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医刮痧养生治病一本通
9522500000018

第18章 妇科常见疾病刮痧疗法(1)

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随月经周期发生,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气血虚损等因所致。大多数在经前痛经的,多属寒湿凝滞;在经期发生痛经的,多属气滞血淤;在经后腹痛的,多属气血虚损。

方法1 关元、三阴交、阿是穴等

采用刮痧法,配合拔罐和温灸进行综合治疗。对实证患者采用中等力度刮痧,对虚证患者力度要较轻。

治疗时,先刮拭主穴关元、三阴交、阿是穴,直至刮出痧痕为止。然后再根据病情加刮配穴,如属气滞引起的痛经,要配刮膈俞、肝俞;如是寒凝引起的痛经,要配刮神阙、照海,还可对神阙穴进行拔罐,对照海穴采用温灸;对虚证痛经的患者,要配脾俞、气海俞、肾俞进行刮拭。

以上各法要在月经前5天开始进行治疗,疗程为连续3个月经周期,视病情可适当延长,效果很好。

方法2 血海、中极、次穴等

为痛经患者进行刮痧时,要对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手法。针对血淤患者:按顺序要先刮背部膈俞穴至次穴,再刮腹部的中极穴,然后刮下肢的血海穴至地机穴;针对气滞患者:要先刮背部的次穴,然后刮肋部期门穴,腹部中极穴,最后刮下肢地机和太冲两穴,刮至出痧痕。以上都用泻法。此法有清利湿热,健脾除湿,调经止痛,调气行血,疏肝解郁,调理气血之功效。

用补法治疗虚证:刮拭顺序依次为背部肾俞、命门,再刮拭腹部关元,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每个穴位都刮至出痧痕。此法可温肾祛寒,益气壮阳,益气血生化,疗效很好。

温馨提示

痛经是影响大多数女性生活和工作的病症之一,食疗法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进食应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在腹部放置热敷垫、热水袋保持腹部温暖,也是缓解痛经的最好办法。

闭经

闭经是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肾气不足,精亏血少等导致从未有过月经或月经周期建立后又停止。中医称经闭。大病、久病、产后失血,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肿瘤、创伤,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肥胖等均可引起闭经。闭经可分为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闭经常见证型有肾虚精亏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淤型和痰湿凝滞型。

方法1 脾俞、关元、气海穴等

对气血两虚引起的闭经用补法。在刮拭时,要按顺序依次刮拭背部的脾俞穴,然后刮关元、气海两穴,最后刮下肢部的三阴交和足三里两穴。这有益于补益元气,养血通经;健脾养胃,益气养血,治疗气血两虚型很有效果。

对气滞血淤引起的闭经用泻法。按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的膈俞穴,再刮气海、子宫,最后刮拭下肢部的血海、三阴交、行间等穴。此法能达到活血祛淤,疏肝理气,调宫通络之功效。

方法2 肝俞、脾俞、肾俞穴等

采用刮痧、点揉法交替治疗。先刮肝俞、脾俞、肾俞、次第1组穴;再刮血海、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足三里第2组穴;以上两组穴位,都要刮至出现痧痕为宜。然后点揉关元、大赫第3组穴。每穴3~5分钟。每日1次。治疗是应根据病症加刮配穴和针点刺。对气血虚弱型的患者手法力度要轻,操作范围较广泛,加刮膈俞、气海、关元;对气滞血淤型的,要用中等手法力度,操作范围也要较广泛,加配刮拭膈俞穴,还要加配血海和太冲两穴,这两穴用针点刺而不刮拭;对痰湿阻滞型的,加配中极、丰隆、太冲、间使穴,而太冲、间使只用针点刺不刮拭。注意在用针时要做好针和下针穴位的消毒,以防感染。

以上方法在临床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为防止复发,经血复通后仍需坚持治疗,以巩固疗效,继续治疗时间根据医嘱。如若能配合部分药物,则疗效更佳。

温馨提示

很多功能性闭经是可以预防的,大多数继发性闭经也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加强锻炼身体,均衡膳食营养,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的睡眠,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必要时经过适当的治疗,月经自如潮涨潮落,如约而至。

