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俗的法规
9470000000012

第12章 民间游艺禁忌

民间游艺主要指民间老百姓在逢年过节或者在有重大的喜庆事或者庙会事时举行的各种自娱性活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其习俗遍布全国各地,从古到今,久盛不衰,但是也有许多禁忌,并且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

最初的民间游艺活动,是与祈求丰收和禳解灾厄为主要目的的,是用来娱乐神灵以使其保佑芸芸众生的,因其带有相当浓厚的神事性质,所以就有许多的禁忌,不得违犯。

正月十五日,俗称“上元节”,也称“元夕”或“元宵节”,民间都有张灯游乐的习俗,忌讳不热闹。在道教中,据说这一天是天官的生日,俗称“天官赐福之辰”。在道家的神系中,有三位合称“三元大帝”的神仙。传说古代有一人,姓陈,名子俦,人称“陈郎”,长得又聪明又英俊,深得龙王三个女儿的爱慕。龙王这三个女儿,都主动要和陈郎成婚,后来各给陈郎生了一个儿子。陈郎这三个儿子,老大生在正月十五,老二生在七月十五,老三生在十月十五。这兄弟三人,本是龙种。成人之后,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道教中的最高神灵之一元始天尊,见他们神通广大,法术又显现无穷,便给他们一一予以封号和职位:老大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宫紫微大帝”,主上天之事;老二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主地上之事;老三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主水府之事。正月十五是老大的生日,因此称为“上元”;七月十五是老二的生日,因此称为“中元”;十月十五是老三的生日,因此称为“下元”。因为这三位神仙的封号太长,民间老百姓说起来很不容易,于是就习惯性地称“三元大帝”中的老大为“天官”,老二为“地官”,老三为“水官”。《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说:“三元日,三官考籍大千世界之内,十方国土之中,上至诸天神仙升临之籍、星宿照临国土分野之簿,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鱼龙变化飞走万类养动生化之期,并俟三官集圣之日录奏,分别随业改形,随福受报,随劫转轮,随业生死,善恶随缘,无复差别。”可见,这三官执掌着一切生灵鬼神的赐福降灾、生死轮转以及晋升降调,权力极大。后来,“三元大帝”的职掌又有了变化。天官专司赐福,号称“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帝君”,正月十五日上元是他的生辰,便是“天官赐福之辰”;地官专司赦罪,号称“中元二品地官赦罪青灵帝君”,七月十五日中元是他的生辰,便是“地官赦罪之辰”。水官专司解厄,号称“下元三品水官解厄旸谷帝君”,十月十五日下元是他的生辰,便是“水官解厄之辰”。在这三位神仙中,专司赐福的天官最受民间老百姓的欢迎,名气也最大。上元节的庆生辰活动,主要是在夜间,其中以张灯为主要活动项目,此外还有品灯、猜灯谜、走百病等项目。上元节又称为龙灯节,民间都有舞龙的习俗。据说古时候龙灯分为黄、青、白、赤、黑五色,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遇到旱灾的时候舞水龙,遇到水灾的时候就舞火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是禁忌妇女参与舞龙活动,而且连触摸都要禁忌。

民间在玩棋类游戏时,讲究“落子为定”、“能输能赢”、“观棋不语真君子”的君子风度,禁忌“回棋”或“悔棋”,禁忌在旁观棋的人在一边多言多语,指手画脚,俗话说:“下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禁忌在杀吃对方的大子如车、马、炮时事先不说明白,称为“偷吃”,也禁忌在将军时不言语,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有悖于棋德的。

