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2 足三里、三阴交、颈背部等
用刮痧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取其全头部、颈背部、心包经及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选用刮痧活血剂,在所要刮拭的部位将其涂抹均匀,按规定手法由上而下顺次刮拭。刮至有病部位出现红花点或紫块,即痧痕为止。刮治后需3~7天待痧点消失再进行刮拭,按此治疗周期直至刮拭到不出痧痕,即病痊愈。
温馨提示
患有神经衰弱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养心安神、调理心脾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黄豆及制品、菠菜、油菜、荠菜、冬瓜、苦瓜、大麦、胡萝卜、人参、鲤鱼、桂鱼、兔肉、鸽蛋等。当然,心病还须心药医,患者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心态、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才能心情舒畅,并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平时多做些运动,有利于睡眠。另外,还应注意科学用脑,注意性生活的和谐等,有条件时还可利用业余时间种花、养鸟、钓鱼,以使生活更加充实、愉快。
胃下垂
胃下垂属中医的“胃痞” 、 “腹胀”等范畴。它是指站立时,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轻度者多无症状,严重者可有食欲减退,顽固性腹胀,尤以食后症状更为突出。经常嗳气不止,左下腹有下坠感和压迫感,且于食后或行走时加重,平卧时减轻。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或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胃部隐痛、闷痛,剧烈疼痛少见。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胃下垂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
中医认为本病与脾、胃等脏腑有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升清、主四肢肌肉。因先天元气不足,或因久病体虚,元气虚衰所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血乏源,肌肉失于充养,中气虚陷,升举无力引起本病;或因素体阳虚而脾阳不振;或因素体阴虚而胃阴虚亏。
方法1 脾俞、胃俞、气海穴等
采用点揉、刮痧交替疗法。先点揉百会穴,再刮脾俞、胃俞两穴;点揉中脘、大横、气海、关元,然后刮足三里穴。直到刮至出现痧痕为止。
需要患者在坚持此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增加营养,少食多餐,以及进餐后不能跑步,应保证平卧30~60分钟。最好能适当进行适度的锻炼,可收到良好的疗效。此法需用补法,点揉3~5分钟。每日一次。
方法2 百会、脾俞、胃俞穴等
采用刮痧中的直接刮法:可选用正红花油或石蜡油做刮拭用油。刮痧板要与皮肤成45度角,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依顺序刮拭头部的百会穴;背部的脾俞、胃俞穴位;腹部的中脘、天枢、气海穴;上肢的内关、手三里和下肢的足三里穴位。刮拭力度以轻柔为主,对选择的刮痧部位反复刮拭,到刮至出浅红色痧痕即可。此法可补中益气,升提止陷,健脾和胃。
温馨提示
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品,如水果、杂粮、乳制品、鱼类等,是胃下垂患者最好的食物。胃下垂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食量,可以少食多餐,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样既有利于吸收,也不会造成胃的压力、避免餐后腹胀。同时,适当的腹肌训练或顺时针按摩腹部,都对胃下垂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胃炎
胃炎,属中医的“恶心、呕吐”范畴。以恶心、呕吐为主症。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证有寒热虚实之辨。病情复杂,兼症颇多。主要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因此胃腑被外邪所伤;或因饮食不洁,喜食生冷之物,损伤脾胃;或饮食不节,食滞伤胃;或脾胃虚弱,胃阳不足所致。或痰饮内阻,肝气犯胃等脏腑病邪干扰所引起。
方法1 肝俞、脾俞、胃俞穴等
刮痧、点揉交叉疗法:第一步先用刮痧法对肝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穴位进行刮拭,刮至每穴位皮肤区域出现痧痕为止。第二步对天突、中脘、内关、公孙穴做点揉法治疗,每穴点揉3~5分钟,以有气感为宜。每日1次,至痊愈为止。
方法2 内关、中脘、足三里穴等
刮痧加温灸疗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刮拭内关、中脘、足三里。再加刮配穴,如伤食型配公孙、胃俞两穴;如肝气犯胃型配肝俞、膈俞、期门穴;如脾胃虚寒型配脾俞、胃俞、膏肓;如外邪犯胃型配大椎、大杼二穴。患者属虚寒型,刮痧后还要加温灸疗法。如果是临证治疗,每次取3~4个穴位,不必全用。但内关、中脘两穴是必不可少的。
