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福布斯财富故事会:福布斯全球顶级富豪成功商道
9508900000041

第41章 金融天才:索罗斯(2)

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索罗斯量子基金的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在1980年,基金增长102.6%,这是索罗斯和罗杰斯生意最红火的一年。此时,基金已增加到3.81亿美元,索罗斯本人也已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然而,罗杰斯却令人遗憾地在此时决定离开,这对合作达10年之久的老朋友终于决定分手,让索罗斯颇感失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要分开对各自的事业发展有利,能获得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依然值得鼓励。可是,失去罗杰斯的索罗斯并不幸运。在此后的一年,索罗斯遭受了他金融生涯最大的一次失败。他认为美国公债市场会出现一个较大的上升行情,于是找银行借短期贷款大量购入长期公债,希望趁机大捞一把。

然而,形势并未朝着索罗斯所预料的方向发展。相反,由于美国经济保持强势,银行利率在不断地快速攀升,已远远超过公债利率。1981年,索罗斯所持有的公债每股损失了3~5个百分点,量子基金的利润首次下降,幅度高达22.9%。面对失败,大批投资者持悲观态度,纷纷弃他而去,带走了将近1.93亿美元,这相当于公司近一半的资产。索罗斯心生悲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甚至想到要退出市场,去过一种平淡的生活。

中国有句古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索罗斯是哲学迷,当然深知这其中蕴涵的道理。只要迈过这个坎,他的辉煌之路将不再遥远,财富也会失而复得。

索氏投资理论诞生

尽管饱受沉痛的打击,索罗斯依然坚强地选择留下来。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地思考失败的原因,开始用哲学的思维来重新审视金融市场的运作状况。不过,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了解的逐渐增加,索罗斯愈发觉得自己被以往的经济学理论所蒙蔽。

按照传统经济学家的说法,市场是理性的,其运行规律有很强的逻辑性。由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每只股票的价格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理性的计算得到精确的市值。当投资者进行市场操作时,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充分资料理性地挑选出最优股票进行投资。而股票的价格将与公司未来的收入预期保持紧密而科学的关联性,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设,它假设了一个无懈可击、完美无缺的市场,也假设了所有的股票价格都能反映当前真实、准确的信息。

同时,一些传统的经济学家还认为,金融市场总是“正确”的。市场价格总能正确地折射或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使这种趋势仍不明朗,也不会偏离他们的预测,所以经济理论掌握好了,经济规律了解透了,赚钱就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索罗斯并不这样认为,经过对华尔街的考察,他发现以往那些经济理论根本不切实际。在他看来,金融市场充满动荡、十分混乱,市场中买入卖出决策并不是建立在理想的假设基础之上,而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仅仅依靠数学公式来控制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显得过于天真。

事实上,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不太彻底。投资者对某只股票的态度,不论喜好还是痛恨,都将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或下跌。因此,市场价格也并非总是理性的,自然也就不能准确反映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反,它往往会因为投资者以偏概全的推测而忽略某些未来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所以,许多投资者会一败再败,明明实际与自己的预测大相径庭,却找不到原因。

因此,投资者在获得相关信息之后做出的反应并不能决定股票价格。其决定因素并非他们根据客观数据做出的预期,而是他们根据心理感觉做出的判断。投资者期望的价格不仅是股票自身价值的被动反映,而且成为决定股票价值的积极因素。

同时,索罗斯还认为,由于市场的运作是从事实到观念,再从观念到事实,如果投资者的观念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太大,无法得到自我纠正,那么市场就会处于剧烈的波动和不稳定的状态当中,这时市场就易出现由盛到衰的序列。投资者的赢利之道就在于提前判断出即将发生的又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判断盛衰过程的出现,然后逆向思维。当然,索罗斯也指出,投资者的偏见会导致市场跟风行为,而过度投机将最终导致市场崩盘。

有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投资理论之后,索罗斯便毫不犹豫地摒弃了传统的经济观念。一场实践与理论的大对决开始了,谁胜谁负,索罗斯将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揭晓答案。

