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9508400000017

第17章 看见的物价,看不见的手——价格背后的玄机(1)

关注另外一只手——宏观调控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名的《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则寓言:

乌托邦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无家可归,饿殍遍野,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采用了一个经济学家的建议,雇用200人挖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大坑。 这200人开始购买200把铁锹,于是,生产铁锹的企业、生产钢铁的企业、生产锹把的企业相继开工了,接下来工人开始上班、吃饭、穿衣……于是,交通部门、食品企业、服装企业也相继开工了,大坑终于挖好了;然后,政府又雇用200人给这个大坑再填埋上,这样又需要200把铁锹……萧条的市场就这样一点点复苏了,启动起来了。经济恢复之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了,人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家的经济陷入危机的时候,国家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应该采用宏观调控的办法干预经济生活,使经济走上正常的轨道。

在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英国的经济首先呈现出高速的发展,然后美国、欧洲的经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到了1929年,形势急转直下,世界范围内爆发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失灵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失灵”。与此同时,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只手,发现有一只让人们“看得见的手”在挥舞,它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这只“看得见的手”指什么呢?其实这只“看得见的手”就是指“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对市场的失灵,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不能坐而视之,而应该通过适当干预,刺激市场、启动市场,解决社会存在的经济问题。就像寓言中那样,在整个社会经济不好的时候,国家积极地进入了角色,开始干预经济生活,稳定社会的经济。

这只“看得见的手”曾一度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从危机的泥沼中走出来,并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那么国家是通过什么办法来调控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呢?

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上对经济进行调控。财政政策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辆马车;货币有汇率的变动、利息率的变动、货币发行量的变动、发行国债等,都会对一国的经济走势起到宏观调控作用。

也就是从凯恩斯那个时候开始,各国分析和预测经济问题的视角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过去人们重视微观经济问题,也就是个人、家庭、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现在人们更看重宏观经济的问题了。一个经济学家这样比喻:比如在剧场里看戏,当一两个人站起来的时候,这相当于微观经济,我们自己说了算;当全场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这就是宏观经济了,这个时候每一个个人都无法左右全场的局面,他只能想办法去适应这个局面。

在亚当·斯密发现“看不见的手”之后,市场规律指导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了有150多年,凯恩斯倡导的宏观调控,又让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了近50年。然而,事实证明,宏观调控并不是万能的。

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由于国际贸易顺差较大,在美国等的压力下于1985年签署了《广场协议》,此后,日元开始迅速升值,兑美元汇率从1985年9月的240:1一直上升至1988年的120:1,整整升值了一倍。由于担心出口下滑、经济减速,日本采取了扩张性政策,放松银根,利率从5%降到25%、货币供应增幅是名义GDP增速的2倍,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资金大量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市场泡沫。

1985~1990年,日本的土地资产总值增长了24倍,达到15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GDP的5倍,比美国土地总值多4倍。同期日经指数从12000点上升到39000点,股票总价值增加了47倍,市盈率1989年达到709倍(但日本股票收益率仅04~07%,只有同期欧美企业的1/6左右)。1986—1989年,日本国民资产总额增加了2330万亿日元,其中60%以上为地价、股价上涨所带来的增值收益。

等到经济泡沫破灭后,股价从1989年最高时的39000点下跌到1992年的14000点、2004年达到最低的7600点,跌幅高达80%;房价跌幅也高达70%。股票和地价造成的资产损失相当于GDP的90%,达5万~6万亿美元。虽然此后政府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不断降低利率,但又陷入了“流动性陷阱”,零利率政策不起作用;加之扩大内需政策缺乏连续性,致使经济陷入十多年的大萧条,出现了银行坏账、设备、人员三大过剩, 日本经济长期处于滞涨状态。

同样,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威胁下,虽然各国的经济刺激方案纷纷出台,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宏观调控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这是因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化经济打破了传统工业社会中的主权经济、主权社会和主权政治的统一性,正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中的基本矛盾。主权经济、主权社会和主权政治的重合缺失增加了主权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的难度。

也就是说,全世界的经济依然成为全球互相依赖的基础,但是各个国家依然是主权国家。进一步说,在国际经济中,关税、出口配额、汇率、统计口径、生产要素等是一个主权国家可以控制和管理的,但又不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权国家的经济社会政策会造成出乎政策制定者们预料的结果,有时甚至会造成相反的效果。这犹如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竞争和博弈,采取各自的策略,有时会造成市场不公平竞争,最后不得不由政府出面进行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秩序。在经济全球化下,全球市场的失灵会造成不公平竞争和主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

越贵越买——警惕吉芬现象

小王是一个很讲原则的人,他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会想方设法地坚持。最近在他在回家时就有一次“奇遇”。

小王在外地工作,老家离得远,因此每次回家总不免买些东西回去。上次回家正赶上中秋节,因此小王想拿出三百块钱买点月饼和苹果回家。在去市场转了一圈后,小王多少有点失望,因为今年的月饼特贵, 300块钱只够买两盒月饼和两箱苹果。过两天大概月饼的价格就降下来了,小王打算先不买,等走的时候再说。

然而,一切出乎小王预料,月饼的价钱并没有跌,苹果的价钱反而上涨了不少。当他准备回家时发现,原来花300块钱买两盒月饼和两箱苹果的愿望难以实现了。这该怎么办呢?