社火是北方民间尤其是西北民间最为普遍而具有娱乐色彩的游艺项目之一。“社火”一词,最早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中的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社”,古代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后来,人们为了便于祭祀土地神,又将地域区划小的单位称为社。《管子·乘马》曰:“方六里,为社。”即方圆六里为一社。通常,人们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所以称为社火。由此可知,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和祝福之意。“社火”也叫“射虎”,民间也叫“耍社火”、“闹社火”,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火具有红火和热闹的意思,同时也有在夜间打着各种灯笼玩耍的意思在内。社火的种类,从时间上分为白天和晚上表演两种,白天表演的叫“白社火”,也称“马社火”,晚上表演的为“夜社火”,也称“黑社火”。“白社火”的规模较大,内容较为丰富,节目也多,通常都在民间的县城或者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表演。而“夜社火”则在农村的各个农家院演出,相对而言规模小、内容少,节目也比较简单。如今,比较流行的是白天表演的社火,而晚上表演的则是在一些相对比较落后偏僻而交通欠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有将这两种形式合而为一的,例如元宵节晚上在地势较平坦宽阔的地方演出,既有灯火展示,又有节目表演。社火还可以从表演形式上分为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子舞、唱社火和丑社火等等。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而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无法理解,而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加以崇拜和定期进行祭祀。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时,土地便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而“社火”的起源是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的。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和木柱上,或者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就在身上涂画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以驱逐鬼魂所带来的困惑和畏惧。至迟到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则称“傩”为:“逐疫鬼也”。据《乐府杂录》记载: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仪式由宫廷逐渐传入了民间,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了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西北各地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表演活动。每当严冬已尽、冰雪初融、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之时,先民们就要杀猪宰羊,用自己获得的劳动果实,祭祀保佑自己平安吉祥的神灵和祖先。此时,终年劳累的原始先民终于有了歇息的机会,他们欣喜若狂,就把自己“打扮”一下,在脸上涂上朱砂,把鸟羽扎缚在头上,大喊大叫,狂蹦乱跳。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社火。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社火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如今,风行于民间的社火从根本上已经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而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每队社火都有一个仪程官,民间也称为说诗的,如春节到单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时,仪程官就随着锣鼓点子说四句一首的祝辞,一般都是因单位性质职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况不同而现编现说。社火队的主要项目有高跷等。高跷,民间俗称高拐子或者高脚子,一般用椽木制做成长约一米或一米以上的长方形柱体木腿,在上半部约一尺的地方以踩的人的脚宽为宜安装一块长条横板,脚踩在横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绑在人体的小腿上,身着历史戏剧中人物的服装及道具,一般扮演的剧目为民间喜闻乐见、妇孺皆知的折子戏,如《断桥》、《盗仙草》、《挑黄袍》、《唐僧取经》、《八仙过海》、《包公赔情》等,在强烈而有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成群结队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艺高胆大的,走起路来故意歪歪扭扭,显得摇摇欲倒,让人捏一把汗;有的行走间忽然劈一个双叉,坐在地上撒娇,当别人去扶时,将身子一纵,突然又跳起来,立刻引来观众的一阵喝彩。此外,还有跑旱船表演,就是用竹子或木材做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粘糊表面,船中有扮演的船姑娘驾船,一边走着碎步,一边将船身前后左右地加以摆动,犹如船在水中行走的样子,一人装扮成老艄公的样子,走在前面,手拿船桨,做摇船的样子,有时还有船陷入困境如漩涡中奋力摆脱的精彩表演。还有跑竹马的表演,就是用竹子和背篓做成马的骨架,扎成马形,用彩绸或彩纸加以装饰,表演者腰围竹马,好像骑着马一样,男女成双成对,编队穿梭奔驰、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类似的还有猪八戒背媳妇、新媳妇回娘家、赶毛驴等。最让人叫绝的就是高芯子,又称铁芯子或者高台,有抬芯子、背芯子和车芯子等多种类型,尤以“车芯子”居多。一般在小型拖拉机或小型汽车上固定一根或几根丈余长的木椽或铁杆,再在杆的顶端绑成莲花形或其他形状的悬体物,这就是芯台。芯台上再将一至两个或多个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再穿上戏剧服装,做简单动作或造型,在行进中表演一些玄妙和惊险的动作。还有一种比高台低而平的“平台”,也是用车经过装饰,展示充满着吉祥喜庆意味的戏剧中的某一折剧情,但危险性较小。在社火中,还有扭秧歌、耍狮子、舞龙、大头娃娃等。一支大型的社火队,一般由彩旗、锣鼓、狮子、旱船、大头娃娃、秧歌、高芯子等组成,有的还有腰鼓、威风锣鼓、太平鼓等表演内容和形式。

