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达磨出身传灯传
946800000001

第1章 达磨出身传灯传 (1)

达磨出身传灯传(1)

玉帝降神出世

菩提达磨禅师,南印度香至国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初名菩提多那,性极聪慧,质极纯笃,好善布施,名闻里闾。早年有志沙门,第未得高人印证。及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远来行化,香至国王方崇奉佛教,接见多罗,即隆礼供养,赐施以无价宝珠,又命三子师事之。故达磨得为南渡始祖,其源流盖出此处。

多那□□正纯良,早岁勤修上宝航。

后得高人为点化,渡南作个破天荒。

美国王诗:

国王奉佛意何诚,供养多罗渥且勤。不吝宝珠为锡予,又令三子出其门。

达磨慧辨

一日,多罗师与三王子在法堂讲谈经典。有顷,出国王所赐之珠,问三子曰:“此珠圆明可爱,人身、世上有何物可能比及。”多罗问虽在珠,实窥三子所得也。长子、次子固于寻常所见,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逾也。”二子独羡径寸无价之珠,殊不知人身方寸之珠也。独三子菩提多那回:“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若人,能明是宝。宝不自宝,有人能辨是珠;珠不自珠,则爱己又能爱人,达人不徒自达,方为圆明莫及。”多罗叹其慧辨。有诗为证。

美珠诗:

出珠突问众储君,世上圆明孰为真。

匪谓三子皆燕石,试他慧辨智超群。

达磨更名

般若多罗又谓菩提多那曰:“子明于论珠,必明于论相。且问,诸物中何物无相?”多那曰:“诸物中不起无相。”多罗器其不凡,遂渭曰:“聆子慧辨,于色相已磨刮皆空,于宗旨已通达殆尽。吾为汝更名曰达磨。夫达磨者,通大之仪也。子顾名思义,如来正统,予目望子传之。”有诗为证:

三子均为帝裔苗,菩提慧辨果无俦。

多罗知为传灯器,欲把真宗向彼投。

达磨得道

达磨自从游于多罗门下,(原书下缺115 字。其断续可见者为:“……味恭深教义服勤……将奥义与其师……且为说偈曰:心地……果满……)

问 师

达磨传了多罗衣钵,因谓师曰:“吾劝为法,当往何国而作佛事?愿垂开示。”多罗尊者曰:“汝虽得法,只今一味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年余,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善根。目下慎勿速行。”达磨又问:“彼处有大士比作法器否,千载之下有留难否?”多罗尊者曰:“汝所化之方,获菩提者不可胜数。汝至南方不可彼国众民徒好有为功业,而不可见如来妙理亦不可者被久留。”又说偈云:

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凄凄暗渡江。目下可怜双象鸟,三株嫩桂又呙呙。

究问吉祥

达磨又问般若师曰:“自两端之外,此后更有何事?乞为开示。”般若曰:“此后一百五十年,笔当有小难相临。”达磨又问曰:“后当有解救否?”多若师曰:“吾有谶语数言,遗子参验。谶曰:

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凶名不中。为遇毒龙生武子,忽逢小□寂无穷。

复问根源

达磨曰:“百五十年后当有小难,弟子已闻谶命矣。弟子千百年来未来,上人皆见之眉端,此后事,乞再为开示。”般若曰:“越后二百二十年,林下有一人,当得道果。吾有谶记亦遗汝参验:

云端虽闲无敬路,要从儿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

多罗圆寂

宋孝宗大明元年,般若师自放二十七道神光在空,现出一十八变,白日升天而逝矣。达磨祖将师皮囊阇维舍利建塔,始继其志,述其事,提化本国。远近众生,知达磨道得真传,皆靡然向风从之,窃隙光以自点,浚余润以自游。美师圆寂诗:

多罗圆寂放神光,现变无穷出异常。达祖绍师宣佛教,化行本国德无量。

达磨提化本国

达磨在本国弘宣佛教。遵师者昔日“未可远行”之命也。时本国有二禅师,一为佛大仙,一名佛大胜多。早年与达磨同学佛陀跋陀小乘禅观。佛大仙获遇般若多罗,始悟昔日所学之差。二人遂弃其学而学焉。慕道之僧,得高人印心,一点即化,当时号为二甘露门。有诗为证:

本国沙门胜与仙,二人同学小禅观。改师般若得宗旨,三子齐声甘露轩。

分立六宗

达磨与佛仙、大胜多先是学术同一源流,独胜多沉溺于旁门小乘,不知多罗为正派。遂更分徒众而立为六宗门户: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戒无得宗,第六寂静宗。各封己解,别展化源,聚落峥嵘,驳谈喧闹。达磨师喟然叹曰:“胜多自身已陷牛迹,况复支漏学盖而山分六宗。我若不除,永缠邪见,佛法不扬。虽彼更分之过,亦吾阿纵之罪也。”美达磨诗:

胜多沉溺小旁门,分立诸宗大乱真。身且不知牛迹陷,何为喧闹乱纷纷。

思辟六宗

达磨师为如来扶正统,欲正六宗三谬。自思曰:“合而壁之,则势愈固;骤而正之,则言无渐。莫若循次与彼辩证,则正可以法邪,真可以除妄。服得一宗,则诸宗望风归附。此儒者待异端,不恶而严之道也。吾何为独不然。”美六宗诗:

旁门立六宗,狂奴傲主翁。建议驱除策,纵容渐次攻。

达磨辟有相

一日,达磨师微现神力,潜至有相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彼众中有一萨波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无相。”师驱之曰:“一切诸相而不相互者,若名无相,当何定耶?”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师又曰:“诸相不定,便名无实。汝今不定,当何得之?”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清相,其仪曰亦然。”师又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非故不定不变。”师曰:“汝今不变,何为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彼曰:“不变尚在在不在故,故变无相以定其义。”师曰:“实相不变,不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萨婆罗心知吾师去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尚我此身得似此否?”师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作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言,心意朗然,钦礼信爱,师既瞥然匿迹。

美辨相诗:

宗名实相意何如,幸为修陈发我遇。只恐相空无实相,多因幻妄堕迷途。

萨婆罗诗:

相名无相何能定,不定难言相有真。变故循环非在在,有无流转却津津。

达磨悟诗:

实相何能变,有中怎说无。婆罗能是解,逃墨必归儒。

达磨辟无相

一日,达磨师无微显神力,至无相宗问曰:“汝言无相,尚何证之?”

彼众有婆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师曰:“汝既心不现,尚何明之。”彼曰:“我明无相,心不取舍,尚于明时,亦无当者。”师曰:“于诸有无,心不取舍,又无尚者,诸明无故。”彼曰:“入佛三味,尚无所得,何况无相,而欲知之。”师曰:“相既不知,谁云有无,尚无所得,何名三昧?”彼曰:“我说不证,证无所证,非三昧,故我说三昧。”师曰:“非三昧者,何尚名之。汝既不证,非证何证。”婆罗提闻师辨析,既悟本心,礼谢于师,忏悔往谬。祖即曰:“汝尚得果,不久证之。此国有魔,非久降之。”言讫,忽然其师一时不见。

美六宗师:

实相诸徒已觉非,此宗无相亦须规。问渠无相居何义,恐与沙门道裂支。

婆罗提答诗:

我名无相隐俾论,三昧圆融罔执循。变化莫知神明境,能将口说为君闻。

达磨复诗:

无得三昧相,莫当三昧名。婆罗闻慧辨,即悟性三灵。

达磨定慧宗

达磨师一言,能使有相宗、无相宗开悟。于是,又往定慧宗问曰:“汝学定慧,有一有二。”彼众中有婆兰陀者,乃一宗领袖,对曰:“我师所教,定慧非一非二。”师曰:“非一非二,何名定慧?”彼答曰:“在宗非定,处慧非慧,一既非一,二亦不二。”师驳之曰:“尚一不一,尚二不二,即非定慧,亦何定慧?”彼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复然之。”师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谁定谁慧?”婆兰陀闻师之言,昔日陷溺迷障,阖然冰释。为问曰:“佛法无疆,论慧辨慧,命之矣。”

美慧宗诗:

定慧为宗立户门,愿将奥义诉知闻。如来定慧非同汝,圆妄难容势道存。

兰陀答达磨诗:

定慧如何一二拘,胜师得传走盘珠。定无宗处慧非慧,一二拘□是背师。

达磨悟兰陀诗:

