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从人人误解到人见人爱
【Monday】沉默,是最有力的诠释
所以我开始解释,解释,再解释。记者们轮番上阵,提出他们有关“白水案”所能想到的任何问题,我很感激这些问题,它们让我有机会理清当时我所知道的一切。我想起爸妈的忠告,那就是不要管别人说些什么,不要被别人的看法左右,人得靠自己活下去。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忠告。
——希拉里
因为太过强势,太过不走寻常路,希拉里受过不少委屈。但她如果像怨妇一样到处抱怨辩解,该是多么大杀风景的一件事。希拉里聪明地选择了沉默,而沉默似乎更有力量。
沉默是话语中短暂的间隙,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传播方式,恰到好处的沉默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沉默是金或许并非箴言,但运用在社交场所里,却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希拉里从政以来,被人误解的次数不计其数,但她渐渐由最初的辩解变成沉默的应对。沉默,反而成了最有力的诠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误解是我们始料不及、无法全部解释清楚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忍受压力,保持沉默,给自己思考和喘息的机会,让事实和时间为我们做解释,那么无论我们被外界怎样的流言蜚语困扰,到最后,跌倒了一样还能够爬起来。
在越加喧嚣时代,信息在飞速传递,真诚无隔阂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人心变得越来越冷漠,加之人际关系的利益话,人人都为了五斗米折腰,少有人有时间、精力去体味另一个人的真心,匆忙之间,难免会对别人的事全面了解,从而产生有失偏颇的言论。别人误解我们,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有的时候流言四起时,更会感觉到孤立无援,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左右别人的对我们的看法,不能控制流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我们的内心,沉默地抵抗。
【Tuesday】别握伤害,不如一笑而过
1998年8月,莱温斯基事件爆发,我应邀到纽约参加晨间新闻节目的采访。事实上,我宁可到牙医那里做治疗,但如果我取消,势必会引起风言风语,节目现场气氛肃穆,结果可想而知,我被问到很多不想提及的问题。上完节目后,我对白宫幕僚肯德尔说:“你的名言警句在我耳边回响。”肯德尔问是哪句,我笑出声来:“去他们的!”说完我俩都开怀畅笑,如释重负。
——希拉里
世间万千困苦事,大不了一笑了之。人生欢喜多少事,笑看天下几多愁。
小时候很多人喜欢玩游戏,就是喜欢在不断战胜挫折与失败中获取一种刺激与欢乐。假如没有挫折与失败,再好的游戏也会索然无味。人们玩游戏时的心态是寻找娱乐,是带着挑战的心情去面对游戏中的困难与挫折。倘若人们在生活中,也用这样积极向上的游戏心态,那么失败与挫折也就不会显得那般沉重和压抑了。
有个小女孩,在公园里跌倒了,放声大哭。旁边跑过来一个小男孩,路人都以为他会扶起她。谁想,小男孩却故意在小女孩旁边摔了一跤,小女孩见此情景,破涕为笑。本来是让人沮丧的一件事,稍加处理,就带了玩笑的意味,没那么重要,也就不必那么在意。
孩子尚且能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人生中的挫折也兑点玩笑进去呢?何不也将挫折变成一种游戏,以让痛苦沮丧的心态快活起来呢?其实,二者并无差别,只是人们在游戏中身心放松,而在生活中过于紧张罢了。在游戏中你可以体味到面对和战胜挫折的欢乐。同样,如果你将生活中的挫折视为游戏,你也会从中体味到积极人生的快乐。
【Wednesday】幽默感,逗乐了整个美国
叶利钦挥刀切下那只烤乳猪的耳朵,送到比尔的餐盘上,又割下另一只猪耳朵,放进自己嘴里咬一口。幸好比尔有一副经得起考验的肠胃,这无疑是一项得天独厚的政治禀赋。我就没有这种能耐,叶利钦也明白,并喜欢以此捉弄我。那一刻最令我感到高兴的是,一头猪只有两只耳朵。
——希拉里
类似的幽默小故事在希拉里的从政生涯里还有很多。在最初竞选总统的时候,希拉里曾在专机上出人意料地客串起空姐来,对媒体记者和政治幕僚致以调侃式的问候:“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乘坐‘希军一号首航航班”。希拉里模仿空姐的语气对记者说:“我的名字是希拉里,非常高兴与你们同机。”随后她又大开记者们的玩笑说:“如果有人报道我的负面新闻,本次航班将转往新罕布什尔州。”
