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9516900000028

第28章 附录弟子规(节选)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说】

在家中,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一听到就应该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回答。父母需要我们去做事情,要尽快行动,不要找理由拖延,或者不屑于去做。父母教导我们向好的方面发展时,必须恭恭敬敬,将话听到心里去。我们有错误了,父母责备,要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难过。

作为子女,冬天要注意父母穿得是否暖和,住处是否温暖;夏天要留意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天起床都要去看望父母,问他们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也要向父母问候。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去哪里;回家以后面见父母,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要有秩序,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能随随便便改变。

事情虽然小,但不要擅作主张而不禀告父母;如果任意而为,会有损于做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小,也不要隐瞒父母,偷偷藏起来;如果被父母知晓,他们心里一定很难过。

父母喜爱的东西,子女应尽力准备好;父母厌恶的东西,小心排除。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担心;我们的品格有缺失,会让父母感到羞辱、没面子。

父母爱护子女,子女孝顺父母,这是极其自然的事情,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讨厌我们,却还能尽心行孝,那才算可贵。一般人认为,父母对子女付出后,子女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区别呢?

父母有了过失,当子女的要劝谏改正,但在劝谏时,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应该温和愉悦,话语应该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不接受我们的劝谏,便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固执不听,有孝之人不忍心将父母陷于不义,则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甚至遭父母亲责打也没有怨言。

当父母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要先尝尝,看会不会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该侍奉在父母左右,不可随便离开父母很远。在父母重病时,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子女能在左右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最感到温暖与满足的时候。在父母临终病重的时候,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事业繁忙,或没时间,而放弃呢?

当父母不幸离世,一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会因思念父母常常悲伤哭泣,自己住处也应变得简朴,不喝酒、不吃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按照礼仪,不能草率马虎,祭祀时要表现诚意;对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恭敬。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松一口气。在父母去世后,当子女的为什么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刻想念父母,爱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密,给我们的恩情也最深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道当成一项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会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但是,孝行可以建立和谐的秩序,让我们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生活。家,如果是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点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孝行可以把家变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出则弟》原文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解说】

身为兄长友善,作为弟弟恭顺,兄弟和睦,这其中包含了孝道。

把身外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一些,兄弟之间就不会怨恨;讲话时别太冲动,伤感情的话忍住不说,不必要的冲突就会消失。

对待长辈应懂得礼让。吃饭时让长辈先动筷子,就座时让长辈先入座,走路时让长辈先行,晚辈随后。

长辈呼叫人时,如果听见了,要帮长辈去传唤;如果所叫之人不在时,自己应回来报告长辈,更要进一步问长辈,有没有其他事情。

称呼长辈时,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这是不礼貌的行为;长辈在时,不要表现得自己很有才能,而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就先退在一旁恭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过去。如果是骑马的,遇到长辈要下马,如果乘坐车辆要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长辈大约离我们百步以后,自己再上马或上车。

如果长辈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等长辈坐下,允许我们坐时才可以坐。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不能低到听不清楚,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有礼节;告退时,要缓缓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睛注视着长辈,不要左顾右盼。

对叔伯,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胞兄一样友爱。

《亲仁》原文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解说】

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人占了大部分,而有仁德的人却属于少数。对于仁者,大家敬畏他,仁者说话不会扭曲事实,也不会向人谄媚求好。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好处,自己的品德会一天天提高,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害处,小人会乘虚而入,做事情容易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