带下

带下又称带下病,白带异常。由冲任不固,带脉失约,以致水湿浊液下注而致妇女阴道中流出黏腻液体的妇科常见病。以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带下多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气结损伤脾气,或房室不节、年老久病损伤肾气等引起。常见证型有脾虚湿盛型,肾虚寒湿型和湿热湿毒型。

方法1 脾俞、气海、太溪穴等

用刮痧法。先刮拭背部的脾俞、肾俞、八穴;接着刮拭腹部的归来、气海穴;最后刮拭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每个穴位都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方法2 气海俞、次、中极穴等

采用刮痧、点揉法,再加点刺综合治疗。先刮拭气海俞、次、地机、三阴交,每个穴位要刮至出现痧痕即可。再点揉大巨、关元、中极穴,每穴点揉3~5分钟。

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加刮配穴:心脾气虚配刮足三里、阴陵泉、公孙、内关、血海、脾俞,手法力度要轻,刮拭范围宜较广泛;湿热下注配刮带脉、阴陵泉、丰隆、血海、行间,采用中力度手法,操作范围较广泛,其中行间穴要用针点刺,而不做刮拭,所用针和下针穴处要进行消毒。以上方法若配合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温馨提示

为预防白带异常的发生,女性应做到定期检查,了解身体健康情况;少穿紧身裤,以棉质内裤为主;尽量不使用卫生护垫;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等。女性频繁地冲洗阴道,特别是用洗液,这样会破坏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应该避免经常使用洗液。另外,平时生活还应注意健康饮食,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又称月经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或气血不足所引起的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月经前、经期时腹痛及全身症状。常见症状有经期提前、经期延迟、经期延长、月经先后不定期等,并常伴有唇色或面色改变。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压力过大,经期受寒,电磁波辐射,便秘等,另外,许多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月经不调。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血热迫血妄行、血寒、气虚、血虚、气滞、脾肾不足、素体受寒等原因所致。

方法1 肝俞、脾俞、气海穴等

用直接刮痧法。刮拭前,先涂抹正红花油或刮痧活血剂,刮拭时,先自上而下刮拭背部的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再按由内向外的顺序刮拭腹部的气海、关元、中极、子宫;最后刮拭下肢的血海、三阴交穴。刮拭力度以患者感受舒适为准。在各穴处施以轻柔手法,补泻方式以平补平泻为主,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直至刮拭出痧痕为止。

在治疗时应根据病情随证加刮穴位。如对月经先期多,并伴有月经过多的,属于血热迫血妄行,应用泻法刮拭胃俞、三阴交;对素体虚弱、经期劳累过度等原因导致脾肾不足的患者,用补法刮拭肾俞、关元;对长期忧思郁怒,导致气滞的,应用泻法刮拭肝俞、三焦俞;对过食生冷,久坐、久卧湿地,感受寒冷的患者,用补法刮拭关元、肾俞;对血虚引起月经推迟的患者,用补法刮拭脾俞、关元、血海。本病一般应在经前2~3天开始治疗,经行期间不宜对下腹部的穴位进行刮痧治疗,至经后2~3天为1疗程,每月治疗1疗程。

方法2 大椎、长强穴等

采用刮痧法。操作前,先用正红花油或刮痧活血剂涂抹刮痧部位,操作时,将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按顺序先轻刮大椎至长强穴的脊柱两侧,刮拭3行,刮至出现潮红即可,要重点刮拭腰骶椎及其两侧,手法力度要视患者病情而定,实证要采用泻法,而虚证则应用补法刮拭5行,直至出现痧痕为宜。然后再刮拭下腹部、腹股沟区、膝弯区。

治疗时间要在月经前5天开始,每日1次,到月经来即停治,需要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此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如果配合外用药物,效果更好。

温馨提示

女性的月经不调现象是很常见的,时间长容易引发不孕。所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每周进行1~2次,每次30分钟。多食用一些有减压作用的食物,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虾、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红柿等。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身体温暖。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由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淤、痰凝成核所致。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严重者经期前后均呈持续性疼痛。常伴有乳头发痒、溢液及口苦胁胀、胸闷、厌食、月经紊乱等全身症状。发病原因有婚育、膳食、生存外环境和遗传因素等。乳腺增生可分为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和囊性增生病等类型。

