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李叔同学修身养性,向南怀瑾学为人处世
9517900000007

第7章 李叔同:一名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4)

不求名来名自扬,这才是真正的名士。不爱名利的,名利往往如影随形。原来,真正的名利是道德成就的附赠品。这附赠品却成了真名士的困扰,使他们极力摆脱。出家后的李叔同,曾有一段时间不停地受到朋友或社会的邀请,讲禅、参加宴会,后来一位施主劝诫:“不要成为应酬和尚。”如醍醐灌顶,豁然想通,自此以后,远离所有邀请,寻了一处少有人认识的地方去钻研,弘扬佛法。在生活中,我们应视名利于平常。这样,我们才能享受淡然与洒脱。

清空心灵,争似白云自在

赵州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则:

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天边的白云什么时候才能逍遥自在呢?当它像那轻柔的春风一样,内心充满闲适,本性处于安静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非分追求和物质欲望,放下了时间的一切,它就能逍遥自在了。白云如此,人亦然。

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

宋朝的雪窦禅师喜欢云游四方访学。这天,禅师在淮水旁遇到了曾会学士。

曾会问道:“禅师,你去哪里啊?

雪窦回答说:“不一定,也许去往钱塘,也许会到天台那里去看看。”

曾会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和我交情甚笃,我给您写封介绍信,您带去交给他,他一定会好好招待您的。”

于是雪窦禅师来到了灵隐寺,但他并没有把曾会的介绍信拿出来,而是潜身于普通僧众之中过了三年。

三年后,曾会奉命出使浙江,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告诉他说并不知道这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到云水僧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雪窦禅师。曾会不解地问:“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呢?是我为您写的介绍信丢了吗?”雪窦禅师微笑着回答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个云水僧,一无所有,所以我不会做您的邮差的!”

说完拿出介绍信,原封不动地交给了曾会,两人相视而笑。曾会随即将雪窦引荐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

后来,苏州翠峰寺缺少住持,珊禅师就推荐雪窦去任职。在那里,雪窦终成一代名僧。

雪窦禅师是清空了自己心灵的人。他清空了心灵里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只有清空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与独立;只有清空心灵,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只有清空心灵,才能超出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清空心灵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做到无欲的时候,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的时候。

弘一大师和雪窦禅师一样,也是一位清空了心灵的人。他生平不求名誉,别人写文章赞扬他的师德,他却对此进行斥责。他一生都不曾贪蓄财物,他人供养的众多钱财,大师都用在了弘扬佛法、救济灾难等方面。他一生都没有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他的教化。他一生中也不曾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他的一生不求名利,却使众生都受到莫大的利益。

当品格自然高洁、不染尘泥的时候,便是智慧清明的时候,放下的是对外物无止境的追求,得到的是无限拥有的可能。

布袋和尚曾写过一首诗:“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体悟到其中妙处的弘一法师,得道而逍遥那是自然的了。

空喊不如行动

美妙的言语是万能的钥匙,常能打动众多自以为牢固的心扉。身为凡人的我们有时就像那单纯的小羊一样,在狼外婆的哄骗下打开了房门,结果成为他人果腹的食粮。为什么会上当呢?因为柔软的舌头流淌出的是如此曼妙的蛊惑人心的言语,因为一颗心是如此易被蒙骗。如何跨越心头的魔障,将迷惑的浓雾驱逐呢?怎样才能迎来智慧的霞光万道呢?其实很简单,行动能证明一切。不去相信妙语如珠、舌灿莲花的话语,百句漂亮的话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

庄子生活很清寒,常以编草鞋换取些微钱财来维持生活,这种生活也有难以维持的时候。一次,他的草鞋好久没卖出去,家中断炊了。没办法,只好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将要得到封地上的赋税。那时,我借给您300镒黄金,好吗?”

庄周愤愤地说:“我昨天在路上听见大呼救命的声音,一看,原来东辙里有一条快要干死的鲋鱼,便问:‘你叫什么呀?’

“鲋鱼答道:‘我是东海里的臣民,您能给我一升水救救我吧?’

“我便说:‘行。我将到南边去拜访吴越的大王,请他发西江的大水来救您,好吗?’

“鲋鱼气愤地说:‘我失去了经常相伴的水,以至落到这样的险境。我只要得到一升水就可活命,可您却说这样不着边际的话,还不如早些到干鱼市场上去找我!’”

虚假的言语如同打水的竹篮,是经受不起行动的考验的。对人对事,何不多看看行动呢?

弘一法师算是真正言行合一的人,他弘扬佛法,却并非一味以言语来谈佛法,而是确确实实地为弘扬佛法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年代,佛法相当的凋敝,尤其是律宗,由于律宗对于修行者的言行举止的要求甚为严格,以至于很少有人涉足。弘一法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律宗,严格按照其中的规定要求自己,他的衣食住行十分节俭,达到了粗劣的境地。例如,他每天早上仅仅吃一大碗稀饭,而且连菜都没有。过了中午就不吃饭,只因为“过午不食”的僧侣原则。正是他的身体力行,才有了律宗的中兴。

一个道德高尚、有品质修养的人必定是言出必行、不高谈阔论的人。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实际事,是品质高尚者恪守的生活准则。

须菩提尊者正在山中准备说法,还没有开始说,忽然从天空中飘洒下来无数的五彩鲜花,还传来由衷的赞叹声。

尊者就问:“谁在空中散花赞叹啊?为什么赞叹呢?”

