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上高中那会,自认为学习很努力,参加其他方面的活动也很积极,我总在想,我这么优秀,姑姑也会这么觉得吗?姑姑是我们小学部的老教师,人很严肃。从小我就很崇拜姑姑,做什么事情都想得到姑姑的赞扬。但从小到大,姑姑却很少称赞我。我听到最多的就是类似“你要是有凤奇一般优秀就好了,你看耀东,你有他努力吗”这样的话。小时候,我总是默默地不说话,但心里却非常压抑,心里总是想:“我真的不行,看来不管我怎么做都无法得到第一名。”上初中后,逐渐离姑姑越来越远,但我的不自信却并没有远离我。我自己都可以感觉到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畏畏缩缩的,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时总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从来不认为自己很强,对于这些我印象极为深刻。这样的心态跟随我直到高中,班主任对我细心指导使我明白自己被欺骗了。我最敬爱的姑姑总拿我与他人作比较让我丢失了自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交给了自卑的灵魂,无法自拔。
不是只有我承受过这样的痛苦,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都会经常这样说:“你看看你,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玩,看看人家××,年龄与你差不多大,可是人家既聪明又听话,你就不能向他学习吗?”父母把自己家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其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看到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希望能起到督促孩子的作用。有哪个父母会认为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而讨厌他们呢?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追求上进,认认真真地读书,只是这些父母在爱的方式上出现了错误。因为,在同龄人当中作比较本身就带有不平衡因素,这种不平衡感会使得孩子产生挫败感,反而使他们丢失了自信。
孩子对父母所树立的榜样从心里是不认同的,他们可能会想:“他凭什么与我比,他有什么条件与我比,我哪点比他差?”孩子心里不服气,自然也就不会接受。某个孩子偶尔表现出好的行为会被父母拿来与自家的孩子作比较,也许这个孩子有很多缺点,也许这个好的行为只是短暂的刹那,而父母并不知晓,就妄下定论,这对自家的孩子是极其不公平的。这种不稳定的参照随时被父母更改,新的榜样随时都会出现,这使孩子有一种无力感,不可攀越的高度往往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排斥心理,同时会使孩子厌恶父母这种随便作比较的行为,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比较使孩子失去斗志
当孩子拿到优异成绩时总想得到父母的赞扬与认可,但父母为了激励孩子更加进步,难免会讲出让孩子伤心的话:“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学习条件哪有这么好,我们辛辛苦苦拼命工作,还不是希望你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将来比我们强。你看看人家××,年龄没你大,可人家回回拿第一,你应该向他学习才对!”一般来说,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对尊严看得比较重,一听父母这样讲,情绪就容易爆发,会说“他比我强,我难道就没有让你们满意的地方吗?如果他好,你们干脆认他做你们的孩子算了……”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长处与短处,某方面不擅长,不代表其他方面也不行。父母常会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去与别的孩子的长处作比较,这本来就不具有什么可比性,最后还使得孩子失去竞争的斗志和迎头赶上去的勇气。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反映到青少年身上就成了被人瞧不起的感觉,这样的话,孩子又怎么能够放心地信任自己的父母呢?
父母的理性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要从问题之本出发,父母千万不能随便地把孩子放在比较的秤杆下。对于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良好的沟通之法,不用非得比较才能令他们醒悟。例如,父母可以常教孩子反问自己,进行自我反省,“我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与上学期比较我进步了吗?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如果把这件事交给我去做,我能不能做得更好?”等。
通过自我发问,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差距与弱势,进而提高自己。父母一定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挑剔。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最希望得到的还是自己父母给予的鼓励和支持。要承认孩子是最棒的。父母有时太急切,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他们似乎容忍不了自己孩子的落后与退步,看到别人的孩子补课,上才艺班,往往不顾自己孩子的兴趣就硬给孩子报类似的补习班,结果把孩子弄得身心疲惫,却不见效果。即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得不是最好,但在父母的心中应该是最棒的,父母不能把自己的功利心让自己的孩子来承受,这样的父母太自私了。
中国有句古话:“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这句话虽说得直白,但寓意很深。美国学者戴维·易斯在他的《教育孩子四十条》中,有这样的一条:“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常给孩子列举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作为孩子学习、生活中的榜样,这对孩子的成长自然是有益的,但不问青红皂白,随便盲目地列举一些不稳定的、偶尔为之的同龄人行为来刺激孩子,难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能力,父母要看清这一事实,要从孩子的实际基础着手进行培养,促进其发展。