1981年1月,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索罗斯通过对里根政府新政策的分析,确信美国经济将会开始一个新的“盛—衰”序列,他开始果断投资。事实证明了索罗斯的预测是正确的,美国经济在里根新政策的刺激下,“盛—衰”序列的繁荣期已经初现。1982年夏天,贷款利率下降,股票不断上涨,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从中获得了巨额回报。到1982年年底,量子基金上涨了56.9%,净资产从1.933亿美元猛增至3.028亿美元。至此,索罗斯已逐步从1981年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大步向前。

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元表现得更加坚挺,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因此急剧攀升,财政预算赤字也在逐年增加,索罗斯预测美国正在走向萧条,一场经济风暴将会对美国经济构成严重威胁。暴风骤雨的时候,正是弄潮儿展示身手的大好时机,索罗斯决定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搏击一场,因此,他一直密切关注着政府及其市场的动向,寻觅新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原油价格开始下跌,一向坚挺的美元面临着巨大的贬值压力。因为油价下跌,美国通货膨胀有所回落,相应的,利率也将下降,这也将促使美元贬值。索罗斯预测美国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美元贬值。同时,他还预测德国马克和日元即将升值,他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

从1985年9月开始,索罗斯开始做多马克和日元。他先期持有的马克和日元的多头头寸(头寸,是一种市场约定,承诺买卖外汇合约的最初部位,买进外汇合约者是多头,处于盼涨部位;卖出外汇合约为空头,处于盼跌部位。头寸可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达7亿美元,已超过了量子基金的全部价值。由于他坚信他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在先期遭受了一些损失的情况下,索罗斯又大胆增加了将近8亿美元的多头头寸。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只是索罗斯看清了牌局,他每天要做的不是祈祷上帝的保佑,而是依然密切地关注市场和政策动向,守候即将到来的胜利。

到了1985年9月22日,温暖的阳光终于照到了索罗斯的脸庞。美国新任财长詹姆士·贝克和法国、西德、日本、英国的四位财政部部长在纽约的普拉扎宾馆开会,商讨美元贬值问题。会后五国财长签订了《普拉扎协议》,该协议决定通过“更紧密地合作”来“有序地对非美元货币进行估价”。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必须低估美元价值,迫使美元贬值。这个消息,让索罗斯绷紧的神经终于得以舒缓。

《普拉扎协议》刚刚公布,市场便做出积极回应。美元汇率从239日元降到222.5日元,降幅为4.3%,这一天,美元贬值使索罗斯一夜之间狂赚4000万美元。事情并未结束,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美元一路贬值。10月底,美元已跌落13%,1美元兑换205日元。到1986年9月,美元的汇率已经跌到153日元,这个结果足以让索罗斯放声高歌。在这场金融行动中,他前后总计获得将近1.5亿美元的收益,大获成功的量子基金顿时在华尔街声名鹊起。

从1984年到1985年的这一年时间,量子基金已由4.489亿美元上升到10.03亿美元,资产增加了223.4%。索罗斯的这一业绩,使得其个人资产也迅速攀升。据披露,索罗斯在1985年的收入达到了9350万美元。在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地区收入前一百名富豪排行榜上,索罗斯名列第二位。

1986年,索罗斯继续高歌猛进,量子基金的财富增长了42.1%,达到15亿美元。索罗斯本人从公司的收益中获得2亿美元的回报,身价倍增。至此,他正式走上神坛,成为华尔街乃至世界各地金融市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人物。

作为大师级的金融理论家,索罗斯总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充分享受心旷神怡的悠然自得。他总是高瞻远瞩、深入浅出,以更广阔的视野、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市场的变化。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宠辱不惊,临危不惧,凡事从容应对,并且形成一套独特的“索氏投资理论”。该理论被人反复研究,索罗斯也被奉若神明。

遭遇滑铁卢

命运似乎在考验索罗斯,上帝也没有让他的好运持续太久,按照他自己所创立的“盛—衰”理论,在1987年,索罗斯也在经济衰败中遭遇了他的“滑铁卢”。

根据索罗斯的理论,繁荣期过后必存在一个衰退期。他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在日本证券市场上,许多日本银行和保险公司大量购买其他日本公司的股票。有些公司为了入市炒作股票,甚至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当时,日本股票在出售时的市盈率已高达48.5倍,而投资者的疯狂还在继续,热情不断升温。

