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9476100000104

第104章 赫鲁晓夫几次来华意图何在?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苏两国因为共同的利益曾走到一起,也曾为各自国家的利益而针尖儿对麦芒儿。发生在两国之间的那尖锐复杂的矛盾交锋,对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深刻影响,对当时的世界形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54年,作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苏联代表团访问中国,参加中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

10月3日,中苏两国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最高级会谈。中方出席的有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苏方有赫鲁晓夫等。会谈中,赫鲁晓夫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有什么要求吗?”毛泽东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今天想同你们商量商量,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使我们有所建树,总之我们也想搞这项工业。”赫鲁晓夫没有料到毛泽东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便急忙以无礼的口气拒绝道:“搞那个东西太费钱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个核保护伞就行了,无须大家都来搞。搞那个东西既费钱费力,又不能吃,不能用,生产出来还得储藏起来,不久又过时了,还得重造,太浪费了!”毛泽东听后也不示弱:“我们之间在对外方面,要协调步调,一致对外;在对内方面,则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岂不更好吗?”并提醒说:“赫鲁晓夫同志,你做事要谨慎,说话要注意分寸,要有内外、亲疏,不要让敌人抓住话柄,钻空子。”

10月3日的会谈结束后,苏联代表团到各地去参观。从外地回到北京后,赫鲁晓夫又一次向毛泽东提出邀请中国参加“经互会”的事。对此,毛泽东答道:“这对中国的发展建设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相反,可能麻烦很多,纠缠不清,还会妨碍建设的进展。”赫鲁晓夫不死心,还想进一步解释,毛泽东不愿听下去了,他不容分说地说:“中国没有必要参加!中国人多,地大物博,什么都能发展。”赫鲁晓夫理屈词穷十分尴尬。

1958年夏,赫鲁晓夫再次访问中国。这次中苏两党谈判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斯大林。

大家知道,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最后一天所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给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同年10月,在东欧相继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那时的赫鲁晓夫内外交困,地位岌岌可危,他为了得到在兄弟党内有巨大影响的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支持,于是就给中共中央发了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请中共火速派人到莫斯科。接到电报,中共中央随即组成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王稼祥等人参加的代表团赴莫斯科。在中共代表团抵达苏联的第三天,苏共采取了坚决措施,平息了匈牙利的暴乱,使局势恢复了稳定。毛泽东针对苏联所犯的危害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巧妙地借清代张英的诗,奉劝赫鲁晓夫:“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然而“波匈事件”还在发展,赫鲁晓夫的指挥棒不灵了,于是他又请求中国共产党帮助他收拾残局。从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大局出发,毛泽东要正在印度访问的周恩来中断访问,再度赴苏调停。1957年1月,周恩来来到苏联,并于11日和16日,根据赫鲁晓夫的意见去华沙和匈牙利进行访问。经过周恩来的耐心说服,波兰和匈牙利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周恩来回到莫斯科后,根据毛泽东“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的指示,诚恳地向赫鲁晓夫提出批评:“在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这个问题上,不能搞大国沙文主义,各国、各党内部的事应由他们自己处理。有意见可以商量,不能搞外部压力,干涉兄弟国家内政。”周恩来的话无疑触到了赫鲁晓夫的痛处,他瞪大了眼睛对周恩来说:“你不能这样跟我说话,无论如何,我出身工人阶级,而你却是资产阶级出身。”周恩来也巧妙地回敬了一句:“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你的确出身于工人阶级,我出身资产阶级。但是,你我都有共同的地方,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赫鲁晓夫听了,无言以对。

在如何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毛泽东同赫鲁晓夫发生了异常激烈的争论。毛泽东说:“苏共党代会上有关斯大林个人迷信问题的决议,依我看不完全是对的。”赫鲁晓夫则说:“对于我党和我国人民来说,这个决议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又说:“你们批评的不是斯大林的错误,而是不留余地把一切同斯大林有关的都加以谴责了,不管正确还是不正确,你们没有客观地评价他的功劳。斯大林的成绩、优点、长处是主要的,应当二八开。”赫鲁晓夫反驳说:“我们说的都是真理。”

这次谈判的结果,以不欢而散告终。

1958年4月,苏联向中国提出,希望在1958年至1962年间,由中苏共建一座大功率长波无线电台和一座远程通讯的特种收报无线电中心。苏联建议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从自己称霸全球的战略利益出发,为了能指挥自己的潜艇在太平洋地区活动。当中方同意这项建议时,苏联又进一步向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共同潜艇舰队的问题,妄图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7月22日,毛泽东约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指出:“在军事上搞‘合作社’是不适当的。”“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你们可以说我是民族主义者,如果按你们说的办,我就可以说你们把俄国的民族主义扩大到了中国的海岸!你讲不清楚,请赫鲁晓夫来!”

1958年7月31日,赫鲁晓夫来到北京。“请告诉我,什么叫共同舰队?”毛泽东一见到赫鲁晓夫,就直指问题的要害。“所谓共同么,就是共同商量的意思,我们希望长波电台尽快地建立起来??”赫鲁晓夫吞吞吐吐地说。毛泽东突然站了起来,直问赫鲁晓夫:“什么是共同商量,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你们是不是想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过去?”赫鲁晓夫皱起眉头,摇摇头说:“这样吧,我们能不能达成一项协议,让我们的潜水艇在中国有个基地,以便加油、修理、短期停留?”“不行!”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将手一挥,“我不想再听到这件事!”赫鲁晓夫碰了一个硬钉子之后,一言不发。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城楼上,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毛泽东说:“关于生产原子弹的事,我们是不是把专家撤回去?”毛泽东从容说道:“我们可以自己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如果技术上能帮助一下当然好,不能帮助那是你们考虑决定的事了。”

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两国的这项协定。后来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先后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我们自己的人造卫星也上了天,载人宇宙飞船也是指日可待。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