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说治论策
9473500000066

第66章 政研工作(5)

调查研究方法十议

调查研究是一切科学发现的必然途径,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这个手段和过程。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有着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但是,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调查研究工作属于客观的历史范畴,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更有其特殊重要性。一是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城乡经济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十分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回答,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改革开放使新旧体制转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亟须深入调查,理清线索,以利进一步深化改革。三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新的因素和矛盾的不断出现,使科学决策对调研工作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科学决策直接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这一切都对调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调研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自觉地搞好这项工作,推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调研方法的若干问题谈些看法。

一、注意认识现代调研的七个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调查研究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结构,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特定历史时期的调研工作有特定的时代特征,调研工作者必须注意把握这种特征。概括起来,现代调研有以下七个特征:

一是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现代调查研究打破了地区、国家、行业的限制,扩展了空间范围,出现了全球性调查的趋势。

二是由落后的手工业调查走向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调查

我们过去进行调查,全凭两条腿、两只手、一个脑袋。调查工具也无非是一支笔、一个本、一架算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调查研究手段快速更新,电子计算机、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第一流工具,都已经应用到调查研究中来,成为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了解天下各种信息的重要工具。调研手段的进步扩大了调研规模,提高了调研水平和效率。

三是调查研究由单学科向多学科发展

一方面,现代调研工作带有综合性特征,无论是研究一个理论问题,还是调查一个实际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学科所能办到的,而往往需要站在不同学科的角度上,进行综合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使调查研究中出现了多学科互相渗透的趋势,因而只有跨学科的综合工作才是一种综合性的调研工作。

四是由单独调查向集团调查发展

过去的调查研究往往是由一个人或一个调查组去调查某一个社会问题,是一种单枪匹马闯连营的传统方式。现代调查研究项目则需要动用几千万人。我们最近搞忻州经济发展战略,便组建了地区研究组、8个行业研究组和13个县研究组,抽调了许多研究人员。

五是社会调查由单纯行政调查转向行政调查和专家调查相结合

过去我们往往将调查研究看作一项单纯的行政性工作。领导决策只有党政干部提供的情况和意见作依据,而忽视专家的意见。现代调研工作已逐步由单一的行政渠道转变为多渠道、各种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工作,并组成了各种研究室、咨询公司等专职调研机构,为各行业领导决策提供情况、方案和意见。

六是调查研究的节奏有所加快

随着信息社会到来,调查研究的节奏在逐步加快。第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过去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调查研究工作,能够在短时间完成。比如,在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由于电子计算机用于计算浩繁的数据,就使计算过程大为缩短,加快了调研节奏。第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调查研究和经济利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增强了调研工作的竞争特点。例如,众多的企业都争先把握市场动态和产品销路,调研工作稍一迟缓,便可能失去赢利机会,甚至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这个道理。

七是调查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和增多

现在调查研究,除了采用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外,各门学科还创造了许多现代调查研究方法,例如系统方法中的功能分析、要素分析、结构分析的方法;信息方法中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的方法;管理科学中的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民意测验法、因果分析图解法,等等。

二、调研工作者应具备“三要素”或三个基本条件

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定性。调研工作者也和其他职业工作者一样,也有自己的特定要求和从事这一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我认为,调研工作者需具备三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求是精神

研究的目的是透过现象、洞悉本质,达到认识和掌握规律的目的。这个过程,如同老鼠打洞一般,得硬往里钻才行,这就需要有求是精神,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在具体工作中要凡事喜欢问一个为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停留在现象上。求是精神有个过程,对调研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素质要求,不具备这种素质搞调研工作不会有什么作为,在选拔人的时候要十分重视这一点。

第二个要素是理论基础

对调研工作者来说,理论素质尤为重要。应当说,调研的过程也是理论概括的过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能提取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性的意见来。所以没有理论就没有观点。我在平时带人下乡调查中有个很深的体会是,由于理论素质不一,对于座谈中群众提供的情况和意见,认识高度不一。有的同志一下能抓住要害,概括出内在的东西来,有的同志却在一大堆情况面前不知所以然。让他归纳一下,写个材料,也只能写些情况,编几句顺口溜,至于更深刻的认识提不出来。这实际上是理论基础差,功底不深所致。对于现代调研,尤其是综合性调研比如块块调研,不仅要有某种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其中善于从哲学上讲明问题,更能给人以启迪。

