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福布斯财富故事会:福布斯全球顶级富豪成功商道
9508900000002

第2章 世界股神:巴菲特(1)

播种可以发酵的财富,书写股市常胜的神话。

姓名:沃伦·巴菲特

出生日期:1930年8月30日

籍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

产业:伯克希尔公司

资产状况:620亿美元

2008福布斯财富排名:第1位

1941年,刚刚11岁的沃伦·巴菲特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属于巴菲特个人,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到1994年年底,他的公司不再是一家纺纱厂,而是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2008年3月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球富豪排名,巴菲特取代比尔·盖茨,登上了被比尔·盖茨占据长达13年之久的世界首富宝座。

数字止痛药

像许多孩子一样,小巴菲特的脑袋里充满了对外界的无限幻想和兴趣。不过小巴菲特与同伴们有些不同,玩具和糖果对他似乎没有多少吸引力,数字和财富在他眼里才是最为神奇的东西,他希望得到像美元这样更实际的东西。

他的艾丽斯姑妈对他宠爱有加,她深深懂得小巴菲特的心思。在小巴菲特迎来他人生中第六个圣诞节的时候,他收到了姑妈送给他的特殊礼物。

“噢,是钱包,我喜欢。”当小巴菲特收到她的礼物时,兴奋不已。

这个礼物就是小巴菲特一直视为珍宝的镀镍钱包,对他来说,这个小小的钱包就是储蓄人生中第一笔财富的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巴菲特都特喜欢把它挂在自己的腰带上,没事的时候取下来数数里头的钱,计算着日益增长的财富数字,脸上满是喜悦之情。

有了钱包,他更有了挣钱的动力。“没错,我得让我的钱包鼓鼓的。”小巴菲特决定让这个特殊的礼物装上满满的财富。当别的小孩嚷嚷着要钱买吃的、玩的时,他却在考虑哪里有挣钱的门路。后来,他发现,他家门前的小巷子里居然没有一家小商店可以给来往的行人提供饮品或者口香糖。机会来了!他摸摸自己的口袋,仅有1美元,两周的零花钱啊!不行,我得挣更多钱!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1美元批发来一些口香糖和小点心之类的零食,在巷口的拐角处摆了个摊位。没过多久,这个小家伙就收回成本,还净赚了5美分。看到自己的钱包又多了5美分,一股美妙的感觉涌上他的心头,巴菲特从此对财富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追逐。

卖完口香糖,他又发现很多人对当时流行的一种叫可口可乐的汽水很感兴趣,于是他又开始卖汽水。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把摊位摆在行人比较稀少的小巷口,而是摆在小巷口前面的那条街上。那里是市区的繁华地段,警察对那些做小买卖的摊位管理得也不是很严格。好像上帝格外眷顾小巴菲特——来往的人总喜欢去这个可爱的孩子的摊位上买一瓶可口可乐汽水喝,有的顾客还故意多给他1美分。这样,小巴菲特的汽水生意越来越好。

小巴菲特的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不过他的身体出现了些状况,几次都腹痛难忍,后来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原来是得了盲肠炎。没有办法,他不得不住院治疗,他的生意也只好停了下来。不过,他在医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并不像隔壁床位上的那些孩子一样,整天吵着要出去玩,或要这种吃的、那样喝的。每回护士小姐来给小巴菲特打针吃药的时候,他总是满怀期待地告诉她们:“等治好这个该死的家伙以后,我一定要去赚更多的钱……”更让这些医护人员惊讶的是,这个坚强的孩子在手术后竟然还忍着痛拿着铅笔在纸上画数字。医生跟他讲,不用这么刻苦的学习,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好,小巴菲特倔强的反驳让他们大吃一惊:“我画的这些数字表示我今后想拥有的财富,我只要心里想着这些数字我就不会那么痛了……”

至今,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巴菲特都会无比激动地说:“那时候我还小,没有很多钱,但是我向往、期待并努力,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实现自己的财富之梦。也许7岁的我,已经完全被金钱的梦想所吸引了,好像只有财富才会减少我的病痛。”