这种情况让索罗斯非常忧虑,他担心日本证券市场即将走向崩溃。与之相比,美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要好得多,因为他们的股票在出售时的市盈率仅为19.7倍,比日本低得多。因此,美国的股票价格还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即使日本证券市场出现崩溃,对美国证券市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震动。于是,1987年9月,索罗斯将自己在日本东京市场的几十亿美元资金转投到美国华尔街市场。

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灾难性的打击便降临到索罗斯身上。首先出现崩盘的不是日本东京证券市场,而恰恰是美国的华尔街。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道·琼斯平均指数狂跌五百多点,刷新了当时的历史纪录。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纽约股市狂跌不止,而日本股市却相对坚挺。此时,索罗斯决定抛售所持有的数额较大的长期股票份额,其他的交易商捕捉到有关信息后,借机痛击被抛售的股票,使期货的现金折扣降了20%。当时,5000个合同的折扣就达2.5亿美元,索罗斯在一天之内的损失高达2亿多美元。据报道,在这场华尔街大崩溃中,索罗斯累积损失了将近6.5亿到8亿美元。这场大崩溃使量子基金净资产跌落26.2%,与美国股市同期17%的跌幅相比,索罗斯是这场灾难名副其实的最大失败者。

投资市场就是这样,可能昨天你还在仙境遨游,今天便到地狱受难。过去曾经腰缠万贯,未来也许不名一文。既然敢于冒险,索罗斯当然能够忍受痛苦。对于一般人来说,失败是万劫不复的苦果,只能一边默默吞下,一边抱怨运气不好。但是索罗斯始终认为错误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人类天生就有对事物的认识缺陷,人们没必要为错误百出而羞愧难当。只要时刻准备着去纠正自己的错误,避免在曾经跌倒过的地方再次摔跤,就无须过于自责。

索罗斯曾经说过:“如果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动是以退为进,而不要铤而走险。而且当你重新开始时,不妨从小处做起。”只有保存实力,才能卷土重来,索罗斯十分敏锐而又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当他发现预期设想与事件的实际运作有出入时,不会待在原地坐以待毙,也不会对所犯的错误视而不见。汲取教训,收拾心情,寻找机会,重新上路,才是索罗斯的当务之急。

也许是一时冲动,也许是过于自信,导致狂妄自大、豪气冲天,结果输得一败涂地。可是,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并非一帆风顺,人们记住他不是因为他总是成功,而是因为他能从沉痛的失败中走向成功。索罗斯自然具备这种成功者的素质,正是这种特质,让他在经历了1987年10月份的惨败之后,仍能使量子基金在1987年的增长率达到14.1%,总额达到18亿美元。这是相当值得钦佩的成绩,此时人们对索罗斯的态度,比他当年获得巨大成功时更敬畏了许多。

事实上,在投资市场,屡受损失的并非大胆鲁莽的人,而是谨小慎微的人。索罗斯自己也认为,一个投资者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并不是过于冒险,而是凡事小心翼翼。虽然有一些投资者也能准确地预期市场走向,但由于他们总是担心一旦行情发生逆转将遭受损失,所以不敢果断投资,不敢大胆入市,当市场行情一直持续看好时,才追悔莫及,坐失赚钱良机。所以,索罗斯的果断大胆算不得过错,他缺少的只是心细。

当然,这次失败对索罗斯后来的投资有了很大启示。他变得更加勤奋,对事物分析得更加透彻,对困难准备得更加充分,但是他投资的胆略和决心是不变的。从人生谷底爬出来的人,谁知道他又将爆发出多大的威力?我们不鼓吹索罗斯的赚钱能力有多么的神奇,光是他对待失败的态度和勇气,就值得所有投资者好好学习。

在后来的金融生涯中,索罗斯的确是一再上演奇迹。但是,大家不要忘记,这次滑铁卢的砥砺,肯定功不可没。

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

索罗斯犹如一头雄狮,在华尔街市场打了个盹之后,马上打起精神寻找新的猎物,这一次,他瞄上了英格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