灸5分钟,也有一定的疗效。

牙痛

牙痛是口腔疾患中最常见的症状,牙齿及周围组织的疾病,牙邻近组织的牵涉痛及全身疾病均可引起牙痛。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齿疼痛,咀嚼困难,遇到冷、热、酸、甜时疼痛加剧。手足阳明经之循行分别人于上下齿,肠胃积热,风邪外袭,肾阴不足等皆可引起牙痛。中医辨证分型将牙痛分为风火牙痛、实火牙痛、虚火牙痛。

方法1 下关、风池、外关穴等

用刮痧、点揉法。先点揉下关、颊车穴,有通经止痛的作用;接着刮拭风池穴,然后刮拭上肢的外关穴,刮拭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疏风解表的功效;最后挤按合谷穴。用泻法。每日1次,这种疗法对风火牙痛疗效很好。对实火牙痛,可先点揉下关、颊车穴;然后刮拭上肢的合谷、二间穴;最后刮拭内庭穴。用泻法。可起到通经止痛,清热泻火止痛的功效。

方法2 太溪、颊车、下关穴等

用刮痧法。先点揉下关、颊车,接着刮拭合谷穴,这三个穴位都属于阳明经,是治疗牙痛的特效穴位;然后刮拭太溪、行间,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滋阴补肾,刮拭太溪穴可以治疗牙痛之本,行间为足厥阴经荥穴,用以清热降火。

温馨提示

平时应注意口腔牙齿卫生,以防牙痛。早晚坚持刷牙很重要,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它可以清除牙秽及食物残渣,防止牙石的沉积和形成。发现龋齿,牙龈炎等应尽早治疗。饭后漱口也是个好办法。饮食宜清淡细软,不要常吃辛辣、粗硬的食物。平时也要注意牙齿保健,每天早晨醒来后,闭口,上下齿叩击300下,同时将唾液分3次咽下。每次小便前叩击36下,然后小便。练习3个月,能使牙痛不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