在民间,对锣鼓有着相当的讲究,禁忌平时随意就打鼓敲锣。一般来说,作为一个村社的锣鼓及其娱乐设施,都由专人在专门场所保管,也有的各家轮换保管。锣鼓只有在正月过年或者遇到隆重的喜庆事、请来阴阳或者法师禳灾作法事或者婚丧嫁娶事时用。有的地方,有守山的习俗,即在每年的岁尾除夕夜都要带上锣鼓到山上去敲打一个晚上,否则来年就会有冰雹,对庄稼尤其不利,禁忌不守山,这应该同雷神禁忌是有关的,也与山神有关。在陇中社火中,讲究舞狮,一般都是在社火的最后阶段作为压轴戏而出场,伴随着阵阵急切而雄壮的锣鼓声,一位英姿飒爽、动作矫健的男青年手拿带有铃声的宝珠,腾挪跳跃,有的还配有一些高难度的武术动作,逗得狮子前后跳跃,以起到镇宅祛邪的作用。

相对于白天表演的社火,晚上表演的社火更有韵味。每年过年时,从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七,在民间乡村都有表演“黑社火”或称“夜社火”的习俗。社火队的组成,一般都以村子或社为单位。“黑社火”开演时,总能吸引众多乡亲倾巢出动,争相观看。广大农村的黑社火,一般都在晚上进行,由一支社火队进入农家院落表演,有时也会有两支以上社火队碰巧相遇的情况,称为“合耍”,有时双方还会在路上展开各种技艺的竞赛与对抗,俗称“马”。黑社火同白社火比较,它的特点是有各种丰富多彩的灯火、滑稽生动的丑角表演和民间小曲的歌舞弹唱。社火中的灯,五颜六色,用油灯照亮,在夜晚明灭闪烁,尤其是在行进过程中,远远望去,形如一条移动的灯龙,蜿蜒曲折,极富情调。灯的形状也不同,既有立体四方形的虎头灯,其正面绘有虎头图案,其他三面或书写“风调雨顺”、“欢度春节”、“五谷丰登”、“竹报平安”等吉祥词语,或绘有各种吉祥图画,也有手上端的莲花形的花灯,还有杆上挑的瓜灯、菱形灯、鱼灯等。出场的第一个节目,一般也是拿手的节目,名为“跑花灯”,人数从四人至十多人不等,男女均可,分为两队,先是提或端着灯笼表演各种队形花样,表演一种后唱一段小曲或小调,然后变换队形和花样,再唱一段,这样边歌边舞,边表演边歌唱,以串唱民间小曲为主,如今有的也唱一些通俗流行的歌曲。有的地方,由一老者打着高伞在前面引路,后面则是着装打脸的“女身”和没有化妆的散唱“男身”,一一相隔,一个“男身”跟着一个“女身”,相互插队跟上,其“女身”一般都由青壮年男子扮妆,一方面因为男子声音洪亮,唱出的小曲气氛浓厚,另一方面也有晚上女性出门不方便的原因以及歧视女性的意思在内。在部分村子的社火队里,如今已逐渐换成了女子亲自表演。听鼓声,鼓声停止,进唱一男身一女身,其他的男女身照旧围圆了圈子扭着秧歌步,场子里“男身”独唱,“女身”围绕“男身”扭。这个“男身”不仅要现编现唱,还要声调洪亮、吐字清晰、押韵圆润,同时还得与当时的场景相互应和,这才能显出水平。其实许多唱词都是固定的,现编的很少。在跑花灯和对唱之后,便是社火中最受欢迎和最具特色的部分,即歌舞剧表演。这种表演,一般都具有二至五个角色,都有一套表演的行头,或将羊皮袄反穿,露出毛的一面,头戴插有翎毛的破草帽,挂一副具有滑稽意味的草编眼镜,再饰以麻做成的胡须,样子很有点像西方圣诞节时送东西的圣诞老人装束,手里敲着竹板,有的也临时以鼓槌相击代替,既有说白,又有歌唱,说白有单口白、对口白、旁白等形式,歌唱则以民间小曲为主,旁边的人也可以帮忙唱,一般都是由男子装束,女人禁忌加入表演行列。表演内容一般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或表演夫妻劳作场面,或表演审案诉讼题材,或表演官民同乐,剧目有《割麦》、《摘棉花》、《赃官闹秧歌》、《顶灯》、《转亲戚》、《说亲》、《摆嫁妆》、《放鹅》等,但是这些剧目既没有图形,也没有曲谱,更没有文字剧本,都是由村民经过口耳相传、代代延续的,如今在农村已濒临失传绝迹的境地。