希拉里的幽默不仅为她的政治生涯锦上添花,更为她的个人魅力增分无数。
幽默的人大多聪明,像希拉里这样聪明绝顶的成功女性,自然少不了幽默细胞。初入政坛的希拉里严肃而刻板,她不大能够像克林顿那样将幽默运用自如。但在后来和无数政敌的交锋中,希拉里学会了一件事——自嘲。她甚至认为,在政界,自嘲是项基本的求生工具。
希拉里身体力行地将自嘲运用得恰到好处。在一次晚宴上,希拉里就曾拿男性政敌对她过多关注一事,拿自己开涮,她自嘲道,“女人到了这个年纪还有这么多男人在关注,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这样一来,人们反而觉得她魅力大增,这就是幽默的魔力。
【Thursday】“对不起”是如此威力无穷
我扯上特米·温奈特陷入麻烦,也是活该受罪。在之前的采访里我说:“我坐在这里,不是像特米·温奈特一样站在男人身边……”当然我指的是她那首名曲《站在你的男人身边》,而不是她本人,但我用词不够小心,引发了潮水一般的愤怒。我对那件事感到遗憾,并私下向特米本人道歉,后来在另一次节目中又公开向她道歉。
——希拉里
古人有训:“言多必失。”但像希拉里这样的政界公众人物,不可避免地要“言多”,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言论。谁都不是圣人,难免会说错话,说错的话像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但总不能从此闭口不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懂得怎样巧妙地从说错话的不利局面中走出来。
最好的办法是即刻道歉,越早说“对不起”,对于你缓和局面越有利。而且你会发现,无论之前从口中带来多大麻烦,只要你诚心实意地说上一句“对不起”,往往很快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在面子这个问题上,男人和女人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所以说错话、做错事后有勇气承认错误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如果敢于说一句“对不起”,我们往往能赢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敬重。
希拉里的诚意打动了温奈特,温奈特觉得希拉里是真的感到很抱歉,并且觉得希拉里是个很不错的人。
真正的歉意,证明了你对对方的在乎程度,传递着重归于好的信息。认错需要我们态度真诚,也需要我们即刻行动。如果你欠了谁一句“对不起”,别等了,马上向他道歉吧!
【Friday】希拉里几乎赞美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巴基斯坦的总统夫人穿着优雅,英语说得极好,带着点轻快的英国腔……访问印度时,我引用了一名印度学生写的诗,这首诗拨动了听众的心弦,可爱的女学生面对她的诗能引起的反响,既谦虚又害羞……爱尔兰让我恢复元气,我真希望能把这个国家带给我的这些玫红的感觉装进瓶子里带回去……
——希拉里
懂得如何赞美他人,让希拉里从一个人人误解的强势女政客,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人见人爱的政坛明星。谁会刻意避开一个对自己善意取悦,不卑不亢恭维的人呢?
虚荣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暗暗为自己的优点得意,并希望别人注意和赞美自己的优点。挑别人爱听的、想听的话说,迎合对方的虚荣心,自然可博得对方欢心。恭维便是这其中的关键所在。恭维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能在瞬间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任何人都希望能被人恭维和赞美,高帽子人人都爱戴。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赞美和肯定,而高帽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欲望。高帽戴得好,便能将别人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适时地给人送上一顶高帽子,可以赢得对方的友谊与好感。
不妨跟希拉里学习一下,送出高帽子时,既达到目的,又不流于俗!希拉里一旦确定要展开赞美攻势,恭维话一定会坦诚得体,说中对方的长处。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辞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让其产生不快的感觉。
赞美他人让希拉里的人生频频加分,足见赞美之强大。当我们与人交往,为人处世遇到不顺时,不妨也尝试着恭维他人吧!