送报中的经济学

巴菲特13岁的时候,父亲霍华德的公司生意越来越兴旺,全家都搬到了华盛顿郊区的温泉峡谷别墅中。

虽然家庭经济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但是小巴菲特始终没有停下赚钱的步伐。很快,凭聪明的头脑、伶俐的口齿,小巴菲特在华盛顿找到了一份让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羡慕得流口水的肥差——给《华盛顿邮报》送报。巴菲特的这段卖报生涯与同期的美国赌王谢尔登·阿德尔森有几许相似,只是两者的方式有所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小巴菲特也是按照最一般的方法送报纸,从中赚取一些钱,而且他还主动提交纳税申报表。看来,巴菲特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主动去承担责任。

那时候,小巴菲特每天就是上学、送报,他觉得生活就像白开水一样,一点儿挑战性也没有。于是,小巴菲特开始琢磨着要怎么去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生活。后来,他跟伙伴们商量:离家出走!这样就能远离家人和学校的管制,尝试另一种生活。经过几天的仔细谋划,他和密苏里州国会议员的儿子罗杰·贝尔,还有另一位好朋友杰西,在一个傍晚匆匆搭上去往宾夕法尼亚州的车。几个叛逆的孩子梦想着到新的环境去尝试新的生活,开始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不过3个可怜的家伙还没在宾州的旅馆住下来,就沮丧地被警察给送了回来。这次小巴菲特只好暂时收敛了一些,表示要安心读书,但他还是要坚持每天去送报——只有这样,他才感觉生活多少有点生气。

刚开始他说出自己的这一决定时,父母不是很放心,坚决反对他继续送报,因为这样会让他分心而不能专心学习。小巴菲特一再坚持并极力说服妈妈和姐姐,告诉她们自己从送报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这对他很重要。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最反对的爸爸也同意了他的请求,最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送报生活。

一切似乎还是那样,同样的一条街,还是那个警察和行色匆匆的人们。不同的是,习惯了每天准时送报的小巴菲特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送报工作做得更好。他这次决定改变送报策略,以前那种方式老套、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没办法赚更多钱。小巴菲特想,我应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于是,他决定观察其他报纸在发行工作上的做法。他发现当地的《时代先驱报》和《华盛顿邮报》是竞争对手,两者的覆盖区域都是一样的。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同一个区域或者路线上的读者先看到他的《华盛顿邮报》呢?先重点再次要,他决定抓住其中的5条主要路线,然后在时间上抢先送到;另外,如果操作熟练以后,再加上时间允许的话,他还可以开辟更多的路线。

每天500份的报纸要准时送到读者手中,要求小巴菲特每天早上5点钟就要起床。当时巴菲特只有13岁,对他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是在小巴菲特看来,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能赚到美元,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莉拉非常支持他,给了小巴菲特很多的帮助。看到小巴菲特每天都要赶那趟5点一刻开往马萨塞大街的早班车,母亲非常心疼他,所以坚持每天一早就给小巴菲特准备美味可口的早餐。有时候小巴菲特生病或因为一些事没办法去送报,莉拉便代劳了。善良的莉拉认为孩子自己积攒的钱对他来说,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可以很好地使用它,所以她一分钱都没有拿过。“我的母亲莉拉,我想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女性,她为我及整个家庭牺牲了很多……我爱我的母亲。”每当巴菲特回忆起他的母亲莉拉时,总是满怀感激。

韦斯特切斯特公寓坐落在当时的华盛顿闹市区,外观华美,内部设施和装修一流,据说当时它是华盛顿最高级的公寓。这座公寓出入的都是有钱人,小巴菲特每天也会在这里出现,不过他是作为报童在这里出现的。公寓大楼共8层,每天送报都要一层层地送。后来,小巴菲特觉得这样送报不仅累,而且费时间,于是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先把这幢公寓中需要送的所有报纸中的一半放在4楼的电梯边,然后拿剩余的乘电梯上8层。这样,在从上往下送的过程中,他手中的报纸不但愈来愈少,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能节省不少时间。这样一趟下来,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0%,小巴菲特就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去给其他地方送报纸。