方法1 膻中、丰隆、解溪穴等

采用刮痧、点揉法治疗。选用正红花油或刮痧活血剂,先刮拭肩井、天宗、肝俞、期门、屋翳、膻中、丰隆、解溪等穴,直到刮出痧痕即可。然后点揉或刮拭行间、太溪、外关、大冲穴。此治疗法每日1次。如果能配合药物,内外同治,可加强临床效果。

方法2 天宗、太溪、膻中穴等

采用泻法。按照顺序先取肩部的肩井和背部的天宗两穴进行刮拭,然后刮拭胸部的膻中穴,再刮前臂的外关和下肢外侧的丰隆、太溪,最后要重刮足背的行间、侠溪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止痛、理气、化痰,以及滋肾阴、清虚热和泻肝火等功效。

温馨提示

积极防治妇科疾病。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情绪不稳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增生。保持夫妻生活和睦、生活规律,能够消除不利于乳腺健康的因素。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是有利的;相反,30岁以上未婚、未育或哺乳少的女性则易罹患乳腺增生。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和药物。有的妇女为了皮肤美容,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面霜,久之可诱发乳腺增生。

妊娠呕吐

妊娠呕吐,古称“恶阻” ,由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冲所至孕期病症。多见于初孕妇,常发生于妇女受孕后2~3个月期间。症状为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常伴有体重下降、脱水,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发生妊娠呕吐的原因有孕妇情绪,体内激素分泌改变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等。

方法1 大椎、悬枢、腹部等

采用刮痧法,此法在操作时要注意手法力度不可过快、过猛、过重。刮拭先从患者大椎至悬枢的脊柱两侧开始,需刮拭3行,手法力度要轻,还应重点刮拭患者有异样反应的部位;然后再刮拭上腹部、脐侧区和膝眼下。每日1次,病愈即停止治疗。

方法2 中脘、内关、公孙穴等

针对脾胃虚弱型的患者,要采用刮痧法的补法进行治疗,此法可健脾和胃,止呕,增强脾胃功能。刮痧时先从腹部的中脘穴开始,中脘为胃经的募穴,刮拭中脘可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然后刮拭前臂的内关穴,内关为八脉交会之穴,可治疗胃、心之疾病。再刮足部的公孙穴,刮拭这个穴位有健脾和胃,降逆平冲之功。最后刮拭下肢外侧的足三里穴。

温馨提示

妊娠呕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每个孕妇都会发生。只要解除思想顾虑,保持精神和心理平衡,可减轻妊娠反应的发生。饮食应根据孕妇的喜好,选择喜欢吃的、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酸味和咸味,可帮助开胃和止吐。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进食。另外,轻度妊娠反应,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只是不要过度劳累。重度妊娠反应,应该适当休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可减轻反应发生。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由产后气血虚弱或肝气郁结等所致乳汁少或完全无乳。产后缺乳有虚实之分。虚者多为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所致,以乳房柔软无胀痛为特征。实者因肝气郁结或气滞血凝,乳汁不行所致,以乳房胀硬或痛为特征,也可伴有发热。缺乳原因有乳腺发育较差,产后出血过多或情绪欠佳等,感染、腹泻、便溏等也可使乳汁缺少。

方法1 膻中、乳根、足三里穴等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产后缺乳,用补法。刮拭时,按顺序要先取背部的脾俞穴进行刮拭;再刮胸部的膻中、乳根;然后刮前臂的少泽穴,最后刮拭下肢的足三里穴。此治疗方法可达到补益脾胃,化生气血;疏通阳明经气,调气催乳之功效。

对肝气郁滞引起的产后缺乳,用泻法。刮拭时,按顺序先刮拭胸部的膻中、乳根两穴,再刮胁部的期门穴,然后刮拭前臂的内关和手部的少泽两穴,最后刮足背的太冲穴。此法可起到疏肝解郁,理气行滞,疏调肝气的疗效作用。

方法2 膻中、阴陵泉、三阴交穴等

用直接刮法。刮拭前,先涂抹正红花油或刮痧活血剂,刮拭时,先刮背部的肝俞、脾俞、胃俞,接着刮拭腹部的膻中、乳根、中脘、关元,最后刮拭下肢的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商丘。力度以患者感受舒适为准,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直至刮拭出痧痕为止。在背俞穴处施以轻柔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并要注意随证加配穴位,气血虚弱引起的产后缺乳,加刮脾俞、元关、膻中穴;对肝郁气滞引起的产后缺乳,要用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