【Weekend】【每周一次“微成功”】
【微博热议:幽默】
墨北北(@woainilliulin0225)(28岁报社记者)
幽默的人都聪明,但聪明的人不一定都幽默。
李菲(@lifeifei3073)(25岁公司前台)
幽默的人都特别好玩,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朋友中那些特别有幽默细胞的人都很受欢迎,大家喜欢幽默带来的快乐。
芯缘(@WLT30875698)(25岁英语教师)
在一群人死气沉沉、一板一眼的时候,你突然来点小幽默缓和气氛,那效果真是出奇的好啊!
此情未央(@V5xiaoni333)(29岁美容师)
有魅力的、聪明的女人都懂得适当幽默,她们的幽默方式是自嘲,既能让人会心一笑又不会伤害到任何人,特别高明。
莫宝宝(@mobaobeiya)(33岁全职太太)
世上本没有幽默,自嘲的人多了,幽默就诞生了。每当我觉得生活无趣时,就拿自己开涮,反而能有所缓解。
朱俪烨(@zhuliye1212)(40岁外企经理)
幽默确实是好习惯,但我在商场这么多年,总结下来,如果功力不够,还是慎用幽默的好,否则特别容易祸从口出。
【写给十年后的自己】
【第二周】从人见人爱到“见人就爱”
【Monday】欣赏他人,让心比天更宽广
我尊重并欣赏这些年来我接触过的特工人员。保护者和被保护者都会刻意保持一份职业距离,但在彼此朝夕相处中,一定会培养出信任和关心。据我的家人和我了解,这些特工人员为人亲切、风趣且体贴。
——希拉里
在希拉里的自传里,几乎每章每节都能出现一两个她赞美和欣赏的人。也许你会说,第一夫人的交际圈广,周围不乏优秀之人,所以总不缺欣赏的人。其实,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值得欣赏的人,只是你从未去发掘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
欣赏他人,也是你得到别人欣赏和认可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善于从别人那里发现优点,你就能够体会到欣赏的乐趣,别人也能够享受到被赞美的喜悦,交往也就在这样和谐的交流中变得顺畅自如起来。而恶毒的语言,虽然锐利,却会结怨,而适当赞美的语言柔和却直指人心。
纵然他人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打击你,也不要想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用柔和、宽厚的态度回应,善尽自己的努力,多从欣赏和赞美角度看他人,这样既保护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这也正是圣严法师对《法句经》中偈语的阐释:“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者。”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常常只顾着自己痛快,话说出口之后才发现伤害了别人。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为难,必然会与人结怨,如此锋芒毕露必将遭受更多的障碍与打击。所以,不要求全责备,不要吹毛求疵,与其苛求别人,不如反省自己。
反省自己,赞美他人,是与人相处之道。不说伤人的恶语,而是努力发掘别人的优点,并给予赞美,便会“美言入心三冬暖”。
【Tuesday】善于倾听,是种变相恭维
1994年9月,叶利钦在华盛顿全新的俄国大使馆设宴款待我们。我一边坐在高台上,俯瞰众宾客。一边倾听叶利钦对这些人的看法:“你们看那些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他们都在暗忖,为何高高在上的是我们,而不是他们。”这是真情流露的心里话,我认真倾听,会心微笑。
——希拉里
和希拉里打交道的人,多是政界权贵、国家首脑。只有更强,没有最强。如何在外交过程中既不卑不亢,又能很好地表达敬仰赞美之情就成了一种必需的技巧,而希拉里的赞美之道是倾听。
倾听不仅是一种对别人的礼貌与尊重,还是对讲话者的高度赞美与恭维。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重视。当我们专心致志地听对方讲,甚至是全神贯注地听时,对方一定会有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双方之间的距离必然会拉近。所以,懂得倾听可能会直接决定你要办的事能否成功。玫琳凯在《玫琳凯谈人的管理》一书中,就曾对倾听的影响作了如此说明:“我认为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自己最大的疏忽。”玫琳凯经营的企业能够迅速发展成为拥有20万名美容顾问的化妆品公司,其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她相当重视每个人的价值,而且很清楚地了解员工真正需要的除了金钱、地位外,还有一位真正能倾听他们意见的知心人。因此,她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使下属铭记这条金科玉律:倾听,是最优先的事,绝对不可轻视倾听的能力。
所以,在你说话办事时,不要一味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要留一点时间给别人,静下来听别人说话,你的倾听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