空中传来浑厚的声音:“我是梵天天神。尊者的《般若经》说得实在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散花赞叹。”

尊者反问道:“可是,我还没有说《般若经》中的一个字呢!你怎么知道好呢?赞叹又从何说起呢?”

梵天意味深长地回答道:“是的,尊者没有说,我也没有听到。但正是像这样的不说,才是真正的解说智慧;正是像这样的无闻,才是真正的理解智慧。”

有时候,不需要用嘴去说,只因为,行动已经作出了真正的解说。

光说不做,是虚伪。一个口吐唾沫就是钉的人,才是真正可信任的人。他的言语不是空自绚烂的谎花,必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相反,一个话语如蜂蜜般甜美的人,极有可能是心计诡谲、狡诈诡辩之徒。管好我们的耳朵,不因诱惑的言辞而动摇;擦亮我们的眼睛,让说到做到的行动来证明。

更多谦卑大人物

生活中有一个很值得思索的现象:往往身份越高、地位越尊贵的人越是谦卑,而越是平凡的小人物越容易沾沾自喜、志得意满。为什么呢?其实,人的谦卑指数是和见识、眼界挂钩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接触的事越多,眼界就会越开阔,就越会发觉自己知道得少,因此,也越容易怀有敬畏之心,变得更加谦卑。

孔子曾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世上没有无所不知的圣人,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到正午时距离人远;他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那小孩接着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思索了很久,最后他对两个孩子说:“你们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我也不知道谁是对的。”

孔子那样智慧的人,也有太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更何况我们呢!弘一大师曾说:“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故是因个人感觉学力不足。”

谦卑不是软弱,谦卑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胸怀。谷若谦卑,得到的是沉甸甸、弯向地面的谷穗;人若谦卑,收获的是满怀清风朗月、世间万物的无限风情。

从前,有一个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学禅。刚开始他非常专心,学到了不少东西,可是一年之后他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便想下山去云游四方。禅师讲法的时候他什么都听不进去,还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无德禅师把这些全看在了眼里。

这天,无德禅师决定问清缘由,他找到学僧问道:“这些日子,你听法时经常三心二意,不知是何原因?”

学僧见禅师已识透了他的心思,便不再隐瞒什么,他对禅师说:“老师,我这一年来学的东西已经够了,我想去四方云游,到外面去参禅学道。”

“什么是够了呢?”禅师问。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学僧认真回答道。

禅师随手找来一个木盆,然后装满了鹅卵石,对学僧说道:“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满了。”学僧毫不含糊。

禅师又抓好几把小石子撒入盆里,小石子漏了下去。

“满了吗?”禅师又问道。

“满了!”学僧还是信心十足地答道。

禅师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盆里,沙子也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再问。

“好像满了。”学僧有些犹豫地说。

禅师顺手往盆里倒了一杯水,水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又问。

学僧没有说话,跪拜在禅师面前道:“老师,弟子明白了!”

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成为智者。因为谦卑,才会不断前进,才能攀上更高的山峰;因为谦卑,才会不自满,才能进入更高的境界;因为谦卑,才会更愿意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无限趋近圆满的人生。正所谓,更多谦卑大人物!

四、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鲁迅的小说《伤逝》中,子君多次对涓生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从女性口中说出的精神独立的宣战。但丁亦在《神曲》中写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份洒脱,是少有人做得到的。武侠小说里总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现实生活就是一个江湖,人们身上有种种牵绊,或者不舍挣脱,或者无法挣脱,所以,采取屈服的姿态,精神不独立也不自由。李叔同不是这样的,他一生凭心做事,毫不勉强自己。例如他的为人,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例如他的出家,即使所有人都反对,依然故我。

另类出家人

为何有人选择出家呢?或许是无法摆脱内心的苦闷,或许是厌倦尘世的纷扰,或许是遭受到巨大的感情挫折,或许是难以承受生活的重负,或许是为了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在世人眼中,出家是一种消极弃世的行为。或许大多出家者都遭遇过现实世界或精神世界无法解脱的困扰,出家,多数是为了一种解脱吧。

很多人出家皆因生活中走到了绝望的境地,而李叔同的出家,却了看破人生和宇宙,寻求最终的答案,是一种求索的出家。他曾指出:佛法并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是一种迷信,而是可以称得上解释人生和宇宙的智慧。为了洞悉这种智慧,他选择了佛,抛弃了世俗的珠宝——他的妻儿、他的朋友、他的学生、他的才艺,却得到了佛家思想的摩尼珠——无有自性,无有实我,得真得智。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分别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呢?”四方天王异口同声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能分辨出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苏东坡有诗云:“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不知道那才是宝贵的明珠。

远离尘世的那些出家人,如果当初是为了逃避苦痛,不知是否在佛门寺院里获得真正的解脱?是否真正读懂了佛家的智慧?须知,红尘从来不是可以逃避的,感觉不到痛苦,不一定是痛苦消失,也可能是心灵麻木。

出家的人很多,出家的李叔同只有一个。他在24年的孤灯黄卷和古刹钟声中,对佛法进行潜心研究,终于洞悉了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他求真求智,如愿断除了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问尔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人生总结。

李叔同,是另类的出家人。人生,是一个秘密。大多数人已放弃探寻答案,而他却为了知晓那答案,用大半人生作为献祭。于是,他洞悉了其中的真谛,带着了悟无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