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富裕,其对生活的物质满意程度是过去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出生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的孩子,没有任何机会去体验兵荒马乱年代的痛苦与煎熬,所以他们不知道穷的滋味。而且从艰难岁月中成长起来的父母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去经历他们那时候的贫穷,所以做父母的拼命赚钱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上幸福充裕的生活。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其追寻的目标就是为了过满意的生活,生活的优裕可以被看做是衡量生活幸福与否的一个指标,当然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唯一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现在的青少年在物质条件上的优越是毋庸置疑的。
本来享受优裕的物质生活无可厚非,很多父母努力奋斗一生,不就是为了使孩子过这样的生活吗?问题是,青少年对生活的优裕理念出现了偏颇。很多青少年认为生活的优裕就是物质享受,将追求奢侈的生活看成是品位的象征,更多时候,这种追求远远超出了父母所能承受的能力,但他们却并不自知。青少年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使他们更换的速度也加快。为了时尚、潮流,他们买最贵的,买最好的,而对于一般普通低端商品,他们却非常蔑视,而拒绝购买。
优越背后的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青少年购买高端昂贵商品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公众的关注和私人财富、身份地位的充分展示)。
由于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例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所以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拥有该商品就能获得受人尊敬、让人羡慕的满足感。鉴于此,某些人就会不遗余力、毫不犹豫地购买那些能够引起别人尊敬和羡慕的昂贵商品。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种炫耀的体现。所谓炫耀是就人际关系而言的,也就是对别人的炫耀,生怕别人不知道。任何人的炫耀都不一样,有人炫耀权势,有人炫耀地位,有人炫耀才学,有人炫耀金钱。青少年炫耀的就是一种浮夸与虚荣。
有人曾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的消费就是模仿他人,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与他人的巨大差异而感到窘迫。声势浩大的媒体宣传改变了他们的消费行为,他们常常模仿名人的消费。
炫耀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种行为在本质上是受他人引导的活动,其背后的潜在动机是模仿和争胜,处在较低阶层的人模仿高阶层的人的消费模式。在炫耀过后,人们是否能够冷静思考这种消费模式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美国人曾经说:“亚洲人的财富都挂在身上。”“挂在身上”没有什么不对,关键是挂在身上还流露出炫耀的气势,这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这样的炫耀性生活方式常常招致的祸端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此外奢侈品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抗风险能力比较差,贬值比较大。而且,人的欲望是不断膨胀的,满足了一时,就会追求更多。炫耀性的消费往往会导致个人财务危机,入不敷出,信贷危机等层出不穷。
孔子曾言,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李嘉诚是当今华人世界的首富,但他对财富的珍惜也被传为美谈,不少父母都用其弯腰拾硬币的故事来教育孩子。在所得税高达50%的西方发达国家,富有和贫穷的区别并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自我实现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西方国家在对待勤俭问题上做得很好。他们认为,人的财富积累不过是换取一张直通天堂的单程机票,财富多的也许能坐头等舱,如此而已。为何这种勤俭之习在我们一直倡导节约的国人身上却难以展现呢?难道是因为我们被贫穷压抑太久了吗?贫穷的时候,大家都能团结一心倡导节俭,为何富了之后就不能继续坚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商品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商品或服务的品位格调。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前提条件是看自己的现状能否满足这种超前的需求。即使能够满足,任何事情也要讲究一个“度”字。青少年你们是否做到了适度?你们是否好好反思过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当?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是否适合你们现有的经济水平?即使你们有能力追求这种奢侈的生活,你们的目的是什么?纯粹是为了炫耀?还是对自我追求的一种体现?深思将会促使我们改变。
青少年对优裕生活的理解所营造出的虚荣心理,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是否能够抵挡得住,父母对他们的教育非常关键。刘星要靠分期付款才能得到八百多元一双的球鞋,问题不在于他得到与否,而是看夏爸让他得到的方式是否够合理。现在的青少年虽然成人意识增强了,但在经济上还依赖于父母。父母是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贪婪还是有效地给以制止,将决定孩子对金钱的态度是否客观。
有时,单纯的说教对孩子来说影响力并不够,因为没有什么说服力,如果父母能够以身作则,以节俭为主,但又不吝啬,主张的是一种有理有节有制的消费策略,那么相信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是不会出现大手笔、无节制的消费的。如果家庭生活本身不太优裕,那么孩子想要追求奢侈淫逸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为避免孩子虚荣心的扩张,父母就要及时给予教育,贫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抗贫苦的勇气与决心的丧失。自我价值的培养与实现对青少年来说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