思考过后,小王决定少买一盒月饼,多买两箱苹果,也就是说,回家的礼品由原来的两盒月饼和两箱苹果变为一盒月饼和四箱苹果。应该说,从总的数量上来讲,甚至比原来的预期还多了。这样的结果小王也很得意,他觉得自己是聪明人办了聪明事。

其实,就苹果本身而言,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价格上涨需求反而增加了。这与我们平常的需求理论是相违背的,为什么呢?原来小王已经在无意之中邂逅了经济学中的“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指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这是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的土豆销售情况进行研究时定义的。

1845年,爱尔兰爆发了大饥荒。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虽然土豆的价格在饥荒中急剧上涨,但人们反而增加了对土豆的消费。原来,土豆是当时农民的主要食物,土豆价格上涨,使得农民的处境恶化,人们不得不减少对肉、奶酪这些相对来说仍然很贵的商品的消费,把省下来的钱全买了土豆。

剖析吉芬之谜,不难发现“吉芬商品”的出现有两个前提,一是购买者收入低下,找不到更合适的替代品。二是马铃薯是必需品。比如说,肉和马铃薯都是生存必需品,肉的价格远远高于马铃薯。当马铃薯价格上涨时,意味着消费者的实质收入下降,为了保证基本的温饱,即便是肉的价格跌了,消费者还是会压缩对肉的购买量,购买更多的马铃薯以求得生存。

具体到小王的经历,这两个前提变为:用于采买礼品的金额固定;过中秋节,月饼和苹果是最合适的礼品,替代性不强。在这些前提下,小王不得不动些脑筋。

按说“吉芬商品”是在物质资源短缺时的产物,在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应该不多见。然而,随着房价步步攀升,住房已成为当下大多数靠工资生活的老百姓的一种“吉芬商品”。

这主要是因为:①衣食住行,这是人们的最基本生活需要,无论房价涨得多离谱,大家都得勒紧腰带,为自己找寻一块栖身之地。②除了购买商品房,大多数老百姓的确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数量有限的经济适用房、天价的别墅都不是合适的替代品。因此,商品房价格一路上涨,老百姓对其的需求却一直不减反增——大家不得不争先恐后,谁知道明天的房价又将涨多少,而高涨的需求又成为开发商们继续涨价的理由,推动房价一轮又一轮地上涨。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吉芬商品”的供给者而言,由于涨价不会导致需求下降,即使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增加了供给者获取巨额利润的成本,开发商以及炒房者们依然可以通过继续上调交易价格向消费者转嫁成本。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简直是易如反掌。最终,以平抑房价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全部落空,房价反而涨得更快,受损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吉芬商品”对老百姓的伤害呢?从“吉芬商品”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就能找到答案。一是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在工薪买房的贷款政策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二是政府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供应量。如果老百姓拥有了更多的替代选择,商品房的需求弹性就会上升。这时价格机制就会起作用,一旦价格上扬,消费者的需求就会敏感地下沉,卖房者再也不会肆无忌惮地乱要价了。

垄断的前夜——“价格战”

美国的费城西部,有两家布料商店——纽约贸易商店和美洲贸易商店。这两家店隔着一条道路,相向而开。由于同样是卖布料的商店,两家的老板间常常出现争吵,而爆发“价格战”更是家常便饭。

一日,纽约贸易商店的窗口突然挂出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出售爱尔兰亚麻被单,该被单质量上乘,完美无缺,价格低廉,每床价格6美元。”这时,美洲贸易商店的窗口也挂出了一块木牌:“本店被单世界一流,绝对物超所值,定价仅为595美元!”

接着,纽约贸易商店立即换上新木牌:“本店出售全球质量最好的被单!惊爆价58美元!”

很快,对面的美洲贸易商店也换上木牌……

两个老板互不相让,不断地降价,直到最后,他们其中有一个愿意认输,从低得不能再低的价格中退了出来。这时,输掉的老板一定会大骂开去,说获胜的老板是疯子,在他那里买东西的人都是神经病。不过,人们可不这么认为,他们会竞相跑到竞争获胜的商店买完所有的床单。

没多久,这两个老板“事迹”就被宣扬开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到这一带来买东西。因为,每次在他们的“价格大战”结束时,人们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物美价廉的商品。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

后来,两人中的一个老板去世了,一周后,另一位老板以年纪大为由也退休了。两家店铺先后被卖了出去。

很凑巧,这两个店面被同一个老板卖了下来,当这位新主人进行大清理时,发现两位老板的住房有一条暗道相通,而他们的库房就在自己的房子下面。除此之外,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两个平日相互咒骂的老板竟然是兄弟!

两兄弟的价格战争,就像是在演双簧一样,表面上互相残杀,实际上却是在演戏!最后无论是谁获得了胜利,都能将两家店铺的商品一同抛售出去。这样精明的骗局,实在难以让人识破,难怪人们被蒙蔽了三十多年!幸好市场上这样的经营者并不多,也好让我们这些消费者大松一口气;否则,我们岂不是要被人玩晕了?被人赚了钱还拍手称庆吧?

毋庸讳言,在我们周围,更多的还是商家之间你死我活的“真刀实枪”,这样对消费者来说就有好处,一来坐收渔利,二来也不必担心被蒙骗。不必担心被蒙骗。等到这场战火熄灭,那边——的考虑就得出了结论,看谁的价最低,谁的质量好,性价比高,就买谁的。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现在的时代是偏向消费者的,市场是买方市场。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发达、生产规模扩大,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产品过剩的局面,也就是——“商品丰富,货源充沛”。这一消息,对消费者来说,等于在挑选产品时有了更多的机会;对于经营者来说,则是在提醒他们不得不在产品的品种、服务、价格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很快,市面上硝烟四起,各式各样的无声“战争”爆发,其中尤以价格战最为残酷,最为直接有效,最能彻底摧毁对手。于是,打价格战,成了很多品牌产品占据市场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