一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滑稽表演过后,就是民间小曲的歌唱,歌唱的曲目有《天官赐福》、《大红袍》、《回娘家》、《张连卖布》等,这些曲子也都没有曲谱,也少有整理的曲词,一般都是由村民从上辈那里听来记忆而传授给下一辈的,一些有文化的人也记录和保存了一些,但总体来说,内容比较落后陈旧,但歌唱和表演的形式却是不可或缺的古代戏曲的遗存,值得珍视和大力研究。乐队一般由村民自发组成,通常是数把二胡、一把三弦,再加上笛子、竹板、四片瓦、铃铛等,以唱为主,辅以舞蹈,舞蹈一般由两人以上的花旦进行表演,俗称“载旦”,过去都由男孩子装扮,现在也多为女孩子,基本舞步为扭秧歌,也有一些花样。最后就是压轴节目舞狮,这是一项颇具难度和显示舞狮人水平的技艺。在急切而有节奏的锣鼓伴随下,单狮或双狮在一手持彩铃铛做召唤状、一边表演武术动作的唤狮人的引领下出场,表演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威武凶猛的雄狮随着唤狮人的指挥,或狂奔,或腾空跳跃,有的还会表演跳桌子的精彩绝技,更有的还会在几层桌子叠架起来的桌面上表演高难度动作,颇有南方舞狮的风度。舞狮在民间具有辟邪驱瘟的意义,因此农家对狮王相当恭敬。一般在社火要进入农家的庭院大门之前,接待社火的主家都要在门口鸣放鞭炮,焚烧纸钱,跪拜以迎接狮王,然后才请社火进入院内表演。在正月十七之后,社火一般都宣告结束,这时就要在最后一个晚上在自家的村子里逐家表演,俗称“黑十七”,禁忌不在自己村庄表演,否则对全村都不吉利。社火表演结束后,要到村子的东面选一处地点,将灯架和狮子等重要物品留下,事后将其余东西一概烧掉,尤其是一些花纸绝对不能留下,事后将狮子和灯架小心保管,以待来年再用。狮子和锣鼓在平时都禁忌随意抖开,尤其是狮子,更是禁忌,因为是百兽之王,具有神气,因此一个村子要在决定耍社火的时候,才能将狮王祭起来,如果是小孩子不慎将狮王祭出,那就必须要组织社火。在夜社火中,禁忌成年妇女参与其中的活动,一般都是青壮年男性。

“花儿”也叫“漫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和新疆的一种山歌,被誉为西北之魂。其内容从农家的日常生活到祈雨禳灾,从炽热的爱情表白到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蕴含丰富,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但主要内容是表现男女青年之间爱情和婚姻的情歌。在甘肃境内,“花儿”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以临夏为中心的“河州花儿”体系,一是以岷县二郎山和康乐县莲花山为中心的“洮岷花儿”体系。其中“洮岷花儿”又以其地理位置和风格,可分为以二郎山花儿会为首的南路花儿和以莲花山为首的北路花儿,两路花儿虽同出一源,但由于地理位置、语言、环境的不同,其演唱形式、旋律和衬腔也各有不同。漫花儿也有禁忌。一般来说,禁忌在村子里和别人家的门前唱,禁忌被自己家的亲属或者年老的长辈听见。有违宗教信仰的内容与术语也禁忌在“花儿”里出现。在汉族民间,“花儿”中有些言情内容的,禁忌未成年人和年轻寡妇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