在送报纸的过程中,小巴菲特还发现,单纯送报纸赚不了多少钱,如果想在同一时间赚到双倍或者更多的钱的话,该怎么做才好呢?他想到了《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里面讲过的方法:丰富你的产品线,可以提高总收益。那又有什么他还可以一起卖的呢?他想到了可以同时卖杂志。于是,他在送报纸的同时,还向那些有钱人推销杂志。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巴菲特就赚了200多美元,他乐坏了。要知道这对一个不到14岁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从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挣钱的乐趣。

当然,没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在小巴菲特送报纸和卖杂志的那段时间里,他也遇到过令人头痛的问题——很多人做不到按时付钱。那时候正是二战时期,华盛顿很多人的住所不是很稳定,有时候报纸送了快一个月的时候去收钱,却发现连个人影也找不到。这给小巴菲特带来不少的困扰。不过聪明的小巴菲特勤于动脑,他又想到了一个特别有效的办法——让电梯小姐帮忙观察客户的一举一动,一旦看到客户有搬走的迹象,小巴菲特就让她们提前通知自己。小巴菲特每天进出这些公寓和写字楼,他早已跟这些电梯小姐熟识并打成了一片,因此当他请求这些小姐帮忙的时候,她们便欣然答应,当然回报就是得到免费的报纸。

那时候,小巴菲特每个月可以赚到175美元,而当时上班族一个月的薪水也就是这么多。对于还在上学的小巴菲特来说,这些就是他财富之路的试验费或种子基金。1945年,巴菲特15岁,他就是拿之前的积蓄,投资了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大农场,结果大赚了一笔。

火红的弹子球机生意

1945年,巴菲特上高中的时候,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唐纳德·丹利的男孩。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相似的性格,比如他们都喜欢玩数字游戏,他们会拿出一副扑克牌来计算其中输赢的机会有多大;他们两个都思维敏捷、反应快,有时候他们会让其中一人说出一连串的数字,然后让对方回答它们的和是多少,双方都能很快地回答出来,彼此不相上下。他们成为十分要好的朋友。

当时华盛顿大街上很流行一种游戏机——弹子球机,丹利非常喜欢玩机子上的游戏,每次放学的时候总会去过过瘾。上高年级的时候,他利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旧的弹子球机。对新鲜事物同样十分感兴趣的巴菲特对这台游戏机也很着迷。但这毕竟是一台旧机器,所以每隔几天,这台游戏机就会出现一些故障,然后“罢工”。丹利特别喜欢动手,平时家里的水管坏了、电器出现小故障了,经他一摆弄就好了。他多次“解剖”,对这台机器的原理和构造早已一清二楚,所以每回只需要他稍作修理,马上又可以继续再玩了。

游戏给两个孩子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但是“财迷心窍”的巴菲特又开始琢磨,既然这个东西这么受欢迎,那可不可以利用这种游戏机去赚别人的钱呢?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巴菲特都注意到威斯康里大街理发店里,有一些人坐在那里等待理发,等待的时间没有其他事可做,真是百无聊赖。有些人等了一会儿,看到理发师实在太忙就转身走了,还有些人远远地看到这边人多,干脆就不进来了。这对于理发店老板来说绝对是一种损失。于是,巴菲特就和丹利商量,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正好能利用弹子球机在理发店赚钱呢?“难以想象我这位小小年纪的朋友是怎么想到这么一个令人称绝的办法的,他就像是一位天生的商人一样,总是让我钦慕万分……”丹利后来在回忆起巴菲特时说。

两人达成共识后,便分头去跟那些理发店的老板谈,条件是巴菲特负责出机子,收益要五五分成。结果,理发店的老板没有一个不赞成的。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这项计划实施后的第一天他们就赚了14美元。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他们在3家理发店里成功安置了弹子球机。

随着他们的弹子球生意在理发店里越来越火,其他理发店的老板也知道了这两个有生意头脑的小家伙。他们纷纷向巴菲特和丹利发出邀请,想与他们合作,只要是能吸引顾客,利润甚至可以降低到四六分或者三七分。这样,没过多久,他们的生意就扩大到7家。随着弹子球机规模的扩大,为了更高效地处理事务,巴菲特和丹利也开始明确分工——巴菲特负责筹措资金买游戏机,丹利负责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