温馨提示
患有胃炎的患者除了要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更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这样才能逐渐让胃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因为患病时胃比较脆弱,所以更要吃一些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鱼或肝、腰等内脏。为了促进胃液的分泌,餐前吃2~3个新鲜的山楂也是可以的。胃炎要三分治、七分养,平时应多注意休息,熬夜对身体的损伤很大,应尽量避免。
反胃
反胃是以脘腹痞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多因饮食不节,酒色过度,或长期忧思郁怒,使脾胃之气损伤,以致气滞、血淤、痰凝而成。
方法 脾俞、胃俞、意舍穴等
用刮痧法。先刮拭背部的脾俞、胃俞、意舍、胃仓;接着刮拭腹部的关元、府舍、中脘;然后刮拭上肢的内关穴;最后刮拭下肢的足三里穴。每个部位都要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温馨提示
经常反胃的人首先应该疏肝、健脾。其中,枇杷、杨梅、扁豆、薏苡仁等都可疏肝解郁;而陈皮、冬瓜、香蕉、菠萝、淮山药等,也有健脾理气之功。平时可以多吃。山楂能够化食消积,每天食用一些有益无害。为了避免反胃,平时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特别是在吃饭时,这样才有利于食物的消化,避免此症的发生。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临床上凡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并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失眠、心悸等,其中头痛头晕为本病常见症状,也可见头部沉重、颈项板紧感。
本病多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心悸及肝阳、中风等病范畴。情志失调伤肝,饮食失节、过劳(过逸)伤脾是高血压病病机的起点。前者致肝郁气滞,继而肝郁化火致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进一步发展致阴虚阳亢,肝肾阴虚,最终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或肾阳虚;气滞还可致血淤,饮停;后者脾虚失运致气虚,痰湿中阻或阻络,气虚也可致血淤,淤血与痰浊交结,阻滞心脉可致胸痹心痛;肝阳化风,挟痰淤上阻脑络则致中风。
总之,病位初起在“肝” 、 “脾” ,继而影响至“心” 、 “肾” ,最终至心、肝、脾、肾诸脏均损。本病总的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津液代谢障碍。
方法1 大椎、大杼、神堂穴等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刮拭背部的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再刮配穴,分别为曲池、足三里、太阳、合谷、太冲、风池、外关、神门、三阴交、丰隆。刮拭配穴时可视病情酌情取用,不一定全用。每个穴位都要刮拭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方法2 风池、肩井、足三里穴等
用刮痧、点揉法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治疗。先刮拭风池、肩井、头后部,接着刮肩部、脊柱及背部两侧膀胱经,最后刮拭曲池、上肢背侧、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每个穴位都要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用平泻法。最后点揉太阳、太冲两穴,每个穴位点揉3~5分钟。每日1次。本疗法可使高血压症状得到缓解,治疗过程中如果配合服用西药,效果更好。注意:病情平稳期间也应坚持刮痧,以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温馨提示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另外,要改掉吸烟的习惯。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保持心理平衡。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最为关键。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快乐的心境,几乎可以抵抗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
低血压
医学上一般把成年人的血压长期低于90/60毫米汞柱者称为低血压。症状表现:一般身体瘦弱,早晨起床时经常出现精神疲惫、四肢乏力,坐起时感头晕,眼前发黑、心慌,需在床上躺半小时后症状才会略有减轻,平时有头晕、乏力、尤其午饭后嗜睡、精神无法集中的症状。中医认为低血压多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伤正、失血耗气等诸多因素有关,可分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等证型。
方法1 百会、心俞、志室穴等