值数而违数,当名不副名。金绳开觉□,革旧自归戏。

辟戒行宗

有相宗归吾教,无相宗归吾教,定慧宗亦归吾教。戒行宗与吾为二,则佛道分裂,吾性尤有愧也。次日,达磨师又至戒行宗,问曰:“何者名戒?何者名行。尚此戒行,为一为二?”彼众中有一贤者,不道姓名,出席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此生。”师曰:“依教不及于行内为非名,何名为戒。”彼曰:“我有内外,彼已知觉。既得通达,便是戒行。若违背说,俱是俱非,言及清净,既戒即行。”师曰:“俱是俱非,何言清净;既得通故,何谈内外。”贤者在梦觉关,一呼即醒,谓师曰:“不登高不知天之高,不入底不知地之厚也。予始悟今是而听辨矣。”师曰:“吾过数年,必往南渡。汝南渡后功德广大矣。”

美戒行诗:

一祖同仁佛量弘,不令度外蟹横行。宗名戒行非天谓,指出平川路上人。

贤音答诗:

一二二一出师传,依教无缁曰戒行。知觉通过无内外,是非清净妙超玄。

达磨复诗:

依教即有染,破教何云依。通过是非故,揭封似剖篱。

辟无得宗

四宗虽已开悟,无得宗与寂静宗沉迷犹故也。达磨师不忍置之二宗于度外,亦欲收归至一之中。一日,又至无得宗,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亦无得得,尚说得得,无得是得。”师曰:“汝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何得非得。”彼曰:“得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达磨师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尚何得得。”宝静闻言,拜首曰:“若非金绳,谁开觉路。若非宝筏,几堕迷川,弟子今知回头矣。”达磨曰:“汝今虔心慕道修完,自然功德浩大。我今把二藏经卷与你收下。”静者曰:“谨依佛法。”

美五宗诗:

勤修无得曷言僧,得了真宗断业根。无得名宗应有意,请君为我说真原。

宝静答达磨诗:

如来立教总归无,不欲形声带觉吾。眼内但知无是主,性灵有得亦俱徂。

达磨悟宝静诗:

修佛无真得,如来解吾惮。梦中人唤醒,披露睹青天。

辟寂静宗

最后,达磨师到寂静宗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彼众中亦有一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于法无染,名之为静。”师曰:“本心不寂,要做寂静,本未寂静,何用寂静?”彼曰:“诸法本空,以空空于彼空空,故名寂静。”师驳之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彼尊者一闻师言,如红炉点雪,须臾融化。谢曰:“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礼,百官之畜,禅师今日之谓也。弟子何幸而闻万言之美,方悟之矣。”

美辟六宗诗:

寂静名宗出所传,循名责实请君言。区区亦有寂静旨,不识参同与改辕。

尊者答达磨诗:

此心不动名为寂,于法无备静所称。性内空空无一物,故名寂静为若详。

达磨悟尊者诗:

万法尽归空,谁教相寂宗。慧人炉点雪,瞬息一陶融。

达磨叹六宗

六宗未辟之先,各立门户,与达磨师并立为二。六宗既悟之后,各去邪就正,与达磨师混而为一,由是化被南天,声驰五印,经历六十载,普度无量力。众所谓妄不悟灭真,邪不能胜正是也。

美普度六宗师:

六宗悔悟尽归慈,化被南天誉溢闾。六十余年施普度,亿千万众生亨衢。

异见王毁三宝

如来三宝之道,无一人不笃信,无一人不宗重,无不钦敬佛宝。独达磨之侄有异见王者,不信佛道,轻毁三宝。谓:“虚无寂灭之教,当摈之门墙之外,再不令窜入名教之中。”尝对群臣曰:“朕之祖宗,敬信佛道,陷于邪见,致寿年不永,祚运亦促。且我身是佛,何更外求。善恶报应,皆因多智之人,妄构其说,以簧鼓斯民。朕欲辟其非,以矫其诞,崇儒者中正之道,俾泽我生灵,巩我皇圆可矣。”王虽明于黜邪,而暗于用旧,凡硕德元勋,为前王所叙用者,一旦废黜殆尽,不令其列职于朝。

美毁三宝诗:

人皆信佛我宗儒,不为虚无所惑愚。试看祖宗崇佛教,寿年不永祚多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