第三个要素是写作水平

大家知道,反映调研成果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口头陈述,二是笔头成文。一般来说,写材料居多,主要是笔头。这样,写作水平高低就成为从事调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写作水平不过关很难胜任这个工作。如果你几年也写不出一篇文章来,只好走开了事,因为这个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关键时刻,加班加点干,要上会用或者要求很快见诸文件、见诸报刊,写不成,水平达不到,怎么行?当然,写作水平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对于调研工作者来说,写作能力是一个基本素质要求,否则很难胜任这项工作。

三、调研工作要力争做到三超:即超脱、超前、超高

所谓超脱,是指我们调研工作要深入,但不要陷入当事环境,使自己的思维产生局限性。走出事务圈子冷静地思考问题,要像陈云讲的,学会踱方步,进行战略思考。踱方步应该有踱方步的环境,元帅在帅府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就有超脱的效用;如果帅府设在作战前沿阵地的指挥所里,恐怕就很难看清全局,驾驭全局。调研工作对于决策服务来说是参谋长的角色而不是服务员的角色。当然,在某些问题上也需要亲临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

所谓超前,即调研要为决策提供依据,必须走在决策前边,而不是后边。同时有些工作需要预测,有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需要提前认识到它、把握它。所以超前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调研工作者应当有先见之明,而绝不能当事后诸葛亮。

所谓超高,即调研成果要有建设性意见,就是应当比别人高一筹才行。如果我们的建议比人家低,工作经常处于低水平状态,对决策无用,被人瞧不起,只好坐冷板凳。所以,我们应当力求使自己的调研成果超高,才能被社会承认,才能成为决策。当然做到超高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但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做到这一点。

四、调研四阶段与四步骤

从程序上讲,调研分为四个阶段:

1.观察问题。多方面观察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浩如烟海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2.提出问题。就是发现问题之后,将这一问题概括总结出来。

3.分析问题。对问题的性质、特征、发生原因等进行分析研究。

4.解决问题。即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在通常情况下,一次调查研究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

1.典型入手。选取某一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入手调查。

2.概略调查。对某一方面进行概括式的调查。例如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总形势如何。

3.典型调查。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进行调查,以作立论的根据。

4.分析研究。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情况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

五、要注意经常掌握“三情”

作为一名调研工作者,要随时注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我体会到,搞政策研究工作应熟知三方面的情况:一是上情,即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二是下情,即各行业、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三是别人的调研情况。对于政策调研来说,上情是出发点,下情是基础,别人的调研情况是借鉴,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的基础上借助别人的调研成果,才能攀上新的高峰。

六、研究问题要学会应用八种方法,坚持三个统一

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八种方法:

一是对比分析法

即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相比,从而辨别异同和高下。对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在各个研究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政策研究方面,它的作用尤其明显。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鉴别才能作出科学决策。对比分析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过去我们对这两种趋向的比较把握得不够好,特别是在研究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情况时,过多地应用纵向比较而忽视横向比较。我个人认为,这种片面的比较方法也与从前政治经济体制的封闭性有很大关系。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横向比较,在比较中看到差距,找原因,求出路。

二是分类分析法

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然后具体分析各事物的特点。分类分析法也是政策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例如:扶贫工作便应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扶贫。首先要分析贫困县是属于哪一类型,是资源型贫困还是结构型贫困,或是综合型贫困。然后根据贫困地区的不同特征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

三是综合分析法

即把分析过的对象或者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只有通过综合各种因素和各种意见,才能认识事物的整体,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四是趋势分析法

即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宏观的分析研究和预测。例如,世界政治形势分析、经济战略研究等。

五是构成因素分析法

即通过事物的结构和构成因素,分析事物的特征。例如,对产业结构的分析,对某一领导班子知识结构的分析,等等。

六是专家论证法

即召集有关专家,应用科学手段对某具体项目或某些决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专家论证法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七是回溯分析法

当某一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误差时,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和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研究其原因,以便转误为正,重新决策。这便是回溯分析法。我国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目前的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改革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回溯分析法是改革时期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调查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探求其根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当前,在改善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运用回溯分析,认真总结改革十年经验与教训,是很有好处的。

