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汤生(1857-1928),字鸿铭,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母亲为葡萄牙人与马来人混血。1867年,辜鸿铭随其义父布郎前往苏格兰。辜鸿铭先后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学习,获得多种学位,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语言。1880年,辜鸿铭结束十四年在欧洲求学历程返回故乡槟城。1881年,他遇到马建忠并与其倾谈三日,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即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学习中国文化。1885年,辜鸿铭前往中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为外文秘书。期间参与谋划筹建由中国人自立筹建、自主管理的高等学府: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辛亥革命后,辜鸿铭辞去公职,1915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辜鸿铭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汉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即《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他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或许辜鸿铭的“怪”,正是一种极端的执著。他曾说:“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跑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做了前清的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甲午周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