用刮痧法,也可刮痧与点揉相结合进行治疗。分为两组,一组为百会、心俞、膈俞、志室、中脘、风市、足三里、涌泉;另一组为头维、厥阴俞、脾俞、肾俞、关元、三阴交、郄门、太冲。治疗时,每次任取一组,交替使用。刮拭时,先用平泻法,先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用补法。第2次刮拭时,换另一组穴位,可用点揉法。每穴刮拭或点揉3~5分钟,每日1次,交替取法。
方法2 胸椎1~5及其两侧区等
用刮痧法。先刮拭第一组胸椎1~5及其两侧,要刮7行,要用重手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再刮拭膝弯区。刮拭时用泻法。再刮拭第二组,掐压人中、合谷两穴。
温馨提示
低血压患者一般体质较差,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需要加强营养,应当吃点有血气的东西,比如鱼、精肉。可以考虑适当多吃干果,如核桃、松子等。和高血压相反,饮食要多盐,多糖,以补充血容量,使血压增高。同时避免使用引起血压降低的药物。低血压患者入浴时,要小心防范突然起立而晕倒,泡温泉也尽量缩短时间。起床和坐位起身时,不要猛然起身,应慢慢起来,预防出现暂时性的大脑缺血或发生脑梗塞等。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持足够的睡眠。所以低血压的患者,应有规律的生活。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窄、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以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间歇发作或持续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疼痛剧烈时,常伴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或心悸、气短。喘息不得卧,甚则猝死。本病属中医的“胸痹” 、 “胸痛”等范畴。中老年人是冠心病主要发病人群,受寒饱食、情绪过激及剧烈运动等情况,常为冠心病急性发作的诱因。冠心病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为年老体衰,心脾肾气血阴阳不足;外因为阴寒侵入、饮食失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最终导致心血运行受阻,胸脉痹阻而胸痛。
方法1 大椎、心俞、大杼穴等
采用刮痧法。刮拭时用泻法或中泻法刮拭。分为两组,一组是大椎、心俞、玉堂、灵道、神门;另一组是大杼、厥阴俞、神堂、膻中、少府。以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刮拭时,取1组刮拭即可,都要刮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在刮拭过程中,待症状缓解后,要改用补法,并隔日1次 或每3 日1次。多年使用,效果良好。如病情严重还应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才能显著。
方法2 心俞、肺俞、膻中穴等
采用直接刮痧法。刮拭用油可选正红花油或石蜡油,使用常规手法,先刮拭背部的心俞、肺俞、膈俞;再刮拭前胸部的膻中、乳根;然后刮拭上肢的内关、通里、神门。要视患者证型虚实的不同,而手法也随之轻重有别。有疏风散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此法1疗程一般为7~10次,治疗期还要根据患者病程长短和证型虚实程度而定。
温馨提示
冠心病患者在饮食方面注意少吃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等。注意控制食量,防止超重。用餐不要过饱,餐后至少应休息1个小时进行消化,因为餐后用力可诱发心绞痛发作。注意饮食清淡,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生活有规律,睡眠要充足,情绪要稳定,不要精神紧张,可适当参加轻微体育活动,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或浓茶。睡前不宜多看书报或写作,更不宜看惊险或紧张的电视、电影,并应避免情绪激动。并要注意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要把药物放在右手容易取到的口袋里,一旦心绞痛发作就可服用,它能够使心绞痛得到迅速缓解。
贫血
贫血属于中医学的“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症状为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故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 ”而这些脏腑功能的充分发挥,又有赖于肾之命火温照。因此,心、肝、脾、肾功能衰弱,均可导致血虚。
方法1 脾俞、心俞、三焦俞穴等
刮痧法。先对主穴脾俞、心俞、肝俞、三焦俞、大肠俞、膏肓、气海、足三里进行刮拭,每次取一侧,交替取用。每个穴位要轻刮至出现痧痕为止。再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刮配穴,如耳鸣者刮拭配穴听宫、翳风;对头晕、头痛的患者,刮拭配穴风池、太阳、头维;对心悸、胸闷的患者刮配穴内关、神道;对恶心、呕吐的患者,配穴为上脘、中脘。刮拭配穴时,也可改用点揉法。此法每日1次,1个疗程为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