八是相关分析法

即分析研究问题时,不仅研究事物本身,而且同时研究与该事物相关联的其他事物。许多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关分析法从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问题,有利于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在研究粮食减产问题时,便要全面分析粮食生产的相关因素,比如粮食价格、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的经营素质,等等。

除上述八种方法外,研究问题还有联想法、多向研究法、算账法、反求工程法等各种方法。调查研究可以广泛应用各种方法。但是,无论应用哪种方法,研究问题都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既要全面了解,又要重点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2.既要注意事物的联系,又要重视事物的区别。

3.既要注意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又要研究事物的发展状况,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七、调查研究应坚持四要:要多观察、勤思考、重倾向、善反思

多观察。观察不是仅仅观察需要调查研究的事物,更要观察与调查研究无关的其他一些事物。因为一事物与他事物总是这样那样地联系在一起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既然有联系,那么全面了解各种事物就是综合研究,进行理论概括所必需。但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尔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却是渐进的过程、潜移默化的过程。认识的发现虽只是一刹那,但平时观察到的知识和材料的积累,已经有了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比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绝不是一个会议就能得出的结论,而是人们长期观察和认识的结果。所以我们调研工作者,平时要十分注意留心观察各种事物,注意各种知识的积累。

勤思考。思考即是研究,关键是个“勤”字,韩愈曾有名言,说“行成于思毁于随”。既然成之于思,毁之于随,那么我们必须勤思考,不停地思考问题。比如写文章,首先要有腹稿,其次才能下笔。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要多多接受间接经验,但高于间接经验的东西,还是得靠自己的勤思考,否则不会有什么发展。文艺创作不是讲文艺作品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要想高于生活,不勤思考行吗?总之,勤思考于事有益。对于我们长期从事调研工作的人是十分必要的。

重倾向。事物发展阶段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能没有片面性和倾向性,而且常常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因此要求人们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这个思想不但丰富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对革命和建设事业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在调研工作中逐渐体会到,调研工作为了使决策不出现大的失误,倾向性问题的调研就更有意义,就更富有建设性。但这需要见识和胆略,要有理论勇气。

善反思。与上边这个问题相联系,善反思也是一着妙棋。当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时候,反思往往有妙手回春的作用。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以至走到难以挽回的地步。这就要求我们能在决策讨论中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发表不同意见。你说这是对的,我说那是对的;你说这办法好,我说还有更好的办法;你说勇往直前,我说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应后退。我在写文章捕题目时就十分重视反思。别人说滥了的东西不必再说,恰恰是别人没说过的我要说,别人没注意的地方我要注意研究一番。重复固然是力量,但重复过多不会有进展。

八、勤奋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大胆探索

这个问题对每个同志都重要。大家也知道,无须多说。我这里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主要是说,对他人重要,对我们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更重要。如果我们不勤奋好学,没有新观念,思想僵化,又不敢大胆探索,是一定搞不好这项工作的。调研工作任务很重,放松学习,满足于过去已有的知识,解放思想就很难,当然也就谈不上大胆探索,所以工作创见就不够。我们常常提倡要创造性地工作,关键就在于学习和更新观念,尤其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的调研工作,应当十分重视这一点。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更新观念和大胆探索的关系,我的体会是,既不要认为过去所有理论都是要更新的,因而乱出点子,乱提口号,又不要固守过去的旧观念而不去积极探讨新问题。这里也有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九、要善于和别人商量问题,学会让别人接受自己意见的本事

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工作,因而调研成果并不是调研工作的终极。调查研究还应当包括这样一个过程: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工作者必须主动地向有关部门和领导陈述自己的观点,促使他们接受自己意见时要注意环境(适当的场合)、态度(诚恳和蔼)和方式(商量式、诱导式)。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调研工作者应当学一学心理学,掌握一点语言艺术。

十、注意总结经验,重视调研成果的社会效应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总结经验,对于这三个“有所”是十分重要的。调查研究本身就有总结经验的含义,而鲜明地提出这个问题就更有意义。认识世界是重要的,但改造世界更重要。所以,我们把调研成果运用于改造世界还必须注意观察和研究它们的社会效应,这是深化和完善调研成果的重要一环。要为自己的调研成果负责,为社会负责,必须高度重视这个环节的工作。

198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